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 格式:pdf
- 大小:123.07 KB
- 文档页数:1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论证报告(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创业教育有了更加明确的政策,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从最初较为抽象的概念的探索逐步过渡到具体的经验操作层面的设计;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环境营造和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社会性特征更加凸显等等。
但当前大学创业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功利化倾向必须引以正视,客观地界定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功能、价值与意义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回顾梳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有利于对我国创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可为决策部门提供一些基础信息和决策建议,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具有重要意义。
2、课题界定(1)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是专科(大专)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
高职教育,首先它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其次他属于职业技术教育,再次,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
这三句话就构成了高职教育的含义。
高职层次的教育由各地方省一级人民政府统一进行管理,这是由我国高等教育法及国务院相关文件明确规定的。
(2)创业创业就是创业主体(创业者)创造新企业、新商业运作方法和手段,这种创业活动必须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或者经济价值,是一种通过创业者努力而使得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3)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指结合专业教育,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实现自主创业和自我发展的教育。
创业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业、如何创业、怎样创业,而并不是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创业或一毕业马上进行创业,而是在校期间培养他们具备创新的能力和开拓的意识,以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创新。
(4)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高职学生掌握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造就自我发展的能力,变被动的就业观念为主动的创业思维,大胆地走向社会,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市场的挑战。
高职院校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的探索与思考摘要: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
高校将同时面临招生和就业的两大难题,高职院校如何正视现状、发挥自身优势和打造核心竞争力呢?针对高职院校如何实施创业教育,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进行了有益探索和深入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随着1999年起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院校更是首当其冲;高校纷纷出台相关策略应对挑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清醒地意识到,高职院校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除了创新现有人才使用和评价机制外,必须更新就业和择业观念,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由被动就业转变为自主创业,因此,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实施创业教育成为大势所趋。
一、创业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促进法》规定,“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也都对创业促就业作出了部署和安排。
可见,大学生创业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另外,国家鼓励和支持创业,特别是大学生创业,既有利于毕业生的就业又有利于经济发展,能形成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
据统计,创业不单是创业者个人创下自己一份事业、产业,而且还能创下新的就业机会,一个学生创业可以吸引若干个学生参与,1人创业可以带动近3个工作岗位,小型企业能够吸纳3至5个人就业,如创业成功就可以解决一批学生的就业问题。
所以,创业能带来毕业生就业的倍增放大效应,不仅可缓解高职生的就业压力,还可成为高职就业的突破口。
最终,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的杠杆作用,政府减轻了就业服务工作量,提高了就业工作效率。
二、高职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高职院校以大众化教育为主,重点培养职业型应用技术人才,其发展主要是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灵活设置专业和人才培养方向,因此,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首先,要创业就要具有创业的观念、创业的精神、创业的能力、创业的素质,这些创业能力、创业素质不应该毕业以后才去通过学习获得。
基于1+X平台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1+X平台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在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
接着分析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探讨了1+X平台在高职院校中的运用,并详细研究了基于该平台的实践探索。
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估后,总结了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在结论部分总结启示,展望未来并重述了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高职院校提供指导和借鉴,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1+X平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效果评估、挑战、解决方案、总结、启示、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才培养已经不再仅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也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对基于1+X平台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现状,探索实践经验,评估效果,同时也将探讨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1.2 研究意义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人才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通过1+X平台来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1+X平台的运用,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整合各类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基于1+X平台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可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这种实践探索也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等社会资源的深度融合,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
61OCCUPATION2021 01编辑 陈子今MAJOR专业建设文 / 丁英娣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现代高技能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职生须具备的创新发展能力和岗位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需从创新创业目标、课程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考虑,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目标不匹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更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通过专业课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实训基地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但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专业岗位教育的目标不匹配,特别是专业课教学耗时较长,严重挤压了创新创业教育时间,未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的融合,违背了高职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初衷。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毕业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应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岗位素质外,还应具有极强的岗位创新发展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现如今,很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不完善,未开设针对高职生的岗位发展和职业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这不仅背离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宗旨,也严重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完善。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不健全,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目前,高职院校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师一般由一线专业课程教师担任,他们缺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理论和创新精神,对于高职生的岗位辅导和创新培养力不从心,导致新课程改革中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此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大多属于学院派,他们对于新时期就业岗位的创新创业发展缺乏足够了解;同时,高职院校未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未及时将符合新时期就业岗位创新创业发展要求的校外教师充实到本校的教师队伍中来,导致现有教师队伍无法进一步提升自身教学理论知识、岗位实践和创新发展水平。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案例高职院校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通过介绍某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案例,来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1.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和意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着应对经济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任务。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加强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某2.1 融入创新创业元素的课程设置该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元素融入到核心课程中。
例如,对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编程技术,还需要学习创新思维和市场需求分析等知识。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学生在学习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2.2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该高职院校致力于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业的机会。
学校建立了创新创业实验室和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场地和资源支持。
在这样的平台上,学生可以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实践自己的创新创业理念。
2.3 导师制度的建立为了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该高职院校建立了导师制度。
学校邀请了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导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
导师们除了在学术上给予指导外,还会在市场营销、融资等方面提供帮助,帮助学生将创新创业理念转化为商业行动。
3. 实施效果和成果展示通过上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措施的实施,该高职院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些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或参与了一些有实际效益的项目。
这些实践经验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总结与展望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案例表明,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融入到课程中,还要建立实践平台和导师制度等支持措施。
这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案例的成功经验可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双创”政策的推动下,高职教育正在逐步转变与升级。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个人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而高职学生作为未来技术工人和创业者,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目前,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创新意识不足、对市场需求了解不深等。
如何有效地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教育培训,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职学生,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将探讨“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旨在为高职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问题提出在当前“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推进,创新创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高职学生作为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力量,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目前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学生们在校期间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实践机会和创新意识培养。
教育教学方式相对传统,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动力。
如何有效地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探讨如何在“双创”背景下,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和创业培训计划,引导学生开拓创新思维,激发创业潜能,从而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00字】1.3 研究意义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当前“双创”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高职学生是我国未来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他们具有年轻、活力和创造性强的特点,是创新创业的主要力量之一。
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于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项目课程设计与实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成为了高等教育中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尤其是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也在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力度。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一些高职院校开始开设创新创业项目课程,并积极进行实践教学。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项目课程设计与实践两方面展开探讨。
一、课程设计1. 课程目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项目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敢于冒险和尝试创新。
(2) 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使他们具备市场调研、商业模式设计、团队合作、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业素养,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市场敏感度、风险意识和商业道德。
(4) 让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创新创业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为将来创业奠定基础。
2. 课程内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项目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具体内容包括:(1) 创新创业理论知识。
介绍创业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成功要素等内容,使学生对创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创新创业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创业案例,让学生了解创业的实际操作和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新创业项目策划。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创业想法或者某个行业的需求,进行一个完整的创业项目策划,包括市场调研、商业模式设计、财务预算等内容。
(4) 创新创业实践。
学生需要进行一定周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可以是创业实习、创业体验营或者参与一些创新创业比赛等。
3. 课程方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项目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实践教学。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课堂讲授。
老师介绍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2) 小组讨论。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策划和讨论,通过合作完成一个项目的策划。
(3) 创新创业实践。
学校可以联合企业或者创业团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创业实习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创业的过程和挑战。
高职学生创业实践问题研究与对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学生创业实践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趋势,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将目光转向了创业这个领域。
由于高职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缺乏经验和知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研究高职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对于促进高职学生创业实践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职学生创业不仅可以促进就业,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的发展。
高职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经常面临着市场调研不足、管理经验不足、资金紧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创业的成功率和发展空间。
有必要对高职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寻找有效的对策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创业活动,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讨高职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以促进高职学生创业实践的健康发展。
通过分析当前高职学生创业的现状,找出具体问题所在,并通过研究对策,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提高创业成功率。
本研究旨在吸引更多高职学生关注创业实践,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为培养更多优秀创业人才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高职学生创业实践问题研究与对策建议的意义在于为高职学生创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高职学生创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为高职院校和相关部门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促进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对高职学生创业实践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可以促进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还可以助推高职学生的创业梦想实现。
2. 正文2.1 高职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学生创业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