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超好超全必过版)[优质ppt]
- 格式:ppt
- 大小:781.00 KB
- 文档页数:8
高中生物必修会考复习知识随着考试的来临,我们要做好知识点的。
下面是学习啦的高中必修会考复习知识以供大家学习。
名词:1生物的富集作用:指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
这些污染物一般的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不易排出。
因此生物的富集作用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
2、富化:由于水体中氮、磷等必需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等大量繁殖。
藻类的的作用及死亡藻类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并分解出有毒物质,致使水体处于严重的缺氧状态,引起水质量恶化和鱼群死亡的现象3、水华:在淡水湖泊中发生富营养化现象。
4、赤潮:在海洋中发生富营养化现象。
语句:1、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与噪声污染。
2、大气污染的危害:①我国大气污染类型是煤炭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有烟尘、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
②危害:直接危害人类和其它生物,导致吸系统,(如、、、等。
)③致癌物主要有3,4—苯并芘和含Pb的化合物。
尤其是3,4—苯并芘引起的作用最强烈。
④可以通过水体、土壤及植物进而危害人及。
3、水污染的危害:①水俣病事件:汞在水中转化成甲基汞后,富集在鱼、虾体内,人若长期食用了这些食物就会危害中枢系统,有运动失调,痉挛、麻痹、语言和听力发生障碍等症状,甚至死亡。
②水体中过量的N、P主要含有化肥的农田用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③赤潮和水华的形成都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4、土壤污染的危害:①“镉米”事件:土壤被镉污染后,会经过生物的富集作用进入人、畜体内,引起骨痛,,骨缺损,导致全身性神经剧痛等症,最终死亡。
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危害动物和人的生存。
5、噪声污染的危害:损伤听力,干扰睡眠,诱发多种疾病,影响。
1、染色体变异: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或者染色体数目变异。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染色体的某一片段消失)、增添(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颠倒(染色体的某一片段颠倒了180o)或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等改变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必背)+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精华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精华版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①、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②、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③、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④、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补: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点高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点高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篇一1.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
2.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5.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
(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6. 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作用条件下,形成简单有机物。
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7.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8.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9.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篇二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3. 生物进化的历程:(1)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2)通过对始祖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说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
4.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6. 掌握P55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篇三1. 100年以后,桦尺蠖由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浅色的桦尺蠖在黑色树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来,繁衍后代。
生物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一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生命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既是个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是有:草覆虫、酵母菌、衣澡,蘑菇 原核生物有:支原体, 蓝藻, 细菌,放线菌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为:有无核膜.注: 乳酸菌(细菌) 衣澡、酵母菌、霉菌、蘑菇(真菌)细胞学说建立者: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大量元素:C 、 O 、H 、N 、S 、P 、Ca 、Mg 、K 等(基本元素C )微量元素:Zn. Cu . Fe. B . Mn .Mo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不同.水(细胞中含量最多) 无机物无机盐蛋白质(生命活动的承担者,细胞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物 脂质糖类:主要能源物质 核酸:遗传物质 化合物的鉴定:1、蛋白质(单位: 氨基酸)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 基)约有20种, 必需氨基酸8种和非必需氨基酸12种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构成方式: 脱水缩合 肽键:—NH —CO —脱去水分子的个数 = 形成的肽键个数 = 氨基酸个数n – 肽链条数m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 氨基酸个数 - 水的个数 ╳ 18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 )或氨基数(—NH 2) = 肽链数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检测种类 试剂 颜色反应还原糖 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砖红色沉淀 脂肪苏丹Ⅲ 苏丹Ⅳ橘黄色 红色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DNA 甲基绿 绿色 RNA吡罗红红色2、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DNA或RNA)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NA 和RNA各含4种碱基,4种核苷酸,细胞生物核酸中含有的碱基总数为:5 核苷酸数为 88%的盐酸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超好超全必过版)必修1绪论:2%绪论这部分知识在会考中分值比例在2%左右,虽然分值少,但是同学们不要掉以轻心哦!1、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3、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病毒)。
4、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
5、生物对外界刺激能发生一定的反应。
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
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6~8 %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一部分知识,出题类型多为选择题,考察的是大家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解题能力,大家只要把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就行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
(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
如:克山病(缺硒)。
植物缺少B(元素)时花药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
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5、无机物:①水(一切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②无机盐6、有机物:③糖类④核酸⑤脂类⑥蛋白质(是一切活细胞有机物含量最多的,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7、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8、自由水: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9、无机盐离子及其对生物的重要性:(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
2019年高中生物会考完全复习资料(试题) 2019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完全复资料(试题)绪论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点: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即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病毒外)。
都有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
不同之处在于,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都有对外界刺激能发生一定的反应。
例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
不同之处在于,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
都有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保证种族延续。
都有遗传和变异,使物种基本稳定,变异使物种进化。
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生物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描述阶段解释阶段控制阶段其中,细胞学说是德国植物学家XXX和动物学家XXX 提出的,内容是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1953年,XXX和XXX提出了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4.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包括:微观方面: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探索生命本质。
生物工程实例有乙肝疫苗、石油草、超级菌。
宏观方面:生态学——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生态农业。
5.研究生物学需要遵循以下要求和方法:要有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要有科学的态度,包括观察、实验、分析和判断。
要有生物学的思维方式,包括归纳、演绎、比较和类比。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及其重要作用包括: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包括C (最基本)、H、O、N(基本元素)、P、S、K、Ca、Mg。
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但需要量很少的元素,包括Mo、Cu、B、Zn、Fe、Mn(牧童碰新铁门)。
植物缺少这些元素时,花药花丝会萎缩,花粉发育不良。
(花而不实)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