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白沙沱长江铁路大桥
- 格式:docx
- 大小:14.52 KB
- 文档页数:2
《重庆长江大桥地图》发布快来看看你走过几座
A-A+2014年8月21日06:41重庆晚报评论
重庆晚报讯“山城”、“江城”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重庆“桥都”美誉。
据粗略估计,目前重庆全市的各种桥梁已超过一万座。
仅就长江大桥而言,在目前全国长江上已建设好的70多座大桥中,重庆就有32座,居长江流域各省市之最。
这32座各具风采的长江大桥,你走过几座?昨日,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重庆地理地图书店发布《重庆长江大桥地图》,拿着这份地图去走桥,去看看“桥都”的美吧。
主城有11座长江大桥
据地图编制方介绍,完全位于重庆主城九区境内的长江大桥有11座,包括鱼洞长江大桥、马桑溪长江大桥、李家沱长江大桥、鹅公岩长江大桥、菜园坝长江大桥、长江大桥复线桥、重庆长江大桥、东水门长江大桥、朝天门长江大桥、大佛寺长江大桥、鱼嘴长江大桥。
其中,东水门长江大桥是最近建成的一座,于今年3月通车。
此外,广阳岛大桥和南坪坝大桥,是连接长江南岸与广阳岛、南坪坝两座长江江心岛的大桥,桥在长江之上,却没有完全跨越长江。
因此,地图没有将它们纳入长江大桥之列。
公轨两用桥跑轻轨地铁
据介绍,重庆目前有5座公轨两用桥,分别是江津鼎山长江大桥、鱼洞长江大桥、菜园坝长江大桥、东水门长江大桥、朝天门长江大桥。
这些桥都是既跑汽车,也能跑轻轨、地铁。
还有四座铁路专用桥,分别是渝黔铁路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渝怀铁路长寿长江大桥、渝利铁路涪陵韩家沱长江大桥、宜万铁路万州长江大桥。
以及六座高速专用桥,分别是外环江津长江大桥(绕城高速)、马桑溪长江大桥(内环快速路)、大佛寺长江大桥(内环快速路)、鱼嘴两江大桥(绕城高速)、涪陵青草背长江大桥(南涪高速)、忠州长江大桥(沪渝高速)。
重庆桥的前世今生作者:吴佳佳来源:《红岩春秋》2014年第06期重庆,山水之城。
山势险峻,两江环绕,几番风光,也几多阻隔。
曾几何时,特殊的地形地貌,让人们艰于出行,也让这座城市难以拓展,因此不得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而如今的重庆,座座虹桥飞架,天堑变通途。
桥,已经和这座城市的发展血脉相连,息息相关。
据重庆桥梁协会统计,重庆地区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桥梁总数在1万座以上,先后建成了一批特大跨径桥梁。
其中,长江、嘉陵江、乌江上已建成的道路桥73座,轨道交通桥4座,铁路桥15座。
种类上,重庆有拱桥、斜拉桥、悬索桥、连续钢构桥、T型钢构桥等各种桥型,并拥有多项世界第一。
重庆桥梁数量之多、型式之全和建造技术雄居全国前列。
正如国际著名桥梁建筑工程大师、美籍华人邓文中所言,重庆是名副其实的“桥都”。
这些桥梁不仅是装点城市的景观,也承载着重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发展重任。
桥梁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真实缩影。
从困于两江到破天堑建大桥,从迎来建桥高峰再到新时期建设蓝图,重庆的发展得益于大桥的铺架,而大桥的修建,见证着重庆区域联动、经济腾飞和社会变迁的全过程。
大桥之前在“桥都”重庆,其实早在现代化大桥出现之前,勤劳的山城人民就已经在山水间架起了一座座各式各样的古桥。
乌江上游、渝东南地区以廊桥著称,渝东北则多索桥。
而这些古桥中,以石拱桥最为常见。
重庆地区V形河谷较多,石料丰富且强度高,故山城乡间溪上便有了石拱桥的诸多身影,其中不乏经典之作。
建于北宋年间的荣昌施济桥,清代即有“川东保障”之称,自1929年始成为成渝公路必经之桥;位于万州城区的万安桥,建于1926-1929年,是全国跨径最大的砖拱桥。
在新中国成立前,重庆市区的近代桥梁主要还是根据城市道路、公路建设需要而修建,它们分布广、跨径小,桥型仍以石拱桥为主。
如位于北区干道的一号桥,是当时重庆城市桥梁中开工最早、规模最大的桥梁,于1927年开工,但因技术有限,修了25年才竣工。
36座长江大桥四川(4座):攀枝花宝鼎大桥宜宾大桥泸州大桥泸州二桥重庆(12座):大佛寺大桥马桑溪大桥白沙沱大桥鹅公岩大桥忠县大桥丰都大桥黄花园大桥高家花园大桥万州大桥长寿大桥涪陵大桥江津大桥湖北(12座):西陵大桥夷陵大桥宜昌大桥枝城大桥荆州大桥军山大桥白沙洲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武汉二桥鄂黄大桥黄石大桥九江大桥安徽(3座):安庆大桥铜陵大桥芜湖大桥江苏(5座):润扬大桥扬中大桥江阴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南京二桥首届“中国十佳桥梁”大桥杨浦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岳阳洞庭湖大桥青马大桥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番愚洛溪大桥万县长江大桥丫髻沙大桥卢浦大桥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大事记1. 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全长18. 5千米。
2. 1989年7月,第一次全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沈阳召开,提出了今后建设高等级公路的10条政策措施。
3. 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
全长375千米,开创了我国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
4. 1993年6月交通部在山东召开了全国公路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线”的国道主干线任务。
5. 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全长142千米,通过这条路的修建,我国制定了第一个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6. 1993年底济青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18千米。
7. 1995年12月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40千米。
8. 1996年9月沪宁高速公路通车,全长275千米。
9. 1997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的决策,决定在1998年加快公路建设。
10. 1998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733千米,居世界第四。
11. 1999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千米,接近世界第三水平。
12. 2000年,京沈高速公路通车。
13. 2000年12月18日,京沪高速公路通车。
14. 200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 6万千米,居世界第三位规划中的国道主干线我国计划在2002年基本建成“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到2010年“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基本建成通车,到2015年国道主干线和公路主枢纽系统全部建成,构筑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公路运输主骨架。
万里长江57座大桥集锦长江(Changjiang River),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
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目前,长江从上海至宜宾已建成57座长江大桥(包括在建),按自下而上游的顺序排列如下。
1.江苏苏通长江大桥2.江苏江阴长江大桥3.江苏扬中长江大桥(未跨长江南北)4.江苏润扬长江大桥5.江苏南京长江二桥6.江苏南京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桥)7.江苏南京长江三桥8.江苏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铁路桥)9.安徽芜湖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桥)10.安徽铜陵长江大桥11.安徽安庆长江大桥12.江西九江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桥)13.湖北黄石长江大桥14.湖北鄂黄长江大桥15.湖北黄冈长江大桥(在建)16.湖北武汉长江二桥17.湖北武汉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桥)18.湖北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19.湖北武汉军山长江大桥20.湖北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21.湖北荆州长江大桥22.湖北枝城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桥)23.湖北宜昌长江大桥24.湖北宜昌葛洲坝三江长江大桥25.湖北宜昌夷陵长江大桥26.湖北宜昌西陵长江大桥27.湖北恩施巴东县长江大桥28.重庆巫山长江大桥(又名重庆巫峡长江大桥)29.重庆奉节长江大桥30.重庆云阳长江大桥31.重庆万州长江二桥32.重庆万州长江大桥(铁路桥)33.重庆万州长江大桥34.重庆忠县长江大桥35.重庆丰都长江大桥36.重庆涪陵韩家沱长江大桥(铁路桥,在建)37.重庆涪陵长江大桥38.重庆涪陵李渡长江大桥39.重庆长寿长江大桥(公路桥)40.重庆长寿长江大桥(铁路桥)41.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42.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43.重庆长江大桥(又名石板坡长江大桥)44.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45.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原名重庆珊瑚长江大桥)46.重庆鹅公岩长江大桥47.重庆李家沱长江大桥48.重庆马桑溪长江大桥。
重庆桥史飞跃两江的时空印记2005年,茅以升桥梁委员会认定:重庆是中国唯一的“桥都”。
这份荣誉当然让我们骄傲,但“桥都”之名因何而定,重庆桥史又有多深厚,重庆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第一座现代桥……这些疑问却没有多少人能回答得上来。
事实上,这座城市早在北宋就有了第一座石拱古桥,发展至今,桥梁总数达到了上万座,而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
只有当我们认真地将重庆桥史翻阅一遍后,才会发现足以让我们骄傲的不仅仅是“桥都”这样一个称谓,还有这座城市与桥的世代情缘。
因山水而生的桥群世界上的桥梁可归纳为四大类:梁桥、拱桥、斜拉侨和索桥,这几大种类在重庆都能见到踪影。
重庆主城区的跨江大桥数量和密度远超其他城市,究其原因,山水格局无疑是造就这一盛况的重要因素。
重庆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长江从西南向东北横贯境内,左岸有嘉陵江、小江、大宁河,右岸有乌江、綦江、磨刀溪等较大的一级支流及上百条中小河流汇入。
且处于两江交汇处的重庆主城区还坐落于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的丘陵地带,整个城市格局里山丘纵横、河流密布,正所谓“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伫,水在城中流”。
在不断的变迁与发展中,长江和嘉陵江哺育着重庆人,同时,重庆人又长期为被两江所围。
其实早在现代化大桥出现前,勤劳的山城人民便在山水之间架起了一座座各式各样的古桥。
乌江上游、渝东南地区以廊桥著称,渝东北则多见索桥。
因重庆地区V形河谷较多,石料丰富且强度高,所以这些古桥中,最为常见的要数石拱桥的身影。
较为经典的如建于北宋年间的荣昌施济桥,迄今1000多年,清代时就被称为“川东保障”,自1929年起已成为成渝公路的必经之桥;丰都奈何桥,距今500余年,以其主张断恶行善而声名远扬;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万州万安桥,是全国跨径最大的砖拱桥……这也是有史料记载的重庆出现桥梁的第一个阶段。
到新中国成立前,近代重庆的桥梁分布广、跨径小,桥型仍以石拱桥为主。
比如位于北区干道的一号桥,是当时重庆城市桥梁中开工最早、规模最大的桥梁,它于1927年开工,但因技术有限,修了25年才完工。
1921年7月,嘉兴南湖之上,中国共产党的“红船”正式起航。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走出了一条强国富民之路。
作为一座拥有光荣历史的城市,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重庆从来没有缺席,在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里谱写了光彩夺目的篇章。
让我们顺着历史长河,回望、致敬那段历史,以及所孕育的伟大红岩精神。
牛角沱嘉陵江大桥寻访红色足迹,一建筑一故事重庆桥梁发展史揭开新篇章■记者宋婷婷山城重庆,依山傍水,而桥作为其重要的交通元素,承载了山城的变迁和发展。
3月15日,随着郭家沱长江大桥成功合龙,重庆中心城区已建成通车35座跨江大桥。
回首50多年前,重庆中心城区第一座跨江大桥建成通车。
这就是至今仍是众多重庆人日常出行的重要通道——牛角沱嘉陵江大桥。
据《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记载,1966年1月,牛角沱嘉陵江大桥建成通车,大大改善了主城区交通,也揭开了重庆桥梁发展史的新篇章。
三线建设一大成果2021年6月17日,中共重庆市委特地举办的“初心·使命·奋斗——中国共产党重庆100年光辉历程展”开展,系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百年来的四个历史阶段。
步入展览内容第二部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人们可以看到,重庆党组织在党中央和西南局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巴渝儿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迅速取得显著成绩,新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发展,社会秩序日趋稳定,重庆顺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而在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中,三线建设成果引人注目,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屹立于祖国大西南。
三线建设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是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党中央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而进行的一次以国防工业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
重庆由于自身较强的工业实力和特殊地理位置,被确定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
从1964年开始,重庆围绕建设常规兵器工业基地、船舶工业基地等目标,先后迁建、改扩建、新建了上百个项目,形成了以国防工业、民用机械、冶金、化工工业为骨干,轻纺工业相应发展,门类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
长江大桥长江,中国第一大河。
在全长6300公里的“黄金水道”上,从古至今,最早只在北宋初宋太祖赵匡胤派部属伐南唐时,曾在金陵(今南京)之西的长江江面上用几千只大船连建成一座浮桥。
以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再也没有修建过一座跨长江的桥梁。
新中国成立55年来,从1957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到现在,在长江的干流上,已经建成了大小跨江桥梁50多座。
而在我国邮票上展示的跨江大桥有12座,我省现有的三座长江大桥均收入其中。
现将邮票上的长江大桥分述如下: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建成的第一座千米以上的长江大桥。
1957年10月1日发行的“纪43”《武汉长江大桥》纪念邮票一套2枚,是我国第一套整套邮票展示的一座桥梁。
1959年10月1日发行的“纪6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三组)》纪念邮票的第4枚、1976年7月16日发行的“J10”《到大江大海去锻炼》纪念邮票的第2枚主图和背景也是这座大桥。
目前为止,它是唯一的一座桥梁分别出现在三套邮票上。
重庆白沙沱长江铁路大桥,1958年1月30日发行的“纪45”《胜利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纪念邮票第3枚的“交通运输”反映了这座桥。
南京长江大桥,1969年5月1日及其随后发行的“文14”《南京长江大桥胜利建成》纪念邮票一套4枚,分别展示了大桥有关的场景;1979年10月30日发行的“T36”《铁路建设》特种邮票的第3枚的主图,再次展示了大桥的宏伟。
四川攀枝花市密地大桥和新庄大桥。
1978年9月15日发行的“T31”《公路拱桥》特种邮票的第1枚,是密地大桥,第4枚是新庄大桥。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1984年6月15日发行的“T95”《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特种邮票的第3枚,就是三门桥的远景。
九江长江大桥。
1996年9月1日发行的“1996—22”《铁路建设》特种邮票的第3枚就是新式列车通过九江长江大桥的情形。
重庆万县长江公路大桥,湖北黄石长江大桥,安徽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江苏江阴长江大桥,《长江公路大桥》特种邮票的第1—4枚,依次就是上述四座大桥。
重庆主城区所有跨长江、嘉陵江大桥大统计(截至2017年8月)麻柳嘴长江大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渝北-巴南)五宝长江大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江北-巴南)木洞长江大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江北-巴南)明月峡长江特大桥(待建)(普通铁路桥)(连接江北-南岸)(市郊铁路环线)果园长江大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江北-南岸)鱼嘴两江大桥(已建)(高速公路桥)(连接江北-南岸)广阳岛长江大桥(已建)(普通公路桥)(连接南岸-南岸)郭家沱长江大桥(待建)(公轨两用桥)(连接江北-南岸)(8号线)黄桷沱长江大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江北-南岸)寸滩长江大桥(在建)(普通公路桥)(连接江北-南岸)大佛寺长江大桥(已建)(快速公路桥)(连接江北-南岸)朝天门长江大桥(已建)(普通公路桥)(连接江北-南岸)东水门长江大桥(已建)(公轨两用桥)(连接渝中-南岸)(6号线)南纪门轨道交通专用桥(在建)(轨道专用桥)(连接渝中-南岸)(10号线)重庆长江大桥(已建)(普通公路桥)(连接渝中-南岸)(又名石板坡长江大桥)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已建)(普通公路桥)(连接渝中-南岸)(又名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菜园坝长江大桥(已建)(公轨两用桥)(连接渝中-南岸)(3号线)(又名珊瑚长江大桥)鹅公岩长江大桥(已建)(普通公路桥)(连接九龙坡-南岸)鹅公岩轨道交通专用桥(在建)(轨道专用桥)(连接九龙坡-南岸)黄桷坪长江大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九龙坡-南岸)(又名二塘长江大桥)九渡口长江大桥(待建)(轨道专用桥)(连接九龙坡-巴南)(5号线支线)李家沱长江大桥复线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九龙坡-巴南)李家沱长江大桥(已建)(普通公路桥)(连接九龙坡-巴南)马桑溪长江大桥复线桥(待建)(公轨两用桥)(连接大渡口-巴南)(5号线支线)马桑溪长江大桥(已建)(快速公路桥)(连接大渡口-巴南)白居寺长江大桥(在建)(公轨两用桥)(连接大渡口-巴南)(12号线)鱼洞长江大桥(已建)(公轨两用桥)(连接大渡口-巴南)(2号线)白沙沱长江大桥(已建)(普通铁路桥)(连接大渡口-江津)(又名小南海长江大桥)(待拆除)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已建)(普通铁路桥)(连接大渡口-江津)小南海长江大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大渡口-江津)地维长江大桥(已建)(普通公路桥)(连接大渡口-江津)铜罐驿长江大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九龙坡-江津)西彭长江大桥(待建)(普通公路桥)(连接九龙坡-江津)(又名支坪长江大桥)观音岩长江大桥(已建)(高速公路桥)(连接九龙坡-江津)迎宾长江大桥(已建)(普通公路桥)(连接九龙坡-江津)合计:35座,其中已建17座、在建4座、待建14座。
临近既有线桥梁爆破防护技术郭煜【摘要】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3号墩位于长江深水区,临近既有运营铁路桥梁,施工前需爆破清理河床基底。
文中通过合理选择施工机具和爆破物品、采用水下微差爆破技术,根据震动监测数据优化爆破参数,布设减震孔等方法降低了爆破振速和地震波强度,解决了水下爆破对临近既有铁路桥梁的安全控制难题。
%The 3# bridge pier of Xinbaishatuo Extra Large Bridge across Yangtze River is located at the deep water area of Yangtze River,it is adjacent to existing railway bridge in operation,and the base-ment of riverbed needs to be cleared by blasting before construction.Through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construction implements and blasting objects,underwater micro-difference blasting technique is adopt-ed for this engineering,and by optimizing the blasting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he shock monitoring data and arranging shock-absorbing hole,etc.,the blasting vibration speed and intensity of seismic wave are greatly decreased.The safety control problem of nearby existing railway bridge affected by underwater blasting is solved.【期刊名称】《交通科技》【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临近既有线桥梁;控制爆破;防护;减振孔【作者】郭煜【作者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一公司郑州 450053【正文语种】中文爆破作业是一项对安全要求极高的特殊作业。
制作:李安昌音乐:长江之歌时间:2012.09
1. 上海崇明长江大桥
2. 江苏苏通长江大桥
3. 江苏江阴长江大桥
4. 江苏扬中长江大桥
7. 江苏南京长江大桥
8. 江苏南京长江三桥
9. 江苏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10. 安徽芜湖长江大桥
11. 安徽铜陵长江大桥
12. 安徽安庆长江大桥
13. 宁安铁路安庆长江大桥
14. 安徽马鞍山长江大桥
15. 江西九江长江大桥
18. 湖北武汉阳逻长江大桥
19. 湖北黄冈长江大桥
20. 湖北武汉长江二桥
21. 湖北武汉长江隧道
22. 湖北武汉长江大桥
23. 湖北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
24. 湖北武汉军山长江大桥
25. 湖北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
26. 湖北荆州长江大桥
27. 湖北枝城长江大桥
28. 湖北宜昌长江公路大桥
29. 湖北宜昌葛洲坝三江长江大桥
32. 湖北恩施巴东县长江大桥
33. 重庆巫山长江大桥
37. 重庆万州长江铁路大桥
38. 重庆万州长江公路大桥
39. 重庆忠县长江大桥
40. 重庆石忠高速公路忠县长江大桥
41. 重庆丰都长江大桥
42. 重庆涪陵韩家沱长江大桥
43. 重庆涪陵长江大桥
44. 重庆涪陵石板沟长江大桥。
渝黔铁路YQZQ-1标段桥梁工程编号:YQZQ1-GYZDS-Ⅱ -2013(68+128+68)m连续梁0#块作业指导书单位: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审核:批准:2013年11月20日发布 2013年11月20日实施渝黔铁路桥梁工程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引桥(68+128+68)m连续梁0#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引桥(68+128+68)m连续梁0#施工。
2.作业准备2.1技术准备2.1.1熟悉、审查施工图纸,主要包括:图纸是否完整、齐全;图纸与说明书在内容上是否一致;图纸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图纸在尺寸、标高和说明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明确。
2.1.2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熟悉和掌握规范、施工指南和技术标准。
2.1.3制定安全、质量、技术、设备、物资和标准化管理制度。
2.1.4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2.1.5进行自然条件调查分析,主要包括气象、施工场地地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施工现场地上和地下障碍物状况等,为编制“四通一平”方案提供依据。
2.2人员配备2.2.1按渝黔铁路人员配备标准化要求及结构形式、工期要求配置管理和作业人员。
2.2.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3物资、设备准备2.3.1根据施工预算的材料分析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需要量计划,为施工备料、确定仓库和堆场面积以及组织运输提供依据。
2.3.2根据施工预算所提供的构(配)件和制品加工要求,编制相应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堆场面积提供依据。
2.3.3根据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机具停放场地提供依据。
2.4施工现场准备2.4.1根据设计文件设置平面和高程控制桩。
2.4.2做好四通一平。
2.4.3按照施工平面图和施工设施需要量计划,建造各种施工设施。
2.4.4根据材料、机具需要量计划组织其进场。
重庆白沙沱长江铁路大桥
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位于靠近重庆西南郊的白沙沱和江津区珞璜镇之间,是一座双线铁路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后的第二座长江大桥又名小南海大桥。
北接成渝铁路,南接川黔铁路,全长820.3m。
由中铁大桥局承建。
大桥共16孔,主跨为4孔80m一联下承铆接连续钢桁梁,北3孔、南9孔均为40m上承式钢板梁。
修建双线桥(先单线架梁),1978年增设双线。
原设计载重为中-22级,施工中下部结构同时按中-26级设计。
由中铁大桥局设计施工。
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位于靠近重庆的白沙沱和江津珞璜镇之间,北接成渝铁路,南接川黔铁路,是一座双线铁路桥,修建双线桥(先单线架梁),1978年增设双线。
钢桁架梁桥,全长820米,最大跨径仅80米。
该桥于1958年9月10日开始施工,1959年12月10日建成通车。
位于大渡口区跳磴镇南端长江之上的白沙沱长江铁路桥,当年是仅次于武汉长江大桥的跨江桥,也是重庆市首座横跨长江的钢铁长虹。
修建大桥刻不容缓
1952年7月1日,由一零一厂提供全部钢轨的新中国首条钢铁大动脉成渝铁路建成全线通车,邓小平同志在西南局一次会议上说:“成渝路修好了,我们还应当修一座大桥把成渝铁路和川黔铁路连接起来,让四川一一重庆这段长江‘天堑’也变通途!”
从1953年开始,在重庆市境内寻找修建长江大桥桥址的工作和勘查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就开始了,最终选址在巴县小南海白沙沱和南岸江津县珞璜镇长江之间。
此时长江北岸沿江的成渝铁路和从贵州南来的川黔线赶水段已修建,但由于长江“天堑”的阻隔,火车到了江边,只好望江兴叹。
重庆、四川的大批物资要运往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只能到铜罐驿火车站,再由人工搬运到冬笋坝长江北岸装上轮渡,横过长江,至南岸猫儿沱港务局码头,又用人力或绞车拖上岸,再转运上川黔线赶水段的火车。
同样,从南方各省运至重庆、四川的大宗货物,也要在猫儿沱港口下货,用船运过长江,在冬笋坝码头转至铜罐驿火车站的货车上。
如此一上一下,车船转运,即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又效率低下,大大影响了运输能力,制约了交通的畅通,进而制约了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工程巨大历史罕见
1955年9月10日。
白沙沱长江大桥(当时叫“重庆长江大桥”,待20世纪70年代石板坡长江大桥建成后,“重庆长江大桥”之名移至石板坡大桥,而重庆首座长江大桥则因地处白沙沱而称“白沙沱长江大桥”)开工典礼在白沙沱对岸的珞璜长江南岸江边大桥工地举行。
数百名建桥工人及当地百姓参加了开工大典。
仪式简单而
隆重,主席台仅仅用油布搭了一个台子,扯了一个横幅,主持人讲了几分钟的话就“正式开工”了,但开工之前已有数万建桥大军挥汗掘土,搬沙运石,为正式动工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白沙沱长江大桥由铁道部大桥工程局第四桥梁工程处承担施工任务,时任大桥工程局党委书记、局长彭敏任工程总指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朱世源和重庆市委主要负责人等任副总指挥。
朱世源具体负责工程质量、技术、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及建桥物资的供给等工作,长驻大桥工地,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一道洒下了辛劳的汗水和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
施工紧张之时,建桥工人和民工多达上千人。
施工现场常有前苏联专家、越南工程技术人员、朝鲜技工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桥梁施工人员的身影。
前苏联专家参与了大桥设计和指导施工,与中国工人一道为大桥建设出了一份力量。
大桥桥墩采用水下大型管柱灌注法施工,用苏制大型水力吸石机从江底吸出泥石和鹅卵石。
所吸出的鹅卵石,大的直径有30多公分,被船只运至施工现场之外。
桥墩出水以后,工程技术人员又用苏式康拜因吊装船吊拼桁梁,用钢挑梁架设桁梁。
钢挑梁是用40米的钢板梁拼成,当时可谓庞然大物。
工地现场自制的“钢圈桁”更大,直径达14.7米,高16米。
每个重达130吨,是大桥上最大的部件。
大桥桥墩呈不等距排列江中,共有15个墩16孔,其跨度一般为40米,其中4、5、6、7墩之间相距80米,以方便大型轮船航行通过。
大桥跨江主桥长度为802.2米,两岸引桥和环山上桥路(环线)有4.5公里之长。
大桥施工长达5公里,可见工程之巨大。
永存心中的历史丰碑
经过四年多1600多个日日夜夜地奋战,建桥大军餐风宿露,挥汗如雨,终于用心血浇灌成了重庆的一大景观。
1959年11月,铁道部大桥局和重庆市委、市政府联合组成验收小组,对已建成的大桥进行了严格的验收。
经测试和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合格,质量达到了国家桥梁标准,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了验收。
12月3日,验收小组在质量论证和验收合格证书上签字,施工单位正式将建成的长江大桥交付铁道部和重庆市使用。
1959年12月10日,在新建成的白沙沱长江大桥桥头。
举行了隆重热烈的通车典礼。
时任四川省委书记赵苍壁代表全川人民,也代表全重庆市人民剪彩,宣布大桥竣工通车。
第一列披红挂绿、车头上张挂了毛主席巨幅画像的火车,缓缓从小南海火车站驶人环山道进入新大桥,再轰隆隆从重钢公司自力更生开发生产的钢轨上驶过,向赶水方向奔驰。
大桥第一期工程铺设的是单轨,
错时定向行车。
随着运输量的增大,国家经济建设的加速,单轨已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求。
1976年,在原预留的大桥桥墩上,增加了一条轨道,变单轨为双轨,同时,经过电气化改造,列车由蒸汽机车牵引改为内燃机车,又发展到用电气机车牵引,从而使运力大增,一列火车等于二三列车的运量,大桥发挥了它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