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专11-123级化工安全与环保复习题(含部分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4.64 KB
- 文档页数:20
《化工安全与环保》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安全、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即系统中的危险伤害在人们能够接受的程度。
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同时违背人们的意愿后果。
灾害、指不但发生了事故,而且事故状态扩展,对外界造成威胁,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并求得外部支持。
氧差额、系统的氧含量与系统的碳、氢和其他可氧化元素完全氧化所需的氧量之间的差值。
重大危险源、长期或临时地加工、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或能量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设施、设备、场所)。
爆炸极限、可燃气体、粉尘或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的极限浓度称为爆炸极限。
爆炸、指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
化学性爆炸、指使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反应,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和能量而引起的爆炸现象。
物理性爆炸、指由物理因素(如温度、体积、压力)变化而引起的爆炸现象。
粉尘爆炸、是粉尘粒子表面和氧作用的结果。
其实质是气体爆炸气体分解爆炸临界压力、在高压下容易引起分解爆炸的气体,当压力降至某个数值时,火焰便不再传播,这个压力称作该气体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
殉爆、爆炸时形成的冲击波由它本身的能量所支持,迅速传播并能远离爆轰的发源地而独立存在,同时可引起该处的其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炸药爆炸化学危险物质、指有燃烧、爆炸、毒害、腐蚀等性质,以及在生产、存储、装卸、运输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任何化学品。
燃烧、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同时伴有发光、发热的激烈的氧化反应。
其特征是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
临界直径、当管径(或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时,火焰即不能通过,这一间距叫临界直径,也称最大灭火间距。
最小点火能、爆炸性混合物在各种浓度下引爆的最低能量。
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如水、二氧化碳等,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终止。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劳动保护:2、安全管理:3、危险化学品:4、化学爆炸:5、化学灼伤: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1、燃烧的三个要素:、、。
2、职业中毒的类型、、。
3、化工企业的噪声种类:、、、、。
4、辐射的种类和。
5、从事化学工业工作的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的方针政策。
6、化工污染物的种类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和;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和,简称“三废”。
7、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按照功能可分成三类:、、。
8、按照腐蚀反应的机理腐蚀分为和两类。
9、和是化工生产的首要任务,是化工生产的保障,是化工生产的保障。
10、化工设备检修可分为与。
11、当化学物质接触人体组织时,应迅速脱去衣服,立即使用冲洗创面。
三、选择题(1-10单选每题1分;11-20多选每题2分;工30分)1、化工污染不包括()A水污染B固体废弃物污染C信息污染D大气污染2、为消除静电危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 保护接零B 绝缘C 接地放电3、下列()不是压力容器的安全泄压装置。
A、安全阀B、爆破片C、易熔塞D、防爆帽4、下列压力容器不属于分离容器的是()A、过滤器B、干燥塔C、汽提塔D、蒸发器5、人耳能听到的声频范围一般在()之间。
A 2~2×103 HzB 20~20×103 HzC 20~20×103 HzD 0~2×105 Hz6、氢氰酸的主要危害在于其()。
A.燃烧爆炸危险B.毒性C.放射性 D.腐蚀性7、在不同场所中,各种携带型电气工具要选择不同的使用电压,因此在无高度触电危险的场所,不应超过()A 220VB 65VC 36VD 12VE 6V8、工作压力为5MPa的压力容器属于()。
A 高压容器B 中压容器C 低压容器D 安全监察范围之外9、大部分的触电死亡事故是( )造成的。
A.电伤B.摆脱电流C.电击D.电烧伤10、干粉灭火器所采用的灭火方法是()A.隔离B.化学中断法C.冷却D.窒息11、泡沫灭火剂的原理是()A窒息作用B冷却C化学中断法D隔离12、灭火的方法有()A、冷却法B、隔离法C、窒息法D、抑制法13、、燃烧过程具有的特征()A 发光B 发热C 有新物质生成D 无新物质生成14、工业毒物按其物理形态可分为()A 气体B 蒸汽C 烟D 雾E 粉尘15、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A 呼吸道B 皮肤C 消化道D 神经系统16、化学灼伤的程度与()有关。
化工安全与环保试题附答案解析一、名词解释(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本题15分,每题3分)1、劳动保护:2、安全管理:3、危险化学品:4、化学爆炸:5、化学灼伤:二、填空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本题15分,每题3分)1求真务实引路育人1、燃烧的三个要素。
2、职业中毒的类型。
3、化工企业的噪声种类。
4、辐射的种类和。
5、从事化学工业工作的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的方针政策。
6、化工污染物的种类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和;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和,简称“三废”。
7、压力的安全附件按照功能可分成三类。
8、按照侵蚀反应的机理侵蚀分为和两类。
9、和是化工生产的首要任务,是化工生产的保障,是化工生产的保障。
12求真务实引路育人10、化工设备检修可分为与。
11、当化学物质接触人体组织时,应迅速脱去衣服,立即使用冲洗创面。
A 2~2×103Hz。
B 20~20×103HzC 20~20×103HzD 0~2×105Hz6、氢氰酸的主要危害在于其()。
A.燃烧爆炸危险B.毒性C.放射三、选择题(1-10单选每题1分;11-20多选每题2分;工30分)1、化工污染不包括()性D.腐蚀性7、在不同场所中,各种携带型电气工具要选择不同的使用电A水净化B固体废弃物净化C信息净化D大气净化2、为消除静电危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保护接零B绝缘C接地放电3、下列()不是压力的安全泄压装置。
A、安全阀B、爆破片C、易熔塞D、防爆帽4、下列压力不属于分离的是()A、过滤器B、枯燥塔C、汽提塔D、蒸发器5、人耳能听到的声频范围一般在()之间。
2压,因此在无高度触电风险的场所,不应超过()A 220V。
B 65V。
C 36V。
D 12V。
E 6V8、事情压力为5MPa的压力属于()。
A高压B中压C低压D安全监察范围之外9、大部分的触电死亡事故是()造成的。
A.电伤B.摆脱电流C.电击D.电烧伤10、干粉灭火器所采用的灭火方法是()3求真务实引路育人A.隔离B.化学中断法C.冷却D.窒息17、从声音的传播途径上控制噪音的手段包括()11、泡沫灭火剂的原理是()A吸声B隔声C消声D隔振E阻尼A梗塞作用B冷却C化学停止法D断绝18、下列属于有毒气体的有()12、灭火的方法有()A、N2B、COCl2C、HCN。
一、单项选择题(20分)1.发生粉尘爆炸的首要条件是(A )A 粉尘自燃B 浓度超过爆炸极限C 起始能量D 与空气混合2、化学性爆炸可称为(C )A 燃烧B 自燃C 瞬间燃烧D 着火3、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化学品气体的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时,工人必须使用适当的( B )A 预防药剂B 个人防护用品C 保健品D治疗药剂4、安全阀是一种( D )装置。
A 计量B 连锁C 报警D 泄压5、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数值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爆炸危险性(B )A 越小B 越大C 不变D 不确定6、对于不宜进行通风换气的缺氧作业场所,应采用(A )A 空气呼吸器B 过滤式面具C 氧气呼吸器D 口罩7、工业毒物对神经系统的危害不包括(B )A 中毒性周围神经炎B 神经紊乱C 神经衰弱症候群D 急性中毒性脑病8、以下不会引发火灾事故的是(B )A冲击摩擦B电磁辐射C静电火花D高温表面9、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是什么系统的损害?( A )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造血系统D循环系统10、锅炉水位是保证供汽和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操作人员应不断地通过( A )监视锅内的水位。
A压力表B安全阀C水位表D温度表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 C )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A 半B 1C 2D 312、用纯氮气置换可燃气体后进入密闭罐内作业,在没有任何个体防护措施时,作业人员有可能发生( A )。
A 闪电式死亡B 呼吸急促C 慢性缺氧D 头晕症状13、职业中毒对人体系统及器官的损害,其中一项不是:(D )A 神经系统及血液和造血系统B 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C 皮肤D 肝脏14、大氮肥火炬的燃烧形式属于( B )。
A 动力燃烧B 扩散燃烧C 喷流式燃烧D 喷雾燃烧15、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化工安全与环保复习题1、试分析现代化工生产的特点。
2、简述化工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3、衡量水污染的主要指标及其基本定义。
4、试叙述废水处理的主要原则。
5、简述废水分级处理的主要内容。
6、简述浮选法清楚废水污染物的原理。
7、简述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8、简述我国地面水质量标准分类和废水排放标准分级。
9、简述废渣处理中焚烧法和热分解法技术原理。
10、简述常用化工废渣处理的方法及特点。
11、何谓循环经济?有什么优点?12、常用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参数有哪些?13、请解释下列名词:燃烧、爆炸、闪点、着火点、自燃、自燃点、爆炸极限、危险度、爆轰、毒物、氧指数、最小点火能量、最小氧气浓度、最小割集、结构重要度。
14、简述燃烧条件及形式。
15、简述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
16、简述可燃物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17、化工生产需控制的点火源有哪些?18、简述化工生产火灾的扑救原则。
19、简述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20、简述混凝法处理废水21、吸附剂的要求22、化工废渣的防治对策23、什么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24、自燃的类型25、影响可燃物质自燃点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26、影响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阻火器的工作原理?27、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常用灭火剂及其灭火原理?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救?28、比较安全阀和爆破片装置的优缺点?29、利用最小割集进行结构重要度分析的原则。
30、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基本思想是什么?31、什么是环境污染?32、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33、何谓酸雨?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我国酸雨属于什么类型?34、何谓温室效应?引起温室效应的物质有哪些?35、温室效应对环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36、化工污染的种类及来源?化工污染有哪些特点?化工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是什么?37、世界环境日为哪一天?请写出两个环境日的主题?并对一个主题谈谈你的看法.38、什么是安全与事故39、人机工程学及其解决的问题40、安全工程及其研究的基本内容41、化工装置紧急状态42、什么是环境43、环境科学及其具体内容44、环境问题及环境问题的类型45、当代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46、环境工程及其主要内容47、危险化学品类型48、按照毒性物质物理状态将毒物分成那些种类49、毒性常用的评价指标有哪几种50、毒性物质分类51、自动控制系统分类52、什么是安全检查表53、什么是事故树分析法,其分析步骤如何?要会用事故树分析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54、什么是事件树分析法,其分析步骤如何?55、美国道化学公司评价法的步骤有哪些?56、化工废气的特点及治理方法57、化工废水的来源与特点58、化工废水污染的特点59、水污染综合防治措施60、化工废渣的特点61、什么是污泥及污泥的处理,污泥处理的目的是什么?62、城市垃圾及其处理方法63、什么是“三同时”、“三同步”、“三统一”64、污泥的水分有哪几种,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方法有哪些?65、什么是硫铁矿渣,其成分主要是,处理方法有哪些?。
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化工工艺设计的核心是()A. 安全设计B. 环境保护C. 能源节约D. 生产效率提升正确答案:A2.化学反应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A. 反应速率B. 混合比例C. 温度控制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化工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来保护环境。
A. 预防污染B. 减少废气废水排放C. 回收再利用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4.在化工装置设计中,应考虑()因素。
A. 安全性B. 经济性C. 可操作性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5.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来确保操作安全。
A. 机械安全B. 电气安全C. 化学品危险性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1.操作过程中,应遵守“三同时”,即()。
正确答案:岗位人员到岗、设备到位、材料到齐。
2.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正确答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化工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工作。
正确答案:环境监测。
4.残余风险的评估是化工安全管理的()环节。
正确答案:重要。
5.化学品的存储应按照()进行分类储存。
正确答案:危险性。
三、简答题1.简述化工装置设计中的安全设计原则。
答:化工装置设计中的安全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点:–安全设计应从装置的设计开始即可考虑,重视安全,在设计中充分考虑防范各种可能的事故,减小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造成的损失。
–安全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保装置的设计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安全设计应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安全,设计合理的人机界面,减少人为因素对事故的影响。
–安全设计应注重装置的容易操作性和可维护性,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和维护工作,确保装置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2.简述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答: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几点:–预防污染:采取措施防止废弃物产生,减少废弃物排放。
例如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或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
复习题一、名词解释事故、灾害、垂大危险源、化学危险物质、最小点火能、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化学抑制灭火法、闪点、临界压力、临界温度、闪燃、职业屮每、灼伤、热力灼伤、化学灼伤、复合性灼伤、压力容器、外部检验、内外部检验、耐压试验、脆性破坏、疲劳破坏、腐蚀破坏、韧性破坏、蠕变破裂、限定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动火作业、噪声氧差额=系统中(具有氧最)一(完全氧化需氧最),氧差额<0,系统缺氧;氧差额>0,系统剩余氧。
爆炸极限:可燃气体、粉尘或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的极限浓度称为爆炸极限。
爆炸指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
化学性爆炸指使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反应,同时产生大最气体和能量而引起的爆炸现象。
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在化学爆炸后均发生了质的变化。
物理爆炸指山物理因索(如温度、体积、压力)变化而引起的爆炸现象。
粉尘爆炸:当粉尘表面达到一定温度时(受热辐射作用〉,山于热分解或干镭作用,粉尘表面会释放出可燃性气体,这些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发生粉尘爆炸。
气体分解爆炸的临界圧力:在高压下容易引起分解爆炸的气体,当压力降至某个数值时,火焰便不再传播,这个压力称作该气体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
殉爆:山于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燃烧产物急剧膨胀,像活塞一样积压其周围气体,反应所产生的能戢有一部分传给被压缩的气体层,于是形成的冲击波山它本身的能量所支持,迅速传播并能远离爆轰的发源地而独立存在,同时可引起该处的其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炸药爆炸,从而发生一种“殉爆”现象。
燃烧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同时伴有发光、发热的激烈的氧化反应。
其特征是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
最小点火能最:各种爆炸性混合物都有一个最低引爆能最,即点火能最。
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如水、二氧化碳等,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终止。
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化工安全与环保》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重大危险源爆炸极限、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殉爆化学危险物质、燃烧、点火能量、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化学抑制灭火法闪点、临界压力、临界温度、闪燃职业中毒、灼伤、热力灼伤、化学灼伤、复合性灼伤压力容器、脆性破坏、疲劳破坏、腐蚀破坏、韧性破坏限定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噪声二、单选题1、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的自燃点分别为537℃、515℃、466℃、365℃,那么这几种物质中()最易自燃。
A 甲烷B 乙烷C 丙烷D丁烷2、Ag2C2、CuC2、NI3、TNT等四种爆炸物中,()爆炸危险最小。
A Ag2C2B CuC2C NI3D TNT3、CH≡CH、CH2=CH2、CH3CH3等三种物质中,()毒性最小。
A CH≡CHB CH2=CH2C CH3CH3D 三者毒性一样大4、下列不属于刺激性毒物的是()A Cl2B盐酸蒸气 C SO2 D NH3 E HCN5、停炉10天左右宜用的保养方法有:()A、干法B、湿法C、热法D、冷法6、下列压力容器不属于分离容器的是()A、过滤器B、干燥塔C、汽提塔D、蒸发器7、下列专用于盛装乙炔是:()A、压缩气体气瓶B、液化气体气瓶C、溶解气体气瓶D、高压气体气瓶8、人耳能听到的声频范围一般在()之间。
A 2~2×103 HzB 20~20×103 HzC 20~20×103 HzD 0~2×105 Hz9、铁质硫酸贮罐用水冲洗后还应用()吹扫。
A N2B H2C 空气D 水蒸汽E He10、氧气瓶和移动式乙炔瓶发生器应距明火()以上。
A 2.5mB 5mC 10m D15m11、()级以上大风、暴雨、打雷、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所有的露天高处作业。
A 2B 4C 6D 812、正常情况下厂区行驶车速不得大于()A 40 km/hB 25 km/hC 15 km/hD 5 km/h13、常用危险化学品具有燃烧性、()、毒性和腐蚀性。
1 、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有、、、和电解。
2、化工生产“三废”指的是、、。
3、燃烧三要素包括、、。
4、对废催化剂的回收,重点是对、及其进行回收。
5、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是。
6、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7、《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规定,对依法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水体,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总量控制计划分配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该水体的什么实施方案。
( )A.总量控制B.污染物控制C.氨氮D.COD 控制2、有毒有害物品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由呼吸道、 ( )、和消化道。
A. 皮肤B. 口腔C.食品D. 眼睛3、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 )米。
A. 3 米B.4 米C.5 米D.1 米4、在电焊作业的工作场所不能设置的防火器材是( )。
A.干粉灭火器B.干沙C.水D.二氧化碳灭火器5、环境噪声污染是指什么?( )A.影响听力的噪声B.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C.超过排放标准的噪声D.难以忍受的噪声6、接触危险化学品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防火演习,提高紧急事态时的( )能力。
A. 承受B.应变C.逃跑D.控制7、停车卸压要严格控制放空速度是为了防止因放空产生( )引起着火。
A.泄压过快B.损坏管道C.静电D.可燃气体8、氧气瓶直接受热发生爆炸属于( )。
A.爆轰B. 物理性爆炸C.化学性爆炸D.殉爆9、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
A.行业标准B.地方标准C.企业标准D.职业标准1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 )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
化工安全与环保试题一、选择题1. 化工生产中,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危险品?A. 易燃液体B. 腐蚀性物质C. 放射性物质D. 纯净水2. 化工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前,必须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估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产品价格B. 评估市场需求C. 预防环境污染D. 增加企业利润3.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以下哪种操作不符合安全规范?A. 使用防护眼镜B. 穿戴防静电服C. 在易燃区域使用明火D. 定期检查安全设备4. 化工企业排放的废水应如何处理才能达到环保标准?A. 直接排放B. 经过处理后再排放C. 随意倾倒D. 混合其他液体后排放5. 化工生产中,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A. 化学品泄漏B. 火灾事故C. 设备正常运行D. 员工受伤二、判断题1. 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错)2. 化工生产中,所有的化学品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
(对)3. 环保法规要求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忽略噪音污染。
(错)4. 化工企业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和环保知识的培训。
(对)5. 化工生产中,使用过期的防护设备不会对员工安全构成威胁。
(错)三、简答题1. 请简述化工生产中常见的三种危险化学物质及其安全防护措施。
2. 描述化工企业在设计生产流程时应该考虑的环保因素。
3. 阐述化工企业如何处理固体废弃物以符合环保要求。
4. 说明化工企业应如何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环境事故。
5. 讨论化工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四、论述题1. 论述化工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平衡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关系。
2. 分析当前化工行业面临的环保挑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3. 探讨化工企业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
4. 评述化工企业在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就化工企业在环保和安全方面的社会责任进行深入讨论,包括其对社区和环境的长远影响。
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⒈安全的含义及安全工程的基本内容?安全是指不会引起死亡、职业病、设备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的一种状态。
国家标准(GB/T 28001)对“安全”给出的定义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安全技术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研究采取怎样的技术措施将其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和其他各类事故的发生劳动卫生技术针对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着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会引起机体器官发生病变,导致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研究如何防治职业危害的技术措施。
这方面的内容也称职业卫生。
防尘防毒、噪声治理、振动消除、通风采暖、采光照明、其他物理化学有害因素的防护、现场急救等。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对安全生产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它是从立法上和组织上采取措施,保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管理、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⒉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方针、“三同时”和“四不放过”原则分别是?安全生产方针的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四不放过:(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2)责任人员未受到处理不放过;(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4)事故指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⒊事故特性?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在安全上的意义?特性:1.因果性事故因果性是说一切事故的发生都是有一定原因引起的,这些原因就是潜在的危险因素。
这些危险因素来自人和物等方面。
这些危险因素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相互作用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2.偶然性事故的偶然性是指事故的发生是随机的,服从统计规律。
3.潜伏性意义:如果我们注重这些事件,管理安全会更加有效。
因为每330个事件中会包含一次严重事故,而且组织起来要更经济。
⒋预防事故的基本原则?什么是“3E”措施?事故分为自然事故和人为事故。
《化工安全与环保》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A
5.B
6.A
7.B
8.C
9.C 10.B
二、判断题
1.错
2.对
3.对
4.错
5.错
6.错
7.错
8.对
9.错
10.对
三、简答题
1.大气污染的种类有哪些?
(1)碳氧化合物;(2)氮氧化物;(3)硫氧化物;(4)碳氢化物;(5)光化学烟雾;(6)颗粒物质;(7)放射性物质。
2.什么叫安全色?
安全色是表达“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
四、问答题
1.防止事故扩大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答:一旦发生较大的爆炸、燃烧及有毒物质大量外泄的事故时,必须迅速判明原因,立即切断事故源,必要时由班长下达局部停车或全部停车命令;立即救出受伤或中毒人员到安全地点进行抢救,并迅速通知急救部门;事故现场除留下必须的操作及救护人员外,其他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迅速向上级部门报告,视情况通知消防部门;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镇静,统一指挥,防止在慌乱中进一步扩大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失。
化工操作工考试-安全与环保部分1、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方法有()A.沉淀;B.吸收法;C.浮选法;D.分选法。
2、下列物质中不是化工污染物质的是()A.酸、碱类污染物;B.二氧化硫;C.沙尘;D.硫铁矿渣。
3、当设备内因误操作或装置故障而引起()时,安全阀才会自动跳开。
A.大气压;B.常压;C.超压;D.负压4、下列气体中()是惰性气体,可用来控制和消除燃烧爆炸条件的形成。
A.空气;B.一氧化碳;C.氧气;D.水蒸汽。
5、()有知觉且呼吸和心脏跳动还正常,瞳孔不放大,对光反应存在,血压无明显变化。
A.轻型触电者;B.中型触电者;C.重型触电者;D.假死现象者。
6、我国企业卫生标准中规定硫化氢的最高允许浓度是()mg/m3空气。
A.10;B.20;C.30;D.40。
7、只顾生产,而不管安全的做法是()行为。
A.错误;B.违纪;C.犯罪;D.故意。
8、不能有效地控制噪声危害的是()。
A.隔振技术;B.吸声技术;C.带耳塞;D.加固设备9、不适合废水的治理方法是()A.过滤法;B.生物处理法;C.固化法;D.萃取法。
10、皮肤被有毒物质污染后,应立即清洗,下列哪个说法准确()A.碱类物质以大量水洗后,然后用酸溶液中和后洗涤,再用水冲洗;B.酸类物质以大量水洗后,然后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后洗涤,再用水冲洗;C.氢氟酸以大量水洗后,然后用5%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和后洗涤,再涂以悬浮剂,消毒包扎;D.碱金属以大量水洗后,然后用酸性水溶液中和后洗涤,再用水冲洗。
11、工业上噪声的个人防护采用的措施为()。
A.佩戴个人防护用品B.隔声装置C.消声装置12、化工生产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三废”,下列那个有害物质不属于“三废”。
()A.废气B.废水C.有害物质13、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其中最主要的是()。
A.皮肤;B.呼吸道;C.消化道;D.肺。
14、下列哪项是防火的安全装置()A.阻火装置;B.安全阀;C.防爆泄压装置;D.安全液封。
化工专11-1、2、3级化工安全与环保复习题(含部分答案)1、什么是环境?①从哲学上来讲,环境是一个相对于主体的客体,它与其主体之间相互依存;它的内容随着主题的不同而异。
②对于环境科学而言,“环境”的含义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③《环境保护法》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我国1989年12月26日公布并施行了一个有关环境的什么法规?1973年颁布了一个什么环境标准?《中华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工业“三废”排放标准》3、世界环境八大公害事件是什么?1)比利时马斯河马谷烟雾事件2)美国多诺拉镇烟雾事件3)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4)日本水俣事件5)日本富山事件6)日本四日市事件7)1970年7月13日,日本东京市光化学烟雾事件8)1972年,伊拉克汞中毒事件4、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什么宣言,唤起了世界对环境问题的注意?《人类环境宣言》5、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首要问题是什么?人口、资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首要问题是人口的急剧增加。
6、什么叫酸雨?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酸雨有哪些主要危害?中国酸雨区面积约占其国土面积的比例是多少?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雹等),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SO3和NOx;酸雨的危害主要是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改变土壤性质与结构,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腐蚀建筑物和损害人体的呼吸道系统和皮肤;中国酸雨区面积约占其国土面积的比例是30%。
7、有毒的污染物,可以通过哪三条途径侵入人体?途径:呼吸道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
8、1983年12月31日——1984年1月7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上,李鹏总理代表国务院宣布了一项什么基本国策?我国的环境污染的特征是什么?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环境污染的特征是超前性、广泛性。
化工安全与环保复习题一、选择题1.化学品危险性级分为几类?– A. 1类– B. 2类– C. 3类– D. 4类2.化学品标志中,爆炸标志显示为什么颜色?– A. 红色– C. 蓝色– D. 绿色3.化学品容器上应标明的重要信息是什么?– A. 批号– B. 生产日期– C. 安全注意事项– D. 原始材料信息4.化学工艺过程中,下列哪种情况下会发生爆炸?– B. 高压– C. 杂质– D. 过饱和5.高温下的物料运输、储存、加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是什么?– A. 爆炸– B. 中毒– C. 火灾– D. 腐蚀6.化学品泄漏后,应采取哪些措施?– A. 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B. 捡拾泄漏物– C. 处理废弃物– D. 灭火7.工业废水该如何处理?– A. 直接排放到河流– B. 经过处理后排放– C. 倒入地下水源– D. 倒在地面上8.下列哪种情况属于环境污染?– A. 大气污染– B. 车辆排放废气– C. 溢油– D. 饮用水污染9.化工企业如何减少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A.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 B. 增加产量以提高经济效益– C. 忽视环境保护要求– D. 减少投入,降低治理成本10.环境保护法规中,下列哪个行为被视为违法行为?– A. 随意排放烟气– B. 向河流排放废弃物– C. 拒绝接受环境检查– D. 未使用环保设备二、填空题1.__________是指通过减少污染源、加强污染物的控制和管理,以达到减少和防止污染发生的目的。
2.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__________管理制度,对化学品进行安全管理。
3.化学品的包装容器上应标明化学品的__________、储存条件等信息。
4.工业废气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吸附等。
5.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__________。
6.处理环境污染应采取__________的方法,不能简单地转移污染,应进行综合治理。
化工环保安全知识题及答案化工环保安全知识题及答案汇总化工环保安全知识题及答案汇总:1.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所说的危险化学品?A.氯气B.乙醇C.一氧化碳D.丙烯腈答案:C解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2.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不得向未经办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用于经营的危险化学品。
答案:正确解析: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不得向未经办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用于经营的危险化学品。
3.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其使用量多大时需要申请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答案:甲类危险化学品10吨,乙类危险化学品50吨,需要申请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解析: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条,对发生重大事故风险可能性较大的列为第一类危险化学品,对发生较大事故风险可能性较大的列为第二类危险化学品,对发生一般事故风险可能性较大的列为第三类危险化学品。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对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危险化学品分别制定相应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申领数量标准。
甲类危险化学品10吨,乙类危险化学品50吨,需要申请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4.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由哪个部门核发?答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解析: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并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
5.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几年?答案:3年。
解析: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
化工环保安全知识题及答案归纳化工环保安全知识题及答案归纳如下:1.化工生产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工艺环节是(B)。
A.压缩环节B.合成氨生产岗位C.精馏岗位D.储存运输环节2.化工生产要严格执行(A)制度。
化工安全与环保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65分,错一题扣1分)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消防结合,以防为主”是安全生产方针在消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2、我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体制,以期与国际接轨。
3、《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简称四十一条禁令,主要内容是:⑴生产厂区十四个不准,规定厂区内不准吸烟、上班时间不准睡觉等;⑵操作工的六严格包括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严格进行巡回检查、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严格执行操作法、严格遵守劳动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安全规定;⑶动火作业六大禁令,规定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⑷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要求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⑸机动车辆七大禁令,严禁无阻火车辆进入禁火区;4、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是:⑴企业安全工作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⑵企业的各级领导人员和职能部门,应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负责,同时向各自的行政首长负责;⑶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企业的每个职工必须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做到各有职守,各负其责。
5、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有:⑴入厂三级教育。
新入厂的人员(包括新工人、调入人员、临时工、外用工、实行人员)均需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即厂级教育、车间级教育、班组级教育;⑵日常教育⑶特殊教育⑷安全考核。
6、事故调查处理的“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周围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7、安全事故的责任划分依据有:⑴企业安全管理实行厂长负责制同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相结合的责任制。
⑵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不科学由总工程师和分管厂长负责。
⑶设计有缺陷或不符合设计规范的,由设计者及审批者负责。
什么是环境?①从哲学上来讲,环境是一个相对于主体的客体,它与其主体之间相互依存;它的内容随着主题的不同而异。
②对于环境科学而言,“环境”的含义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③《环境保护法》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我国1989年12月26日公布并施行了一个有关环境的什么法规?1973年颁布了一个什么环境标准?《中华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工业“三废”排放标准》世界环境八大公害事件是什么?1)比利时马斯河马谷烟雾事件 2)美国多诺拉镇烟雾事件 3)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4)日本水俣事件 5)日本富山事件 6)日本四日市事件 7)1970年7月13日,日本东京市光化学烟雾事件 8)1972年,伊拉克汞中毒事件4、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什么宣言,唤起了世界对环境问题的注意?《人类环境宣言》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首要问题是什么?人口、资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首要问题是人口的急剧增加。
什么叫酸雨?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酸雨有哪些主要危害?中国酸雨区面积约占其国土面积的比例是多少?酸雨是指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雹等),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3和;酸雨的危害主要是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改变土壤性质与结构,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腐蚀建筑物和损害人体的呼吸道系统和皮肤;中国酸雨区面积约占其国土面积的比例是30%。
有毒的污染物,可以通过哪三条途径侵入人体?途径:呼吸道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
8、1983年12月31日——1984年1月7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上,李鹏总理代表国务院宣布了一项什么基本国策?我国的环境污染的特征是什么?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环境污染的特征是超前性、广泛性。
历史上化学工业污染的三个阶段是什么?各阶段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1)化学工业污染的发生期,主要污染物是酸、碱、盐等无机物 2)化学工业污染的发展时期,煤化学工业时期,主要为有机物、无机物(煤烟型污染) 3)化学工业污染的泛滥时期,“石油化学时代”,主要为有机物、无机物(石油型污染)化学工业污染的发展时期、泛滥时期的标志各是什么?发展时期: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冶金炼焦工业迅速发展,进入以煤为原料来生产化工产品的煤化学工业时期泛滥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陆续发现了储量丰富的油气田,石油工业崛起化工污染物的种类如何分?化工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具体有哪些?分类:1)污染物的性质:无机化学工业污染和有机化学工业污染 2)污染物的形态:废气、废水及废渣;主要来源:1)化工生产的原料、半成品及产品:化工反应不完全,原料不纯,“跑、冒、滴、漏” 2)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废物:燃烧过程,冷却水,副反应,生产事故造成的化工污染。
化工水污染的特点是什么?特点:1)有毒性和刺激性 2)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都较高 3)不稳定 4)营养化物质较多 5)废水温度较高 6)油污染较为普遍 7)恢复比较困难、是什么?(生化需氧量):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化学需氧量):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2、H2O消耗的氧量。
化工废气污染的特点是什么?特点:1)易燃、易爆气体较多 2)排放物大多都有刺激性或腐蚀性 3)浮游粒子种类多、危害大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渣)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其对水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主要通过哪四种途径?表现:土壤、水域及大气;途径:人为地投入,被风吹入,雨水带入及渗入。
化工废水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如何分类的?来源:1)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在生产、包装、运输、堆放的过程中因一部分物料流失又经雨水或用水冲刷而形成的废水;2)化学反应不完全而产生的废料;3)化学反应中副反应生成的废水;4)冷却水;5)一些特定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水。
分类:1)按成分:含有机物的废水,含无机物的废水,既含有有机物又含有无机物的废水;2)按主要污染物:含氰废水、含酚废水、含硫废水、含氟废水、含铬废水、含有机磷化合物废水、含有机物废水等。
化工废水的特点是什么?特点:1)废水排放量大 2)污染物种类多 3)污染物毒性大,不宜生物降解 4)废水中有害污染物较多 5)化工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视其原料路线、生产工艺方法及生产规模不同而有很大差异6)污染范围广化工废水处理方法分类与分级是什么?按作用原理可分为四大类,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处理法。
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何谓污水一级、二级处理?污水一级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漂浮物和部分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调节废水、减轻废水的腐化程度和后续处理工艺负荷的处理方法。
污水二级处理:污水通过一级处理后,再加处理,用以除去污水中大量有机污染物,使污水进一步净化的工艺过程。
化工废水的物理处理法有何特点?主要除去废水中的何物?主要包括哪三种具体方法?其中沉淀法又分哪两种形式?优点:设备简单、成本低、管理方便、效果稳定等。
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漂浮物、悬浮固体、砂和油类等物质。
方法:过滤、重力分离、离心分离等。
沉淀法分为自然沉淀和混凝沉淀。
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法包括哪些方法?中和法、混凝法、氧化还原、电化学等。
化工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方法有哪些?1)使酸性废水通过石灰石滤床 2)与石灰石混合 3)向酸性废水中投加烧碱或纯碱溶液 4)与碱性废水混合,使废水近于中性5)向酸性废水中投加碱性废渣,如电石渣、碳酸钙、碱渣等23、化工碱性废水的中和处理方法有哪些?1)向碱性废水中鼓入烟道废气 2)向碱性废水注入压缩的二氧化碳气体 3)向碱性废水投入酸或酸性废水等24、化工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有哪些?吸附、浮选、电渗析、反渗透、超过滤等。
废水的物化处理的吸附法,常用的吸附剂是什么?活性炭、硅藻土、铝矾土、磺化煤、矿渣以及吸附用的树脂等。
化工废水的物理化学浮选法有哪几种形式?加压浮选、曝气浮选、真空浮选以及电解浮选和生物浮选法等。
什么叫活性污泥?化工废水最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是什么?这种方法主要处理化工废水中的什么污染物?为什么这种处理方法对化工废水中的这种污染物有很强的处理效果?这种处理方法在废水处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活性污泥:大量微生物聚集的地方,即微生物高度活动的中心;化工废水最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是活性污泥法;主要处理化工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也有些可部分分解无机物);活性污泥由好氧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生物及后生生物)及其代谢的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组成,具有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也有些可部分分解无机物)的能力,显示生物化学活性。
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菌和原生生物。
生化法处理废水,对水质的要求是什么?对有机物浓度有何要求?:对好氧微生物要求为6~9,对厌氧微生物6.5~8 温度:20~40 水中的营养物及其毒物: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类等。
水质经过分析后,需向水中投加缺少的营养物质,以满足所需的各种营养物,并保持其间的一定数量比例。
有毒物质对微生物产生有毒作用有一个量的概念,即达到一定浓度时显示出毒害作用,在允许浓度以内,微生物可以承受。
氧气:在好氧生物处理的反应过程中,一般需从外界供氧,一般要求反应器废水中保持溶解氧在2~4左右为宜。
厌氧处理设备要严格密封,隔绝空气。
有机物浓度:进入有机物的浓度高,将增加生物反应所需的氧量,往往由于水中含氧量不足造成缺氧,影响生化处理效果。
但进水有机物的浓度太低,容易造成养料不够,缺乏营养也使处理效果受到影响。
一般进水5值以不超过500~1000及不低于100为宜。
29、化工废气的来源、分类、特点是什么?来源:1)副反应和化学反应进行不完全所产生的废气;2)产品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以及搬运、破碎、筛分及包装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3)生产技术路线及设备陈旧落后,造成反应不完全,生产过程不稳定,从而产生不合格的产品或造成物料的“跑、冒、滴、漏”;4)开停车或因操作失误,指挥不当,管理不善造成废气的排放;5)化工生产中排放的某些气体,在光或雨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也能产生有害气体。
分类(按所含污染物性质):1)含有无机污染物的化工废气2)有机废气3)既含无机物又含有机物的废气特点:1)种类繁多2)组成复杂、具有一定毒性3)污染物浓度高4)污染面积广、危害性大5)废气污染物难以治理化工废气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哪三类?按其状态不同可分为哪两大类?按性质:1)含有无机污染物的化工废气2)有机废气3)既含无机物又含有机物的废气按状态:1)气溶胶态污染2)气态污染物除尘装置可分为哪四大类?其中机械除尘器又分为哪三类?除尘装置:机械式除尘器、湿式(洗涤式)除尘器、电除尘器和过滤式除尘器机械除尘器:重力除尘器、惯性力除尘器、离心力除尘器化工废气的除尘装置的技术性能指标主要是哪三项?1)除尘器的除尘效率2)除尘器的处理气体量3)除尘器的压力损失33、目前处理气态污染物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吸收、吸附、催化转化、冷凝和燃烧等。
目前,治理含2气体污染的具体的主要方法有哪些?①2转化为H2S,再从气体中去除H2S;②将2转化为S;再将S脱除;③将2转化为3,再得到硫酸,使气体得以净化;④用固体吸附剂直接吸附2;⑤用液体吸附剂直接吸附2;⑥利用高烟囱排放,将含2的废气排放到高空中,由空气充分稀释,不致在地面空间形成过高的2浓度;⑦改进燃烧,采用低硫燃料,或将燃料先行脱硫,以减少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2的数量。
—(或K)法治理含2废气污染的方法要点(或过程)是什么?写出其反应方程式,并画出其流程简图。
P108以亚硫酸钾或亚硫酸钠为吸收剂,2的脱除率可达90%以上,吸收母液经冷却、结晶,分离出亚硫酸氢钾(钠),再用蒸汽将其加热分解,生成亚硫酸钾(钠)及2,亚硫酸钾(钠)又可以循环使用,2回收可送去制硫酸。
—法反应式: 2322O→23(吸收过程产物)23→232↑2O↑(分解过程产物)—K法反应式: K2322O→23(吸收过程产物)K2322O→23(吸收过程产物)23→K232↑2O↑(分解过程产物)36、法的特点是什么?(或优、缺点是什么?)优点:1)吸收液循环使用,药剂损失少2)吸收液对2的吸收能力很高,液体循环量少,泵的容积小,一般脱硫率可达9095% 3)副产品2的纯度很高,可以制得高浓度的浓硫酸4)能够适应负荷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可连续运转5)基建投资和操作费用较低,可进行高度自动化操作缺点:必须从吸收液中可能含有的4去除掉,否则会降低吸收速率,以及会有结晶析出而造成设备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