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852.28 KB
- 文档页数:7
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的基本形式如下图1所示:图1 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时,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校核计算公式:设计计算公式:许用应力计算公式:式中:――轴向载荷,N;――螺栓小径,mm,查表获得;――螺栓屈服强度,MPa,由螺纹连接机械性能等级决定;――安全系数,取值范围:。
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的基本形式如图1所示:图1 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的基本计算公式:按挤压强度校核计算:按抗剪强度校核计算:按挤压强度设计计算:按抗剪强度设计计算:式中:――受横向载荷,N;――受剪直径,(=螺纹小径),mm,查表获得;――受挤压高度,取、中的较小值,mm;m――受剪面个数。
许用应力的计算公式分两组情况,如表1:表1 许用应力计算公式强度计算被连接件材料静载荷动载荷挤压强度钢铸铁抗剪强度钢和铸铁表中:为材料的屈服极限,由螺栓机械性能等级所决定。
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的基本形式如图1所示:图1 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的基本公式如下:(1)预紧力计算公式:(2)校核计算公式:(3)设计计算公式:(4)许用应力计算公式:式中:――横向载荷,N;――螺栓预紧力,N;――可靠性系数,取1.1~1.3;m――接合面数;f――接合面摩擦因数,根据不同材料而定。
钢对钢时,为0.15 左右;――螺纹小径,从表中获取;――螺栓屈服强度,MPa,由螺栓材料机械性能等级决定;――安全系数,按表1选用。
表1 预紧螺栓连接的安全系数材料种类静载荷动载荷M6~M16 M16~M30 M30~M60 M6~M16 M16~M30 M30~M60碳钢4~3 3~2 2~1.3 10~6.5 6.5 6.5~10 合金钢5~4 4~2.5 2.5 7.5~5 5 6~7.5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静载荷)强度校核与设计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的基本形式如图1所示:图1 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的基本公式:强度校核计算公式:螺栓设计计算公式:许用应力计算公式:总载荷计算公式:预紧力计算公式:残余预紧力计算公式:式中:――轴向载荷,N;――螺栓所受轴向总载荷,N;――残余预紧力,N;――螺栓小径,mm,查表获得;――残余预紧力系数,可按表1选取;――相对刚度,可按表2选取。
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的基本形式如下图1所示:图1 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时,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校核计算公式:设计计算公式:许用应力计算公式:式中:――轴向载荷,N;――螺栓小径,mm,查表获得;――螺栓屈服强度,MPa,由螺纹连接机械性能等级决定;――安全系数,取值范围:。
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的基本形式如图1所示:图1 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的基本计算公式:按挤压强度校核计算:按抗剪强度校核计算:按挤压强度设计计算:按抗剪强度设计计算:式中:――受横向载荷,N;――受剪直径,(=螺纹小径),mm,查表获得;――受挤压高度,取、中的较小值,mm;m――受剪面个数。
许用应力的计算公式分两组情况,如表1:表1 许用应力计算公式强度计算被连接件材料静载荷动载荷挤压强度钢铸铁抗剪强度钢和铸铁表中:为材料的屈服极限,由螺栓机械性能等级所决定。
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的基本形式如图1所示:图1 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的基本公式如下:(1)预紧力计算公式:(2)校核计算公式:(3)设计计算公式:(4)许用应力计算公式:式中:――横向载荷,N;――螺栓预紧力,N;――可靠性系数,取1.1~1.3;m――接合面数;f――接合面摩擦因数,根据不同材料而定。
钢对钢时,为0.15 左右;――螺纹小径,从表中获取;――螺栓屈服强度,MPa,由螺栓材料机械性能等级决定;――安全系数,按表1选用。
表1 预紧螺栓连接的安全系数材料种类静载荷动载荷M6~M16 M16~M30 M30~M60 M6~M16 M16~M30 M30~M60碳钢4~3 3~2 2~1.3 10~6.5 6.5 6.5~10 合金钢5~4 4~2.5 2.5 7.5~5 5 6~7.5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静载荷)强度校核与设计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的基本形式如图1所示:图1 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的基本公式:强度校核计算公式:螺栓设计计算公式:许用应力计算公式:总载荷计算公式:预紧力计算公式:残余预紧力计算公式:式中:――轴向载荷,N;――螺栓所受轴向总载荷,N;――残余预紧力,N;――螺栓小径,mm,查表获得;――残余预紧力系数,可按表1选取;――相对刚度,可按表2选取。
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的基本形式如下图1所示:图1 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时,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校核计算公式: 设计计算公式: 许用应力计算公式: 式中:――轴向载荷,N;――螺栓小径,mm,查表获得;――螺栓屈服强度,MPa,由螺纹连接机械性能等级决定;――安全系数,取值范围:。
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 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的基本形式如图1所示:图1 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的基本计算公式: 按挤压强度校核计算: 按抗剪强度校核计算: 按挤压强度设计计算: 按抗剪强度设计计算:――――――、中的铸铁为图1 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的基本公式如下:(1)预紧力计算公式:(2)校核计算公式: (3)设计计算公式: (4)许用应力计算公式:式中:――横向载荷,N;――螺栓预紧力,N;――可靠性系数,取1.1~1.3;m――接合面数;f――接合面摩擦因数,根据不同材料而定。
钢对钢时,为0.15 左右;――螺纹小径,从表中获取;――――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的基本公式:强度校核计算公式: 螺栓设计计算公式: 许用应力计算公式: 总载荷计算公式: 预紧力计算公式:残余预紧力计算公式:式中:――轴向载荷,N;――螺栓所受轴向总载荷,N;――残余预紧力,N;――螺栓小径,mm,查表获得;――残余预紧力系数,可按表1选取;――相对刚度,可按表2选取。
――螺栓屈服强度,MPa,由螺纹连接机械性能等级决定;――安全系数,查表3。
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动载荷)强度校核与设计 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的基本形式如图1所示:图1 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动载荷)的基本公式:强度校核计算公式:许用应力计算公式:式中:――轴向载荷,N;――螺栓小径,mm,查表获得;――相对刚度,按表1选取;――尺寸因数,按表2查得;――制造工艺因数,切制螺纹,滚制、搓制螺纹;――受力不均匀因数,受压螺母,受拉螺母;――缺口――――,不控制。
依照机械设计手册中的“螺纹拧紧力矩计算”和“单个螺栓的强度计算”公式,可得: 1.螺栓的拧紧力矩:k T =()22303020213121d D d D f F d tg F T T w w c v --⨯⨯⨯+⨯+⨯⨯=+ρφ0F ()22332236d D d D f d tg T w w c v k--⨯⨯+⨯+⨯=ρφF 0: 单个螺栓的拉紧力(KN ); T k : 螺栓的拧紧力矩规定值(Nm ); φ: 螺纹升角ρ v :螺旋副当量摩擦角:ρv =arctgf v 。
其中f v : 螺旋副当量摩擦系数,取f v =0.17; d 1: 螺纹小径(mm ); d 2: 螺纹中径(mm );f c : 螺栓工作面摩擦系数,取f c =0.15~0.20; D w :螺栓头摩擦面外径(mm ); d 0: 螺栓通孔直径(mm.); T 1 :螺旋副螺纹阻力矩(Nm ),()20121d tg F T v ⨯+⨯⨯=ρφ T 2: 螺栓头与其接触面的摩擦力矩(Nm ),223030231d D d D f F T w w c --⨯⨯⨯=2.螺栓螺纹部分的拉应力:2104d F πσ=3.螺栓的螺纹部分剪应力:()3120311816d d tg F d T v πρφπτ⨯+==4.对一般的钢制螺栓,其强度条件为:[]στσσ≤+=22135.螺栓安全系数: n 1=[σ]/σl[σ]: 螺栓的极限许用应力,[σ]=σS / n (n 安全系数取1.25)6.螺栓组能传递的摩擦力矩:ncmK f z r F T ⨯⨯⨯=z:螺栓个数;r:螺栓组半径;K n:螺栓组可靠性系数。
7.传递扭矩的安全系数:n2= T m/T T:联轴器承受的扭矩。
校核结果如下表:。
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作者: ————————————————————————————————日期: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的基本形式如下图1所示:图1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受轴向载荷松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时,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校核计算公式:设计计算公式:许用应力计算公式:式中:――轴向载荷,N;――螺栓小径,mm,查表获得;――螺栓屈服强度,MPa,由螺纹连接机械性能等级决定;――安全系数,取值范围:。
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的基本形式如图1所示:图1 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受横向载荷铰制孔螺栓连接的基本计算公式:按挤压强度校核计算:按抗剪强度校核计算:按挤压强度设计计算:按抗剪强度设计计算:式中:――受横向载荷,N;――受剪直径,(=螺纹小径),mm,查表获得;――受挤压高度,取、中的较小值,mm;m――受剪面个数。
许用应力的计算公式分两组情况,如表1:表1 许用应力计算公式强度计算被连接件材料静载荷动载荷挤压强度钢铸铁抗剪强度钢和铸铁表中:为材料的屈服极限,由螺栓机械性能等级所决定。
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的基本形式如图1所示:图1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强度校核与设计的基本公式如下:(1)预紧力计算公式:(2)校核计算公式: (3)设计计算公式:(4)许用应力计算公式:式中:――横向载荷,N;――螺栓预紧力,N;――可靠性系数,取1.1~1.3;m――接合面数;f――接合面摩擦因数,根据不同材料而定。
钢对钢时,为0.15 左右;――螺纹小径,从表中获取;――螺栓屈服强度,MPa,由螺栓材料机械性能等级决定;――安全系数,按表1选用。
表1 预紧螺栓连接的安全系数材料种类静载荷动载荷M6~M16M16~M30M30~M60 M6~M16M16~M30M30~M60碳钢4~3 3~22~1.3 10~6.5 6.5 6.5~10合金钢5~44~2.5 2.5 7.5~5 5 6~7.5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静载荷)强度校核与设计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的基本形式如图1所示:图1 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的基本公式:强度校核计算公式:螺栓设计计算公式:许用应力计算公式:总载荷计算公式:预紧力计算公式:残余预紧力计算公式:式中:――轴向载荷,N;――螺栓所受轴向总载荷,N;――残余预紧力,N;――螺栓小径,mm,查表获得;――残余预紧力系数,可按表1选取;――相对刚度,可按表2选取。
机械设计螺栓强度校核机械设计中,螺栓是一种常用的连接元件,常用于连接零件和构件。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确保螺栓的强度和可靠性,需要对螺栓进行强度校核。
螺栓的强度校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拉伸强度校核和剪切强度校核。
首先是拉伸强度校核。
螺栓在工作过程中常受到拉力的作用,因此需要保证螺栓的拉伸强度足够。
拉伸强度校核的关键是计算螺栓的拉伸应力和螺栓的截面积。
螺栓的拉伸应力等于拉力除以螺栓的有效截面积,通过与螺栓的材料抗拉强度对比,可以判断螺栓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其次是剪切强度校核。
螺栓在工作过程中还会受到剪切力的作用,因此需要保证螺栓的剪切强度足够。
剪切强度校核的关键是计算螺栓的剪切应力和螺栓的截面积。
螺栓的剪切应力等于剪切力除以螺栓的有效截面积,通过与螺栓的材料抗剪强度对比,可以判断螺栓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在进行螺栓强度校核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螺栓的材料、螺栓的尺寸、螺栓的工作环境和加载条件等。
不同材料的螺栓具有不同的强度特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螺栓材料。
螺栓的尺寸包括直径、长度等参数,不同尺寸的螺栓承受的拉力和剪力也会不同。
螺栓的工作环境和加载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振动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对螺栓的强度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螺栓的强度校核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设计准则和标准进行。
常用的螺栓强度校核准则有ISO、GB、ASME等。
这些准则规定了螺栓的强度系数、安全系数、工作载荷等参数,通过按照准则的要求进行计算,可以得到螺栓的强度校核结果。
在进行螺栓强度校核时,还需要注意螺栓的紧固力矩。
螺栓的紧固力矩直接影响螺栓的强度和可靠性,过大或过小的紧固力矩都会导致螺栓的强度不足。
因此,在进行螺栓强度校核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紧固力矩,并通过实验或经验确定合适的紧固力矩范围。
螺栓的强度校核是机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螺栓的拉伸强度和剪切强度进行校核,可以确保螺栓在工作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可靠性。
螺栓强度计算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主要是根据联接的类型、联接的装配情况(是否预紧)和受载状态等条件,确定螺栓的受力;然后按相应的强度条件计算螺栓危险截面的直径(螺纹小径)或校核其强度。
3.4.1 普通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1.松螺栓联接松螺栓联接松螺栓联接在装配时不需要把螺母拧紧,在承受工作载荷之前螺栓并不受力,所以螺栓所受到的工作拉力就是工作载荷 F,故螺栓危险截面拉伸强度条件为:设计公式:——螺纹小径,mm;F——螺栓承受的轴向工作载荷,N;[σ]——松螺栓联接的许用应力,N/ ,许用应力及安全系数见表 3-4-1。
2.紧螺栓联接紧螺栓联接紧螺栓联接有预紧力F′,按所受工作载荷的方向分为两种情况:(1)受横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联接受横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联接普通螺栓联接铰制孔用螺栓(a)普通螺栓联接普通螺栓联接:左图为通螺栓联接,被联接件承受垂直于轴线的横向载荷。
因螺栓普通螺栓联接杆与螺栓孔间有间隙,故螺纹不直接承受横向载荷,而是预先拧紧螺栓,使被联接零件表面间产生压力,从而使被联接件接合面间产生的摩擦力来承受横向载荷。
如摩擦力之总和大于或等于横向载荷,被联接件间不会相互滑移,故可达到联接的目的。
(b)铰制孔用螺栓铰制孔用螺栓:承受横向载荷时,不仅可采用普通螺栓联接,也可采用铰制孔用螺铰制孔用螺栓栓联接。
此时,螺栓孔为铰制孔,与螺栓杆(直径处)之间为过渡配合,螺栓杆直接承受剪切,如上图所示。
在受横向载荷的铰制孔螺栓联接中,载荷是靠螺杆的剪切以及螺杆和被联接件间的挤压来传递的。
这种联接的失效形式有两种:螺杆受剪面的塑性变形或剪断;① ② 螺杆与被联接件中较弱者的挤压面被压溃。
故需同时验算其挤压强度和剪切强度条件:剪切强度条件:挤压强度条件:(2)受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联接受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联接现实生活中,螺栓所受外载荷与螺栓轴线平行的情况很多,如左图所示的汽缸盖螺栓联接,即为承受轴向外载荷的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