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遭弹劾的外国领导人(上)
- 格式:doc
- 大小:19.85 KB
- 文档页数:8
弹劾美国总统,成功率为零作者:暂无来源:《华声·观察》 2019年第12期陶短房/文几乎每届美国联邦国会开幕,都会有人发起针对联邦官员的弹劾案,包括针对总统的弹劾,但立案者寥寥,成功者更少。
自美国建国以来,总统弹劾案的弹劾成功率,至今仍然是零。
迄今被联邦议员发起过弹劾动议的总统共有8位:约翰·泰勒、詹姆斯·布坎南、安德鲁·约翰逊、尼克松、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以及现任总统特朗普。
这些弹劾动议中,真正走到“国会调查”步骤的只有4宗:1868年针对约翰逊、1974年针对尼克松、1998年针对克林顿,以及这一次针对特朗普的弹劾调查。
弹劾总统,成功率为零被认为首次进入弹劾程序的是针对总统约翰逊的弹劾案。
约翰逊上任后,引发国会不满的,同样是南北方冲突。
共和党里激进派掌握了国会,希望对南北战争中脱离联邦的南方各州进行严厉责罚。
而民主党人总统约翰逊则反对用激进手段解决南方问题。
约翰逊与国会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最终国会众议院里的激进派对约翰逊提出十一项罪名,包括总统未经国会同意撤销内阁官员职务、批评国会有损国会荣誉等,还有一些捕风捉影的罪名,如酗酒打人。
最后,54名投票表决的参议员,35人投下赞同票,差一票未到三分之二。
有美国媒体认为,这不仅是美国第一次进入正常程序的总统弹劾案,而且是美国政治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约翰逊如果真的遭到弹劾,那就意味着,总统必须得到国会的认可才能够工作。
约翰逊的胜利巩固了总统的权威。
尼克松弹劾案始于1973年的“水门事件”。
1973年10月30日,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开始进行“委员会调查”。
第一次委员会投票结果为21:17,结果对尼克松不利,且不少国会共和党人倒戈。
在之后针对调查报告进行的表决中,更是出现绝大多数共和党议员倒戈的情况。
最终,以民主党籍众议院议员布鲁克斯为首的7人小组(3名共和党籍、4名民主党籍众议员)提出了弹劾尼克松的5项指控。
在之后1974年众议院的表决中,其中三项指控获得通过。
以下是一些知名人物犯错的例子:
1. 比尔·克林顿:美国前总统,在其任期内被指控与实习生莫尼卡·莱文斯基有染,并在大陪审团面前作伪证。
这一事件导致他被弹劾,但最终被参议院宣判无罪。
2. 老虎伍兹:高尔夫球界的传奇人物,在 2009 年被曝光有多个婚外情,这一事件导致他的形象受损,并暂别高尔夫球坛。
3. 科比·布莱恩特:美国篮球明星,在 2003 年被指控性侵一名 19 岁的酒店工作人员,但他否认了这一指控。
最终,这名女子撤销了指控,双方达成了和解。
4. 梅尔·吉布森:好莱坞演员和导演,在 2006 年因醉酒驾车被捕,并在现场对警察发表了反犹太言论。
这一事件导致他的事业受到了严重影响。
这些例子表明,即使是知名人物也可能犯错,他们的行为可能会对他们的形象和事业造成严重影响。
第1篇一、引言美国总统起诉法律责任案例在历史上并不鲜见,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克林顿总统与莱温斯基事件。
1998年,克林顿总统因与实习生莱温斯基的不正当关系被弹劾,最终面临法律责任。
本文将从事件背景、法律依据、审判过程和判决结果等方面对这一案例进行剖析。
二、事件背景1998年1月,美国新闻媒体曝光了克林顿总统与实习生莱温斯基的不正当关系。
这一事件引发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舆论压力迫使克林顿总统承认错误。
随后,克林顿总统面临弹劾调查,最终被众议院通过弹劾条款。
三、法律依据1. 弹劾条款: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及联邦法官因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大罪行被弹劾时,应由众议院提出弹劾条款。
2. 伪证罪:美国刑法规定,故意提供虚假证词、证物或隐瞒事实,导致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免受刑事处罚,构成伪证罪。
3. 挪用公款罪:美国刑法规定,未经授权使用、占有或处置联邦政府财产,构成挪用公款罪。
四、审判过程1. 众议院审判:1998年10月,众议院开始审判克林顿总统。
审判过程中,众议院通过了两项弹劾条款,即伪证罪和挪用公款罪。
2. 参议院审判:1999年2月,参议院开始审判克林顿总统。
审判过程中,参议院需要以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弹劾条款,才能使克林顿总统免职。
3. 审判结果:经过审判,参议院最终以55票反对、45票赞成、1票弃权的结果,否决了众议院提出的弹劾条款。
克林顿总统得以继续担任总统职务。
五、判决结果分析1. 弹劾条款被否决:虽然克林顿总统被弹劾,但最终弹劾条款被否决,说明参议院认为克林顿总统的行为并未构成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大罪行。
2. 法律责任:尽管克林顿总统未被免职,但他在事件中承担了一定的法律责任。
首先,他承认了与莱温斯基的不正当关系;其次,他在审判过程中,因伪证罪被罚款2000美元。
3. 社会影响:克林顿诉莱温斯基事件对克林顿总统的政治生涯产生了严重影响。
在事件爆发后,他的支持率一度下降。
此外,这一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政治道德和权力的关注。
美国总统弹劾案通过宪法法律与权力制衡的重要案例美国总统弹劾案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法律与权力制衡的案例。
宪法赋予美国国会弹劾总统的权力,以保护公众利益和维护宪法的完整性。
本文将分析美国总统弹劾案的历史背景、程序和影响,以展示其在宪法法律和权力制衡中的重要性。
一、历史背景美国总统弹劾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独立后。
美国建国时,立宪者意识到为了维护权力平衡,必须设立一种机制来限制总统的权力。
因此,他们在宪法中嵌入了总统弹劾的条款。
第一次总统弹劾案发生在1868年,时任总统安德鲁·约翰逊被指控滥用职权和妨碍国会施加权力。
尽管约翰逊最终未被定罪,但这一案件奠定了总统弹劾案的法律基础。
二、弹劾的程序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可以因为“叛国、贿赂、重罪和腐败行为”而被弹劾。
弹劾程序分为两个阶段:众议院的弹劾和参议院的审判。
首先,众议院需要投票决定是否对总统提出弹劾。
如果获得多数投票通过,弹劾案将提交给参议院进行审判。
在参议院的审判阶段,首席大法官担任审判长,参议员担任陪审团。
审判过程类似于一场法庭审判,双方将提供证据和证词,并由参议员投票决定是否定罪。
定罪需要获得三分之二的参议员支持,如果定罪成立,总统将被罢免,并取而代之的是副总统。
此外,参议院可以禁止被定罪的总统再次担任公职。
三、影响与重要性美国总统弹劾案在宪法法律和权力制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确保了总统不能无视法律和滥用职权,同时保护了公众利益和宪法的完整性。
首先,总统弹劾案能够对滥用权力和腐败行为进行制约。
它为国会提供了一种监督总统的机制,确保总统不会滥用职权。
其次,总统弹劾案有助于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当总统被控违反法律或行使职权不当时,通过弹劾程序调查和审判可以公正地解决争议,并向公众交代。
最后,总统弹劾案为其他官员和政府机构树立了权力制衡的榜样。
即使是国家最高行政职位也不免于法律的约束,这向其他官员传达了重要信号,即他们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
综上所述,美国总统弹劾案通过宪法法律与权力制衡的重要案例,确保了总统的权力受到制约,保护了公众利益和宪法的完整性。
十大下台元首之十——多行不义而自毙的奸雄:多伊1990年9用10日,38岁的利比里亚总统塞缨尔·卡尼翁·多伊在人们的咒骂和唾弃声中一命呜呼。
多伊死后,他的尸体被停放在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的一所小医院里让人们自由参观。
多伊的尸体一丝不挂地摆放在一张病床上,看上去,那尸体活象一个怪物:双耳被割去,剩下了两个黑窟窿;双手上的十个指头被割去,仅剩下光秃秃的手掌;那雄性的象征——男性主殖器被齐根割去,留下了一个黑糊糊的小坑……。
不少好奇者闻讯后都去医院象观看怪物一样地去参观多伊的尸体,欣赏这个作恶多端者的可耻下常对多伊早就不满的蒙罗维亚居民,听到多伊被处死的消息后欢呼雀跃,为了表示庆贺,自由战士纷纷向空中鸣枪,那劈劈啪啪的枪声好似喜庆的鞭炮。
多伊之死,人们没有丝毫悲哀的表现,反而象过节似地庆贺多伊之死,并异口同声地说,多伊死有余辜。
这是为什么呢?请看下文。
10.1政变夺权,一步登天利比里亚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0万。
非洲大陆的面积是它的268倍,与其他非洲国家相比,利比里亚是一个小国,只有7个独立了的非洲国家面积比它更小,这7个独立国家是,冈比亚,斯威士兰,卢旺达,布隆迪,莱索托,多哥,塞拉利昂。
利比里亚有三个邻国:西北面是塞拉利昂:北面是几内亚;东面是象牙海岸。
东南面濒临浩瀚的大西洋,其海岸线长达563公里,出海容易,与一些非洲内陆国家相比,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利比里亚的250万人口,主要由几个主要的西非民族组成的土著非洲人和十九世纪上半叶来自美国与西印度的黑人移民后裔构成的。
利比里亚共和国,是非洲第一个和最老的共和国,建立于1847年。
1847年,在美国殖民协会的一手扶植下,建立了利比里亚这个国家。
它建立后被美国黑人后裔统治了130多年,在历史上一直属于美国势力范围,利比里亚诞生后,一直遭受各帝国主义,尤其是美帝国主义的残酷压迫和剥削。
外国资本垄断公司,控制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他们占有巨大的铁矿和橡胶种植园,享有铁路、港口、机场及其他一系列特权,外国资本渗入利比里亚经济的各个部门,攫取了高额利润,从而导致了利比里亚的资源大量外流,民族经济调蔽,劳动人民进一步贫困和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盘点锒铛入狱的最高领导人作者:来源:《海外星云》2015年第11期拥有最高权力的国家元首也会成为“阶下囚”,不光是被监禁,还有可能丢掉性命。
2015年4月30日埃及前总统默罕默德·穆尔西还被判处死刑,在他之前也有多名国家最高领导人被判处和执行了死刑。
以下盘点了近30年,被判入狱甚至死刑的最高领导人,他们大多因贪污和滥用职权被指控,还有的甚至被控谋杀等严重罪名。
1. 默罕默德·穆尔西埃及前总统2015年4月30日,埃及开罗,埃及前总统默罕默德·穆尔西被埃及开罗刑事法院判处死刑。
2. 约瑟夫·埃斯特拉达菲律宾前总统2001年4月25日,菲律宾前总统约瑟夫·埃斯特拉达被关押在菲律宾警察总部。
埃斯特拉达和他的儿子被指控贪污和盗窃国家财产。
2007年9月12日,埃斯特拉达被判终身监禁。
3. 阿尔伯托·藤森秘鲁前总统2009年4月7日,秘鲁前总统阿尔伯托·藤森在听完法院对他滥用职权和指使他人非法搜查罪名成立并判处25年监禁的宣判后,准备被押送回监狱。
4. 萨达姆·侯赛因伊拉克前总统2006年11月5日,萨达姆·侯赛因在听到法院对他的判决时破口大骂。
2006年12月30日,萨达姆因“杜贾尔村案”被处以绞刑。
与萨达姆一道被绞死的还包括他同父异母的兄弟以及伊拉克前革命法庭庭长。
5. 查尔斯·泰勒利比里亚前总统2011年2月8日,利比里亚前总统查尔斯·泰勒在海牙联合国特别法庭上为自己争辩。
2012年5月30日,他被控的谋杀、强奸及强迫儿童等11项罪名成立,判处入狱50年。
6. 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塞尔维亚共和国前总统、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前总统2002年2月13日,海牙国际刑事法庭,南联盟前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对法院判决显得十分挑衅。
他被指控犯有包括战争罪、反人类罪和种族屠杀罪在内的六十多项罪行,指控中包括1992-1995年波黑战争期间,塞族军队对萨拉热窝的包围;1995年塞军在联合国在斯雷布雷尼察设立的“安全区”内杀害8000名穆族平民。
冤家路窄,总统特朗普遭遇大法官罗伯茨作者:苏怡睿来源:《人生与伴侣·综合版》2020年第02期美国当地时间1月16日,美国参议院正式接收了针对总统特朗普的弹劾条款,这也意味着对特朗普的弹劾审判即将正式开始。
随后,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宣誓就职,他将主持参议院对特朗普弹劾的审判。
罗伯茨宣誓后,又为担任陪审员的全体参议员主持宣誓仪式。
在场的99名参议员宣誓将确保审讯“公正无私”。
秉公办案根据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弹劾案的审理会议由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
这是一个类似于“主持人”的角色,负责宣布审理会议开始、结束及弹劾结果。
99名参议员在审理会议中没有发言权,但他们可以以书面形式呈现,并由大法官在审理会议中朗读。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主持总统弹劾案审理会议的大法官,罗伯茨可以从他的前辈身上获取不少经验。
第一位主持总统弹劾案审理会议的首席大法官是蔡斯。
1868年,他主持了针对美国第17任总统安德鲁·约翰逊的弹劾案。
蔡斯在当时表现得非常强势,审理过程中动不动就加入自己的意见。
1999年,主持克林顿总统弹劾案审理会议的首席大法官是伦奎斯特。
他是第二位主持总统弹劾案的主审法官。
与蔡斯相比,伦奎斯特则表现得十分冷静,在审理的整个过程中很少表达意见,始终避免让自己成为焦点,并适度地提醒参议院不只是陪审员。
有相关人士分析,罗伯茨很有可能效仿伦奎斯特,不会过多表达自己的意见,“罗伯茨支持任何一方的争议裁决,都会成为‘法院应该脱离政治’这一观点的反面教材。
”“守护神”虽然罗伯茨在弹劾案件审理过程中没有什么话语权,但人们依然十分期待他和特朗普的“对决”。
因为这两人早在多年前就结下了“梁子”。
一向喜欢在社交网站评天下的特朗普,曾多次公然批评美国司法部门和法官。
罗伯茨就是他常指责的对象之一,理由多种多样:罗伯茨曾有两次投票支持奥巴马医疗法案,特朗普就称他是“保守派的噩梦”;有一次,罗伯茨反对特朗普提出的穆斯林旅行禁令,特朗普就说有墨西哥血统的罗伯茨不是真正的法官……而面对特朗普的指责,罗伯茨一直表现得十分克制,从不回应,并按照传统在2017年主持了特朗普的总统就职典礼。
美国总统弹劾案如何收场作者:来源:《新传奇》2020年第03期随着2019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决通过针对总统特朗普的弹劾条款,特朗普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被正式弹劾的总统。
美国媒体形容“这是被载入史册的一天”。
事实上,在美国历史上,共有4名总统面临过弹劾调查。
除特朗普外,其他几位总统的弹劾案又因何而起,是如何收场的?特朗普被写入“弹劾史”随着2019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决通过针对总统特朗普的弹劾条款,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宣布“总统被正式弹劾”。
据报道,当天,美国国会众议院在6个小时的辩论后,“高效率”通过了两项针对特朗普的弹劾条款:一项为滥用职权,一项为妨碍国会调查。
特朗普由此成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被正式弹劾的总统。
美国媒体形容“这是载入史册的一天”。
谁能想到,由民主党掌控的众议院在“闹”了近3个月后,以这样的形式将特朗普写入“美国总统弹劾史”。
案件的起因是特朗普和乌克兰总统间的一通电话。
2019年8月中旬,国会收到一份匿名举报信,投诉特朗普7月与乌总统通电话时,以军事援助为筹码,要求乌方调查和收集民主党总统竞选人、特朗普的对手拜登及其儿子的“黑料”。
对此,民主党人“大喜过望”。
因为此前不久,他们才在针对特朗普的“通俄门”调查中受挫。
于是,“通乌门”迅速燃烧,成为弹劾特朗普的“钥匙”。
截至本刊发稿,弹劾进程已经进行了一大半。
那么,特朗普最终会否被弹劾下台?很多知名分析人士都认为特朗普不可能下台。
就连俄罗斯总统普京都说:“预计特朗普会挺过弹劾,继续执政。
”不说在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总统被弹劾下台的先例。
况且,弹劾案提交至参议院后,面对的是共和党53对47席位的优势。
故多方均分析称,弹劾成功“几乎没戏”。
据最新民调显示,尽管特朗普弹劾议题近来如电视剧般闹得沸沸扬扬,但反对把特朗普弹劾下台的民意还在微幅上升。
事实上,尽管特朗普是第三位被正式弹劾的总统,但在美国历史上,还有3名总统曾面临弹劾调查。
那些因意外下台的外国领导人作者:张恒来源:《时代邮刊·下半月》2017年第02期刺杀、政变、党内“逼宫”、意外身亡.……网络上,一段朴槿惠的昔日视频在流传。
那是2004年3月,韩国国会通过对时任总统卢武铉的弹劾案,当时国会议员朴槿惠喜笑颜开难掩兴奋之情。
这一次,轮到朴槿惠了。
但这并不是最坏的情况。
她的前任,有的入狱,有的自杀,朴槿惠的父亲,第三任韩国总统朴正熙被人刺杀,第一任韩国总统李承晚,则是流亡海外。
人们开玩笑说,韩国总统是一个危险的职业,几乎没有人能够善终。
但权力本来就是一场危险的游戏,权力越大,危险越大。
并不只有韩国领导人会意外下台,而且,有些人下台的方式比这些还要惨烈。
刺杀有两个日子,朴槿惠一直记得清清楚楚:1974年8月15日和1979年10月26日。
前一个日子,居住在日本的朝鲜人文世光,潜入韩国光复29周年纪念活动现场,开枪朝朴正熙射击。
他只打中了朴槿惠的母亲、第一夫人陆英修。
这并不是针对朴正熙的第一次刺杀行动。
1968年,朝鲜政府还曾派出一支31人武装部队,企图潜入韩国总统府青瓦台刺杀他,但由于计划败露,刺杀行动最终失败。
距离这场刺杀五年后,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被时任情报部长金载圭一枪击毙。
朴正熙手握了18年的总统权力,就此终结。
这也印证了美国两位经济学家本杰明·琼斯和本杰明·奥尔肯的研究:对独裁者的成功暗杀可以显著地提高该国民主转型发生的概率。
这两位经济学家研究了1874年至2004年期间298起暗杀案件,发现一战前后,刺杀领导人的行动最为频繁,两个人在2009年发表的论文中写道,但之后,成功的刺杀行动越来越少,“现在,可能性已经低于0.3%。
”在两人看来,这可能和二战后安保水平的普遍提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民主化浪潮的推动,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民众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让领导人下台,而非将其置于死地,“由于代议制政府的出现,(领导者被暗杀)的情况大大减少。
那些年,遭弹劾的外国领导人(上)2017年3月10日,随着韩国宪法法院宣布通过针对总统朴槿惠的弹劾案,朴槿惠这位韩国首位女总统也成了该国首位遭中途罢免的总统。
人们在对于朴槿惠这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颇有影响、个人身世颇具传奇色彩的东亚女政治家的悲剧性人生感到唏嘘的同时,也将视线再度聚焦到“弹劾”这一当代国际政治中重现率并不低的现象上来。
什么是“弹劾”根据《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的界定,弹劾是免除不称职公职人员的法律程序。
在西方政治话语中,弹劾是民主制国家议会对总统、首相、大法官等政府高级官员的犯罪或失职行为进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种制度。
西方弹劾制度的理论根基是“分权与制衡”和“议会或国会至上”。
由于政治体制、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不同,各国提出弹劾案的权限规定有所不同,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先由下议院或众议院提出弹劾,再由上议院通过投票裁定被指控者罪名是否成立,英国的议会和美国的国会属于此类;二是由议会两院共同组成特别机构来通过弹劾案并进行审判,例如日本;三是先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作出决定,提出弹劾案,再由宪法法院进行审判,如德国、意大利;四是由议会提出弹劾案,再由普通法院进行审理,例如比利时。
弹劾起源于14世纪的英格兰,在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国王与国会的交锋中得到发展。
当时的弹劾主要被新兴资产阶级用来监督和制裁国王及其政府中的封建势力,以维护本阶级利益。
后来,随着资产阶级控制议会和政府能力的增强,以及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司法权的独立,过于繁杂的弹劾程序逐步为不信任案程序所代替。
1806年对梅尔维尔勋爵的弹劾是英国最后一次弹劾案。
与弹劾相比,大选中的失败或下议院中信任投票的失败是驱逐内阁大臣的更迅捷手段,对法官的革职则由议会自行裁决并公布。
许多国家效仿英国建立起弹劾制度。
特别是在一些实行“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国家,议会加强了对总统、政府的监督,较广泛地采用弹劾制度。
《美国宪法》第2条第4款规定:“总统、副总统和合众国的所有文职官员,因叛国、贿赂或其他重罪和轻罪而受弹劾并被定罪时,应予免职”。
不过这仅是原则性的规定,在具体实践中各方对罪责的认定经常出现分歧,加上权力、党派、利益之争缠绕其间,美国历史上对总统的弹劾成功率极低。
第17任总统安德鲁?约翰逊由于在南方重建问题上采取妥协立场并否决民权法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面临弹劾危机的总统。
1868年3月参议院启动对他的弹劾程序,罪名是“犯有重大罪行和行为失检”,最终他以一票之差被宣告无罪。
第37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因臭名昭著的“水门事件”在1974年被传讯,之后在极可能受到弹劾的情况下主动辞职,所以从理论上讲尼克松还不能算真正遭弹劾下台的。
据统计,历史上美国众议院共发起过19次弹劾,参议院审理了其中的16件,除了上述两位总统之外,其余都是联邦法官和其他文职官员,8名受弹劾人员最终被定罪、撤职。
那些遭弹劾的领导人进入21世纪,共有十个国家的总统或总理遭弹劾下台。
欧洲是立陶宛、乌克兰,亚洲有韩国、印尼、泰国,南美洲分别为巴西、秘鲁、巴拉圭、厄瓜多尔、危地马拉。
这些国家大都为总统共和制或议会共和制,国会或议会有权监督总统并在必要时对总统发起弹劾。
拉美是国家领导人遭弹劾的高发区,仅新世纪以来就出现了五个成功弹劾的案例。
秘鲁政治强人阿尔韦托?藤森拥有秘鲁和日本双重国籍,曾任秘国总统长达十年。
在前两个任期里,藤森有效解决了秘鲁与周边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推行市场经济改革,取得巨大成绩,国内支持率居高不下。
随后,权欲膨胀的藤森推动宪法法院裁定允许他第三次连任,并在2000年在大选中获胜,开始了第三任期。
然而时隔不久,藤森政府收买反对党议员的行为被公之于众,与军队的政治交易也遭曝光。
眼见危机加剧,局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藤森2000年11月20日在赴文莱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顺访”故土日本途中突然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并暂留日本。
然而此举并没有助他摆脱被弹劾的命运。
三天后,秘鲁国会以“道德欠缺”为由拒绝了他的辞职申请,并宣布罢免藤森,同时接受政府全员请辞。
后几经辗转,藤森被引渡回国,受到监禁25年的判决。
藤森弹劾案反映出的是其长期执政带来的权力任性以及由此滋生的腐败。
拉美还发生过对巴拉圭总统费尔南多?卢戈的“闪电弹劾”案。
2012年6月巴拉圭参众两院以处理警察和农民间流血冲突事件不当为由,以压倒多数票通过议案,启动对卢戈的弹劾程序,巴议会用了不到一天时间便投票通过弹劾案,副总统佛朗哥随即宣誓接任总统。
发展中世界崛起的代表性国家之一、拉美大国巴西近年也发生了领导人弹劾案。
迪尔玛?罗塞夫被称为“当代罗宾汉”“巴西铁娘子”。
她性格强硬,经历传奇,当过游击队领袖,于2010年当选巴西总统,2015年连任。
2015年12月,巴西众议长爱德华多?库尼亚接受了反对派提出的弹劾罗塞夫申请。
2016年4月众院全会通过对罗塞夫的弹劾案,正式启动弹劾程序。
2016年8月参院正式通过总统弹劾案。
在为期半年多的弹劾审理期里,巴西上演了跌宕起伏的政治大戏,众议长库尼亚因涉嫌巴西石油公司腐败案被最高法院全体大法官一致投票决定中止众议员资格。
随后,众院代议长、进步党人马拉尼昂签署决定废除众院通过的弹劾罗塞夫决定并将该案从参院收回。
然而参议长卡列罗斯立即宣布参院将继续按原有程序审理对罗塞夫的弹劾。
最终,罗塞夫未能逃脱被弹劾的命运,由特梅尔接任总统职位至2019年,罗塞夫则被判决8年内不得重返政坛。
弹劾罗塞夫的起初名义是因她2014年未经国会批准便允许行政机构向国有银行贷款,“破坏了巴西财政平衡”,实际上背后有更深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
罗塞夫第二任期内,巴西国内政治动荡,党争激烈。
罗塞夫所在的劳工党与巴西第一大党民运党之间政治理念不合,矛盾不断加深,最终断绝联盟关系。
这导致罗塞夫执政基础遭到?乐叵魅酢@凸さ秤肫渌?联盟党的高官不断卷入腐败丑闻,前总统卢拉也一度遭警方传讯。
经济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巴西经济发展持续放缓,而巴西政府没能及时调整经济政策,2015年经济出现了3.8%的负增长,通胀率超过10%,社会失业率也突破了10%,导致民众强烈不满。
这些因素的产生和积聚使所有矛头都指向罗塞夫,巴西国内因此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罗示威。
总的看,虽然罗塞夫弹劾案充斥着权力争斗,但国内发展停滞、民怨沸腾和罗对权力的滥用才是风云一时的“铁娘子”黯然去职的根本原因。
欧洲遭弹劾下台第一人当数立陶宛总统罗兰达斯?帕克萨斯。
2003年10月,立陶宛独立电视台曝光了总统班子成员同国际犯罪集团有牵连的丑闻,并称帕克萨斯总统受到了竞选捐款人的要挟,立国家安全局随即证实了上述消息,执政不到一年的帕克萨斯陷入政治危机。
此后,立陶宛议会86名议员(超过全体议员数的1/4,符合法定要求)联名要求启动弹劾程序。
立议会为此专门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次年2月提交调查报告证实了对帕克萨斯的指控,并向议会提议启动弹劾程序。
期间,帕克萨斯虽试图以任命新的?统顾问等形式扭转颓势,但未能阻碍弹劾进程。
2004年4月,立议会分别以86票、86票、89票认可了宪法法院对总统的三项指控,通过了弹劾决议。
在现有弹劾制度下,大部分国家领导人在面临弹劾时会以辞职方式保全颜面。
2000年,以色列第七任总统埃泽尔?魏茨曼在受到非法接受巨额捐款、进行税务欺诈等指控后,宁愿辞职,也不愿面对可能启动的弹劾程序。
而他的继任者,以第八任总统摩西?卡察夫则在2007年受到强奸等性侵指控。
40名以色列议员签名的请愿书被正式提交议会委员会,呼吁弹劾卡察夫。
此后作为辩诉交易协议的一部分,卡察夫在自己任期只剩下两周时提出辞去总统职务,换取检方撤销了对他的强奸指控。
然而2009年,以色列特拉维夫地方法院仍以强奸和性骚扰罪名对卡察夫提出起诉。
2011年法院认定卡察夫罪名成立,判决入狱7年,这位在以政坛素有“干净先生”之美誉的总统终未逃过牢狱之灾。
本文最初提到的朴槿惠弹劾案则是外国领导人遭弹劾去职进而锒铛入狱的最新案例。
此次事件也被称为“闺蜜门”,因朴槿惠的“闺蜜”崔顺实而起。
崔顺实借助朴槿惠“闺蜜”的身份设立基金、阅读总统机密讲稿并协助女儿舞弊进入韩国第一女校梨花女子大学。
丑闻一经曝光,震惊了整个韩国社会,民众怒火涌向总统朴槿惠。
虽然朴槿惠多次向国民道歉,但未能平息民众不满。
随着越来越多的与朴槿惠有关的丑闻接连曝光,韩国国会开始介入,于2016年11月通过了相关的特别检察法案及国会调查委员会调查计划。
12月3日,171名韩国在野党及无党派议员联合向国会提交对朴槿惠的弹劾动议案。
最终,国会以234票赞成、56票反对、9票弃权表决通过这一动议。
朴槿惠由此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第二名被国会弹劾的总统(2004年3月,在野党以涉嫌对国会选举“施加不公正影响”等为由对时任总统卢武铉提出弹劾案,随后国会以超过法定的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弹劾案,卢被中止行使总统权力,由国务总理代行。
5月,宪法法院宣布驳回国会提出的总统弹劾案,卢立即恢复行使总统权力),随后被暂停总统职权,由国务总理黄教安代行总统职务。
今年2月28日特别检察组公布调查结果,认定朴槿惠多项罪名成立。
最终3月10日,韩国宪法法院投票赞成弹劾朴槿惠。
3月31日,韩国法院签发对前总统朴槿惠的逮捕令,朴随即被移送至首尔看守所。
4月17日,韩国检察院以受贿罪与滥用职权罪对其提起公诉。
朴槿惠未来极有可能在牢狱中度过漫长岁月。
朴槿惠的悲剧反映的是其对总统权力的滥用,“亲信干政”构成其遭弹劾最重要的法律依据,而其之后并未配合相关调查也被视为损害了民主和法治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