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视机检查、训练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新
- 格式:docx
- 大小:28.13 KB
- 文档页数:7
同视机斜视训练方法
同视机斜视训练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斜视的方法,主要包括闪烁刺激法、动态刺激法和辐辏训练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同视机来实现,同视机是一种大型眼科光电仪器,可以诊断异常视网膜对应、主客观斜视角、后像、弱斜视等眼科疾病。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些训练方法。
1. 闪烁刺激法
闪烁刺激法主要通过交替点灭灯光来抑制眼前的画片亮度,从而训练患者的同时知觉,建立起正常的视网膜对应。
这种方法适用于儿童近视性弱视、远视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等疾病。
2. 动态刺激法
动态刺激法包括捕捉法、进出法和侧向运动法,可以训练双眼的协调运动,克服眼球运动的轻度非共同性。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同视机中的画片运动来实现。
3. 辐辏训练
辐辏训练是一种融合功能训练,需要将两张画片融合,镜筒需要做慢速的辐辏运动,两只眼睛也跟着做辐辏运动。
通过重复训练,集合性融合范围会逐渐扩大,有助于眼睛的恢复。
除了上述方法外,同视机还可以用于斜视检查。
同视机检查常规包括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避免出现诊断方面的错误。
医生可以通过主观检查和客观检查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双眼视,以及斜视度的变化规律和眼球运动功能。
总之,同视机斜视训练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斜视的方法,可以通过闪烁刺激法、动态刺激法和辐辏训练等来实现。
同视机检查的窍门
同视机检查是一种用于检查斜视和立体视觉等视觉问题的设备。
以下是进行同视机检查的一些窍门:
1.准备:在进行同视机检查前,确保被检者的头部固定,避免头部移动影响检查结果。
同时,调整下巴托和额托的位置,确保被检者的眼睛与同视机镜筒保持适当的距离。
2.了解画片:在开始检查前,向被检者介绍同视机中的画片,让他们了解画片的类型和内容,这有助于被检者更好地配合检查。
3.开始检查:在开始检查时,首先进行初步的校准,确保两眼能够同时看到画片。
然后,进行同时知觉画片检查,如狮子和笼子等。
将画片置于被检者的注视眼一侧,让被检者通过手持镜筒手柄移动另一侧的镜筒,直到两眼看到的画片重合,此时读出镜筒臂上的度数即为自觉斜视角。
4.注意细节:在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被检者的眼球运动和瞳孔变化,以及是否存在代偿头位等现象。
这些细节可能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
5.配合医生:在检查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的指示和要求,确保检查
顺利完成。
6.记录结果:在检查结束后,记录检查结果,并咨询医生的意见和建议。
了解检查结果的意义和下一步的诊疗计划。
以上是进行同视机检查的一些窍门。
需要注意的是,同视机检查是一种专业的视觉检查,需要由医生进行操作和解释结果。
如果被检者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向医生反映。
同视机检查SOP同视机检查SOP【适应症】1.怀疑有斜视时。
2.怀疑双眼视觉功能问题时。
【禁忌症】1.眼表急性炎症。
2.受检者因精神状况或全身其他疾病不能配合检查时。
【操作方法及程序】(1)同视机所有刻度归至“0”位。
(2)患者坐于同视机前,调整下颌托、额托位置及瞳孔距离,使患者平视视线等高于镜筒中央。
坐姿端正,防止代偿头位;如有屈光不正,应在戴镜下检查。
(3)将一对同时视片分别插入左右画片夹,如狮子和笼子。
将注视眼镜筒固定于0处,令被检者手持另侧镜筒手柄,将狮子装入笼子中,此时镜筒臂所指的度数即为自觉斜视角。
如果两个画片不能重合时,说明无同时视功能。
如一眼视力不良,不能固视画片,可根据角膜反射点确定斜视角,此时可取下镜筒的乳白色玻璃和画片。
斜视度可用弧度或三棱镜度表示。
(4)将一对同时知觉画片分别插入左右画片夹,如狮子和笼子。
注视眼镜筒固定于0处,将斜视眼侧镜筒移到和其视线相一致位置上,然后交替点灭光源,注意观察眼球运动情况,调整镜筒臂,令左右眼分别注视时均不见眼球移动,此斜眼侧镜筒臂所指的度数为他觉斜视角。
(5)当存在同视视时,可进一步进行融合功能的检查。
检查前,教会患者认识一对融合画片的控制点。
然后将一对融合画片插入左右画片夹,在同时视的位置移动镜筒,至两张画片重和,此时将机器锁住,并使之产生两臂等量的辐辏和分开,转动旋钮直到两张画片不再重合或丢失控制点,两侧刻度的代数和为其辐辏和分开的最大限度,也就是融合范围,正常融合范围:辐辏平均为25o~30o,分开为4o~6o,垂直分开为2△~4△,旋转为15o~25o。
(6)当存在同时视时,可进一步进行立体视功能检查。
双臂摆在主觉斜视角的位置,将一对立体视画片插入左右画片夹,一般先用视差较大画片进行检查,逐渐过渡到视差较小的画片。
(7)对非共同性斜视患者,可进行九方位的主觉(存在同时视)或他觉斜视度测定,主要用于双眼复视患者的检查。
双臂摆在主觉或他觉斜视角的位置,将一对同时视画片插入画片夹;镜筒不动的眼为注视眼,移动对侧眼镜筒到同时视(主觉斜视角)或交替点灭双眼不动(他觉斜视角),双侧镜筒臂所指度数的代数和为斜视度。
同视机检查报告一、目的与背景同视机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检测和诊断眼部视觉功能问题。
同视机检查报告是根据同视机检查结果所编制的一份详细报告,旨在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患者的眼部视力情况,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二、检查过程同视机检查是一种简单而痛苦的检查过程。
患者需要戴上同视机检查装置,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视觉测试。
测试过程主要包括视力、配合视力和深度感知等方面的检测。
整个过程通常不会超过30分钟。
三、检查结果1. 视力测试结果:同视机检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视力测试。
通过检测患者在不同距离上的视力,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眼部视力情况。
视力测试结果以常见的视力表达方式表示,例如20/20表示正常视力。
2. 配合视力测试结果:配合视力测试用于检测患者的眼球运动能力。
通过观察患者的注视能力和双眼协调程度,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斜视、眼球运动协调问题等。
3. 深度感知测试结果:深度感知测试用于评估患者的空间感知和深度感知能力。
通过观察患者对不同深度和距离的物体的反应,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深度感知问题。
四、结果解读1. 正常结果:如果同视机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视力、配合视力和深度感知等检测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说明患者眼部视觉功能正常。
2. 异常结果:如果同视机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视力、配合视力和深度感知等检测指标超出正常范围,说明患者可能存在视觉问题。
医生在解读结果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或病史情况,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五、应用领域同视机检查广泛应用于眼科、神经科和康复医学等领域。
它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和诊断眼部视觉功能问题,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康复建议。
六、注意事项1. 患者在进行同视机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有关的病史信息,特别是眼部问题的病史。
2.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高度配合医生的指示,保持专注和放松。
3. 患者在检查前需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确保最佳的检查效果。
七、结论同视机检查报告是一份重要的医疗文档,通过对患者眼部视觉功能的综合评估,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患者眼睛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视机检查报告同视机检查报告一、概述同视机检查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检查方法,通过观察患者在特定条件下的双眼运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斜视等问题。
本次检查是针对某位患者进行的同视机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诊断。
二、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35岁主诉:频繁眼疲劳,偶尔出现双重影像三、检查过程1. 前期准备在进行同视机检查前,医生先对患者进行了初步的询问和观察。
确认患者没有任何禁忌症后,医生向患者解释了整个检查过程,并让患者确认自己已经理解了所有内容。
2. 检查方法医生使用同视机对患者进行了双眼运动测试。
测试过程中,医生让患者注视着一个移动的点,在不同的距离和方向上移动点的位置,并观察患者的反应。
3. 检查结果通过观察和记录患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双眼运动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患者存在斜视问题,表现为右眼向内偏斜。
(2)患者的双眼运动协调性较差,右眼的运动范围比左眼小。
四、诊断分析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对患者进行了诊断和分析:(1)患者存在右内斜视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治疗。
(2)双眼运动协调性较差可能与斜视问题有关。
五、治疗建议针对患者的情况,医生给出了以下治疗建议:(1)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斜视问题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双眼协调性。
(2)常规治疗:对于轻度的斜视问题可以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如佩戴特殊的眼镜或进行视力训练等。
六、注意事项在进行同视机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检查前要向患者解释整个过程并让其确认理解。
(2)检查时要根据不同条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双眼运动情况,并及时分析和诊断。
(3)针对患者的情况给出合理的治疗建议,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七、总结同视机检查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检查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斜视等问题。
在进行检查时需要注意事项,并根据检查结果给出合理的治疗建议。
康复训练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一、考核目标本评分标准旨在对康复训练技术操作进行客观、全面地评估,以确保康复训练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考核内容1.技术操作能力:根据康复训练职位要求,对被评估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 康复训练器械的正确使用和调整- 按指导方案进行康复训练活动- 应对常见问题的处理能力2.沟通与团队合作:评估被评估人员在与患者及其他康复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合作方面的表现,包括但不限于:- 与患者的交流能力和服务态度- 与团队成员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三、评分标准根据被评估人员在考核内容中的表现,采用以下五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优秀:技术操作流畅,准确无误,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出色- 良好:技术操作基本熟练,取得满意结果,沟通和团队合作较好- 中等:技术操作不够流畅,出现部分错误,沟通和团队合作一般- 较差:技术操作不够熟练,出现较多错误,沟通和团队合作有不足- 待提高:技术操作不熟练,错误较多,沟通和团队合作表现差四、评估流程1.制定考核计划:明确评估内容、评分标准和评估流程。
2.评估人员指定:确定合适的评估人员,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考核操作:安排被评估人员进行康复训练技术操作,评估人员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4.结果记录:将评估结果记录在评估表中,注明详细的评估依据。
5.结果反馈:将评估结果反馈给被评估人员,并进行必要的讨论和指导。
五、结果分析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总结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培训计划,以持续提高康复训练技术操作的质量和效果。
六、保密性原则七、其他事项评估工作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要求,确保评估的公正、客观和准确。
评估结果仅用于康复训练工作的参考和决策,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以上为《康复训练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的内容,旨在对康复训练技术操作进行全面评估和持续改进,提高康复训练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字数:288)。
同视机的操作方法详解同视机检查主要是测定斜视角及检查双眼视功能。
1.通过观察角膜反射点位置确定:单眼注视力、Kappa角、双眼注视力、测定他觉斜视角的度数。
2.通过看同时知觉画片确定:有无双眼同时知觉;测定自觉斜视角及Kappa角;比较自觉斜视角与他觉斜视角以明确视网膜对应性质。
其中包括正常视网膜对应、企图正常视网膜对应、异常视网膜对应、企图异常视网膜对应。
异常视网膜对应又可分为和谐与不和谐两种。
还有单眼抑制和对应缺如。
对非共同性斜视患者除通过同时知觉画片测定正前位之斜度外,还可以利用改变二镜筒角度测出各个注视方向的水平、垂直与旋转斜度。
通过测出正上方与正下方视野的水平斜度可以诊断A.V及X现象。
由于同视机镜筒可以转成不同角度,对麻痹性斜视的定量检查很方便。
3.检查双眼视功能:正常视网膜对应患者应用融合画片进一步检查其异向(辐辏、分开)与同向融合力。
再用立体感觉画片测定其立体感。
异常视网膜对应患者往往也能有异常融合范围,故亦应试测其融合力。
[b]检查双眼视觉的级别:[/b]1.)同时知觉使用同时知觉画片,同视机一臂置于0°处,令患者自己推动同视机另一臂,在二画片重合时所指的角度即为其自觉斜视角。
再令患者注意其中一个画片,检查者推动另一臂,至角膜反射恰居于斜眼角膜中心时,再交替地点亮及熄灭两镜筒的照明装置,观察眼球有无恢复注视位之运动。
如果仍有眼球运动,则稍移动画片位置至两眼完全不动时的角度即为患者的他觉斜视角。
如自觉斜视角等于他觉斜角时,证明其视网膜对应正常。
如果二者不等,其自觉斜视角小于他觉斜视角5°以上,即为异常视网膜对应。
二者之差称为异常角。
如果自觉斜视角为0°,即异常角等于他觉斜视角,则为一致性异常视网膜对应。
如果异常角小于他觉斜视角,则为不一致性异常视网膜对应。
如果患者能同时知觉但找不出二者的融合点,在两个物像刚一接近遂即变成向对侧分开。
这种情况说明在融合点处有抑制,可以根据交叉点的位置是否等于他觉斜视角称它为企图正常或企图异常视网膜对应。
眼科检查操作技能评分标准 (满分100分)一、基本技能 (20分)- 熟练掌握眼科检查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5分)- 确保仪器的准确校准和灵敏度调整 (5分)- 准确地完成常规的初步检查步骤,包括视力测试、眼压测量和前房检查 (10分)二、眼底检查技能 (20分)- 掌握正确的眼底检查方法和步骤 (5分)- 能够准确地辨识和描述眼底结构和病变,并记录相应的发现(10分)- 了解常见的眼底疾病和病理改变,能够提出初步诊断并针对性地建议后续检查和治疗 (5分)三、角膜和前房检查技能 (20分)- 熟练掌握角膜显微镜和前房灯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5分)- 能够通过角膜显微镜观察和评估角膜的结构和病变,包括表面状况、深层组织和内皮层 (10分)- 能够通过前房灯观察和评估前房的深度、前房角和虹膜结构,并检测瞳孔反应 (5分)四、视力测试和屈光检查技能 (20分)- 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视力测试图表和屈光检查器械 (5分)- 确保患者与视力测试装置的距离和角度符合标准 (5分)- 准确评估视力,并理解常见的屈光病理现象和屈光异常的矫正方法 (10分)五、眼压测量和角膜地形图技能 (20分)- 掌握正确的眼压测量方法和操作流程 (5分)- 能够准确测量和记录眼压数据,并解读其意义 (10分)- 熟练掌握角膜地形图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分析和解读地形图结果 (5分)六、专科检查技能 (20分)- 了解不同眼科疾病的专科检查方法和要点 (5分)- 能够独立进行眼科疾病的专科检查,如静态视野检查、泪液分泌试验等 (10分)- 能够根据专科检查结果提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5分)以上为《眼科检查操作技能评分标准》的内容,满分为100分。
希望能够帮助评估眼科医生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常用医疗技巧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常用医疗技巧操作的考核评分标准,以确保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掌握并正确操作各项医疗技术。
本评分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内部对医护人员操作技术的考核,旨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
2. 评分标准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医护人员的医疗技巧操作能力,以下是常用医疗技巧操作的考核评分标准:2.1 技术准备评分范围:0-10分- 10分:能够正确准备所需医疗设备、器械和药品。
- 5分:在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准备工作,但存在不完整或错误的情况。
- 0分:没有进行任何手术准备工作。
2.2 操作规范评分范围:0-10分- 10分:能够熟练操作手术过程,并且符合标准的操作规范。
- 5分: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个别错误或不规范操作的情况。
- 0分:完全不符合操作规范,存在严重错误的情况。
2.3 危机处理评分范围:0-10分- 10分:能够及时准确地应对危机性情况,并正确处理。
- 5分:在危机性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理但存在一些错误。
- 0分:无法有效处理危机性情况,导致严重后果发生。
2.4 团队合作评分范围:0-10分- 10分:能够与团队成员良好合作,协调配合,有效沟通。
- 5分:在团队合作中存在一些不良表现,但不影响手术结果。
- 0分: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导致手术结果受到影响。
3. 总结本文档列出了常用医疗技巧操作的考核评分标准,包括技术准备、操作规范、危机处理和团队合作。
医疗机构应根据本评分标准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
评分标准的细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医疗实践需求。
操作崗位技朮考核標準
——視檢員工
崗位名稱﹕視檢員工
1. 基本知識
1.1 能熟練掌握檢驗物件的技朮標準和要求及檢驗標準。
1.2 作好標識﹑區隔和防護要求。
1.3 熟悉判定準則﹐對不符合規定要求的作出相應的處理方法。
1.4 瞭解本崗位品質方針和目標﹑環境方針和目標以及展開或分解到本崗位的目標。
1.5 能夠做好品質記錄﹐數據統計。
2. 基本技朮要求標準
2.1 正確理解接收到工作資訊﹐按有關要求正確填寫有關記錄和/或輸出有關檔資料。
2.2 按作業指導書規定或資格培訓後應掌握的要求正確完成本崗位流程的全部操作。
2.3 按有關要求正確使用本崗位的物料。
同视机检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提供了关于同视机检查的详细信息和结果。
同视机是一种用于评估和诊断眼睛问题的设备,可测量眼部在不同条件下的协调能力和对视觉刺激的反应。
通过该报告,我们可以了解被检查者的眼睛协调能力和可能存在的视觉问题。
2. 检查目的同视机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被检查者的眼睛协调能力,包括水平和垂直协调,以及对不同模式和频率的视觉刺激的反应。
通过该检查,我们可以诊断是否存在斜视、弱视或其他与眼睛协调相关的问题。
3. 检查步骤同视机检查的步骤如下:1.被检查者用眼逐渐变小看向同视机屏幕上的目标,并保持对其准直注视。
2.观察被检查者的眼睛协调能力,包括水平和垂直协调。
3.改变屏幕上目标的位置和运动模式,以测试被检查者对不同条件的反应。
4.记录被检查者的眼睛反应和任何异常现象。
4. 检查结果解读根据同视机检查的结果,我们可以获得对被检查者眼睛协调能力的评估。
以下是可能出现的检查结果和其解读:•正常:被检查者的眼睛协调能力正常,对不同的视觉刺激和运动模式有良好反应。
•斜视:被检查者眼睛协调能力存在问题,可能表现为眼球的不正确运动、眼睛的偏斜等现象。
•弱视:被检查者对特定的视觉刺激或运动模式反应减弱,表现为视力下降。
•其他异常:除斜视和弱视之外,还可能检测出其他与眼睛协调能力相关的异常现象。
5. 推荐行动根据同视机检查的结果,我们可根据情况推荐以下行动:1.正常:如果被检查者的眼睛协调能力正常,我们建议继续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及保持良好的眼睛保健和卫生习惯。
2.斜视:对于被诊断为斜视的患者,我们建议咨询眼科专家并按照其建议进行进一步治疗,可能包括矫正措施或手术。
3.弱视:被检查者被诊断为弱视时,我们建议咨询眼科专家以获取适当的弱视治疗方案。
4.其他异常:对于其他类型的眼睛协调问题,我们建议咨询眼科专家以获取专业建议和治疗方案。
6. 结论本报告提供了关于同视机检查的详细信息和结果的解读。
同视机检查可评估和诊断眼部协调能力和对视觉刺激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