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高一下学期春季联赛地理试题 扫描版
- 格式:doc
- 大小:3.75 MB
- 文档页数:11
绝密★启用前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1年春季联赛(高一)地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第4页,第II卷第5至第6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被称为火星年,2020年7月20日、23日、30日阿联酋、中国、美国相继发射了“希望号”、“天问一号”、“毅力号”火星探测器。
下表为地球与火星基本状态比较。
据此完成1-3题。
1.三个国家几乎同时在7月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原因是,7月A.气温高,有利于发射B.地球处于远日点C.太阳活动少,干扰小D.地球距火星最近2.推测火星与地球相比①大气密度大②昼夜温差大③季节变化快④平均密度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火星是科学家认为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因为火星A.有四季变化B.大气含碳氧C.属类地行星D.可能存在水南四湖(下图)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在微山县境内,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由于湖面广阔,其气候要素与周边陆地相比有较大差异。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19年春季联赛(高一)地理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凌晨2 时 23分,“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左图)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发射成功时,我国远望号测量船(位于太平洋170°E)所在海域的地方时为A. 6时23分B. 21时3分C. 5时43分D. 1时23分2. 人类探测月球背面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月球背面A. 地形起伏小,有利于探测器移动B. 无昼夜交替现象,有利于连续获得信息C. 昼夜温差小,可提高探测器探测精度D. 磁场环境干净,有利于天文观测3. 上面右图是世界上第一张清晰的月球背面图,多年来人类在地球上用肉眼只能观察到正面,无法看到背面的原因是A. 地球自转周期比公转周期短B. 月球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C. 月球绕着地球公转运动D. 自转周期地球比月球短【答案】1. C 2. D 3. B【解析】【分析】1.考查地方时差的计算。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利用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
2.考查月球的天体特征。
月球比表面地形起伏大,有昼夜交替现象,无大气层,昼夜温差很大。
3.考查月球的运动特征。
月球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是主要原因。
【1题详解】火箭发射时间为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点23分,测量船位于170°E与北京区时120°E 相差50°,时间相差3小时20分,故测量船所在海域地方时为5时43分。
故C正确。
故选C【2题详解】月球背面受地球磁场环境影响极小,有利于天文观测,D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月球绕地球公转,地月系绕太阳公转,故月球有昼夜交替现象,因为月球上几乎无大气,所以保温作用和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差,导致昼夜温差极大,地形起伏也大,故ABC错误。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春季联赛数学(理)试题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全集,,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求得,即可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详解:由题意得,所以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表示与集合的补集与交集的运算,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2.函数的定义域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列出函数满足的条件,即可求解函数的定义域.详解:由函数,可得函数满足,解得,即函数的定义域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域,其中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列出函数有意义满足的条件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3.已知向量,则的夹角为()A. B. C. D.【答案】B 【解析】分析:由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求解向量的夹角.详解:由题意,向量,所以且,所以,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夹角公式的应用,其中熟记向量的夹角公式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试题属于基础题. 4.已知是等比数列,,则( )A.B.C. D.【答案】C 【解析】分析:由题意,在等比数列中,是的等比中项,且是同号的,即可求解结果.详解:由题意,数列为等比数列,且,则是的等比中项,且是同号的,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性质的应用,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试题属于基础题. 5.已知的面积为,,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答案】A 【解析】分析:由题意知的面积为,且,得,再由均值不等式,即可求解的最小值.详解:由题意知的面积为,且,所以,即,所以,当且仅当时取得等号,所以的最小值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均值不等式求最小值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均值不等式的使用条件,以及等号成立的条件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6.若实数,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通过不等式的性质的推理和举出反例,即可作出判断.详解:对于A中,当时不成立,所以是错误的;对于B中,取时,不成立,所以是错误的;对于C中,取时,不成立,所以是错误的,对于D中,由,所以是正确的,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其中熟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使用条件和推理方法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论证能力.7.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求得当时,,当时,,即可求解得取值范围.详解:由题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所以当时,;当时,或;所以当时,,当时,,所以,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问题,其中熟记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得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试题属于基础题.8.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三角恒等变换的公式,化简得,结合三角函数的图象,即可得到结论.详解:由题意,函数,结合函数的图象,即可得到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及三家恒等变换的公式的合理运用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论证能力.9.已知中,,,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点为的重心,所以,利用向量的运算,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可得点为的重心,所以,所以,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及向量的模的运算,其中根据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得到点为的重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试题属于基础题.10.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A. B. C. D. 与的取值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画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因为,结合图象可知,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与最小值时的最优解分别为和两点,代入即可求解结果.详解:画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因为,结合图象可知,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与最小值时的最优解分别为和两点,分别代入目标可得,,所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性规划的应用问题,其中正确画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结合图象得到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和学生的推理、运算能力.11.函数的大致图像是()A. B.C. D.【答案】D【解析】因为,所以函数是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可排除;由,可排除,故选D.【方法点晴】本题通过对多个图象的选择考查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属于中档题. 这类题型也是近年高考常见的命题方向,该题型的特点是综合性较强较强、考查知识点较多,但是并不是无路可循.解答这类题型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根据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特殊点以及时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利用排除法,将不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12.已知数列中,恒为定值,若时,,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知恒为定值,且时,,得,又由,得,所以数列是周期为10的周期数列,即可求解的值.详解:由题意知恒为定值,且时,,所以当时,,所以,于是,数列是周期为10的周期数列,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列的递推关系式和数列的周期性的应用,其中解答中根据数列的递推关系式得,进而得到数列是周期为10的周期数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与论证能力,试题属于中档试题.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幂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它的单调递减区间是__________.【答案】和【解析】分析:设幂函数,由,得,得到幂函数的解析式,利用幂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其单调递减区间.详解:设幂函数,由,得,所以幂函数的解析式为且在定义域上为单调递减函数,其单调递减区间为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幂函数的解析式及其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14.已知非零向量,,若且,则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题意,即,所以向量反向,且,根据向量相等,即可求解的关系式,进而得到结论.详解:由题意,即,所以向量反向,又由,所以,即,所以,即,所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基本运算,向量相等和向量的数量积的意义,其中解答中熟记向量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和向量的数量积的意义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15.若,则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题意,化简求得,再由两角和的正切函数公式,代入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知,整理得,所以,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其中解答中涉及到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两角和的三角函数等公式的应用,熟记三角函数化简的基本公式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16.已知,若,,则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题意得,设,则,又由,根据多项式对应相等,求解的值,即可得到结论.详解:由题意,即,设,则,又由,所以,得,又因为,且,所以,所以(舍去)或,所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综合应用问题,解答中由题设得到,设出新函数,则,再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属于中档试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1)求的值;(2)求取得最小值时,求的值.【答案】(1)3;(2)2或3.【解析】分析:(1)法一:设的公差为,由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得,进而求解的值;法二:由题,求得,利用等差数列的等差中线公式,求解的值;(2)法一: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得到,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当或时,取得最小值.法二:由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到数列满足,进而得到结论.详解:(1)法一:设的公差为,由题,,解得,∴.法二:由题,,∴,于是.(2)法一:,当或时,取得最小值.法二:,∴,故当或时,取得最小值.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和数列和的最值问题的判定,其中熟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18.设函数图像中相邻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为.(Ⅰ)求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Ⅱ)若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关于点对称,求的最小值.【答案】(1);(2).【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出函数的解析式,再由正弦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解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2)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再根据图象关于点,列出方程,即可求解的最小值.详解:(1)由题,,周期,∴,再由,即,得:,又,∴,,由,得的单减区间为.(注:亦可结合周期及最高点、最低点的坐标获得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2)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由题,,∴,,当时,的最小值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及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求最小正周期时可先把所给三角函数式化为或的形式,即可研究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着重考查了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19.设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是,且是与的等差中项.(Ⅰ)求角;(Ⅱ)设,求周长的最大值.【答案】(1)60°;(2)6.【解析】分析:(1)法一:由题意,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即可求解角的大小;法二:由题意,利用余弦定理化简得到,即,即可求解角的大小;(2)法一:由余弦定理及基本不等式,得,进而得周长的最大值;法二:由正弦定理和三角恒等变换的公式化简整理得,进而求解周长的最大值.详解:(1)法一:由题,,由正弦定理,,即,解得,所以.法二:由题,由余弦定理得:,解得,所以.(2)法一:由余弦定理及基本不等式,,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周长的最大值为.法二:由正弦定理,,故周长∵,∴当时,周长的最大值为.法三:如图,延长至使得,则,于是,在中,由正弦定理:,即,故周长,∵,∴当时,周长的最大值为.点睛:在解有关三角形的题目时,要有意识地考虑用哪个定理更合适,或是两个定理都要用,要抓住能够利用某个定理的信息.一般地,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边的二次式时,要考虑用余弦定理;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边的一次式时,则考虑用正弦定理;以上特征都不明显时,则要考虑两个定理都有可能用到.20.如图,等腰直角中,,分别在直角边上,过点作边的垂线,垂足分别为,设,矩形的面积与周长之比为.(Ⅰ)求函数的解析式及其定义域;(Ⅱ)求函数的最大值.【答案】(1)答案见解析;(2).【解析】分析:(1)由题意知,则,即可得到函数的解析式,以及解析式满足的条件(定义域);(2)由(1)可得化简得,因为,利用均值不等式,即可求解函数的最大值.详解:(1)由题,,则,∴,又,∴的定义域为.(2),∵,∴,于是,即当时,的最大值为.点睛: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与化归的能力,对于函数的应用问题:(1)函数模型的关键是找到一个影响求解目标函数的变量,以这个变量为自变量表达其他需要的量,综合各种条件建立数学模型;(2)在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中要特别注意函数的定义域,它是实际问题决定的,不是由建立的函数解析式决定的.(3)利用数学方法得出函数模型的数学结果,再将得到的数学结果转译到实际问题中作出答案.21.已知数列的前项和(其中为常数),且(1)求;(2)若是递增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解析】分析:(1)由题意,求得公比或,分类讨论,即可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2)法一:由(1)知,得,即可利用乘公比错位相减法求解数列的和;法二:由(1)知,得,利用并项法求解数列的和.详解:(1)由得:或,时,,,时,,.(2)法一:由题,,,,,相减得:,∴.法二:由题,,,所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数列求和的“错位相减法”与“并项求和”,此类题目是数列问题中的常见题型,对考生计算能力要求较高,解答中确定通项公式是基础,准确计算求和是关键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基本计算能力等.22.已知中.(Ⅰ)当时,解不等式;(Ⅱ)已知时,恒有,求实数的取值集合.【答案】(1);(2).【解析】分析:(1)当时,代入化简的不等式等价于,即可求解不等式的解集;(2)法一:由题意得,于是只能,经验证满足题意,即可得到结论;法二:当时,恒成立,即恒成立,设,,则问题转化为时,恒成立,即当时,恒有或,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及函数的图象,即可求解.详解:(1)当时,不等式即为,等价于,由数轴标根法知不等式的解集为.(2)法一:由题,,于是只能,而时,,当时,,,恒有,故实数.法二:当时,恒成立,即恒成立,不妨设,,则问题转化为时,恒成立,即当时,恒有或,不难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且函数与的图象相交于点,结合图象可知,当且仅当时,或恒成立,故实数.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解析式以及函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不等关系式的求解等问题,试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属于中档试题,解答中把函数的恒成立问题转化为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问题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s the color of the sofa?A. Green.B. Light blue.C. Brown.2.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sit?A. In area 1.B. In area 2.C. In area 3.3. Who is the best British writer according to the man?A. Jane Austen.B. D. H. Lawrence.C. Charles Dickens.4. What does the woman advise the man to do?A. Eat some food.B. Drink some water.C. Take some medicine.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 In an office.B. In Tom’s home.C. In a hospital.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id the man do last night?A. He worked all night.B. He watched a football game.C. He read a story by Shakespeare.7. How much of the film did the woman see?A. The beginning.B. The end.C. The whole film.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安徽省示范中学培优联盟2024年高一地理春季联赛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第6页,第II卷第7至第8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留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仔细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样。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I卷时,必需运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晰。
必需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悬日”是指日出或日落时太阳正好出现在街道正上方,好像悬在两侧高楼大厦之间的景象。
北京的小W某日傍晚经过紫竹立交桥时(图1位置示意),见到图2示意“悬日”景观。
据此完成1~2题。
1.推想小W见到“悬日”景观的月份是A.一月B.七月C.十月D.三月2.此季节北京可能A.冰雪活动火爆B.大风天气频繁C.香山红叶似火D.降水总量较多南非安排从南极搬运冰山,以缓解开普敦(人口400万)严峻缺水的危机。
图3中①②③为设计冰山运输路途的各个节点。
据此完成3~5题。
3.该运输路途利用的洋流是A.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B.西风漂流、马达加斯加暖流C.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D.南极环流、马达加斯加暖流4.若冰山运至南非,运输途中①白昼渐长②风速加强③气温增高④正午太阳高度变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缓解开普敦水资源短缺可行性最小的措施是A.海水淡化B.跨流域调水C.发展节水农业D.引高山冰川融水图4为某地质时期南大西洋的大地构造示意,据此完成6~8题。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18年春季联赛(高一)语文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苏联)米哈伊尔•肖洛霍夫在这隆重的大会上,我认为应当有幸再一次向授予我诺贝尔奖金的瑞典皇家学院表示感谢。
我感到高兴的是,这种奖赏又是对长篇小说体裁的一种间接的肯定。
近来常常可以听到一些实在使我吃惊的言论,这些言论说长篇小说的形式已经过时了,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
其实,只有通过长篇小说,才能最全面地概括现实世界,并将自己对现实、对现实中的迫切问题的态度以及同道者的态度表现出来。
可以说,长篇小说最能够使人深刻地认识我们周围广大的现实,而不是叫人把自己的小“我”想象成世界的中心。
这种体裁实质上是现实主义艺术家最广阔的活动场地。
许多新的艺术流派都不赞成现实主义,说现实主义似乎已经不适用了。
我不怕有人指责我保守,现在声明,我坚持相反的观点,我是坚决拥护现实主义艺术的。
现在常常谈到所谓文学的先锋派,认为这主要是在形式方面的最时髦的尝试。
依我看,真正的先锋乃是那些在自己的作品中揭示出代表当代生活特征的新内容的艺术家们。
整个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小说,扎根于过去艺术大师们的艺术经验,但是在发展中却获得了在实质上很新的、深刻的当代特点。
我说的现实主义,包含革新现实、改造现实以造福人类的思想在内。
当然,我说的现实主义特点是,所反映的世界观,不是消极的,不是脱离现实的,而是号召人们为人类进步而奋斗,指出千百万人向往的目标是可能达到的,并为千百万人照亮奋斗的道路。
人类不像飞出地球引力以外的宇航员那样,成为一个个在失重状态下飘浮着的个人和个体。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服从地球的支配,正如福音书上说的,我们天天有关心的事,天天有操心事和要求,还有对美好的明天的希望。
地球上广大的居民阶层都有一致的愿望和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利益使人联合的可能性,远远超过分裂的可能性。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春季联赛数学(理)试题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全集,,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求得,即可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详解:由题意得,所以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表示与集合的补集与交集的运算,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2.函数的定义域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列出函数满足的条件,即可求解函数的定义域.详解:由函数,可得函数满足,解得,即函数的定义域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域,其中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列出函数有意义满足的条件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3.已知向量,则的夹角为( )A.B. C. D.【答案】B 【解析】分析:由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求解向量的夹角.详解:由题意,向量,所以且,所以,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夹角公式的应用,其中熟记向量的夹角公式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试题属于基础题. 4.已知是等比数列,,则( )A.B.C. D.【答案】C 【解析】分析:由题意,在等比数列中,是的等比中项,且是同号的,即可求解结果.详解:由题意,数列为等比数列,且,则是的等比中项,且是同号的,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性质的应用,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试题属于基础题. 5.已知的面积为,,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答案】A 【解析】 分析:由题意知的面积为,且,得,再由均值不等式,即可求解的最小值.详解:由题意知的面积为,且,所以,即,所以,当且仅当时取得等号,所以的最小值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均值不等式求最小值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均值不等式的使用条件,以及等号成立的条件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6.若实数,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通过不等式的性质的推理和举出反例,即可作出判断.详解:对于A中,当时不成立,所以是错误的;对于B中,取时,不成立,所以是错误的;对于C中,取时,不成立,所以是错误的,对于D中,由,所以是正确的,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其中熟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使用条件和推理方法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论证能力.7.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求得当时,,当时,,即可求解得取值范围.详解:由题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所以当时,;当时,或;所以当时,,当时,,所以,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问题,其中熟记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得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试题属于基础题.8.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三角恒等变换的公式,化简得,结合三角函数的图象,即可得到结论.详解:由题意,函数,结合函数的图象,即可得到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及三家恒等变换的公式的合理运用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论证能力.9.已知中,,,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点为的重心,所以,利用向量的运算,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可得点为的重心,所以,所以,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及向量的模的运算,其中根据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得到点为的重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试题属于基础题.10.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A. B. C. D. 与的取值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画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因为,结合图象可知,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与最小值时的最优解分别为和两点,代入即可求解结果.详解:画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因为,结合图象可知,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与最小值时的最优解分别为和两点,分别代入目标可得,,所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性规划的应用问题,其中正确画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结合图象得到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和学生的推理、运算能力.11.函数的大致图像是()A. B.C. D.【答案】D【解析】因为,所以函数是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可排除;由,可排除,故选D.【方法点晴】本题通过对多个图象的选择考查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属于中档题. 这类题型也是近年高考常见的命题方向,该题型的特点是综合性较强较强、考查知识点较多,但是并不是无路可循.解答这类题型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根据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特殊点以及时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利用排除法,将不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12.已知数列中,恒为定值,若时,,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知恒为定值,且时,,得,又由,得,所以数列是周期为10的周期数列,即可求解的值.详解:由题意知恒为定值,且时,,所以当时,,所以,于是,数列是周期为10的周期数列,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列的递推关系式和数列的周期性的应用,其中解答中根据数列的递推关系式得,进而得到数列是周期为10的周期数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与论证能力,试题属于中档试题.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幂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它的单调递减区间是__________.【答案】和【解析】分析:设幂函数,由,得,得到幂函数的解析式,利用幂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其单调递减区间.详解:设幂函数,由,得,所以幂函数的解析式为且在定义域上为单调递减函数,其单调递减区间为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幂函数的解析式及其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14.已知非零向量,,若且,则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题意,即,所以向量反向,且,根据向量相等,即可求解的关系式,进而得到结论.详解:由题意,即,所以向量反向,又由,所以,即,所以,即,所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基本运算,向量相等和向量的数量积的意义,其中解答中熟记向量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和向量的数量积的意义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15.若,则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题意,化简求得,再由两角和的正切函数公式,代入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知,整理得,所以,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其中解答中涉及到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两角和的三角函数等公式的应用,熟记三角函数化简的基本公式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16.已知,若,,则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题意得,设,则,又由,根据多项式对应相等,求解的值,即可得到结论.详解:由题意,即,设,则,又由,所以,得,又因为,且,所以,所以(舍去)或,所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综合应用问题,解答中由题设得到,设出新函数,则,再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属于中档试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1)求的值;(2)求取得最小值时,求的值.【答案】(1)3;(2)2或3.【解析】分析:(1)法一:设的公差为,由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得,进而求解的值;法二:由题,求得,利用等差数列的等差中线公式,求解的值;(2)法一: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得到,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当或时,取得最小值.法二:由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到数列满足,进而得到结论.详解:(1)法一:设的公差为,由题,,解得,∴.法二:由题,,∴,于是.(2)法一:,当或时,取得最小值.法二:,∴,故当或时,取得最小值.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和数列和的最值问题的判定,其中熟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18.设函数图像中相邻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为.(Ⅰ)求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Ⅱ)若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关于点对称,求的最小值.【答案】(1);(2).【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出函数的解析式,再由正弦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解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2)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再根据图象关于点,列出方程,即可求解的最小值.详解:(1)由题,,周期,∴,再由,即,得:,又,∴,,由,得的单减区间为.(注:亦可结合周期及最高点、最低点的坐标获得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2)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由题,,∴,,当时,的最小值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及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求最小正周期时可先把所给三角函数式化为或的形式,即可研究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着重考查了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19.设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是,且是与的等差中项.(Ⅰ)求角;(Ⅱ)设,求周长的最大值.【答案】(1)60°;(2)6.【解析】分析:(1)法一:由题意,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即可求解角的大小;法二:由题意,利用余弦定理化简得到,即,即可求解角的大小;(2)法一:由余弦定理及基本不等式,得,进而得周长的最大值;法二:由正弦定理和三角恒等变换的公式化简整理得,进而求解周长的最大值.详解:(1)法一:由题,,由正弦定理,,即,解得,所以.法二:由题,由余弦定理得:,解得,所以.(2)法一:由余弦定理及基本不等式,,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周长的最大值为.法二:由正弦定理,,故周长∵,∴当时,周长的最大值为.法三:如图,延长至使得,则,于是,在中,由正弦定理:,即,故周长,∵,∴当时,周长的最大值为.点睛:在解有关三角形的题目时,要有意识地考虑用哪个定理更合适,或是两个定理都要用,要抓住能够利用某个定理的信息.一般地,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边的二次式时,要考虑用余弦定理;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边的一次式时,则考虑用正弦定理;以上特征都不明显时,则要考虑两个定理都有可能用到.20.如图,等腰直角中,,分别在直角边上,过点作边的垂线,垂足分别为,设,矩形的面积与周长之比为.(Ⅰ)求函数的解析式及其定义域;(Ⅱ)求函数的最大值.【答案】(1)答案见解析;(2).【解析】分析:(1)由题意知,则,即可得到函数的解析式,以及解析式满足的条件(定义域);(2)由(1)可得化简得,因为,利用均值不等式,即可求解函数的最大值.详解:(1)由题,,则,∴,又,∴的定义域为.(2),∵,∴,于是,即当时,的最大值为.点睛: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与化归的能力,对于函数的应用问题:(1)函数模型的关键是找到一个影响求解目标函数的变量,以这个变量为自变量表达其他需要的量,综合各种条件建立数学模型;(2)在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中要特别注意函数的定义域,它是实际问题决定的,不是由建立的函数解析式决定的.(3)利用数学方法得出函数模型的数学结果,再将得到的数学结果转译到实际问题中作出答案.21.已知数列的前项和(其中为常数),且(1)求;(2)若是递增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解析】分析:(1)由题意,求得公比或,分类讨论,即可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2)法一:由(1)知,得,即可利用乘公比错位相减法求解数列的和;法二:由(1)知,得,利用并项法求解数列的和.详解:(1)由得:或,时,,,时,,.(2)法一:由题,,,,,相减得:,∴.法二:由题,,,所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数列求和的“错位相减法”与“并项求和”,此类题目是数列问题中的常见题型,对考生计算能力要求较高,解答中确定通项公式是基础,准确计算求和是关键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基本计算能力等.22.已知中.(Ⅰ)当时,解不等式;(Ⅱ)已知时,恒有,求实数的取值集合.【答案】(1);(2).【解析】分析:(1)当时,代入化简的不等式等价于,即可求解不等式的解集;(2)法一:由题意得,于是只能,经验证满足题意,即可得到结论;法二:当时,恒成立,即恒成立,设,,则问题转化为时,恒成立,即当时,恒有或,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及函数的图象,即可求解.详解:(1)当时,不等式即为,等价于,由数轴标根法知不等式的解集为.(2)法一:由题,,于是只能,而时,,当时,,,恒有,故实数.法二:当时,恒成立,即恒成立,不妨设,,则问题转化为时,恒成立,即当时,恒有或,不难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且函数与的图象相交于点,结合图象可知,当且仅当时,或恒成立,故实数.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解析式以及函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不等关系式的求解等问题,试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属于中档试题,解答中把函数的恒成立问题转化为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问题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18年春季联赛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1.C 冬至日该地在北京时间7:20日出,此时该县110°E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40分钟,该县日出的地方时是6:40,则该县冬至日的夜长为13小时20分钟,则夏至日的昼长也为13小时20分钟。
2.C 太阳能面板中阳光入射角度与电池板倾角互余,集热效果最好;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此时电池板倾角最大,秋冬季节先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减小,冬至日后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增加,所以电池板倾角先调大,后调小。
3.B 先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为西南风。
4.D合肥图示时刻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影响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等压线比较稀疏,风力较小,冷锋过境后,湿度会降低,风力变大;锋面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等压线较密集,气压值较高;锋面过境若水汽不足也难以形成降水,所以径流在得不到补给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在减小。
5.B 乌兰巴托所在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冬季,所以寒冷干燥。
6.A 据材料知,该湖泊常年水量稳定,说明水量收支动态平衡,即湖面降水量+其它补给量=蒸发量;积雪融水补给主要与气温有关,湖水水量变化与温度变化相关;大气降水会导致雨季湖水水位的迅速上升;冰川融水与气温有关,夏季融水量大;地下水补给相对稳定,最可能让湖泊常年水量稳定。
7.B 由于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放被称之为“潜热通量”,温度变化是影响3月--5月潜热通量值的主要因素,温度回升快,蒸发量增加;从图b看降水秋季、冬季、春季该地降水均不大;阴雨天气多,空气湿度就比较大,不利于蒸发;沙尘天气多会削弱太阳辐射,对蒸发不利。
8.B 图示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是北半球的夏季;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此时炎热干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并不明确,所以无法判断合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增加还是减小;澳大利亚是冬季,不是小麦收获季节。
9.D ①半岛沿海地区在夏季沿岸是索马里寒流流经,在离岸风的作用下盛行上升流,营养物质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10.C 断层①穿越了岩层C、D、E,所以断层①形成时间晚;断层①与断层②相比,断层①切断了断层②所切断的所有岩层,且还切断了岩层D、E,所以断层①形成的时间晚,岩层D形成时间晚于断层②;岩层C发生了褶皱,因此褶皱形成时间晚于岩层C;岩层F 呈连续分布,没有被切断,所以岩层F形成时间最晚。
11.C 据图可以判断褶皱发生在C岩层形成之后,然后再出现断层②,因此该地出现过沉积岩层C;断层②形成后上升后被外力侵蚀,造成C岩层缺失。
12.B 图中特殊地貌的岩层层次清晰,土质坚硬,物质组成(河湖相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流水沉积作用;风力堆积作用形成岩层土质疏松;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岩石,不是物质组成来源;冰川堆积作用物质没有分选性。
13.A 图中土墩呈层状结构,由河湖相沉积物组成,形成初期位置比较低,后来在内力作用下抬升,外力(风力)侵蚀作用加强。
14.B 树干液流是植物体内由于叶片失水引起水分通过木质部运输到叶片的过程,叶片失
水主要的促动环节就是植物蒸腾。
15.D 树干流液速率呈明显的昼夜周期性变化,不同天气状况下白昼的差异也较大,可知其受太阳辐射影响显著。
16.D 从图中可以看出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工数量增加,但增长率并不是逐年增加;当前外地农民工还是占主体;由于部分农民工当地就业,回乡就业人口增加。
17.C 我国内地近年来发展迅速,使内地就业机会增多、收入提高,因而使得大量原来外出的农民工选择就近务工。
18.D 芬兰相比越南而言工资水平高,会增加生产成本;木材加工为家具后体积会适当增加,运输包装难度也加大,使得运输成本提高;家具生产厂多为市场导向型产业,主要考虑距离市场远近,并不是因为芬兰技术水平高影响工厂布局。
19.C 该企业在城市布局体验馆,应方便商品运输和客流集散,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达度;体验馆是考察实物,与信息通达性关系不大;体验馆供消费者体验购物,最好靠近人口相对密集的住宅区或商业区附近;体验馆布局与距离仓库的远近无关。
20.D 与传统实体店销售手段相比,手机软件平台的介入提高了运营效率,会降低销售成本;送货安装的难易程度与手机平台介入无关;手机平台的介入使得获取市场信息的速度加快,商品设计效率会提高;由于获取了精准的订单信息,使得仓储设备使用效率提高,降低了仓储成本。
21.D 从1991 年到2015 年标准差椭圆范围逐渐缩小且向北移动,主要表明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分布总体上呈东北—西南方向主导的格局,但这种格局在逐渐弱化,长半轴方向已经有一定的偏转,有向正北—正南方向转变的趋势。
22.A不透水地表作为典型的城市下垫面类型,一般指水不能直接渗透到土壤中的人工地貌特征,包括道路、停车场、建筑物屋顶等。
不透水地表具有蓄热能力强加剧热岛效应;会增加地表径流,下渗能力减弱,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会使生物多样性锐减。
二、综合题(共3大题,共计56分)
23.(20分)
(1)有利条件:热带气候,热量水分充足;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河流沿岸多平原,土层深厚。
不利条件:易受风灾影响(东北风和西南风)(8分)
解析:分析自然条件从气候、土壤、水源、地形等角度分析,发展条件要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分析。
(2)10月到次年1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南移,该地受东北信风影响,晴天多,光照强,利于晾晒。
(4分)
解析:该国位于低纬度,每年10月到次年1月受东北信风影响,气候干燥,降水少晴天多。
(3)优势条件(4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原料丰富;劳动力丰富廉价;政策支持等。
发展方向(4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加工质量;扩大规模,提高加工率等(从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等方面回答也可以)。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加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根据文字和图示材料综合分析(地理位置、交通、原料等)。
发展方向主要从生产规模和生产质量角度分析。
24.(18分)
(1)长江中游城市群要素集聚相互作用强度分布不平衡(2分);基本形成了以武汉、长沙、等城市为主导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其中武汉的要素集聚能力最强(2分);在城市群边缘地区,形成了连续的弱要素集聚能力城市分布带(2分)。
解析:201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要素集聚相互作用强度分布特点主要从分布在哪里、分布的变化等角度分析。
(2)可以加强彼此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2分);降低中间的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2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2分)。
(只要从知识、信息、技术、物质、资金、服务的互动交流等角度分析可酌情给分)
解析:可以从工业集聚效应角度分析,开发区内的集聚产业、产业集群会加强彼此之间产生了知识、信息等产品和要素的交流。
(3)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政策的引导;分工与协作的需要;过度集聚带来成本的提高(6分,从交通、信息、规模扩大产生的问题、分工协作等角度分析可酌情给分)。
解析:随着交通、信息交易成本的降低,行政区内不同开发区的产业产生了知识、信息等要素的便捷沟通,开发区内产业(产业集群)与区外的产业(产业集群)产生了互动。
25.(18分)
(1)河流流出出山口,河道变得平坦开阔(2分),流速减慢,河流搬运能力下降,所携带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2分);冲积扇继续向海洋方向推进或海平面相对上升(2分);水下地势平缓(2分),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2分)。
解析:主要分析冲积扇和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在分析时注意有一个冲积扇向海洋方向推进或海平面相对上升的中间过程。
(2)有利影响:缓解水源不足状况。
不利影响: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下降;天然植被受损,生态环境恶化;土地盐碱化等。
(8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等角度来分析,对水的影响主要考虑水量和水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