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环保课后题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1.94 KB
- 文档页数:8
化工安全与环保试题附答案解析一、名词解释(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本题15分,每题3分)1、劳动保护:2、安全管理:3、危险化学品:4、化学爆炸:5、化学灼伤:二、填空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本题15分,每题3分)1求真务实引路育人1、燃烧的三个要素。
2、职业中毒的类型。
3、化工企业的噪声种类。
4、辐射的种类和。
5、从事化学工业工作的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的方针政策。
6、化工污染物的种类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和;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和,简称“三废”。
7、压力的安全附件按照功能可分成三类。
8、按照侵蚀反应的机理侵蚀分为和两类。
9、和是化工生产的首要任务,是化工生产的保障,是化工生产的保障。
12求真务实引路育人10、化工设备检修可分为与。
11、当化学物质接触人体组织时,应迅速脱去衣服,立即使用冲洗创面。
A 2~2×103Hz。
B 20~20×103HzC 20~20×103HzD 0~2×105Hz6、氢氰酸的主要危害在于其()。
A.燃烧爆炸危险B.毒性C.放射三、选择题(1-10单选每题1分;11-20多选每题2分;工30分)1、化工污染不包括()性D.腐蚀性7、在不同场所中,各种携带型电气工具要选择不同的使用电A水净化B固体废弃物净化C信息净化D大气净化2、为消除静电危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保护接零B绝缘C接地放电3、下列()不是压力的安全泄压装置。
A、安全阀B、爆破片C、易熔塞D、防爆帽4、下列压力不属于分离的是()A、过滤器B、枯燥塔C、汽提塔D、蒸发器5、人耳能听到的声频范围一般在()之间。
2压,因此在无高度触电风险的场所,不应超过()A 220V。
B 65V。
C 36V。
D 12V。
E 6V8、事情压力为5MPa的压力属于()。
A高压B中压C低压D安全监察范围之外9、大部分的触电死亡事故是()造成的。
A.电伤B.摆脱电流C.电击D.电烧伤10、干粉灭火器所采用的灭火方法是()3求真务实引路育人A.隔离B.化学中断法C.冷却D.窒息17、从声音的传播途径上控制噪音的手段包括()11、泡沫灭火剂的原理是()A吸声B隔声C消声D隔振E阻尼A梗塞作用B冷却C化学停止法D断绝18、下列属于有毒气体的有()12、灭火的方法有()A、N2B、COCl2C、HCN。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第三版答案1、改革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废水的产生是化工废水处理的首要原则。
答案:对。
2、作为水处理技术方面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化工废水的总的特点是什么是典型的难降解废水。
答案:高盐度,对微生物有毒性。
3、废水处理的方法有哪些?A.化学法;B.物理法;C.物理化学法;D.生物法;E.化学生物法;答案:ABCD。
4、作为水处理技术方面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化工废水的总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高COD;B、泥沙含量高;C、高盐度;D、有毒性;答案:泥沙含量高。
5、化工废水处理的方法有哪些?A、化学法;B、物理方法;C、物理化学法;D、生物法;E、化学生物法;答案:ABCD。
6、改革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废水的产生是化工废水处理的首要原则。
答案:对。
7、下面几项不属于污水深度处理方法的是()。
A.臭氧氧化处理;B.活性炭吸附;C.膜分离技术;D.土地处理技术;答案:D。
8、活性炭工艺能去除有机物和色度。
A:正确,B:错误。
答案:A。
9、电子工业、超高压锅炉补水等对纯水要求高的领域可以采用纳滤技术进行处理。
A:正确,B:错误。
答案:错误。
10、对于废水中的微小颗粒(d<1μm)可以采用混凝法处理。
答案:√。
11、普通砂滤池的滤速为;快速滤池可达到20-25m/hr。
答案:8-10。
12、以下含铝离子的混凝剂在使用时需要加碱性助凝剂的是:A、聚合氯化铝;B、精致硫酸铝;C、聚硫氯化铝;D、聚合硫酸铝;答案:精致硫酸铝。
13、氧化能力强,操作简单,对体系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污水处理技术是:A、臭氧氧化法;B、空气氧化法;C、次氯酸钠氧化法;D、芬顿氧化法;答案:臭氧氧化法。
14、硫化物沉淀法可以用来处理含有汞离子的工业废水。
答案:正确。
15、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类不包括。
A、好氧微生物;B、厌氧微生物;C、病毒;D、藻类;答案:病毒。
16、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是微生物处理有机废水的两种主要代谢途径。
化工环境保护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兰州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第一章测试1.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答案: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白色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农药污染等2.环境公害事件的主要特征是()。
答案:影响范围大;影响时间长;大量人员伤亡;有公害疾病出现3.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哪一年的什么地方召开?答案:1972年,斯德哥尔摩4.所有铬的化合物都有毒性,其中以什么毒性最大?答案:六价铬5.导致日本“水俣病”的主要物质是什么?答案:甲基汞6.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生的来源分为哪几类?答案: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7.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答案:人口激增8.下列哪些因素可以改变环境质量?答案:污染第二章测试1.水体的自净作用应包括:物理作用、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及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三种。
答案:对2.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过多的植物营养物排入湖泊所致。
而需氧污染物对水体污染的主要表现是大量消耗溶解氧。
答案:对3.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降水。
现今全球的主要酸雨区是北美洲、欧洲大陆和中国华南地区。
答案:错4.造成水质性缺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所造成的。
答案:错5.一般污水处理厂中采用的活性污泥法,主要是去除?答案:BOD第三章测试1.在化工废气处理技术中,过滤式除尘器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答案:适宜处理含水、油、粘性的粉尘2.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什么?答案:烟尘和二氧化硫3.造成全球气候的温室气体,主要有?答案:氟氯烃;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甲烷4.大气污染主要控制对策与措施是?答案:采用清洁能源及清洁煤技术;加强对汽车尾气的治理5.颗粒污染物中,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称为?答案:PM10第四章测试1.在回转炉直接用高硫渣炼铁过程中,混合料中包含有以下哪些物质()答案:白煤;炉渣;石灰2.在卫生填埋技术中,防治二次污染的措施中,下列正确的是()答案:引出好3.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处置的原则是规范化、最小化、无害化。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70分)1、化学工业污染的发展时期、泛滥时期的标志各是什么?发展时期: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冶金炼焦工业迅速发展,进入以煤为原料来生产化工产品的煤化学工业时期泛滥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陆续发现了储量丰富的油气田,石油工业崛起2.化工污染物的种类如何分?化工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具体有哪些?分类:1)污染物的性质:无机化学工业污染和有机化学工业污染2)污染物的形态:废气、废水及废渣;主要来源:1)化工生产的原料、半成品及产品:化工反应不完全,原料不纯,“跑、冒、滴、漏”2)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废物:燃烧过程,冷却水,副反应,生产事故造成的化工污染。
3.化工废水的物理处理法有何特点?主要除去废水中的何物?主要包括哪三种具体方法?其中沉淀法又分哪两种形式?优点:设备简单、成本低、管理方便、效果稳定等。
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漂浮物、悬浮固体、砂和油类等物质。
方法:过滤、重力分离、离心分离等。
沉淀法分为自然沉淀和混凝沉淀。
4什么叫活性污泥?化工废水最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是什么?这种方法主要处理化工废水中的什么污染物?为什么这种处理方法对化工废水中的这种污染物有很强的处理效果?这种处理方法在废水处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活性污泥:大量微生物聚集的地方,即微生物高度活动的中心;化工废水最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是活性污泥法;主要处理化工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也有些可部分分解无机物);活性污泥由好氧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生物及后生生物)及其代谢的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组成,具有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也有些可部分分解无机物)的能力,显示生物化学活性。
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菌和原生生物。
5、什么是环境科学?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法?化工可持续发展?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调查法、检测法、综合分析法。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化工安全与环保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第一章测试1.化工污染不包括( )A:固体废弃物污染B:水污染C:信息污染D:大气污染答案:信息污染2.2013年11月22日上午10点30分许,山东青岛黄岛区沿海河路和斋堂岛路交汇处发生爆燃,同时在入海口被油污染海面上发生爆燃。
截至2013年12月2日,事故最后1名失踪人员遗体已找到并确认身份,此次事故共造成62人遇难。
此次事故属于()事故。
A:一般事故B:较大事故C:重大事故D:特别重大事故答案:特别重大事故3.化工事故中死亡人数从高到低依次是()A:火灾爆炸事故,中毒窒息事故,高空坠落,触电B:触电,火灾爆炸事故,高空坠落,中毒窒息事故C:火灾爆炸事故,高空坠落,触电,中毒窒息事故。
D:中毒窒息事故,火灾爆炸事故,高空坠落,触电答案:火灾爆炸事故,中毒窒息事故,高空坠落,触电4.下面关于化工事故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工装置运转了一定时间后会进入到故障频发阶段。
B:事故多发生于非正常生产活动期。
C:经常开闭的阀门会发生事故,而常闭的阀门不会。
D:事故主要发生人的操作上,采用自动调节可以避免事故发生。
答案:事故多发生于非正常生产活动期。
5.下面哪个属于设备缺陷的危险因素?()A:有显著危险性和无危险性的工艺装置间的安全距离不够B:风送装置内的粉尘爆炸。
C:支撑物、门、墙等不是防火结构。
D:因选材不当而引起装置腐蚀、损坏。
答案:支撑物、门、墙等不是防火结构。
6.管理上的漏洞原因导致化工生产中发生事故指的是()A:材质选择不当B:违反操作规程C:规章制度不健全D:平面布置不合理答案:规章制度不健全7.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是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腐蚀。
()A:错 B:对答案:对8.化工生产的特点是( )A:安、稳、长、满、优B:连续性,腐蚀性,毒害性,易燃易爆C:连续性,多发性,毒害性,易燃易爆D:火灾爆炸、中毒事故多答案:连续性,腐蚀性,毒害性,易燃易爆9.设备缺陷包括( )A:材料的疲劳,设备不完善,结构上有缺陷,装置基础薄弱B:材料的疲劳,设备不完善,结构上有缺陷,选材不当C:设备不完善,结构上有缺陷,装置基础薄弱,超极限运转D:结构上有缺陷,装置基础薄弱,超极限运转,昂贵设备过于集中答案:材料的疲劳,设备不完善,结构上有缺陷,选材不当10.所有的职业中毒都导致职业病。
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⒈安全的含义及安全工程的基本内容?安全是指不会引起死亡、职业病、设备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的一种状态。
国家标准(GB/T 28001)对“安全”给出的定义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安全技术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研究采取怎样的技术措施将其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和其他各类事故的发生劳动卫生技术针对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着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会引起机体器官发生病变,导致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研究如何防治职业危害的技术措施。
这方面的内容也称职业卫生。
防尘防毒、噪声治理、振动消除、通风采暖、采光照明、其他物理化学有害因素的防护、现场急救等。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对安全生产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它是从立法上和组织上采取措施,保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管理、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⒉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方针、“三同时”和“四不放过”原则分别是?安全生产方针的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四不放过:(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2)责任人员未受到处理不放过;(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4)事故指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⒊事故特性?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在安全上的意义?特性:1.因果性事故因果性是说一切事故的发生都是有一定原因引起的,这些原因就是潜在的危险因素。
这些危险因素来自人和物等方面。
这些危险因素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相互作用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2.偶然性事故的偶然性是指事故的发生是随机的,服从统计规律。
3.潜伏性意义:如果我们注重这些事件,管理安全会更加有效。
因为每330个事件中会包含一次严重事故,而且组织起来要更经济。
⒋预防事故的基本原则?什么是“3E”措施?基本原则:(1)事故可以预防,(2)防患于未然(3)根除可能的事故原因(4)全面治理的原则“3E”措施:技术(Engineering) 、教育(Education) 、管理(Enforcement)措施又称为“三E”措施,是防止事故的三根支柱,三个方面措施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
《化工安全与环保》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A
5.B
6.A
7.B
8.C
9.C 10.B
二、判断题
1.错
2.对
3.对
4.错
5.错
6.错
7.错
8.对
9.错
10.对
三、简答题
1.大气污染的种类有哪些?
(1)碳氧化合物;(2)氮氧化物;(3)硫氧化物;(4)碳氢化物;(5)光化学烟雾;(6)颗粒物质;(7)放射性物质。
2.什么叫安全色?
安全色是表达“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
四、问答题
1.防止事故扩大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答:一旦发生较大的爆炸、燃烧及有毒物质大量外泄的事故时,必须迅速判明原因,立即切断事故源,必要时由班长下达局部停车或全部停车命令;立即救出受伤或中毒人员到安全地点进行抢救,并迅速通知急救部门;事故现场除留下必须的操作及救护人员外,其他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迅速向上级部门报告,视情况通知消防部门;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镇静,统一指挥,防止在慌乱中进一步扩大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失。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姓名:孙秀莲学号:0904500204 班级:工艺0911、名词解释:固体废物资源化资源化系统。
答:资源化,指采取各种管理和技术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和能源,作为新的原料或者能源投入使用。
广义的资源化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三个部分。
固体废物资源化指采取管理和工艺措施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1A。
2、简述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途径。
答: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作建筑材料这是粉煤灰的主要利用途径之一。
粉煤灰的成分与黏土相似,可以替代黏土生产粉煤灰烧结砖、粉煤灰蒸养砖、粉煤灰免烧免蒸砖、粉煤灰空心砖等。
也可用于配制粉煤灰水泥、粉煤灰混凝土、粉煤灰硅酸盐砌块等。
粉煤灰水泥又叫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它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粉煤灰,加入适量石膏磨细而成的水硬胶凝材料,能广泛用于一般民用、工业建筑工程,水工工程和地下工程。
粉煤灰硅酸盐砌块是以粉煤灰作原料,再掺人少量石灰、石膏及骨料,经蒸气养护而成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空心和大块等特点,与砖相比工效高、投资省,但要求其中A120s、SiOz含量高,细度好,含碳量低等。
(2)用于筑路和回填粉煤灰的化学组成与天然土基本相同,但由于其是一种人工火山灰质材料,遇水后具有一定的微胶凝特性。
粉煤灰由颗粒组成,相当于粉砂和粉土,气压式的体积密度比土轻,因此粉煤灰适宜做压实地基填方材料。
利用粉煤灰做地基回填材料具有较好的施工特性、土工性能,具有较高的抗震液化强度和抗水平推力的刚度。
目前我国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常采用粉煤灰、黏土和石灰掺和作公路路基材料。
三门峡、刘家峡、亭下水库等水利工程,秦山核电站、北京亚运工程等,以及国内一些大的地下、水上及铁路的隧道工程均大量掺用了粉煤灰,一般掺用量25%~40%,不仅节约了大量水泥,还提高了工程质量。
(3)作农业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粉煤灰具有质轻、疏松多孔的物理特性,可用于改造重黏土、生土、酸性土和盐碱土,弥补其酸、瘦、板、黏等缺陷,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条件。
化工环保与安全_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有毒有害化工工业废渣进行深埋处理时宜采用卫生土地填埋。
参考答案:错误2.干粉灭火器所采用的灭火方法是()参考答案:化学中断法3.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什么责任。
()参考答案:刑事责任4.发生粉尘爆炸的首要条件是()。
参考答案:粉尘自燃5.泡沫灭火剂的原理是()参考答案:窒息作用_冷却6.灭火的方法有()冷却法_隔离法_窒息法_抑制法7.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根据毒物危害指数分为( )级参考答案:48.使用乙醇做反应溶剂的生产车间要远离明火( )米以上参考答案:309.化工生产工艺火灾危险分为()类。
参考答案:510.工业毒物按照物理状态可分为()参考答案:气体_蒸汽11.下列属于有毒气体的是()参考答案:CO COCl2_COCl2_HCN_H2S12.燃烧过程具有的特征()发光_发热_有新物质生成13.相对密度小于1的液体发生火灾时,不建议使用水做灭火剂。
参考答案:正确14.对于小批量有特殊要求的难处理废水进行分离处理时应选用方法。
参考答案:曝气浮选法15.有此物质本身不是很危险,但它和某些特殊化合物相遇时会产生很大的风险,称这类物质为非互容物质,叠氮钠和下列哪种物质为非互容物质()参考答案:稀硝酸16.化工污染不包括:参考答案:信息污染17.燃过程的特点不包括参考答案:无新物质生成18.氢氰酸的危害重在参考答案:剧毒性19.下列属于新出现的VOCs处理技术的是( )参考答案:光电催化技术20.下列氧化能力强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水处理技术是:参考答案:臭氧氧化技术21.紫外线属于非电离辐射。
参考答案:正确22.毒物进入眼睛内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
参考答案:正确23.电气设备着火时,可以用CO2灭火器灭火,也可以用水灭火。
化工环保安全知识题及答案化工环保安全知识题及答案汇总化工环保安全知识题及答案汇总:1.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所说的危险化学品?A.氯气B.乙醇C.一氧化碳D.丙烯腈答案:C解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2.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不得向未经办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用于经营的危险化学品。
答案:正确解析: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不得向未经办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用于经营的危险化学品。
3.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其使用量多大时需要申请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答案:甲类危险化学品10吨,乙类危险化学品50吨,需要申请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解析: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条,对发生重大事故风险可能性较大的列为第一类危险化学品,对发生较大事故风险可能性较大的列为第二类危险化学品,对发生一般事故风险可能性较大的列为第三类危险化学品。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对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危险化学品分别制定相应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申领数量标准。
甲类危险化学品10吨,乙类危险化学品50吨,需要申请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4.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由哪个部门核发?答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解析: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并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
5.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几年?答案:3年。
解析: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
化工环保安全知识题及答案归纳化工环保安全知识题及答案归纳如下:1.化工生产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工艺环节是(B)。
A.压缩环节B.合成氨生产岗位C.精馏岗位D.储存运输环节2.化工生产要严格执行(A)制度。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1、中药补骨脂中的补骨脂内脂具有()[单选题] *A抗菌作用B光敏作用(正确答案)C解痉利胆作用D抗维生素样作用2、使游离香豆素呈现红色的是()[单选题] *A异羟肟酸铁反应(正确答案)BA-萘酚-浓硫酸反应C浓硫酸-没食子酸D浓硫酸-变色酸3、以橙皮苷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A葛根B黄芩C槐花D陈皮(正确答案)4、由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成的具有6C-3C-6C基本骨架的一系列化合物是()[单选题] *A苷类B黄酮类(正确答案)C醌类D生物碱类5、关于肿节风,说法正确的有(多选)()*A别名:接骨金粟兰、九节茶等(正确答案)B功能主治抗菌消炎凉血清热解毒(正确答案)C肿节风为白色针晶(正确答案)D不易溶于甲醇,乙醇6、不属于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的是()[单选题] *A一般没有挥发性B有光学活性C易溶于有机溶剂D有色晶体(正确答案)7、除了能够沉淀有羧基或邻二酚羟基成分,还能沉淀一般酚羟基成分的是()[单选题] * A碱式醋酸铅(正确答案)B中性醋酸铅C酸碱沉淀法D以上都不对8、临床上应用的黄连素主要含有()[单选题] *A奎宁B小檗碱(正确答案)C粉防己碱D苦参碱9、在简单萃取法中,一般萃取几次即可()[单选题] *A3~4次(正确答案)B1~2次C4~5次D3~7次10、适用于队热及化学不稳定的成分、低极性成分的提取()[单选题] * A渗漉法B超声提取法C回流提取法D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正确答案)11、以芦丁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A葛根B黄芩C槐花(正确答案)D陈皮12、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单选题] * A异戊烯基B酮基C内酯环(正确答案)D酚羟基对位活泼氢13、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强烈天蓝色荧光的是()[单选题] *A七叶内脂(正确答案)B大黄素C麻黄碱D大豆皂苷14、处方中厚朴主要化学成分厚朴酚,其结构类型是()[单选题] *A黄酮B香豆素C木脂素(正确答案)D三萜皂苷15、木脂素母核结构中的C6-C3单体数目为()[单选题] * A1个B2个(正确答案)C3个D4个16、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是()[单选题] *A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确答案)B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C石油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D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醚17、中药厚朴中含有的厚朴酚是()[单选题] *A双环氧木脂素类B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类C环木脂内酯木脂素类D新木脂素类(正确答案)18、分馏法分离挥发油的主要依据是()[单选题] * A密度的差异B沸点的差异(正确答案)C溶解性的差异D旋光性的差异19、能溶于水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莨菪碱B小檗碱(正确答案)C长春新碱D长春碱20、牛蒡子属于()[单选题] *A香豆素类B木脂内酯(正确答案)C苯丙酸类D黄酮类21、下列关于香豆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游离香豆素多具有芳香气味B分子量小的香豆素有挥发性和升华性C香豆素苷多无香味D香豆素苷多无挥发性,但有升华性(正确答案)22、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是()[单选题] *A醋酸-丙二酸途径B丙二酸途径C莽草酸途径(正确答案)D氨基酸途径23、当一种溶剂无法结晶时,常常使用混合溶剂,下列不是常用的混合溶剂是()[单选题] *A甲醇-水B乙酸-水C乙醚-丙酮D石油醚-水(正确答案)24、香豆素与浓度高的碱长时间加热生成的产物是()[单选题] *A脱水化合物B顺式邻羟基桂皮酸(正确答案)C反式邻羟基桂皮酸D醌式结构25、下列方法哪一个不是按照色谱法的分离原理不同进行分类的是()[单选题] * A离子交换色谱B薄层吸附色谱(正确答案)C凝胶色谱D分配色谱26、香豆素及其苷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的条件为()[单选题] *A在酸性条件下B在碱性条件下C先碱后酸(正确答案)D在中性条件下27、由两个C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化合物称()[单选题] *A木质素B香豆素(正确答案)C黄酮D木脂素28、在溶剂沉淀法中,主要是在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溶剂一改变混合溶剂的什么实现的()[单选题] *ApH值B溶解度C极性(正确答案)D体积29、萃取时易发生乳化现象的是()[单选题] *A简单萃取法(正确答案)B逆流连续萃取法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30、具有酚羟基或羧基的游离蒽醌类成分有一定酸性,可用的提取方法是()[单选题]* A酸溶碱沉法B碱溶酸沉法(正确答案)C水提醇沉法D醇提水沉法。
化工环保与安全技术概论第二版课后答案化工安全工程是在长期的工作中,随着技术不断地进步和工艺的发展,逐渐建立和完善的一种以安全生产为目的的体系。
它包括事故发生)和危害防治(有毒有害气体)两个方面。
其中,事故造成后果及损失、环境影响以及应急救援措施等方面的因素是不容忽视要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化工安全工程第一课来对此部分内容进行相关课后练习题解答,以供大家参考。
A.应急救援措施 B.危险废物 C.化工类爆炸器材 D.其他在危险化学品及其生产工艺中常用的安全方法为()。
一、选项 A,火灾时消防人员灭火用的火种不能直接应用于危险化学品;A.化学惰性气体、酸碱、氧化剂不能用水枪直接喷水灭火;B.易燃液体不能直接用水枪灭火;C.易燃易爆液体,在现场使用时必须经过专门工艺处理;D.易燃固体与易燃液体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定进行操作和安全措施;E.火灾发生后,应立即组织应急救援,控制火灾蔓延;F.化工类爆炸器材中不能使用水枪喷射灭火或直接利用空气稀释化学液体。
二、选项 B,危险物质进入人体后,若不及时控制则会对人、畜造成危害,所以安全措施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应急救援措施的分类。
化工设备安全事故的特点是()。
A.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生产操作过程中某些操作参数异常引起,但通常都有一定的人为因素。
B.可能存在危险源或介质,从而产生危害或干扰; D.有相应控制和处置安全事故需要的条件及装备。
故本题答案为 B。
三、B项:生产中安全措施的基本内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产中的安全管理。
因此,应包括下列安全措施:(1)开展安全生产教育;(2)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操作工艺的管理;(3)建立完善的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和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4)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5)加强应急管理措施。
B选项错误、 C选项正确。
D选项错误,所以该题选择 C项。
故本试答案选 C项四、D项:事故危害评价解析:按事故发生和危害程度划分,一般可分为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分级,其中重大事故分级可分为 I级、 III级和 IV级。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哪种物质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有害物质?A.二氧化碳B.氢气C.氯气D.氮气答案:C2.下列哪种技术属于化工环保技术?A.燃烧技术B.吸附技术C.催化技术D.冷凝技术答案:B3.下列哪种污染物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A.悬浮物B.有机物C.重金属D.氮磷答案:D4.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A.提高生产效率B.使用环保材料C.增加废气处理设施D.减少生产规模答案:C5.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太阳能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化工环保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
(×)2.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3.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可以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4.化工环保技术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减轻环境负担。
(√)5.化工环保是企业的责任,与个人无关。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化工环保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2.常用的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3.废气处理技术包括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和燃烧法。
4.化工环保技术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减轻环境负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感。
5.化工环保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环保工作中。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简述化工环保的重要性。
答:化工环保的重要性在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感。
2.简述废水处理技术的种类。
答:废水处理技术的种类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主要有过滤、沉淀、气浮等;化学法主要有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生物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3.简述废气处理技术的种类。
答:废气处理技术的种类包括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和燃烧法。
吸收法主要有湿法和干法;吸附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和分子筛吸附;冷凝法主要有直接冷凝和间接冷凝;燃烧法主要有直接燃烧和催化燃烧。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第三版思考题答案1 .在化工废气处理技术中,过滤式除尘器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高效除尘器B.回收干料C.适宜处理含水、油、粘性的粉尘D.使用温度较低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2 .在化工废气处理技术中,清除废气中的粉尘时,粉尘密度描述正确的是()A.真密度大于视密度时,差值越大越易飞扬B.真密度大于视密度时,差值越小越易飞扬C.真密度小于视密度时,差值越大越易飞扬D.真密度小于视密度时,差值越小越易飞扬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3 .在废水中氮的消除中,使用化学沉淀法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除磷率高B.处理结果稳定C.废渣多D.废渣少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4 .在过滤法中,格栅过滤除粗悬浮物中栅条净间距是()A.0-5mmB.5-10mmC.10-25mmD.25-50mm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5 .由国家环保部统一制定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主要内容为()项,环境影响登记表主要内容为()项A.4,6B.6,4C.8,3D.10,5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6 .在污水处理中,浮选法(气浮法)利用高度分散的()粘附水中污秽物,浮到水面,再进行分离。
A.小气泡B.大气泡C.小颗粒D.大颗粒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7 .混凝沉淀法中助凝剂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pH调节剂B.还原剂C.氧化剂D.活化剂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8 .发改委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科测评注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的分值,一般是()分以上为合格。
A.50B.60C.65D.70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9 .建设项目环评具体分类由()部制定并公布名录。
A.卫生部B.监督部C.建设部D.环保部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10 .化工污染按性质分类,以下不属于的是()A.高分子B.无机物C.有机物D.混合物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11 .在二氧化硫废气处理技术,关于钠碱法脱除二氧化硫技术描述错误的是()A.吸收率高B.吸收率低C.无结垢堵塞D.耗碱成本较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12 .化工污染按污物形态分类,以下不属于的是()A.废水B.废烟C.废气D.废渣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13 .在卫生填埋技术中,防治二次污染的措施中,下列正确的是()A.掩埋好B.选址好C.渗透好D.引出好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14 .在气态污染物处理技术中,关于吸附法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工艺简单B.净化度高C.吸附容量大D.不适于高浓度大气量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15 .在二氧化硫废气处理技术,关于氨法脱除二氧化硫技术描述错误的是()A.A氨法流程简单B.工艺成熟C.副产物都无用D.广泛应用于硫酸生产尾气处理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16 .以下不属于乙炔加成氯化法生产氯乙烯工艺优点。
1.静电是引起火灾爆炸的原因之一,消除静电的措施包括(ACD)。
A.增加环境湿度B.提高易燃液体输送的流速C.静电接地D.在绝缘材料中增加抗静电添加剂2.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主要因素有(ABCD)。
A.电流的大小与电压的高低B.人体电阻与人体状况C.通电时间的长短D.电流的频率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ABD)火灾。
A.可燃液体和沥青、石蜡等可熔化的固体火灾B.电气火灾C.钾、钠、镁、钛等金属火灾D.固体表面火灾4.金属切削过程中最有可能发生(BD)。
A.中毒B.触电事故C.灼烫D.机械伤害5.遇水燃烧物质是指与水或酸接触会产生可燃气体,同时放出高热,该热量就能引起可燃气体着火爆炸的物质。
下列物质属于遇水燃烧的是(AC)。
A.碳化钙B.碳酸钙C.锌粉D.硝化棉6.锅炉安全附件包括(ACD)。
A.安全阀B.温度测量装置C.水位计D.压力表7.下列特种设备有电梯、锅炉、压力容器、(AC)等。
A.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B.车床C.起重机械D.数控机床8.下列属于防爆泄压装置的有(ACD)。
A.安全阀B.单向阀C.爆破片D.防爆门11.可燃液体发生火灾时,可以使用的灭火剂有(ABCD)。
A.干粉B.二氧化碳C.沙土D.泡沫12.人在人机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有(ABC)。
A.传感功能B.信息处理功能C.操纵功能D.遥控功能13.在无法通过设计达到本质安全时,为了消除危险,应补充设计安全装置。
设计安全装置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有(ABC)。
A.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B.不能影响机器运行的可靠性C.不应影响对机器危险部位的可视性D.一律用绝缘材料制作14.工作场所内消除人体疲劳的途径有(ACD)。
A.改善工作环境B.加强作业人员营养C.科学地安排环境色彩、环境装饰及作业场所布局、合理的温湿度、充足的光照D.避免超负荷的体力或脑力劳动15.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发生(ABCD)等危及安全的现象时,操作人员应采取紧急措施。
4. 在一个pH 为6.5、碱度为1.6mmol/L 的水体中,若加入碳酸钠使其碱化,问需加多少mmol/L 的碳酸钠才能使水体pH 上升至8.0。
若用NaOH 强碱进行碱化,又需加入多少碱?解:(1) 查表知pH = 6.5时, α= 1.710C T = [碱度]×α = 1.6×1.710 mmol/l = 2.736mmol/l 。
设加入的Na 2CO 3为n mmol/l查表知:当pH = 8.0时, α` = 1.018C T ` = C T + n ----------(1) C T `= [碱度]`×α` --------(2) [碱度]`= 1.6 +2 n --------(3)由 (1)、(2)和(3)解得:n = 1.07 mmol/l 。
(2)∵加入NaOH 后C T 不变 L mmol C T/688.2028.1736.2][===α碱度碱度的增加值就应是加入的NaOH 的量。
△A = [碱度]` - [碱度] = 2.688 - 1.6 = 1.088mmol/l5 具有2.00×10-3mol/L 碱度的水,pH 为7.00,请计算*23H C O ⎡⎤⎣⎦、3HCO -⎡⎤⎣⎦、23C O -⎡⎤⎣⎦和-O H ⎡⎤⎣⎦的浓度各是多少?(*23H C O ⎡⎤⎣⎦=4.49×10-4mol/L 、3HCO -⎡⎤⎣⎦=2.00×10-3mol/L 、23C O -⎡⎤⎣⎦=9.38×10-7mol/L 和-O H ⎡⎤⎣⎦=1.00×10-7mol/L ) 解:当pH = 7.00时,CO 3-的浓度与 HCO 3-的浓度相比可以忽略,查表pH = 7.00时, α= 1.224,则[HCO 3-] = [碱度] = 2.00×10-3mol/l/l 。
[H +] = [OH -] = 10-7 mol/l 。
绪论1、试分析现代化工生产的特点;答:现代化学工业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生产物料大多属于有害危险物质;第二,生产工艺参数苛刻;第三,生产规模大型化;第四,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2、什么是环保管理“三同时”原则什么是环保管理八项制度答:环保管理“三同时”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环保八项制度指“三同时”制度;环境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污染集中控制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3、什么是安全生产“五同时”原则答:安全生产“五同时”原则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价生产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价安全工作;第一篇化工环境保护技术概述1、简述化工环境污染的种类;答:化工环境污染的种类,按污染物质的性质可分为无机化工污染和有机化工污染;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废水及废渣;2、简述化工环境保护研究的主要内容;答: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化工污染的防治;第二,环境质量评价;第三,化工环境系统工程;3、简述花红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答:化工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化工生产的原料、半成品及产品;可能的原因是化学反应不完全;原料不纯;物料泄漏;产品使用不当及其废弃物;二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主要有燃烧过程;冷却水;副反应和副产品;生产事故造成的化工污染;第一章化工废水处理技术1、衡量水污染的主要指标及其基本定义;答:常用的水污染指标有: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有饱和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20度,经过一定天数讲解每升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量,常用单位mg/L,常以5日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化学需氧量COD,表示用强氧化剂把有机物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所消耗的相当氧量;总需氧量TOD,当有机物完全被氧化时,C、H、N、S分别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水、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时所消耗的氧量;总有机碳TOC,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总含碳量,以碳含量表示;悬浮物SS,水样过滤后,滤膜或滤纸上截留下来的物质;PH;有毒物质,表示水中所含对生物有害物质的含量;大肠杆菌群数,指每升水中所含大肠杆菌的数目;2、试叙述废水处理的主要原则;答:化工废水处理的主要原则首先是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出发,改革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污染物,防止废水外排,进行综合利用和回收;3、简述废水分级处理的主要内容;答:废水处理深度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分离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胶状物、浮油或重油等,可以采用栅网过滤、自然沉淀、上浮、隔油等方法;二级处理主要是去除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溶解物和部分胶状的污染物,用以减少废水的BOD和COD,通常采用生物化学法处理,这是含有机物废水处理的主体部分;三级处理主要是去除生物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废水中溶解的无机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和化学氧化,也可采用离子交换或膜分离技术等;4、简述浮选法清楚废水污染物的原理;答:浮选法就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粘附废水中的污染物,使其密度小于水而浮到水面,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过程;浮选法主要根据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原理,使污水中固体污染物粘附在小气泡上;5、简述评定活性污泥的主要指标;答:主要指标有以下几项: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指1L混合液内所含的悬浮固体SS的量,也称污泥浓度;污泥沉降比SV%,是指一定量的曝气池废水静置30min后,沉淀污泥与废水的体积比,用%表示;污泥容积指数SVI,又称污泥指数,是指一定量的曝气池废水经30min沉淀后,1g干污泥所占有沉淀污泥容积的体积,单位是ml/g,它实质是反映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指1L混合液内所含挥发性悬浮固体的量,单位为g/L;6、简述生化法处理废水对水质的基本要求;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PH,一般对好氧生物处理的PH可保持在6~9范围内,对厌氧生物处理,PH应保持在~8之间;温度,一般生物处理要求水温控制在20~35度之间;水中的营养物及其毒物,一般对氮、磷的需要量应满足BOD5:N:P=100:5:1质量比;氧气,好氧生物一般要求反应器废水中保持溶解氧浓度在2~4mg/L 左右为宜;有机物浓度,一般进水BOD5值以不超过1000mg/L及不低于100mg/L为宜;7、简述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答:好氧生物处理时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参与,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代谢过程;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主要是厌氧菌的作用,来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兼性氧化也叫兼气性氧化或兼气性分解,是兼气性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果,兼性微生物既能在有氧环境中也能在无氧条件下生存;8、简述我国地面水质量标准分类和废水排放标准分级;答:按功能高低分为5类,一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二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三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四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五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第二章化工废气处理技术1、按其存在状态空气污染物可分为哪两大类,并简述其基本处理方法;答:可分为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颗粒污染物可通过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4类除尘设备除去;气态污染物则可通过吸收法、吸附法、催化转化法、燃烧法和冷却法等除去;2、简述粉尘粒度的两种分布;答:第一种为分级分布,对应的有分级分布曲线,表示每种粒径的粒子占全部粒子总数的分率f与其粒子的粒径x之间的关系,即f曲线,分级分布曲线又称为频率分布曲线;第二种为积分分布,对应的有积分分布曲线,它反映大于某粒径的尘粒占全部尘粒的分率R与此粒径x之间的关系,即R曲线,积分分布曲线又称为累积分布曲线;3、简述催化法脱除氮氧化物的原理;答:在催化剂作用下,用还原剂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的方法称为催化还原法;依催化剂与废气中的氧气发生作用与否,分为两类:非选择性催化还原,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原剂不加选择的与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氧气同时发生反应,作为还原剂气体可用氢气和甲烷等;选择性催化还原,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原剂只选择性的与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而不与废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常用的还原剂气体为氨气和硫化氢等;第三章化工废渣处理技术1、简述废渣预处理技术;答:固体废物预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方法,将废渣转变成便于运输、贮存、回收利用和处置的形态;预处理技术常用的方法有分选、压实、破碎和固化等;常用的固化技术有水泥基固化法、石灰基固化法、热塑性材料固化法、高分子有机物聚合稳定法和玻璃基固化法;2、简述废渣处理中焚烧法和热分解法技术原理;答:焚烧法是将可燃固体废物集中在焚烧炉中通空气彻底燃烧的方法;热分解法是利用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受热分解的过程;焚烧是放热的,热解是吸热的;焚烧的产物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水,而热解的产物主要是可燃的低分子化合物;3、简述磷石膏制取硫酸钾的原理及流程;答: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磷石膏在水溶液中与碳酸氢铵反应生成硫酸铵与碳酸钙,分离出的副产品碳酸钙可用于生产石灰、水泥或土建;第二部分是硫酸铵溶液在促进剂的作用下与氯化钾在90度左右时进行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氯化铵;4、简述常用化工废渣处理的方法及特点;答:对于化工废渣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法、焚烧法、热解法,微生物分解法和转化利用法5种;化学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特点有:产生和排放量大;危险废物种类多,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对土壤的污染;对水域的污染;对大气的污染;废弃物再资源化可能性大;第四章化工清洁生产概要1、简述化工清洁生产的原理与技术;答:化工清洁生产的原理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设计、生产安全化学品;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设计选择安全、高效的化学反应;采用环境友好的溶剂、助剂、催化剂;催化剂使用优于化学试剂;合理使用和节省能源;预防污染的检测和控制;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化学;化工清洁生产的主要技术有超临界流体技术、新型催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微波技术、超声技术、膜技术、辐射加工技术等;2、何谓清洁生产答:我国法律定义清洁生产为: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3、简述现代化工清洁生产的途径;答:实现化工清洁生产的途径有;革新产品体系,正确规划产品方案及选择原料路线;实现资源和能源充分、综合利用;采用高效设备和少废、无废的工艺;组织物料和能源循环使用系统;加强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采取必要的末端“三废”处理;4、何谓循环经济有什么优点答:循环经济是围绕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再生活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馈过程,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Reduce,Reuse,Recycle原则;5、“生态经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三者之间有何关联答:这三个概念本质上是完全相洽的;从内涵看,“循环经济”本身就是“清洁生产”技术库中的组成部分;而“清洁生产”又是生态经济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但这三个概念不是替代关系;循环经济更进一步突出了“物质循环使用”与“废弃物再利用”在资源环境问题中的意义;根据中国当前的经济—环境现实状况,就经济—社会层面而言,“生态经济”提法较为恰当;就经济活动层面而言,“清洁生产”的提法较为贴切;就资源环境问题的发展方向而言,“循环经济”的提法最有前途,可见循环经济是一个理想的、应当优先追求和重点发展的前景;它诞生、成长于“清洁生产”、“生态经济”的大环境下;后者为前者创造实施与发展的条件;在能实施“循环”的地方,应优先和坚决贯彻“循环经济”思想;5、试分析湿法磷酸清洁工艺的特点;答:第一,在突出主要产品磷酸制备的同时,通过“封闭循环”、工艺消化,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第二,磷矿中的氟通过吸收和相关反应,可制备NaSiF6等氟化学产品,反应产生的硫酸可返回系统用于分解磷矿;第三,磷石膏和碳酸氢铵反应转化为硫酸铵,然后再与氯化钾反应,磷石膏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氯化钾的转化率可达92%以上;第四,磷石膏转化中产生的碳酸钙,通过进一步处理可作为微细碳酸钙材料,也可通过净化处理,然后和磷酸反应生成磷酸钙盐,作为添加剂或助剂;第五章环境质量评价1、简述环境质量评价的任务和目的;答:环境质量评价的任务使在大量的检测数据和调查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来说明、确定和预测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类活动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程度;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目的是为环境管理和环境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也是为了比较各地区受污染的程度,从而达到控制、保护、利用、改善环境质量,使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相适应;3、常用的环境质量评价参数有哪些答:常用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参数有以下4种:1颗粒物:降尘、总悬浮颗粒物TSP、飘尘;2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3有害元素:氟、铅、汞、砷、氯、镉等;4:有机物:芳烃、卤代烃、总烃;4、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答:环境影响评价按评价对象可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中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和说明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价;2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5、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分为哪几类答:根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按评价对象可将环境影响评价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又分为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两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照环境影响程度可分为3类: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对环境影响很小的;第二篇化工安全生产技术概述1、简述生产事故分类;答:生产事故按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按事故造成的后果可分为:人身伤亡事故和非人身伤亡事故;2、何谓生产事故答:生产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3、简述安全技术基本内容及其与生产技术的关系;答:化工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预防工伤事故和其他各类事故的安全技术;预防职业性伤害的安全技术;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是生产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技术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安全技术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而发展;4、简述评定化工生产事故各等级的主要指标;答:工伤事故按伤害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按照目前的划分标准,死亡事故按伤亡人数多少又可分为:1一般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人至2人的事故;2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至9人的事故;3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非人身伤亡事故是指未造成人身伤亡,但造成经济损失的生产事故;一般当事故造成生产装置停产或减产,日产量降低50%以上的称重大事故;日产量降低10%~50%的称一般事故;第六章化工安全设计与安全管理1、如何确定化工设备设计的温度和压力选择化工设备材质要考虑哪些因素答: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应考虑到在最恶劣条件可能达到的温度和压力,而不是正常操作条件下的温度和压力;选择加工设备所用的材质,要考虑防腐、设备类型、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 2、确定企业安全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行政首长责任制;安全生产,人人呢有责;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小组与安全监督员;安全第一,重在预防;3、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有哪些基本内容答:第一,安全标准与规章制度的制定;第二,全员安全培训教育的实施;第三,安全检查;4、生产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包括工艺操作安全管理;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5、简述人机工程原则;答: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以研究人、机械、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如何使机械、环境符合人的形态学、生理学、心理学方面的特性,使人、机械、环境相互协调,以求达到人的能力与作业活动要求相适应,创造舒适、高效、安全的劳动条件的学科;人机工程原则主要包括工程技术方面、工作环境设计、工作量设计三方面的内容;第七章化工防火防爆技术1、请解释下列名词:燃烧、爆炸、闪点、着火点、自燃、自燃点、爆炸极限、危险度;答: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发光、发热的激烈的氧化反应;其特征是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爆炸:物质自一种状态迅速的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巨大能量的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闪点: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当火源接近易燃或可燃液体时,液面上的蒸气与空气混合物会发生瞬间火苗或闪光,这种现象称为闪燃;着火点:引发物质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着火点;自燃:指可燃混合气体或蒸汽自身热量或与无火花、无火焰的热表面接触,使温度升高,以及化学反应速度急剧增长而引起的着火现象;自燃点:可燃物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就是自燃点,也称为最低引燃温度;爆炸极限:可燃物质与空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合气,遇到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危险度: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危险度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上下限之差除以爆炸下限值;2、简述燃烧条件及形式;答: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有可燃物存在;有助燃物存在;有着火源;按参加反应的相态不同,可分为均一系燃烧和非均一系燃烧;均一系燃烧时指燃烧反应在同一相中进行;非均一系燃烧是指燃烧反应在不同相中进行;根据可燃性气体的燃烧过程,又分为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混合燃烧是指可燃气体预先同空气或氧气混合而进行的燃烧;扩散燃烧是指可燃性气体由于喷出,同周围空气或氧气接触,可燃性气体分子与氧分子相互扩散,一边混合,一边进行的燃烧;3、简述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答: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始温度;原始压力;惰性介质;容器的尺寸和材质;点火源;两种以上可燃气体或蒸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可燃气体与可燃粉尘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其他因素;4、简述可燃物危险性的主要指标;答:评定气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爆炸极限和自燃点;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闪点和爆炸温度极限;5、化工生产需控制的点火源有哪些答:主要有明火的控制;预防摩擦与撞击产生的火花;电器火花的控制;其他火源的控制四种;6、简述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及标志;答: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增安型标志e;隔爆型标志d;充油型标志o;正压充气型标志p;本质安全型标志i;防爆特殊型标志s;充沙型电气设备标志g;无火花型标志n;7、简述化工生产火灾的扑救原则;答:火灾扑救的一般原则是:报警早,损失小;边报警,边救活;先控制,后灭火;先救人,后救物;防中毒,防窒息;听指挥,莫惊慌;第八章工业毒物的危害及防护技术1、简述毒物毒性评价指标;答:第一类,LD100或LC100:表示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最低浓度;第二类,LD50或LC50: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MLD或MLC:表示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实验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LD0或LC0:表示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即使全组染毒,但实验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2、简述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答: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有3个,即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在生产过程中,毒物最主要的是通过呼吸道侵入,其次是皮肤,而经消化道侵入的较少;当生产中发生意外事故时,毒物有可能直接冲入口腔;生活性中毒则以消化道进入为主;3、简述化工生产防毒的“五同时”和“三同时”原则;答:“五同时”原则就是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三同时”原则是指对于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防毒技术措施要执行“三同时”,即同时设计、施工、投产的原则;4、简述急性中毒现场抢救原则;答: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应遵循下列原则: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切断毒物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促进生命器官功能恢复;补充:1、废水中投入混凝剂后,胶体因电位差降低或消除,破坏了颗粒的稳定状态称脱稳;脱稳颗粒相互聚集为较大颗粒的过程称为凝聚;未经脱稳的胶体也可形成大的颗粒,这种现象称为絮凝;2、吸附剂必须满足的要求有:吸附能力强;吸附选择性好;吸附平衡浓度低;容易再生和再利用;机械强度好;化学性质稳定;来源容易;价格便宜;3、脱附再生是吸附的逆过程,即在吸附剂结构不发生变化或变化极小的情况下,用某种方法将被吸附物质从吸附剂孔隙中除去,恢复吸附剂的吸附功能的过程;吸附剂的再生方法有加热再生、药剂再生、化学氧化再生、湿式氧化再生、生物再生等;4、发酵是将浓缩污泥置于密闭的消化池中,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分解稳定,这种有机物厌氧分解的过程成为发酵;5、除尘装置的处理量表示的是除尘装置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烟气量的大小,是表明装置处理能力大小的参数,烟气量一般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流量来表示,单位为m3/h;6、除尘装置的分级效率是指装置对某一粒径d为中心,粒径宽度为l范围的烟尘除尘效率,具体数值用同一时间内除尘装置除下的该粒径范围内的烟尘量占进入装置的该粒径范围内的烟尘量的百分比来表示;7、工业上已应用的脱除二氧化硫的方法主要为湿法,即用液体吸收剂洗涤烟气,吸收所含的二氧化硫;其次为干法,即用吸附剂或催化剂脱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硫;8、化工废渣的防治对策有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基本任务是将有害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减量化处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和减小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资源化的基本任务使采取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
填空题:1、我国工业污染在环境污染中占70% ,工业废水治理率为20% ,工业废气治理率为56% ,工业废渣治理率为50% 。
2、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3、化工污染的来源化工生产的原料和辅料、化工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
4、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有中和法、化学混凝、化学沉淀、氧化还原、电解。
5、在水处理过程中混凝的四种机理同时或交叉发生作用,低分子电解质以发生双电层作用为主(混凝剂);高分子凝结剂以架桥联结为主(絮凝剂)。
6、工业废水物化处理方法中常用的浮选法有加压浮选、曝气浮选、真空浮选、电解浮选、生物浮选,其中电解浮选可以产生氢气的气泡。
7、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微生物絮体处理废水的一类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8、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是颗粒物、氧硫化物、氧氮化物、氧碳化物、碳氢化物。
9、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10、对废催化剂的回收,重点是对贵重金属、有色金属及其氧化物进行回收。
问答题:一、目前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化工污染的来源有哪些?1、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污染程度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
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相当多的城市水、气、声、土壤环境污染仍较严重、农村环境质量有所下降,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
①大气污染日益加剧;②水域污染日益加剧;③垃圾围城现象普遍;④噪声污染普遍超标;⑤水土流失难以遏制;⑥土地荒漠化不断扩展;⑦濒危物种生境缩小;⑧水资源呈现短缺;⑨耕地资源逐年减少;⑩森林资源供不应求。
2、化工污染的来源(1)化工生产的原料和辅料:a、化学反应不完全(1分);b、原料不纯(1分); c、跑、冒、滴、漏(1分)(2)化工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a、燃烧产生废气(1分);b、冷却水(直接冷却水)(1分);c、副反应(1分);d、污染事故(1分)。
化工环境保护课后习题答案化工环境保护课后习题答案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化工行业作为重要的制造业之一,对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化工环境保护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化工环境保护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化工环境保护?化工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法,减少或消除化工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它涉及到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以及化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等方面。
2. 化工废水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化工废水处理的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方法;化学处理包括中和、氧化和还原等方法;生物处理则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废物。
3. 化工废气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化工废气处理的方法包括吸收、吸附、催化氧化和燃烧等。
吸收是利用溶液吸收废气中的有害成分;吸附则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污染物;催化氧化则通过催化剂将废气中的有机物氧化为无害物质;燃烧则是将废气中的污染物燃烧成二氧化碳和水。
4. 如何减少化工固体废物的产生?减少化工固体废物的产生可以从源头控制和资源回收两个方面入手。
源头控制包括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原料利用率和减少废物产生等措施;资源回收则是将废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5. 化工过程中如何降低能源消耗?化工过程中降低能源消耗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优化工艺,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设备设计,减少能源的损耗。
其次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利用余热回收、采用高效节能设备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管理,加强能源监测和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 化工环境保护的挑战有哪些?化工环境保护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挑战,化工环境保护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技术,以提高废物处理和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是成本挑战,环境保护措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经济负担。
绪论1、试分析现代化工生产的特点。
答:现代化学工业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生产物料大多属于有害危险物质;第二,生产工艺参数苛刻;第三,生产规模大型化;第四,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
2、什么是环保管理“三同时”原则?什么是环保管理八项制度?答:环保管理“三同时”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环保八项制度指“三同时”制度;环境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污染集中控制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3、什么是安全生产“五同时”原则?答:安全生产“五同时”原则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价生产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价安全工作。
第一篇化工环境保护技术概述1、简述化工环境污染的种类。
答:化工环境污染的种类,按污染物质的性质可分为无机化工污染和有机化工污染;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废水及废渣。
2、简述化工环境保护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化工污染的防治;第二,环境质量评价;第三,化工环境系统工程。
3、简述花红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答:化工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化工生产的原料、半成品及产品。
可能的原因是化学反应不完全;原料不纯;物料泄漏;产品使用不当及其废弃物。
(二)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
主要有燃烧过程;冷却水;副反应和副产品;生产事故造成的化工污染。
第一章化工废水处理技术1、衡量水污染的主要指标及其基本定义。
答:常用的水污染指标有: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有饱和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20度,经过一定天数讲解每升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量,常用单位mg/L,常以5日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化学需氧量(COD,表示用强氧化剂把有机物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所消耗的相当氧量;总需氧量(TOD,当有机物完全被氧化时, C H、N、S分别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水、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时所消耗的氧量;总有机碳(TOC,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总含碳量,以碳含量表示;悬浮物(SS),水样过滤后,滤膜或滤纸上截留下来的物质;PH有毒物质,表示水中所含对生物有害物质的含量;大肠杆菌群数,指每升水中所含大肠杆菌的数目。
2、试叙述废水处理的主要原则。
答:化工废水处理的主要原则首先是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出发,改革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污染物,防止废水外排,进行综合利用和回收。
3、简述废水分级处理的主要内容。
答:废水处理深度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分离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胶状物、浮油或重油等,可以采用栅网过滤、自然沉淀、上浮、隔油等方法。
二级处理主要是去除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溶解物和部分胶状的污染物,用以减少废水的BOD和COD通常采用生物化学法处理,这是含有机物废水处理的主体部分。
三级处理主要是去除生物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废水中溶解的无机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和化学氧化,也可采用离子交换或膜分离技术等。
4、简述浮选法清楚废水污染物的原理。
答:浮选法就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粘附废水中的污染物,使其密度小于水而浮到水面,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过程。
浮选法主要根据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原理,使污水中固体污染物粘附在小气泡上。
5、简述评定活性污泥的主要指标。
答:主要指标有以下几项: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指1L混合液内所含的悬浮固体(SS)的量,也称污泥浓度;污泥沉降比(SV%,是指一定量的曝气池废水静置30min 后,沉淀污泥与废水的体积比,用%表示;污泥容积指数(SVI),又称污泥指数,是指一定量的曝气池废水经30min沉淀后,1g干污泥所占有沉淀污泥容积的体积,单位是ml/g,它实质是反映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指1L混合液内所含挥发性悬浮固体的量,单位为g/L。
6、简述生化法处理废水对水质的基本要求。
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PH 一般对好氧生物处理的PH可保持在6~9范围内,对厌氧生物处理,PH应保持在~8之间;温度,一般生物处理要求水温控制在20~35度之间;水中的营养物及其毒物,一般对氮、磷的需要量应满足BOD5:N:P=100:5:1(质量比);氧气,好氧生物一般要求反应器废水中保持溶解氧浓度在2~4mg/L 左右为宜;有机物浓度,一般进水B0D5直以不超过1000mg/L及不低于100mg/L为宜。
7、简述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答:好氧生物处理时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参与,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代谢过程;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主要是厌氧菌的作用,来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兼性氧化也叫兼气性氧化或兼气性分解,是兼气性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果,兼性微生物既能在有氧环境中也能在无氧条件下生存。
8、简述我国地面水质量标准分类和废水排放标准分级。
答:按功能高低分为5 类,一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二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三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四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五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第二章化工废气处理技术1、按其存在状态空气污染物可分为哪两大类,并简述其基本处理方法。
答:可分为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颗粒污染物可通过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4 类除尘设备除去;气态污染物则可通过吸收法、吸附法、催化转化法、燃烧法和冷却法等除去。
2、简述粉尘粒度的两种分布。
答:第一种为分级分布,对应的有分级分布曲线,表示每种粒径的粒子占全部粒子总数的分率f 与其粒子的粒径x 之间的关系,即f 曲线,分级分布曲线又称为频率分布曲线。
第二种为积分分布,对应的有积分分布曲线,它反映大于某粒径的尘粒占全部尘粒的分率R 与此粒径x之间的关系,即R曲线,积分分布曲线又称为累积分布曲线。
3、简述催化法脱除氮氧化物的原理。
答:在催化剂作用下,用还原剂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的方法称为催化还原法。
依催化剂与废气中的氧气发生作用与否,分为两类:非选择性催化还原,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原剂不加选择的与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氧气同时发生反应,作为还原剂气体可用氢气和甲烷等;选择性催化还原,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原剂只选择性的与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而不与废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常用的还原剂气体为氨气和硫化氢等。
第三章化工废渣处理技术1、简述废渣预处理技术。
答:固体废物预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方法,将废渣转变成便于运输、贮存、回收利用和处置的形态。
预处理技术常用的方法有分选、压实、破碎和固化等。
常用的固化技术有水泥基固化法、石灰基固化法、热塑性材料固化法、高分子有机物聚合稳定法和玻璃基固化法。
2、简述废渣处理中焚烧法和热分解法技术原理。
答:焚烧法是将可燃固体废物集中在焚烧炉中通空气彻底燃烧的方法;热分解法是利用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受热分解的过程。
焚烧是放热的,热解是吸热的;焚烧的产物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水,而热解的产物主要是可燃的低分子化合物。
3、简述磷石膏制取硫酸钾的原理及流程。
答: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磷石膏在水溶液中与碳酸氢铵反应生成硫酸铵与碳酸钙,分离出的副产品碳酸钙可用于生产石灰、水泥或土建;第二部分是硫酸铵溶液在促进剂的作用下与氯化钾在90 度左右时进行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氯化铵。
4、简述常用化工废渣处理的方法及特点。
答:对于化工废渣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法、焚烧法、热解法,微生物分解法和转化利用法5 种。
化学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特点有:产生和排放量大;危险废物种类多,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对土壤的污染;对水域的污染;对大气的污染;废弃物再资源化可能性大。
第四章化工清洁生产概要1、简述化工清洁生产的原理与技术。
答:化工清洁生产的原理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设计、生产安全化学品;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设计选择安全、高效的化学反应;采用环境友好的溶剂、助剂、催化剂;催化剂使用优于化学试剂;合理使用和节省能源;预防污染的检测和控制;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化学。
化工清洁生产的主要技术有超临界流体技术、新型催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微波技术、超声技术、膜技术、辐射加工技术等。
2、何谓清洁生产?答:我国法律定义清洁生产为: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简述现代化工清洁生产的途径。
答:实现化工清洁生产的途径有; 革新产品体系,正确规划产品方案及选择原料路线;实现资源和能源充分、综合利用;采用高效设备和少废、无废的工艺;组织物料和能源循环使用系统;加强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采取必要的末端“三废”处理。
4、何谓循环经济?有什么优点?答:循环经济是围绕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再生活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馈过程,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
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 Reduce,Reuse,Recycle )原则。
5、“生态经济” 、“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三者之间有何关联?答:这三个概念本质上是完全相洽的。
从内涵看,“循环经济”本身就是“清洁生产”技术库中的组成部分;而“清洁生产” 又是生态经济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但这三个概念不是替代关系。
循环经济更进一步突出了“物质循环使用”与“废弃物再利用”在资源环境问题中的意义。
根据中国当前的经济—环境现实状况,就经济—社会层面而言,“生态经济”提法较为恰当;就经济活动层面而言,“清洁生产”的提法较为贴切;就资源环境问题的发展方向而言,“循环经济”的提法最有前途,可见循环经济是一个理想的、应当优先追求和重点发展的前景。
它诞生、成长于“清洁生产” 、“生态经济”的大环境下。
后者为前者创造实施与发展的条件。
在能实施“循环”的地方,应优先和坚决贯彻“循环经济”思想。
5、试分析湿法磷酸清洁工艺的特点。
答:第一,在突出主要产品磷酸制备的同时,通过“封闭循环” 、工艺消化,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第二,磷矿中的氟通过吸收和相关反应,可制备NaSiF6 等氟化学产品,反应产生的硫酸可返回系统用于分解磷矿;第三,磷石膏和碳酸氢铵反应转化为硫酸铵,然后再与氯化钾反应,磷石膏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氯化钾的转化率可达92%以上;第四,磷石膏转化中产生的碳酸钙,通过进一步处理可作为微细碳酸钙材料,也可通过净化处理,然后和磷酸反应生成磷酸钙盐,作为添加剂或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