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环保与安全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1
《化工安全与环保》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安全、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即系统中的危险伤害在人们能够接受的程度。
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同时违背人们的意愿后果。
灾害、指不但发生了事故,而且事故状态扩展,对外界造成威胁,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并求得外部支持。
氧差额、系统的氧含量与系统的碳、氢和其他可氧化元素完全氧化所需的氧量之间的差值。
重大危险源、长期或临时地加工、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或能量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设施、设备、场所)。
爆炸极限、可燃气体、粉尘或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的极限浓度称为爆炸极限。
爆炸、指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
化学性爆炸、指使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反应,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和能量而引起的爆炸现象。
物理性爆炸、指由物理因素(如温度、体积、压力)变化而引起的爆炸现象。
粉尘爆炸、是粉尘粒子表面和氧作用的结果。
其实质是气体爆炸气体分解爆炸临界压力、在高压下容易引起分解爆炸的气体,当压力降至某个数值时,火焰便不再传播,这个压力称作该气体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
殉爆、爆炸时形成的冲击波由它本身的能量所支持,迅速传播并能远离爆轰的发源地而独立存在,同时可引起该处的其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炸药爆炸化学危险物质、指有燃烧、爆炸、毒害、腐蚀等性质,以及在生产、存储、装卸、运输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任何化学品。
燃烧、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同时伴有发光、发热的激烈的氧化反应。
其特征是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
临界直径、当管径(或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时,火焰即不能通过,这一间距叫临界直径,也称最大灭火间距。
最小点火能、爆炸性混合物在各种浓度下引爆的最低能量。
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如水、二氧化碳等,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终止。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复习题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第一章化工废水处理技术1、衡量水污染的主要指标及其基本定义。
答:常用的水污染指标有: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有饱和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20度,经过一定天数讲解每升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量,常用单位mg/L,常以5日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化学需氧量(COD),表示用强氧化剂把有机物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所消耗的相当氧量;总需氧量(TOD),当有机物完全被氧化时,C、H、N、S分别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水、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时所消耗的氧量;总有机碳(TOC),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总含碳量,以碳含量表示;悬浮物(SS),水样过滤后,滤膜或滤纸上截留下来的物质;PH;有毒物质,表示水中所含对生物有害物质的含量;大肠杆菌群数,指每升水中所含大肠杆菌的数目。
2、试叙述废水处理的主要原则。
答:化工废水处理的主要原则首先是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出发,改革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污染物,防止废水外排,进行综合利用和回收。
3、简述废水分级处理的主要内容。
答:废水处理深度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分离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胶状物、浮油或重油等,可以采用栅网过滤、自然沉淀、上浮、隔油等方法。
二级处理主要是去除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溶解物和部分胶状的污染物,用以减少废水的BOD和COD,通常采用生物化学法处理,这是含有机物废水处理的主体部分。
三级处理主要是去除生物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废水中溶解的无机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和化学氧化,也可采用离子交换或膜分离技术等。
4、简述浮选法清楚废水污染物的原理。
答:浮选法就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粘附废水中的污染物,使其密度小于水而浮到水面,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过程。
浮选法主要根据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原理,使污水中固体污染物粘附在小气泡上。
5、简述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答:好氧生物处理时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参与,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代谢过程;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主要是厌氧菌的作用,来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兼性氧化也叫兼气性氧化或兼气性分解,是兼气性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果,兼性微生物既能在有氧环境中也能在无氧条件下生存。
一、单项选择题(20分)1.发生粉尘爆炸的首要条件是(A )A 粉尘自燃B 浓度超过爆炸极限C 起始能量D 与空气混合2、化学性爆炸可称为(C )A 燃烧B 自燃C 瞬间燃烧D 着火3、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化学品气体的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时,工人必须使用适当的( B )A 预防药剂B 个人防护用品C 保健品D治疗药剂4、安全阀是一种( D )装置。
A 计量B 连锁C 报警D 泄压5、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数值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爆炸危险性(B )A 越小B 越大C 不变D 不确定6、对于不宜进行通风换气的缺氧作业场所,应采用(A )A 空气呼吸器B 过滤式面具C 氧气呼吸器D 口罩7、工业毒物对神经系统的危害不包括(B )A 中毒性周围神经炎B 神经紊乱C 神经衰弱症候群D 急性中毒性脑病8、以下不会引发火灾事故的是(B )A冲击摩擦B电磁辐射C静电火花D高温表面9、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是什么系统的损害?( A )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造血系统D循环系统10、锅炉水位是保证供汽和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操作人员应不断地通过( A )监视锅内的水位。
A压力表B安全阀C水位表D温度表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 C )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A 半B 1C 2D 312、用纯氮气置换可燃气体后进入密闭罐内作业,在没有任何个体防护措施时,作业人员有可能发生( A )。
A 闪电式死亡B 呼吸急促C 慢性缺氧D 头晕症状13、职业中毒对人体系统及器官的损害,其中一项不是:(D )A 神经系统及血液和造血系统B 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C 皮肤D 肝脏14、大氮肥火炬的燃烧形式属于( B )。
A 动力燃烧B 扩散燃烧C 喷流式燃烧D 喷雾燃烧15、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化工安全与环保复习题1、试分析现代化工生产的特点。
2、简述化工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3、衡量水污染的主要指标及其基本定义。
4、试叙述废水处理的主要原则。
5、简述废水分级处理的主要内容。
6、简述浮选法清楚废水污染物的原理。
7、简述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8、简述我国地面水质量标准分类和废水排放标准分级。
9、简述废渣处理中焚烧法和热分解法技术原理。
10、简述常用化工废渣处理的方法及特点。
11、何谓循环经济?有什么优点?12、常用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参数有哪些?13、请解释下列名词:燃烧、爆炸、闪点、着火点、自燃、自燃点、爆炸极限、危险度、爆轰、毒物、氧指数、最小点火能量、最小氧气浓度、最小割集、结构重要度。
14、简述燃烧条件及形式。
15、简述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
16、简述可燃物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17、化工生产需控制的点火源有哪些?18、简述化工生产火灾的扑救原则。
19、简述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20、简述混凝法处理废水21、吸附剂的要求22、化工废渣的防治对策23、什么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24、自燃的类型25、影响可燃物质自燃点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26、影响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阻火器的工作原理?27、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常用灭火剂及其灭火原理?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救?28、比较安全阀和爆破片装置的优缺点?29、利用最小割集进行结构重要度分析的原则。
30、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基本思想是什么?31、什么是环境污染?32、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33、何谓酸雨?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我国酸雨属于什么类型?34、何谓温室效应?引起温室效应的物质有哪些?35、温室效应对环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36、化工污染的种类及来源?化工污染有哪些特点?化工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是什么?37、世界环境日为哪一天?请写出两个环境日的主题?并对一个主题谈谈你的看法.38、什么是安全与事故39、人机工程学及其解决的问题40、安全工程及其研究的基本内容41、化工装置紧急状态42、什么是环境43、环境科学及其具体内容44、环境问题及环境问题的类型45、当代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46、环境工程及其主要内容47、危险化学品类型48、按照毒性物质物理状态将毒物分成那些种类49、毒性常用的评价指标有哪几种50、毒性物质分类51、自动控制系统分类52、什么是安全检查表53、什么是事故树分析法,其分析步骤如何?要会用事故树分析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54、什么是事件树分析法,其分析步骤如何?55、美国道化学公司评价法的步骤有哪些?56、化工废气的特点及治理方法57、化工废水的来源与特点58、化工废水污染的特点59、水污染综合防治措施60、化工废渣的特点61、什么是污泥及污泥的处理,污泥处理的目的是什么?62、城市垃圾及其处理方法63、什么是“三同时”、“三同步”、“三统一”64、污泥的水分有哪几种,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方法有哪些?65、什么是硫铁矿渣,其成分主要是,处理方法有哪些?。
《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规定,闪点()的液体物质火灾危险性为甲类。
A.≤28B.≤23C.<28D.<23答案:C2.下列哪个粉尘浓度是在粉尘爆炸极限范围内的?A.10mg/m3B.10g/m3C.100g/m3D.10kg/m3答案:C3.爆炸性粉尘和易燃纤维()分为ⅢA、ⅢB、ⅢC三级。
A.最大试验安全间隙B.最小点燃电流C.粉尘特性D.引燃温度答案:C4.爆炸性气体、蒸气按()分为ⅡA级、ⅡB级、ⅡC级。
A.引燃温度B.最小点燃电流比和最大试验安全间隙C.爆炸极限D.闪点答案:B5.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规定,乙类气体是指爆炸下限在()范围内的气体。
A.≤10%B.<10%C.>10%D.≥10%答案:D6.下列物质的自燃点由大到小顺序为()。
A.甲醇>乙醇>丙醇>丁醇B.乙醇>甲醇>丁醇>丙醇C.丙醇>丁醇>甲醇>乙醇D.丁醇>丙醇>乙醇>甲醇答案:A7.DSC升温速度从10℃/min变为1℃/min,其它条件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开始温度Ta升高B.峰值温度下降C.切线放热开始温度To不变D.放热峰面积变小答案:B8.用SC-DSC,以10℃/min的升温速度对对象化合物进行测定。
若绝热温升不到()℃(QDSC<()J/g)话,就不会发生激烈的反应温度上升,由此可认为其热危险性几乎不会有。
A.50,100B.50,50C.100,50D.100,100答案:A9.液体经孔洞流出源模型液体质量流量计算公式中,关于C0取值不正确的是()。
A.对于雷诺数大于30000,C0近似取1,基本上与孔径无关B.圆滑外形喷嘴,C0=1C.与容器连接的短管(L/D>3),C0=0.81D.当流出C0不能确定时,采用1.0以使计算的流量最大化10.计算管道或管道配件导致的压差损失系数K f时,2-K方法由两个常数()来定义压差损失系数。
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化工工艺设计的核心是()A. 安全设计B. 环境保护C. 能源节约D. 生产效率提升正确答案:A2.化学反应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A. 反应速率B. 混合比例C. 温度控制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化工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来保护环境。
A. 预防污染B. 减少废气废水排放C. 回收再利用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4.在化工装置设计中,应考虑()因素。
A. 安全性B. 经济性C. 可操作性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5.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来确保操作安全。
A. 机械安全B. 电气安全C. 化学品危险性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1.操作过程中,应遵守“三同时”,即()。
正确答案:岗位人员到岗、设备到位、材料到齐。
2.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正确答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化工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工作。
正确答案:环境监测。
4.残余风险的评估是化工安全管理的()环节。
正确答案:重要。
5.化学品的存储应按照()进行分类储存。
正确答案:危险性。
三、简答题1.简述化工装置设计中的安全设计原则。
答:化工装置设计中的安全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点:–安全设计应从装置的设计开始即可考虑,重视安全,在设计中充分考虑防范各种可能的事故,减小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造成的损失。
–安全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保装置的设计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安全设计应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安全,设计合理的人机界面,减少人为因素对事故的影响。
–安全设计应注重装置的容易操作性和可维护性,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和维护工作,确保装置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2.简述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答: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几点:–预防污染:采取措施防止废弃物产生,减少废弃物排放。
例如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或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
复习题一、名词解释事故、灾害、垂大危险源、化学危险物质、最小点火能、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化学抑制灭火法、闪点、临界压力、临界温度、闪燃、职业屮每、灼伤、热力灼伤、化学灼伤、复合性灼伤、压力容器、外部检验、内外部检验、耐压试验、脆性破坏、疲劳破坏、腐蚀破坏、韧性破坏、蠕变破裂、限定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动火作业、噪声氧差额=系统中(具有氧最)一(完全氧化需氧最),氧差额<0,系统缺氧;氧差额>0,系统剩余氧。
爆炸极限:可燃气体、粉尘或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的极限浓度称为爆炸极限。
爆炸指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
化学性爆炸指使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反应,同时产生大最气体和能量而引起的爆炸现象。
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在化学爆炸后均发生了质的变化。
物理爆炸指山物理因索(如温度、体积、压力)变化而引起的爆炸现象。
粉尘爆炸:当粉尘表面达到一定温度时(受热辐射作用〉,山于热分解或干镭作用,粉尘表面会释放出可燃性气体,这些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发生粉尘爆炸。
气体分解爆炸的临界圧力:在高压下容易引起分解爆炸的气体,当压力降至某个数值时,火焰便不再传播,这个压力称作该气体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
殉爆:山于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燃烧产物急剧膨胀,像活塞一样积压其周围气体,反应所产生的能戢有一部分传给被压缩的气体层,于是形成的冲击波山它本身的能量所支持,迅速传播并能远离爆轰的发源地而独立存在,同时可引起该处的其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炸药爆炸,从而发生一种“殉爆”现象。
燃烧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同时伴有发光、发热的激烈的氧化反应。
其特征是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
最小点火能最:各种爆炸性混合物都有一个最低引爆能最,即点火能最。
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如水、二氧化碳等,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终止。
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化工安全与环保》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重大危险源爆炸极限、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殉爆化学危险物质、燃烧、点火能量、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化学抑制灭火法闪点、临界压力、临界温度、闪燃职业中毒、灼伤、热力灼伤、化学灼伤、复合性灼伤压力容器、脆性破坏、疲劳破坏、腐蚀破坏、韧性破坏限定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噪声二、单选题1、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的自燃点分别为537℃、515℃、466℃、365℃,那么这几种物质中()最易自燃。
A 甲烷B 乙烷C 丙烷D丁烷2、Ag2C2、CuC2、NI3、TNT等四种爆炸物中,()爆炸危险最小。
A Ag2C2B CuC2C NI3D TNT3、CH≡CH、CH2=CH2、CH3CH3等三种物质中,()毒性最小。
A CH≡CHB CH2=CH2C CH3CH3D 三者毒性一样大4、下列不属于刺激性毒物的是()A Cl2B盐酸蒸气 C SO2 D NH3 E HCN5、停炉10天左右宜用的保养方法有:()A、干法B、湿法C、热法D、冷法6、下列压力容器不属于分离容器的是()A、过滤器B、干燥塔C、汽提塔D、蒸发器7、下列专用于盛装乙炔是:()A、压缩气体气瓶B、液化气体气瓶C、溶解气体气瓶D、高压气体气瓶8、人耳能听到的声频范围一般在()之间。
A 2~2×103 HzB 20~20×103 HzC 20~20×103 HzD 0~2×105 Hz9、铁质硫酸贮罐用水冲洗后还应用()吹扫。
A N2B H2C 空气D 水蒸汽E He10、氧气瓶和移动式乙炔瓶发生器应距明火()以上。
A 2.5mB 5mC 10m D15m11、()级以上大风、暴雨、打雷、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所有的露天高处作业。
A 2B 4C 6D 812、正常情况下厂区行驶车速不得大于()A 40 km/hB 25 km/hC 15 km/hD 5 km/h13、常用危险化学品具有燃烧性、()、毒性和腐蚀性。
化工环保安全知识题及答案化工环保安全知识题及答案汇总化工环保安全知识题及答案汇总:1.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所说的危险化学品?A.氯气B.乙醇C.一氧化碳D.丙烯腈答案:C解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2.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不得向未经办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用于经营的危险化学品。
答案:正确解析: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不得向未经办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用于经营的危险化学品。
请问使用多少量的危险化学品时,单位需申请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答案:甲类危险化学品10吨,乙类危险化学品50吨,需要申请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解析: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条,对发生重大事故风险可能性较大的列为第一类危险化学品,对发生较大事故风险可能性较大的列为第二类危险化学品,对发生一般事故风险可能性较大的列为第三类危险化学品。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对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危险化学品分别制定相应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申领数量标准。
甲类危险化学品10吨,乙类危险化学品50吨,需要申请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4.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由哪个部门核发?答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解析: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并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
5.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几年?答案:3年。
解析: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
化工环保安全知识题及答案归纳化工环保安全知识题及答案归纳如下:1.化工生产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工艺环节是(B)。
A.压缩环节B.合成氨生产岗位C.精馏岗位D.储存运输环节2.化工生产要严格执行(A)制度。
1 、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有、、、和电解。
2、化工生产“三废”指的是、、。
3、燃烧三要素包括、、。
4、对废催化剂的回收,重点是对、及其进行回收。
5、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是。
6、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7、《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规定,对依法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水体,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总量控制计划分配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该水体的什么实施方案。
( )A.总量控制B.污染物控制C.氨氮D.COD 控制2、有毒有害物品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由呼吸道、 ( )、和消化道。
A. 皮肤B. 口腔C.食品D. 眼睛3、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 )米。
A. 3 米B.4 米C.5 米D.1 米4、在电焊作业的工作场所不能设置的防火器材是( )。
A.干粉灭火器B.干沙C.水D.二氧化碳灭火器5、环境噪声污染是指什么?( )A.影响听力的噪声B.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C.超过排放标准的噪声D.难以忍受的噪声6、接触危险化学品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防火演习,提高紧急事态时的( )能力。
A. 承受B.应变C.逃跑D.控制7、停车卸压要严格控制放空速度是为了防止因放空产生( )引起着火。
A.泄压过快B.损坏管道C.静电D.可燃气体8、氧气瓶直接受热发生爆炸属于( )。
A.爆轰B. 物理性爆炸C.化学性爆炸D.殉爆9、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
A.行业标准B.地方标准C.企业标准D.职业标准1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 )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
一、单选题:1. 化工废气造成危害有( D )。
A.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B. 臭氧层破坏C. 酸雨D. 以上都是2. 关于氮氧化物治理方法的催化还原法说法错误的是( D )。
A. 可处理大气量的废气B. 技术成熟C. 净化效率高D. 能回收有用物质3. VOCs主要危害有( D )。
A. 致畸B. 致癌C. 致突变D. 以上都有4. 酸碱污染物使水体pH值发生变化,当pH在( D )时,会消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
A. 小于8.5B. 大于6.5C. 在6.5到8.5之间D. 小于6.5或大于8.55. 对于工业设备中排放出来的废水,要注意到超过(B )度的污水应避免直接排放在工艺设备到下水道排水管线中,需要设置好法兰与液封设备。
A. 30B. 40C. 50D. 606. 废水处理中二级处理一般是去除( B )A. 水中残余的无机污染物B. 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溶解物C. 悬浮固体物D. 废水中溶解的无机污染物7. 化工废水的油类在乳化状态,油珠颗粒较小,直径一般在( B )微米。
A. 0.05以下B. 0.05~25C. 5~25D. 25~508. 助凝剂有三类,其中不包含( C )。
A. pH调节剂B. 活化剂C. 增稠剂D. 氧化剂9. 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企业对烟气中重金属类污染物和焚烧炉渣热灼减率的监测应每月至少开展()次;对烟气中二噁英类的监测应每年至少开展()次,其采样要求按HJ77.2的有关规定执行,其浓度为连续3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
(A )A. 1 1B. 1 2C. 2 2D. 3 210. 当首次再生利用除危险废物外的某种固体废物时,针对再生利用产品中的特征污染物监测频次不低于每周( B )次A. 1B. 3C. 2D. 511. 化工企业在研究、开发和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对人类或环境影响不明的化学物质废物属于( A )。
A. HW14新化学物质废物B. HW17表面处理废物C. HW18焚烧处置残渣D. HW20含铍废物12. 2020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⒈安全的含义及安全工程的基本内容?安全是指不会引起死亡、职业病、设备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的一种状态。
国家标准(GB/T 28001)对“安全”给出的定义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安全技术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研究采取怎样的技术措施将其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和其他各类事故的发生劳动卫生技术针对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着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会引起机体器官发生病变,导致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研究如何防治职业危害的技术措施。
这方面的内容也称职业卫生。
防尘防毒、噪声治理、振动消除、通风采暖、采光照明、其他物理化学有害因素的防护、现场急救等。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对安全生产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它是从立法上和组织上采取措施,保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管理、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⒉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方针、“三同时”和“四不放过”原则分别是?安全生产方针的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四不放过:(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2)责任人员未受到处理不放过;(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4)事故指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⒊事故特性?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在安全上的意义?特性:1.因果性事故因果性是说一切事故的发生都是有一定原因引起的,这些原因就是潜在的危险因素。
这些危险因素来自人和物等方面。
这些危险因素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相互作用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2.偶然性事故的偶然性是指事故的发生是随机的,服从统计规律。
3.潜伏性意义:如果我们注重这些事件,管理安全会更加有效。
因为每330个事件中会包含一次严重事故,而且组织起来要更经济。
⒋预防事故的基本原则?什么是“3E”措施?事故分为自然事故和人为事故。
一、单选题(20题)1.为消除静电危害,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C )。
A.设置静电消除器B.静电屏蔽C.接地D.增湿2.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B )。
A.安全第一,以人为本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C.安全生产重于泰山D.安全第一,人人有责3.防火和防爆的最基本措施是( A )。
A.消除着火源B.及时控制火情C.阻止火焰的蔓延D.严格控制火源4.通常情况下,液体燃烧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液体的( A )。
A.闪点B.自燃点C.最小点火能量D.燃烧热5.下列传动机构中,未加防护罩不得使用的是( A )。
A.齿轮传动机构B.皮带传动机构C.联轴器D.链条传动6.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 B )。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一般事故D.较大事故7.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 A )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A.人、机、物料、环境B.人、机、方法、环境C.人、工具、物料、环境D.人、机、法规、环境8.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 B )以及其他损失。
A.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环境污染B.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C.人身伤害、财产损失、资源破坏D.人身伤害、财产损失、资源浪费9.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
A.安全生产责任制B.安全生产方法制定C.安全生产定期检查D.安全生产定期培训10.根据本质安全的概念,( A )是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A.切割机械上设置的光控断电装置B.汽车上设置的安全气囊C.为探险人员配备的卫星定位仪D.煤矿工人佩戴的自救器11.法的层级不同,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也不相同。
化工安全与环保复习题一、选择题1.化学品危险性级分为几类?– A. 1类– B. 2类– C. 3类– D. 4类2.化学品标志中,爆炸标志显示为什么颜色?– A. 红色– C. 蓝色– D. 绿色3.化学品容器上应标明的重要信息是什么?– A. 批号– B. 生产日期– C. 安全注意事项– D. 原始材料信息4.化学工艺过程中,下列哪种情况下会发生爆炸?– B. 高压– C. 杂质– D. 过饱和5.高温下的物料运输、储存、加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是什么?– A. 爆炸– B. 中毒– C. 火灾– D. 腐蚀6.化学品泄漏后,应采取哪些措施?– A. 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B. 捡拾泄漏物– C. 处理废弃物– D. 灭火7.工业废水该如何处理?– A. 直接排放到河流– B. 经过处理后排放– C. 倒入地下水源– D. 倒在地面上8.下列哪种情况属于环境污染?– A. 大气污染– B. 车辆排放废气– C. 溢油– D. 饮用水污染9.化工企业如何减少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A.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 B. 增加产量以提高经济效益– C. 忽视环境保护要求– D. 减少投入,降低治理成本10.环境保护法规中,下列哪个行为被视为违法行为?– A. 随意排放烟气– B. 向河流排放废弃物– C. 拒绝接受环境检查– D. 未使用环保设备二、填空题1.__________是指通过减少污染源、加强污染物的控制和管理,以达到减少和防止污染发生的目的。
2.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__________管理制度,对化学品进行安全管理。
3.化学品的包装容器上应标明化学品的__________、储存条件等信息。
4.工业废气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吸附等。
5.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__________。
6.处理环境污染应采取__________的方法,不能简单地转移污染,应进行综合治理。
化工安全与环保专题考试一.选择题1.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的自燃点分别为537℃,515℃、466℃、365℃,那么这几种物质中谁最易自燃(\[单选题]*A.甲烷B.乙烷C丙烷D.丁烷√2、物质的自燃点越(),越容易燃烧。
[单选题]*A局B低VC.不确定3、电气设备检修时,应先切断电源,并挂上()的警告牌。
[单选题]*A"有人工作,严禁合闸”√B."高压危睑”C."前面施工请绕道"D."严禁通行"4、行灯电压不得超过(),在特别潮湿场所或导电良好的地面上,若工作地点狭窄(如锅炉内、金属容器内)行动不便,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单选题]*A36V,12V√B.50V,42VC11OV,36VD.50V,36V5、任何可燃物的燃烧都要经历(\着火、燃烧等阶段。
[单选题]*A.还原反应B.熔化C.蒸发√D.氧化分解6、电器着火时下列不能用的灭火方法是哪种?()[单选题]*A.用四氯化碳或1211灭火器进行灭火B.用沙土灭火C.用水灭火V7、静电电压最高可达(),可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单选题]*A.50伏B.数万伏√C.220伏8、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I[单选题]*A.触电事故√B.电压波动C.电荷超负荷9、金属梯子不适于以下什么工作场所()[单选题]*A.有触电机会的工作场所√B.坑穴或密闭场所C.高空作业10、使用的电气设备按有关安全规程,其外壳应有什么防护措施?()[单选题]*A.无B.保护性接零或接地VC.防锈漆11、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单选题]*A.零线B.火线√C.地线12、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导致人身伤亡的。
[单选题]*A.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VB.烧伤C.电休克13、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和胸外心脏挤压。
[单选题]*A.按摩B.点穴C.人工呼吸V14、长期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操作者会有什么不良反应?(\[单选题]*A.呼吸困难C.疲劳无力15、工厂内各固定电线插座损坏时,将会引起(\[单选题]*A.引起工作不方便B.不美观C.触电伤害,16、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由于()将使人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化工环保与安全》复习题A一、填空题1、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
2、化工生产“三废”指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o3、燃烧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o4、对废催化剂的回收,重点是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及其____________ 进行冋收。
5、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6、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o7、《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规定,对依法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水体,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总量控制计划分配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该水体的什么实施方案。
()A.总量控制B.污染物控制C.氨氮D. COD控制2、有毒有害物品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由呼吸道、()、和消化道。
A.皮肤B. 口腔C.食品D.眼睛3、氧气瓶和乙烘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米。
A. 3米B.4米C. 5米D. 1米4、在电焊作业的工作场所不能设置的防火器材是()。
A.干粉灭火器B.干沙C.水D.二氧化碳灭火器A. 影响听力的噪声B. 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C. 超过排放标准的噪声D. 难以忍受的噪声6、接触危险化学品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防火演习,提高紧急事态时的()能力。
《化工安全与环保》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重大危险源、爆炸极限、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殉爆、化学危险物质、燃烧、点火能量、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化学抑制灭火法、闪点、临界压力、临界温度、闪燃、职业中毒、灼伤、热力灼伤、化学灼伤、复合性灼伤、压力容器、脆性破坏、疲劳破坏、腐蚀破坏、韧性破坏、限定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噪声二、单选题1、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的自燃点分别为537℃、515℃、466℃、365℃,那么这几种物质中(D)最易自燃。
A 甲烷B 乙烷C 丙烷D丁烷2、Ag2C2、CuC2、NI3、TNT等四种爆炸物中,(D)爆炸危险最小。
A Ag2C2B CuC2C NI3D TNT3、CH≡CH、CH2=CH2、CH3CH3等三种物质中,(C)毒性最小。
A CH≡CHB CH2=CH2C CH3CH3D 三者毒性一样大4、下列不属于刺激性毒物的是(E)A Cl2B盐酸蒸气 C SO2 D NH3 E HCN5、停炉10天左右宜用的保养方法有:(C )A、干法B、湿法C、热法D、冷法6、下列压力容器不属于分离容器的是(C)A、过滤器B、干燥塔C、汽提塔D、蒸发器7、下列专用于盛装乙炔是:(C)A、压缩气体气瓶B、液化气体气瓶C、溶解气体气瓶D、高压气体气瓶8、人耳能听到的声频范围一般在(BC)之间。
A 2~2×103 HzB 20~20×103 HzC 20~20×103 HzD 0~2×105 Hz9、铁质硫酸贮罐用水冲洗后还应用(A)吹扫。
A N2B H2C 空气D 水蒸汽E He10、氧气瓶和移动式乙炔瓶发生器应距明火(C )以上。
A 2.5mB 5mC 10m D15m11、(C)级以上大风、暴雨、打雷、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所有的露天高处作业。
A 2B 4C 6D 812、正常情况下厂区行驶车速不得大于(C)A 40 km/hB 25 km/hC 15 km/hD 5 km/h13、常用危险化学品具有燃烧性、(B)、毒性和腐蚀性。
《化工环保与安全》复习题A一、填空题1、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有、、、和电解。
2、化工生产“三废”指的是、、。
3、燃烧三要素包括、、。
4、对废催化剂的回收,重点是对、及其进行回收。
5、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是。
6、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7、《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二、选择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规定,对依法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水体,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总量控制计划分配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该水体的什么实施方案。
()A.总量控制B.污染物控制C.氨氮控制2、有毒有害物品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由呼吸道、()、和消化道。
A. 皮肤B. 口腔C.食品D.眼睛3、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米。
A. 3米B.4米C.5米D.1米4、在电焊作业的工作场所不能设置的防火器材是()。
A.干粉灭火器B.干沙C.水D.二氧化碳灭火器5、环境噪声污染是指什么?()A.影响听力的噪声B.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C.超过排放标准的噪声D.难以忍受的噪声6、接触危险化学品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防火演习,提高紧急事态时的()能力。
A. 承受B.应变C.逃跑D.控制7、停车卸压要严格控制放空速度是为了防止因放空产生()引起着火。
A.泄压过快B.损坏管道C.静电D.可燃气体8、氧气瓶直接受热发生爆炸属于()。
A.爆轰B. 物理性爆炸C.化学性爆炸D.殉爆9、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A.行业标准B.地方标准C.企业标准D.职业标准1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
A.半B.1C.2D.3三、名词解释1. 环境污染2、清洁生产3. 原子利用率4. 催化剂5、爆炸极限四、简答题1、动火作业应该采取哪些安全措施?2、汽油质量的发展大致分为几个阶段?3、压力容器按其设计压力可划分为哪几类?4、简述现代化工清洁生产的途径。
5、简述急性中毒现场抢救原则。
6、化工安全生产禁令包括哪几个方面内容?五、论述题1、目前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化工污染的来源有哪些?2、“生态经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三者之间有何关联?《化工环保与安全》复习题B一、填空题1、化学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在水中能继续氧化,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通常用()及()来衡量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2、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3、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是、、、和碳氢化物。
4. 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主要有、、、液位计和泄压装置。
5、我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实行“、、、”的体制,以期与国际接轨。
6、《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简称四十一条禁令,其中操作工的六严格包括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二、选择题1、对于不宜进行通风换气的缺氧作业场所,应采用()。
A.空气呼吸器B.过滤式面具C.氧气呼吸器D.口罩2、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数值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爆炸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不变D.不确定3、()不适用扑灭电器火灾。
A.二氧化碳灭火器B.干粉剂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D.消防沙4、下列锅炉压力容器缺陷中最危险的是()。
A.均匀腐蚀B.变形C.裂纹D.内部沉积污垢5、若身体被化学品污染后,应()。
A.立即用布抹干B.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C.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患处D.撤离现场6、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数值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小,则爆炸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不变D.不确定7、选用安全阀时,其排放量必须()设备的安全泄放量。
A.大于B.等于C.小于D.约等于8、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化学品气体的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时,工人必须使用适当的()。
A.预防药剂B.个人防护用品C.保健品D.通风工具9、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
取得特种作业()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操作资格B.许可C.安全D.培训10、《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A.职工食堂B.员工宿舍C.职工俱乐部D.职工医院三、名词解释1、闪点2、原子经济性3、循环经济4、好氧生物处理5、富营养化污染四、简答题1、什么是绿色化工生产技术?2、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无毒无害的介质主要有哪些?3、化学工业中,腐蚀的危害主要有哪些?4、简述化工清洁生产的原理与技术。
5、如何确定化工设备设计的温度和压力?选择化工设备材质要考虑哪些因素?6、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有哪些基本内容?五、论述题1、什么是绿色化学?简述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2、什么是固体废物?为什么说固体废物是“放错地方的原料”?固体废物对环境有何污染?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化工环保与安全》复习题C一、填空题1、废水的生物处理是利用(主要是)的生命活动过程,对废水中污染物进行分解转移和转化,使废水得以净化。
生物处理法主要用于处理废水和含硫、含氰等无机废水。
2、化工污染的来源、。
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是、、。
4、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毒害作用主要是通过、和三种途径侵入人体内而被吸收,从而造成对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
5、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有:①入厂三级教育,即、、;②;③;④安全考核。
6、事故调查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
二、选择题1、为了(),在储存和使用易燃液体的区域必须要有良好的通风。
A.防止易燃气体积聚而发生爆炸和火灾B.冷却易燃液体C.保持易燃液体的质量D.人员中毒2、在禁火区需作动火作业时,必须取得动火证。
作动火分析时,取样与动火的间隔不得超过()分钟。
A.30B.60C.20D.403、安全阀是一种()装置。
A.计量B.连锁C.报警D.泄压4、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分别是()、压力表、水位表。
A.电表B.温度计C.安全阀D.防爆片5、污染物排放指标是指:()A.化学需氧量B.生物需氧量C.有机物含量D.浑浊物含量6、装卸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工具应能防止()。
A.锈蚀B.产生火花C.折段D.静电7、危险化学品储存方式没有()A.隔离储存B.隔开储存C.分离储存D.混合储存8、在进行有关化学危险品的操作时,应使用()保护面部。
A.太阳镜B.防护面罩C.毛巾D.手遮挡9、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以防静电危害。
A.合成纤维工作服B.防油污工作服C.含金属纤维的棉布工作服D.纯棉服装10、国家对危险化学品运输实行()A.资质认定制度B.许可制度C.审批制度D.认证制度三、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2、危险度3、厌氧生物处理4、因子5、温室效应四、简答题1、使用量最大,最常见的溶剂有哪些?使用这些溶剂有什么危害?2、目前已在进行研制的汽车替代燃料有哪些?3、简述常用化工废渣处理的方法及特点。
4、空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哪两大类,并简述其基本处理方法。
5、简述化工生产火灾的扑救原则。
6、生产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五、论述题1、化工废水污染有哪些?化工废水污染有何特点?现代的污水处理技术方法有哪几类?2、什么叫压力容器的工作压力、最高工作压力、设计压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压力容器的工作温度和设计温度分别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