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通过参考标准的使用,实现测量设备(标准物质)的控制,保持其技术指标符合要求,达到检定/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本所在用的计量标准装置(器组)、检测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等测量设备在相邻的两次周期检定或校准的时间间隔内进行的运行核查,或期间核查。
3职责3.1 业务办公室负责《期间核查计划》的编制、组织实施和记录的存档。
3.2 检测室负责编制《期间核查方案》,并承担运行检查工作。
3.3 所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批期间核查的计划、方法和报告,并组织实施。
3.4 所质量负责人负责期间核查工作的质量监督。
4 工作程序4.1 期间核查的条件:a)关键性的测量设备;b)频繁使用的测量设备;c)使用条件恶劣的测量设备;4.2 每年年底业务办公室根据本程序4.1条确定需进行期间核查的测量设备(标准物质),编制《期间核查计划》,计划内容应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编号、型号规格,进行期间核查的时间、地点、检查项目、检查方法、结果的判定原则、执行人等经所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4.3 检测室主任根据《期间核查计划》组织有关人员编制《期间核查方案》,报所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期间核查方案》中应明确检查方法、检查间隔及测量结果的评价方法。
4.4 期间核查方法可采用下列中的一种:4.4.1 重复性实验法(检查参数可用标准差、极差或平均值)根据测量设备对不确定度的贡献或其计量性能要求,确定规定条件下重复性实验结果的控制限σˆ(将标准差的±2倍设为控制线),用一稳定被测对象(或样品)在规定条件下作重,若满足复性试验,由贝塞尔公式可得到单次实验标准差sis≤σˆi即说明被检查设备受控。
可将该设备的每次检查结果描绘于控制图,以便观察其变化情况。
控制图如下所示:s iσˆ重复性试验法也可采用极差控制限R 或者算数平均值控制限X max 、X min 进行检查,即用一稳定被测对象(样品)在规定条件下作重复性实验得到观测列x i (i =1,2,…,n ),若满足x max -x min <R 或者 X min ≤-x ≤X max即说明被检查测量设备受控,也可将每次检查结果描绘于相应的控制图,以便观察其变化情况。
GB/T 37536-2019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规范(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表格示例)车速表检验台期间核查记录编号:采用传递测量法核查,根据JJG 906-2015要求,使用砝码(或测力仪)对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进行示值误差测量,记录核查点左(右)制动示值误差。
JJG 906-2015规定,该仪器最大允许误差为±3%,本次核查的示值误差平均值为。
在允许范围内,则该仪器保持检定/校准时状态。
技术负责人签字:编号:编号:编号:底盘测功机期间核查记录采用传递测量法核查,根据JJF 1221-2009要求,使用砝码对扭力进行示值误差测量、使用转速表对速度示值误差进行测量,分别记录扭力核查点示值误差和速度核查点误差。
数据分析判断及结论:JJF 1221-2009规定,该仪器扭力最大允许误差为±1.0%,速度最大允许误差为±0.5%。
本次核查的扭力示值误差为,速度示值误差为。
在允许范围内,则该仪器保持检定/校准时状态。
技术负责人签字: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期间核查记录采用标准物质法核查,根据JJG 688-2017要求,使用标准气体对测试仪进行示值误差测量,分别记录测试仪各组分气体核查点示值误差。
数据分析判断及结论:JJG 688-2017规定,该仪器HC、CO、CO2最大允许误差为±3%,NO最大允许误差为±4%,O2最大允许误差为±5%。
本次核查的示值误差为。
在允许范围内,则该仪器保持检定/校准时状态。
技术负责人签字:透射式烟度计期间核查记录采用标准物质法核查,根据JJG 976-2010要求,吸收比示值误差不大于±2.0%,使用标准滤光片对烟度误差。
计进行示值误差测量,记录核查点示值JJG 976-2010规定,该仪器最大允许误差为±2.0%。
本次核查的示值误差为。
在允许范围内,则该仪器保持检定/校准时状态。
技术负责人签字:采用多台套比对法核查。
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在环境监测领域,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应当有统一、细化、规范的操作准则。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布了《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ISO/IEC17025:2005),对通过实验室认可的环境监测实验室提出了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评审要求,明确规定实验室应定期对标准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期间核查是在相邻的两次校准(或检定)期间内进行核查,以验证标准物质(或设备)是否处于校准状态,确保分析结果的质量。
有证标准物质还能定期用于内部质量控制。
为规范管理章程,减小实验偏差,现制定期间核查计划。
此计划对核查频度、核查内容等进行合理安排,使期间核查工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核查对象包括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或质控样),和已开封正在使用的标准物质储备液、标准气体、固体标准物质等。
1. 职责1.1 标准物质管理员:负责严格按照以下核查规程对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1.2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配合期间核查的进行。
1.3 管理人员:负责定期监督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2. 核查规程2.1 核查前的准备2.1.1 查询所使用的标准物质是否为有证标准物质或能够溯源到国家基准的物质,满足时核查才有意义。
2.1.2 建立《标准物质入库登记表》(附件1),内容包括标准物质名称及编号、入库数量、购置日期、有效日期、浓度不确定度。
2.1.3 查询标准物质在保存条件下的物理性质,包括状态、颜色、气味、腐蚀性、毒性等,以备检查时作为参考。
2.2 核查频度根据标准物质的有效期、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确定核查频度:2.2.1 有效期在6个月以下、经常使用、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的一些标准物质实行每季度一核查。
如绘制工作曲线用的系列标准溶液、用于修正工作曲线的偏离的标准物质。
2.2.2 有效期在6—12个月、不常使用的标准物质实行每半年一核查。
2.2.3 有效期在12个月及以上、稳定性较好的标准物质实行每次使用前核查。
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含表格)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1.⽬的为证明本实验室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在使⽤期及仪器设备两次检定标准周期之间,保持良好的置信度和稳定性。
2.适⽤范围适⽤于本实验室的检测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期间核查。
3.职责3.1技术负责⼈制定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期间核查⽅案。
3.2实验室主任批准期间核查⽅案。
3.3⽣产管理室组织实施期间核查4.程序4.1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4.1.1需进⾏期间核查的条件a.固定场所外的检测仪器设备返室。
b.仪器设备使⽤过程中,怀疑有问题发⽣。
c.仪器设备状态不够稳定。
d.长期不使⽤的仪器设备。
e.使⽤频率⾼的仪器设备。
f.设施和环境条件恶劣。
g.停⽤修复后,经检定后重新交付使⽤的仪器设备。
4.1.2期间核查的频次a.固定场所内的⼀般三个⽉核查⼀次。
b.外出使⽤的,在离开实验室进⾏检测时。
c.外出使⽤后,交回实验室进⾏检测时。
d.发现异常、不稳定时可随时进⾏期间核查。
4.1.3期间核查的⽅法a.采⽤⾼⼀精度等级的有证标准物质核查。
b.同等级仪器设备⽐对。
c.技术参数、不确定度的验证。
d.对样品不同特性检验结果的相关性验证。
4.2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4.2.1根据累积的内部标准物质的稳定性,经济和技术的可⾏性等信息,技术负责组织识别需要利⽤期间核查保持校准状态可信度的内部标准物质,编制和批准《内部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清单》,包括(但不限于)内部标准物质的序号,惟⼀性标识,名称,期间核查程序惟⼀性标识和名称,期间核查周期等信息。
4.2.2 ⽣产管理室和质量监督员针对有证标准物质,定期对其保存环境、标识状态及标准值统计进⾏期间核查。
将每次有证标准物质的检测值做数理统计,计算有证标准物质的质量参数(平均值,不确定度评定),若发现标准值有异常现象,应⽴即报告技术负责⼈。
采取纠正/纠正措施。
4.2.3有证标准物质的每项检测结果及核查记录由⽣产管理室负责保存。
1. 目的规范标准物质及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期间核查,对其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可溯源性。
2。
范围适用于对本中心使用的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
3。
职责3.1 核查人员:负责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对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3.2 管理人员:负责定期参与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3.3 检测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期间核查的进行。
4。
操作规程4。
1 操作前的检查4。
1.1 检查标准物质的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4。
1.2 检查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容器是否有损伤、溶液是否被污染等。
4.2 核查4.2.1 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等单位购买的有证标准物质,在其有效期内按照要求保存.对于未开封的,可以免于核查;对于已开封的,应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溶液是否澄清,若发现有任何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标准物质并做好记录。
4。
2.2 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核查4。
2。
2.1 用有证标准物质稀释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一已知浓度的有证C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14。
2.2.2 进行4.2。
2.1步骤时,同时用需进行核查的标准储备液稀释并配C并与该标制一条工作曲线,对该已知浓度的有证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2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4.3 结果判定4.3。
1 1C 与C 相比较,若1C 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没有带来样品的损失或者污染;若1C 不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中有样品损失或者带入了新的污染,应认真分析并查找原因,重新进行核查。
只有在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比较2C 与C 的值才有意义.4。
3。
2 2C 与C 相比较,若2C 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储备液的示值与实值在允许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判定该储备液合格,可以继续使用;若2C 不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储备液在配制、使用、储存过程中有损失或者带入了新的污染,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认真分析、查找原因,重新配制新的储备液。
被核查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最大允许误差示值误差±3.0%周期检定/校准起止时间:年月日~年月日所使用的高准确度等级仪器设备名称转速表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准确度等级/不确定度/最大允许误差0.1级测量过程描述:采用传递测量法核查。
根据JJG909-2009要求,使用转速表对车速表检验台示值40km/h点进行测量,记录转速表和车速表检验台示值,计算示值误差。
本次核查日期:核查人:核验人:核查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1转速表示值r/min车速表检验台示值km/h 示值误差%2转速表示值r/min车速表检验台示值km/h 示值误差%3转速表示值r/min车速表检验台示值km/h 示值误差%示值误差平均值%数据分析判断及结论:JJG909-2009规定,该仪器最大允许误差为±3%,本次核查的示值误差平均值为,在允许范围内,则该仪器保持检定/校准时状态。
技术负责人签字:年月日被核查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最大允许误差示值误差±3.0%周期检定/校准起止时间:年月日~年月日所使用的高准确度等级仪器设备名称砝码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准确度等级/不确定度/最大允许误差测量过程描述:采用传递测量法核查。
根据JJG1014-2006要求,使用砝码对进行示值误差测量,记录核查点示值误差示值。
本次核查日期:核查人:核验人:核查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1砝码示值kg被核查仪器设备示值kg 示值误差%2砝码示值kg被核查仪器设备示值kg 示值误差%3砝码示值kg被核查仪器设备示值kg 示值误差%示值误差平均值%数据分析判断及结论:JJG1014-2006规定,该仪器最大允许误差为±2%,本次核查的示值误差平均值为,在允许范围内,则该仪器保持检定/校准时状态。
技术负责人签字:年月日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期间核查记录表被核查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最大允许误差示值误差±3.0%周期检定/校准起止时间:年月日~年月日所使用的高准确度等级仪器设备名称砝码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准确度等级/不确定度/最大允许误差测量过程描述:采用传递测量法核查。
期间核查计划样表期间核查计划样表00期间核查计划样表编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期间核查日期期间核查频次检查方法依据来源方法依据或作业指导书记录方式期间核查执行人备注冒 (计量与测斌技术y'zoo6年第33春第5期期间核查的理解与实施The 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ation for.CheckingBetween Two Verification or Calibration Periods雷镇嘉(新疆计量测试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1 1)摘要:通过对期间核查定义的解释,工作的实施,方法的探讨,结果的差别,阐述期间核查在实验室检、校、验工作中的作用。
关t词:期间核查;实施;程序;作业指导书;方法;判别准则1 期间核查的解释及运用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GB/TI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JJFlo69—2003<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以及由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制定的CNAL201--95(实验室认可准则>和国家局制定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正/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等都对测量设备或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在相邻的两次检定(或校准)期间内接受期间核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1 期间核查定义的解释在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JJFlo69—2003《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中都采用了《期间核查》的表述方式,在CNA【20l—95《实验室认可准则》准则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中则采用了“运行中的检查”一词。
这一定义虽然没有统一的表述方式,但其含义是很明确的,就是实验室自身对其测量设备或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在相邻两次检定(或校准)期间内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检定(或校准)状态的置信度,使测量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检、校、验结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