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大气环流 (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 大气运动 。 (2)成因: 太阳辐射 的纬度差异导致了高低纬度间的 热量 差异,从而使大气不断运动。 (3)意义:调节 高低纬度 之间、海陆之间的 水热 分布, 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成因
典例剖析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C (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压线分布图中风向的判断和风力大小
的比较。第(1)题,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风向应该是由高压吹
(2)图形法。
如上图所示,四个手指与手掌弯曲成90°角,它们之间的凹陷 处和凸起处分别代表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其中,中指和无 名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它们之 间的凹陷处代表赤道低气压带;食指和小拇指的凸起处分别 代表不同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食指与中指之间以及小拇指 与无名指之间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E 副极地低气压 带
在北纬60°附近,暖而轻的西风气流爬升到冷 而重的东风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
G 极地高气压 带 北极地区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除赤道低气压带外,其余气压带在南、北半球各有1个,关于赤道对称分
布,全球共 七 个气压带
②风带。
名称 B 东北信风 带
成因
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 赤道低气压带 ,在地转 偏向力作用下偏转为 东北 风
材料 2018年11月18日,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 “雪龙”号极地科考船离开澳大利亚霍巴特向南极大陆航行, 开始穿越海况恶劣的“魔鬼西风带”。穿越西风带期间,会遇 到平均7~8级的大风和波高3~4米的海浪,行船危险系数较高。 结合上述材料,说出“雪龙”号途经的西风带的风向,并分析“魔 鬼西风带”风力大的原因。 提示:风向:西北风。风力大的原因:海面宽阔,没有陆地的阻 挡;海面摩擦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