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长江大桥案例分析终结-思语版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5
安庆长江大桥南主塔钢围堰施工总结【摘要】本文介绍了安庆长江大桥基本概况,着重描述了深水基础、大直径钢围堰施工的相关问题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安庆长江大桥;围堰;深水基础;施工;总结1.工程概况安庆长江公路大桥起始于长江北岸合安高速公路安庆连接处,南与国道318线及国道206线的分界点直接相连,大桥穿越安庆市区,在安庆市东门汽渡处跨越长江天堑及南北岸部份区域,全长约6.0km。
大桥的建设对促进沿江地区特别是皖西南大别山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桥为(50+215+510+215+50)m五跨连续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全长1040m。
主桥索塔采用双壁钢围堰大直径钻孔桩复合基础,双壁钢围堰外径32m,内径29m,壁厚1.5m,围堰总高度59m。
圆形承台直径29m,高6m,承台顶面高程-3.25m(黄海高程,下同)。
承台下为18根直径3.0m的钻孔灌注桩,桩位呈梅花形排列,桩中心距为6.0m。
封底设计为C25砼,厚7.0m。
2.主要技术标准2.1设计桥宽:30.0m,桥面行车道标准宽度26.0m,2.0m中央分隔带,两边各设0.5m防撞护栏,主桥两侧增设锚索区及检修宽度。
2.2设计行车速度:100km/h。
2.3荷载标准:汽车-超20级,挂车-120。
2.4设计风速:主桥成桥风速按100年一遇计,设计基本风速23.65m/s。
2.5地震列度:基本烈度Ⅵ度,按Ⅶ度设防。
2.6设计洪水频率:1/300。
2.7通航水位:最高通航水位16.930m(20年一遇),最低通航水位2.480m。
3.南主4#塔墩钢围堰深水基础施工3.1锚碇系统3.1.1工程概况钢围堰的稳定、就位和纠扭主要靠锚碇系统完成,4#墩墩位处枯水期水深就在20米左右,2001年11月2日实测泥面标高-13.00米,水位+7.3米。
属深水钢围堰施工,受力非常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且施工船舶受通航影响,桥位上游约500米处有过江光缆,锚碇系统抛锚必须避开光缆区域。
安庆长江大桥案例分析题目: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及接线工程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与大桥同宽为26m,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总投资估算为13.27亿元。
大桥桥位区位于长江下游平原,江北为安庆市,江南为东至县大渡口镇,地势平坦开阔,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梅雨显著,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长江安庆段水域是国家一级保护的白鳍豚、中华鲟、白鲟、江豚等野生保护动物的活动通道。
安庆水文站位于安庆市上游约400m处,建于明历四十七年(1619年)迎江寺内的振风塔位于桥位上游约2km处。
安庆港位于桥位上游约3km、安庆石化港贮公司码头位于桥位下游3km处的长江北岸,长江南岸分布有大量农田;桥位上游约2km处的长江北岸,是安庆市第二水厂和第三水厂的源水取水口,该处水域为安庆市主要的饮用水源水取水处;桥位上游约1km和下游约0.5km处的长江北岸,分别是安庆市造纸厂和安庆市化工总厂的工业用水取水口,该处水域为具有工业用水功能;除石化总厂排污口之外,桥位上游还有7处排口。
大桥在长江北岸一侧的高架式引桥经过城乡结合部的工厂区和居民小区。
本大桥项目与安庆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基本协调。
根据上述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制定本项目水环境现状监测方案;2、确定本项目的评价重点;3、简述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4、说明交通噪声的预测方法;5、是否需要对桥梁的景观影响进行评价?若需要,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参考答案:1、制定本项目水环境现状监测方案;对照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设置在进入城市、工业区废水排放口的上游,基本不受本地区污染的影响处。
控制断面:主要反映本地区排放的废水对河段水质的影响,其位置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污染物与河水能较充分混合处。
根据河段的污染源分布和废水排放情况,可设置一至数个控制断面。
控制断面与废水排放口的距离应根据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河水流量和河道水力特征确定。
桥梁美学结课论文2013年5月5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桥梁深处的爱内容摘要:通过一个学期的桥梁美学选修课的学习,我了解了更多关于桥的知识。
现在,在我看来,每座桥都是有灵魂的。
她的前世今生,她的喜怒哀乐,都是人世间最动人的颂歌与诗篇。
今天,我想通过对家乡的安庆长江大桥,武汉的楚河汉街放鹰桥,泰国桂河大桥以及奥克兰海湾大桥的介绍,来说说我眼中的好桥梁!关键词:安庆长江大桥;楚河汉街放鹰桥;泰国桂河大桥;奥克兰海湾大桥一,安庆长江大桥安庆长江大桥,位于长江安庆段,全长5985.66米,主桥1040米,是万里长江上第35座变天堑为通途的桥梁。
安庆长江大桥建设创造了四项全国第一:从施工单位的选择到首节钢围堰下水时间最短,仅用22天时间;从首节钢围堰下水到着岩封底时间最短,仅用80个工作日;钢围堰着岩精度(为1/660)最高,超出设计规范的6.6倍;在全国同类大桥建设中,安全建设零事故记录保持时间最久。
这四个第一,不是冷冰冰的数字的堆砌,是善良勇敢的安庆人们心血的结晶。
一个梦:行人不再叹天堑----安庆,不单是以“为救李郎离家园”的千口传唱的黄梅戏闻名,更以其是临江宜城闻名全国。
但是在二十世纪后半期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因江而兴”的安庆凸现“因江而阻”的矛盾,日益成为偏居江北、望江兴叹的“孤城”。
安庆开始了百年建桥梦。
一架桥:众人同唱一首歌----百年大计,质量为本。
无畏冬寒,无畏夏暑,齐心协力,共建“长城”。
一座城:大桥舞动经济龙------一条大江孕育了一座城市,一架大桥让一座城市热血沸腾。
因为一座桥,爱上一座城。
因为一座桥,对生活充满希望。
以桥兴市、借桥发展。
这是一座普通的桥,但是却是我心中最温情的桥。
依桥而生,伴桥而长。
喝的是长江水,忘不了的是故乡情。
二,楚河汉街放鹰桥放鹰桥,因为靠近东湖放鹰台而得名。
放鹰桥上立着四座桥堡,桥堡与桥堡之间有蓝色的横梁和悬索相连,采用欧洲古典“塔楼”式景观桥的设计理念和桥身“横三段纵三段”的设计手法,使得塔楼屋顶及墙体材料具有古典韵味,同时也具有异国情调。
安庆长江大桥北岸接线路面工程施工总结汇报各位领导、同志们:在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在指挥部现场办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总监办及路面监理组的严格监理、热情帮助下,我部于2004年8月30日圆满完成了安庆长江大桥北岸接线路面工程,完成产值5968.97万元。
在施工中我们严格管理,精心施工,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时刻不忘建造精品工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路面施工任务,是我们的整体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工程概况安庆长江大桥北岸接线工程,北接合安高速公路(K25+322.225),南接安庆长江大桥。
起点桩号为K0+395,终点桩号为K14+897.936,全长14.502936公里, 沿线地形为平原微丘区,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米,路面宽度22.5米,路面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全线为一个标段,含两个互通立交(其中K0+395—K1+605为总铺互通立交,K9+909—K11+030为机场互通立交)和三个收费站(主线收费站、机场收费站和总铺收费站)。
原设计路面结构层为:4cmAC-16I(上面层)+6cmAC-25I(中面层)+6cm AC-25I(下面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20cm石灰土。
后经上级单位批准,将原设计的沥青混凝土结构层变更为4cmSuperpave16(上面层)+6cmSuperpave20(中面层)+6cmSuperpave25(下面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合同工期12月,计划开工日期为2003年10月20日,竣工日期2004年10月31日。
实际开工日期2003年11月10日,竣工日期2004年8月30日。
提前2个月完工。
二、本项目投入的人员、设备情况1、人员投入本合同段共投入了沥青路面施工中队一个,基层施工中队二个,收费站路面及附属工程施工中队一个,共计24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4人(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10人,机械工程师4人,测绘员8人,试验员8人),中、高级技工62人,普工149人。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主桥桥塔施工关键技术刘爱林;王剑峰【期刊名称】《桥梁建设》【年(卷),期】2013(043)003【摘要】安庆长江铁路大桥主桥为双塔三索面钢桁梁斜拉桥,桥塔为上倒Y形、下钻石形混凝土结构,高210m.根据该桥塔超高、截面大且设置双层主筋的特点,塔座及下塔柱底节8.5m采用现浇模板支架法施工,其余均采用6 m节段液压爬模施工;横梁采用钢管柱支架法、分2层与塔柱结合段同步施工;上塔柱节段采取塔梁同步技术施工.施工时,在塔柱内设置劲性骨架,改进液压爬模系统,在中塔柱两塔肢间设4道钢管横撑;合理配置机械设备,采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技术;并采取桥塔线形测量控制等措施确保了施工安全和质量.该桥塔已于2012年9月14日施工完成.%The main bridge of Anqing Changjiang River Railway Bridge is a steel truss girder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double pylons and triple cable planes.The pylons of the bridge,each being 210 m high,are the concrete structures in the shape of inverted Y at the upper parts and of diamond at the lower parts.In the ligh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 pylons are very high,the sections of the pylons are large and are laid out with two layers of main reinforcement,the bases of the pylons and the 8.5 m bottom segments of the lower pylon columns were constructed by the method of casting-in-situ formwork and scaffoldings while the rest parts of the pylon columns were constructed by the hydraulic climbing formwork in each 6 m segment.The cross beams of the pylons were constructed in each twolayers synchronously with the joint sections of the pylon columns,using the method of steel pipe post scaffoldings and the segments of the upper pylon columns were constructed,using the technique of synchronous construction of the pylons and girder.In the construction,the steel framed skeletons were set in the pylon columns to improve the hydraulic climbing system.In between the two middle pylon columns of a pylon,4 temporary steel pipe cross bracings were set.Th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were rationally deployed,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trol measures for the massive concrete and the geometric shape survey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the pylons were taken to finally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quality.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ylons of the bridge was completed on September 14,2012.【总页数】6页(P31-36)【作者】刘爱林;王剑峰【作者单位】中铁大桥局宁安铁路安庆长江大桥工程指挥部,安徽安庆246008;中铁大桥局宁安铁路安庆长江大桥工程指挥部,安徽安庆246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8.27;U445.4【相关文献】1.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r主桥转入桥塔施工 [J], 陶亚成2.安庆长江铁路大桥主桥上部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J], 汪水清;刘爱林3.安庆长江铁路大桥4号桥塔墩基础施工技术 [J], 金武4.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桥塔墩钻孔桩施工关键技术 [J], 刘爱林5.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桥塔施工关键技术 [J], 蒋本俊;刘生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是中国安徽省安庆市境内的一座横跨长江的重要铁路桥梁,是中国铁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大桥位于长江中游,是长江河谷铁路线的重要节点之一,连接了安徽省和湖北省,为长江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
作为中国的第一座悬索桥式铁路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的建设于2001年开始,历时四年,于2005年竣工。
桥梁全长约7公里,包括了4座主塔,每个主塔的高度超过100米,连接的两座悬挂塔高度约56米,由121个钢索支撑着悬浮桥面。
桥梁主跨长1120米,其中主悬索跨度达到了608米,刷新了中国铁路桥梁建设史上的记录。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不仅是一座交通设施,也是一座技术和设计的壮丽杰作。
桥梁采用了现代工程技术,结合了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思路,确保了桥梁的稳定性和强度。
桥面设计宽度33米,可容纳双线电气化铁路,同时还设置了行人通道和供应线路。
桥面上方设置了遮阳棚,为行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的建设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桥梁的建设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当地材料和工艺,为当地的建筑业、钢结构和混凝土工业提供了巨大的需求。
同时,桥梁建成后,大大缩短了安徽省和湖北省之间的通行时间,促进了两地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互联互通。
特别是对于当地的农产品流通、工业品运输以及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桥梁的建设和运营也带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对于河流的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桥梁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包括垂直钢筋混凝土桩的使用、护坡和护岸的设置等。
同时,在桥梁运营过程中,也要加强对于河流水质的监测和治理,确保桥梁的运营不对当地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桥梁,更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它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在桥梁工程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同时也为长江沿岸地区的交通枢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这座桥梁的建设离不开技术人员和劳动者的辛勤工作和贡献,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对河势影响分析
尹宜松
【期刊名称】《人民长江》
【年(卷),期】2001(032)006
【摘要】安庆河段为长江中下游一类重点整治河段,安庆江堤为I级堤防,分析了安庆河段的河势演变情况和拟建的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对水位、流速、分流比及河势的影响,综合河演分析及试验成果,桥位附近的流向、流速分布规律基本未变,且变幅较小,汊道分流比变化亦较小,大桥建成后对安庆段的河势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但是,大桥对上游水位有一定的壅高值;各频率流量下近岸流速有所增加,同时近岸副墩和主墩附近的局部冲刷现象会影响到近岸岸坡的稳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护工程的必要性和防护范围。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尹宜松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长江河道管理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47
【相关文献】
1.安庆长江公路大桥的雷电防护探析 [J], 余谟全
2.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J], 程华才;
3.安庆长江公路大桥车辆通行状况分析 [J], 蔡立彬;徐一超
4.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J], 邢丹丹;欧阳歆泓;张宇峰;彭家意
5.浅析荆岳长江公路大桥对河势及防洪的影响 [J], 石波堂;唐昌焕;黎前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庆市长江大桥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安庆市长江大桥是一座跨越长江的大型桥梁建设工程。
随着该桥的建设和通车,安庆市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动,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如何通过土地集约利用,促进开发区经济的发展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不增加土地资源利用总量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率,达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目的。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变得更为珍贵,土地集约利用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安庆市长江大桥开发区所面临的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利用率低等问题更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安庆市长江大桥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模式,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土地资源管理及经济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途径本研究主要针对安庆市长江大桥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开展研究。
具体内容包括:1. 分析安庆市长江大桥开发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包括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开发利用效益等方面。
2. 探究安庆市长江大桥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包括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概念、具体的实施方法和策略,以及相关政策。
3. 研究安庆市长江大桥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实施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包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就业、财政、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4. 提出针对安庆市长江大桥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的建议和对策。
采用以下途径进行研究:1. 文献资料法:收集有关中国土地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江苏省及其它省市土地利用的各类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2. 实地调研法:调查安庆市长江大桥开发区现有的土地利用情况及相关政策,了解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3. 实例研究法:选取安庆市长江大桥开发区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为该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安庆长江大桥案例分析
题目: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及接线工程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与大桥同宽为26m,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总投资估算为13.27亿元。
大桥桥位区位于长江下游平原,江北为安庆市,江南为东至县大渡口镇,地势平坦开阔,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梅雨显著,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长江安庆段水域是国家一级保护的白鳍豚、中华鲟、白鲟、江豚等野生保护动物的活动通道。
安庆水文站位于安庆市上游约400m处,建于明历四十七年(1619年)迎江寺内的振风塔位于桥位上游约2km处。
安庆港位于桥位上游约3km、安庆石化港贮公司码头位于桥位下游3km处的长江北岸,长江南岸分布有大量农田;桥位上游约2km处的长江北岸,是安庆市第二水厂和第三水厂的源水取水口,该处水域为安庆市主要的饮用水源水取水处;桥位上游约1km和下游约0.5km处的长江北岸,分别是安庆市造纸厂和安庆市化工总厂的工业用水取水口,该处水域为具有工业用水功能;除石化总厂排污口之外,桥位上游还有7处排口。
大桥在长江北岸一侧的高架式引桥经过城乡结合部的工厂区和居民小区。
本大桥项目与安庆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基本协调。
根据上述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制定本项目水环境现状监测方案;
2、确定本项目的评价重点;
3、简述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4、说明交通噪声的预测方法;
5、是否需要对桥梁的景观影响进行评价?若需要,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1、制定本项目水环境现状监测方案;对照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设置在进入城市、工业区废水排放口的上游,基本不受本地区污染的影响处。
控制断面:主要反映本地区排放的废水对河段水质的影响,其位置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污染物与河水能较充分混合处。
根据河段的污染源分布和废水排放情况,可设置一至数个控制断面。
控制断面与废水排放口的距离应根据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河水流量和河道水力特征确定。
消减断面: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况。
设置在控制断面的下游,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显著下降处。
⑴采样断面按下列方法与要求布设:
a.城市或工业区河段,应布设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
b.污染严重的河段可根据排污口分布及排污状况,设置若干控制断面,控制的排
污量不得小于本河段总量的80%。
c.本河段内有较大支流汇人时,应在汇合点支流上游处,及充分混合后的干流下
游处布设断面。
d.出入境国际河流、重要省际河流等水环境敏感水域,在出入本行政区界处应布
设断面。
e.水质稳定或污染源对水体无明显影响的河段,可只布设一个控制断面。
f.河流或水系背景断面可设置在上游接近河流源头处,或未受人类活动明显影响
的河段。
g.水文地质或地球化学异常河段,应在上、下游分别设置断面。
h.供水水源地、水生生物保护区以及水源型地方病发病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应设
置断面。
i.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上游1000m处应布设断面。
j.重要河流的人海口应布设断面。
k.水网地区应按常年主导流向设置断面;有多个叉路时应设置在较大干流上,控制径流量不得少于总径流量的80%。
⑵采样垂线和采样点按下列方法与要求布设
a.河流(潮汐河段)采样垂线的布设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江河采样垂线布设
主要出入口上、下游和主要排污口下游断面,其采样垂线按表1规定布设。
b.河流采样垂线上采样点布设应符合表2规定,特殊情况可按河流水深和待测物
分布均匀程度确定。
⑶河流采样频次和时间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要求:
a.长江、黄河干流和全国重点基本站等,采样频次每年不得少于12次,每月中旬采样。
b.一般中小河流基本站采样频次每年不得少于6次,丰、平、枯水期各2次。
c.流经城市或工业区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段,采样频次每年不得少于12次,每月采样1次。
在污染河段有季节差异时,采样频次和时间可按污染季节和非污染季节适当调整,但全年监测不得少于是12次。
d.供水水源地等重要水域采样频次每年不得少于12次,采样时间根据具体要求确定。
e.潮汐河段和河口采样频次每年不得少于3次,按丰、平、枯三期进行,每次采样应在当月大汛或小汛日采高平潮与低平潮水样各一个;全潮分析的水样采集时间可从第一个落憩到出现涨憩,每隔1~2h采一个水样,周而复始直到全潮结束。
f.河流水系的背景断面每年采样3次,丰、平、枯水期各1次,交通不便处可酌情减少,但不得少于每年一次。
2、确定本项目的评价重点;
桥下部结构物施工对长江江段水环境及野生保护动物和保护鱼类的影响评价。
3、简述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交通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另外,交通噪声还会影响到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
如,交通噪声影响严重的房地产、工厂等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噪声还直接影响到公路周围的土地价值。
4、说明交通噪声的预测方法;
根据本工程和工程设计的车流量、车速等条件,选用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道路交通预测模式进行预测。
地面任何一点的环境噪声是线声源传至该点时的噪声能量与该点背景噪声能量叠加。
5、是否需要对桥梁的景观影响进行评价?若需要,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对本大桥的桥型、塔高、色彩等与周围景观敏感点,特别是与迎江寺内的振风塔的景观协调行进行分析评价。
安庆长江大桥案例分析
1项目分析
凡新建交通运输类项目(包括新建公路、铁路等),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均应从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角度进行线路或项目选址选线的比选,并给出结果。
新建安庆长江大桥项目在工程可研阶段进行了三个桥址方案的比选与论证,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对推荐的I、Ⅲ桥位进行同等深度的比选论证,最终采取了经环境综合比选后提出的东门汽渡(亦I桥位)方案。
方案比选充分,论证可信,结论明确。
遗憾的是本案例中未体现出相关的比选内容。
本案例工程分析内容尚显薄弱,应对各工序的产污种类、数量、污染物源强进行分析,这部分内容直接关系着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案例中与项目有关的环境概况介绍清楚。
对江段的水环境,水生生态环境,长江河段的白鳍豚、中华鲟、白鲟、江豚等野生保护动物的分布范围、活动规律、生活习性保护状况等进行了充分详细的调查与介绍,是该案例具有特色之处。
2.对该项目涉及的江段水环境的现状监测方案中,依据监测规范要求,对推荐桥位上下游各设断面进行分层水质监测,同时收集桥位上下游长江水域的断面水质监测数据,从而提升了该江段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可信度。
三、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本案例对大桥施工实施方案及施工工艺与工序介绍完整、清楚,对各工序的环境影响分析到位、内容具体,有量化指标,依据较充分。
评价重点内容符合生态水域独立大桥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抓住了桥下部结构物施工对长江江段水环境及野生保护动物和保护鱼类的影响评价。
2.凡跨江、河、海的新建独立大桥项目,都应将水生生态作为突出重点进行分析评价,若遇有野生保护动物或保护鱼类时,均应详细收集技术资料以支撑评价结果。
涉及渔业资源时,还应注意收集渔业部门以及渔民方面了解的资料并进行分析论证。
3.鉴于本项目地处安庆市近郊区的城乡结合部,部分居民小区已建成,而且新建大桥的接线桥在城乡结合部地段内均为高架方式建设,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涉及到较高层楼内的居民。
在现状监测及声环境影响预测时,均考虑了交通噪声对不同楼层的影响,案例中给出距地面5、10、15、20m不同桥高的等声级曲线图及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这一点对靠近城镇区的高速公路或高架路的建设项目是值得借鉴的。
4.本案例对桥梁的景观影响进行了评价。
依据大桥桥址为安庆市近郊区的环
境特征,深入调研,分析了本桥位上下游的跨长江大桥建筑特色,并对本大桥的桥型、塔高、色彩等与周围景观敏感点(如迎江寺内的振风塔)的景观协调性进行分析评价。
该项工作为同类工程的景观影响评价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四、环境保护措施
案例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分为设计、施工、运菅三个时段,符合公路独立大桥的建设特点。
设计期突出提出了与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相协调的环境问题。
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强调应从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开始,并能够细化到主桥施工与引桥及接线工程施工,措施具体并有针对性。
运营期的环保措施包括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并且提出了量化指标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五、评价结论
结论较为清晰、完整,涉及到每个专题的现状、预测影响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扩措施,且对各专题评价结论都有论证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