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泉城》(详细)
- 格式:ppt
- 大小:4.06 MB
- 文档页数:43
9泉城一、泉城简介1、位于山东省中西部,济南市的别称。
2、因“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有著名的七十二泉,一派江南风光而得名。
3、气候属暧温带,四季分明。
著名景区为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等。
二、济南的泉水1、济南素以泉水众多、风景秀丽而闻名天下,据统计有四大泉域,十大泉群,733个天然泉,在国内外城市中罕见,是举世无双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除“泉城”外济南也被常称为“泉都”。
2、济南的泉水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态各异,精彩纷呈,有的呈喷涌状,有的呈瀑布状,有的呈湖湾状,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地下涌出,汇为河流、湖泊。
3、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
4、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
”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济南市的血脉,赋予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
5、同时,济南的城市发展、历史沿革、民风民俗也与泉水密切相关,形成了独特的泉水文化。
6、趵突泉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名联: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长吼半空雷三、济南泉水的形成:济南泉水众多是由于其特有的地形地质构造,济南地下有一层石灰岩,该岩层本身结合得不是很紧密,形成孔隙、裂缝和溶洞,能够储存和输送地下水。
济南南部山脉大量的地下水沿着石灰岩地层潜流,到济南以后受到北郊组织紧密的岩浆岩的阻挡,不能前进,就越积越多。
最终,地下的孔隙、裂缝成了它们排泄之门。
拦蓄在这里的大量地下水,凭着强大压力沿着这些裂缝涌出地面,于是就出现了天然的涌泉,这些泉水千姿百态,有的是白浪翻滚,如同银花玉蕊,有的晶莹温润,就像明珠璎珞。
四、济南泉水的分布: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有名泉七十二之说,实际上济南泉水不止72处,仅市区就有大小泉池百余处,四大泉群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其他的则“隐居”于济南辖区内的其他地方。
课文《泉城》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课文《泉城》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文《泉城》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文《泉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句话。
2、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喜爱自然风光,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1、熟读课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体会描写泉城泉水流动的动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教师讲读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学准备:泉城图片或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泉城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谁愿意读一读搜集到的有关泉城的资料?(学生踊跃举手)2、听了这些同学的介绍,你心里有没有觉得很痒,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泉城?现在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泉城游览一下。
二、初读指导1、轻声读课文,提出要求:边读边圈出生字并多读几遍,把好词好句好段及有疑问的地方用上我们学过的标记符号做好标记。
2、小组内交流。
3、检查自学效果。
三、精读指导1、师配乐朗读读第一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内容。
读完后,师: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银花盛开。
生:我还看到了明珠散落。
生:我听到了虎啸狮吼。
生:我还听到了潇潇的秋雨声。
师:那你对泉城有什么整体感受?生:泉城的泉既美丽又神奇。
生:泉城的泉非常多。
师:你从第一段哪句话看出济南的泉多?生:第一句: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师(出示《济南泉城分布示意图》):从这幅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济南的泉非常之多。
师:那么,说一说你是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泉城的泉既美丽又神奇?生:(1)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由于白浪上下滚动、翻腾,所以看起来像银花盛开一样。
四年级(上)第9课《泉城》第-一、二课时主备:蔡芳“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蔡芳教学内容四年级(上)第9课《泉城》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懂得看图理解“银花朵朵”、“明珠散落”等重点词。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背诵第一、六自然段。
2. 理清课文脉络及段落结构特点,能用句式“有的……好像……,有的……如……”迁移写话。
3.学习通过提取关键词、批注的方式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4.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品德。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理解段落结构特点,能用句式“有的……好像……,有的……如……”迁移写话。
教学资源1插图 2. PPT课件。
预习设计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查词典理解白浪翻滚、晶莹剔透、明珠散落、银花盛开、游鱼水藻、虎啸狮吼、秋雨潇潇、水声喧腾、昼夜不息、天下闻名等词。
2.自学生字词。
《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给生字组两个词语,理解有关生字词意思。
3.查资料,了解泉城。
学程设计导学策略调整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 2分钟)1.交流城市的美称。
2.读题。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4 分钟)(1)展示第一组生字词a.生开火车展示预习效果。
齐读第一组生字词。
b.交流预习中难写的字。
c.学习“悬”字的写法,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
d.展示、修改。
(2)展示第二组生字词a.学生做小老师领读。
b.学生汇报自己理解的词语,并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集体交流。
交流汇报【预设】白浪翻滚:雪白的浪花打在岩石上又翻腾回去,这就是——白浪翻第一板块:导入课文( 2分钟)1.我们知道,许多城市都有别称,拉萨又叫——,哈尔滨又叫——,广州又叫——(生答)2、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读课题)第二板块:预习导学(14 分钟)1.课前同学们都认真地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泉城》一、教材解读: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课文,介绍了泉城特色的自然景观。
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
文章开头总写了济南的泉不仅多而且美,结尾写了泉城名字的由来。
文中分四个自然段生动而详细地介绍了珍珠泉的“神奇”,五龙潭“泉多”,黑虎泉“水声喧腾”,趵突泉的“大、清、美”,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思路:1、旧知导入,学习第六自然段,总领全文。
2、引领学生精读第一自然段,品词品句,感受泉的形态美、声音美。
3、放手自主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抓住特点有侧重地学习四在名泉。
激发热爱自然之情怀。
4、课外延伸,鼓励积累阅读。
四、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首尾两个自然段。
3、理清课文脉络。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已有知识,导入,学习第六自然段:1、很多城市都有别称,你知道以下几个城市的别称吗?山城冰城羊城春城2、(板书:泉城)你知道它是指哪儿吗?为什么称济南为“泉城”呢?文中有一个自然段写出了它名字的由来,能找到它吗?。
师评:以泉水而闻名天下,难怪会有这样的别称!3、出示第六自然段,齐读。
4、济南的泉水多有名呀!(点红:天下闻名)读词,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二、初读课文:1、过渡:说到泉城济南,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那就让我们跟随着课文去泉城看看那里天下闻名的泉吧!2、生自由读文3、交流: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相机板书:泉多泉美4、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课文的生字词,你认识它们了吗?(出示第一组词语):济南约一亩见方拎悬崖洞*喷吐占三堆白雪这些四字词语,有二类字,有多音字,能读好吗?(出示第二组词语):白浪翻滚晶莹剔透明珠散落银花盛开游鱼水藻虎啸狮吼秋雨潇潇水声喧腾昼夜不息天下闻名5、生字回到课文中,一起来读课文。
《泉城》教案15篇《泉城》教案1一、教材简析《泉城》是新课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发现美、感悟美”,描绘的是祖国山河的自然风光,与人教版四上第五组课文《长城》《颐和园》等同为写景文章。
《泉城》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展现了一幅泉水淙淙,诗情画意的意象。
课文是典型的“总-分-总”的写作结构,第1自然段总写济南泉的多和美,2-5自然段,结构相似——先介绍各泉的地理位置,再抓住其特点,名字由来进行介绍。
第6自然段略写了泉城名字的由来。
本文语言清新优美,字里行间透露着“景美”信息的同时彰显了作者精确用词、行文有方的言语秘妙,是学生阅读、积累言语的典范之作。
处理、把握好这类课文的教学,学生得到的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还能从中获得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因此,这次大赛组委会选择这篇文章是有深远意义的。
二、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我们认为应引导学生进行学法上的迁移,将本篇课文作为人教版第五组课文的一篇延伸精品,从新课程目标建构的三个维度出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识记“济、亩”等生字,积累“虎啸狮吼、秋雨潇潇”等四字词语。
2.借助“阅读表”,梳理文章。
3.欣赏课文语言,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涌、汇注、喷吐、冒”等动词写出四处泉的特点。
4.转换文本语言,择一处泉写导游词,并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
5.朗读感受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们预设教学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济南泉水的美丽,神奇;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
教学难点则是体会"涌","汇注","喷吐","冒"这几个词是怎样生动形象地写出泉水流动的特点。
三、教法学法对于这篇文章,学生读懂内容不难,但把优美、精炼的语言转化成画面就有一些难度了。
所以进行这类文章教学时,老师要抓住景物的特点,采取引导法,把时间充分地还给学生,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学生通过摘录重点词,填写阅读表、作批注,互动交流等言语实践,积累语言,习得方法,从而感知文本,内化文本语言,让学生在下次学到类似文章的时候能驾轻就熟!四、教学流程为了达成目标,我们安排了2课时完成教学。
泉城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
珍珠泉在泉城路北。
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
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所以人们称它“五龙潭”。
在五龙潭的周围还有月牙泉、悬清泉、古温泉等,组成了五龙潭泉群。
黑虎泉的源头在悬崖下的洞穴中。
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的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
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位于西门外的趵突泉公园内。
一个开阔的方形泉池,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
池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泉城》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通过感情朗读,品味泉水的奇丽,并能体会作者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及四处泉水的特点。
课前准备:课件、表格教学过程:一、激趣导题1、谈话导入:我们中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回顾本学期,老师带我们在课文中游览过哪些地方,谁来说说?(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令人神往的颐和园,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等),同学们掌握的真不错呀;我国也有许多著名的城市,老师有一个小小的题目来考考你们,出示:连一连:春城昆明(气候温暖,四季如春)冰城重庆(建在山上)羊城哈尔滨(冬季寒冷,冰冻很厚)山城广州(有“五羊衔谷”的传说)泉城济南?你们熟悉济南泉城这个地方吗?板书课题:泉城读课题。
你们想知道些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济南泉城去看一看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课文原文:《泉城》(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课文原文:《泉城》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泉城》教材解析: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课文,介绍了泉城最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大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写济南的泉多而且美。
第二段(第2-5自然段)是全文重点,其中4个自然段构段方式相同,都是先介绍泉的位置,再描绘泉的特点。
珍珠泉的“神奇”;五龙潭的“多”;黑虎泉的“喧腾”;趵突泉的“大”、“清”、“美”。
作者的描绘生动而详细,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三段(第6自然段)写泉城名字的由来。
教法建议:一、通过关键的词句,读中了解各泉的特点,体会泉的美。
《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济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文章是很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的课文。
而且各段的布局及写法也很相似。
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珍珠泉和趵突泉上,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泉水的特点。
五龙潭和黑虎泉这两段比较简单,老师设计一张表格,让学生通过自读填表来体会泉的特点。
这种处理文本的方式必须调整文本的顺序,先学珍珠泉和趵突泉,再放手学五龙潭和黑虎泉。
例如:在珍珠泉的处理上,让学生去细细地品读文章的语言文字,抓住“涌””、“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等关键词,让学生想象体会珍珠泉的美丽和神奇,再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学生没有见过珍珠泉,我们就必须借助文本描写引导学生想象,让语文的学习有更广阔的空间。
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第一段时,在要求学生把握全段内容发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品味写泉的4个分句。
前两个分句: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作者用了“好像银花盛开”与“好像明珠散落” 两个比喻来绘形。
后两个分句: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作者又用了“如虎啸狮吼”与“如秋雨潇潇”两个比喻来摹声。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朗读,默读课文,想象泉水喷涌的种种形态和声音,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意思和情味,感受作者描绘的真切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