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一览表
- 格式:docx
- 大小:8.34 KB
- 文档页数:2
2023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表
一、总体标准
1. 企业规模: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的注册资金应在500万元以下,且总资产不超过5000万元。
2. 销售额:中小企业的年度销售额应在5000万元以下。
3. 资产总额:中小企业的年度资产总额不应超过5000万元。
4. 从业人数:中小企业的年度从业人数应在200人以下。
二、行业标准
1. 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年度销售额应在1000万元以下,年度资产总额不应超过1000万元。
2. 服务业:中小企业的年度销售额应在500万元以下,年度资产总额不应超过500万元。
3. 农业:中小企业的年度销售额应在200万元以下,年度资产总额不应超过200万元。
三、地区标准
1. 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年度销售额应在100万元以下,年度资产总额不应超过100万元。
2. 城市地区:中小企业的年度销售额应在500万元以下,年度资产总额不应超过500万元。
中小企业认定标准是政府制定扶持政策的重要依据,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时了解和申请相关政策支持。
同时,中小企业也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企业类型行业中小微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一)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二)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三)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四)批发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五)零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六)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七)仓储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八)邮政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九)住宿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十)餐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十一)信息传输业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0万元以下的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十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十三)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20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0000万元以下的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十四)物业管理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十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20000万元以下的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80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100万元及以上的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00万元以下的(十六)其他未列明行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的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
企业划型认定标准通常根据企业的营业收入、从业人员数量、资产总额等指标进行划分。
不同行业的企业划型标准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企业划型的标准:
1.大型企业: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较高,从业人员数量较多,规模较大。
2.中型企业: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相对大型企业较低,但相对小型企业较高,从业人员数量较多。
3.小型企业: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相对较低,从业人员数量较少,规模较小。
具体来说,各行业的划型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
1.制造业:大型企业一般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上;中型企业一般营业收入在500-5000万元之间,从业人员在100-1000人之间;小型企业一般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下,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
2.零售业:大型企业一般年销售额在6000万元以上,从业人员在500人以上;中型企业一般年销售额在2000-6000万元之间,从业人员在100-500人之间;小型企业一般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下,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
3.建筑业:大型企业一般年产值在3亿元以上,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中型企业一般年产值在3千万-3亿元之间,从业人员在30-300人之间;小型企业一般年产值在3千万以下,从业人员在30人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划型标准会根据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具体标准需要根据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的规定来确定。
各行业划型标准:(一)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工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
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四)批发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五)零售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六)交通运输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七)仓储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各行业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表(一)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一)工业。
从业人员100o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
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Q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四)批发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澈型企业。
(五)零售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六)交通运输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七)仓储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根据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业〔2003〕143号),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供填表参照。
说明: 1、表中的“工业企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行业的企业。
2、工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产品销售收入代替;建筑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工程结算收入代替;批发和零售业的销售额以现行报表制度中的年销售额代替;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企
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营业收入代替;资产总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资产合计代替。
3、大型和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各项条件的下限指标,否则下划一档。
行业分类
为及时掌握银行信贷资金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的分布情况,准备反映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向,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4754-2002 )标准, 2005年新增加86个按实际投向分类统计的指标。
企事业单位选择行业分类填表时,必须用汉字填写。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及行业
分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根据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业〔2003〕143号),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供填表参照。
说明: 1、表中的“工业企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行业的企业。
2、工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产品销售收入代替;建筑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工程结算收入代替;批发和零售业的销售额以现行报表制度中的年销售额代替;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营业收入代替;资产总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资产合计代替。
3、大型和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各项条件的下限指标,否则下划一档。
行业分类
为及时掌握银行信贷资金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的分布情况,准备反映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向,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4754-2002 )标准, 2005年新增加86个按实际投向分类统计的指标。
企事业单位选择行业分类填表时,必须用汉字填写。
中小企业划型行业标准表(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小企业划型行业标准表(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简介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工信部联合相关企业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行业标准表》(下称“标准表”),从而确保中小企业在不同行业中得到相应的扶持和政策支持。
背景中小企业的定义和分类一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小企业的定义标准各不相同,因此,在指导中小企业发展和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时,需要有一套统一的标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信部联合相关企业在2011年发布了《中小企业划型行业标准表》。
该标准表根据企业的规模、经营状况以及行业特点,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不同的行业分类,并对每个行业的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支持措施。
标准内容《中小企业划型行业标准表》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中小企业划型行业分类:对各个行业中的中小企业进行分类,包括制造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农业等多个行业。
中小企业分类标准:根据企业的规模、年营业额、从业人数等指标,对中小企业进行分类划分。
扶持政策和支持措施: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为每个行业的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支持措施,包括财政支持、税收减免、融资支持、创新创业支持等。
核心指标和标准:为每个行业的中小企业设定了一些核心指标和标准,用于评估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划分企业的规模。
评估方法和程序:对于中小企业的评估方法和程序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数据采集、评估指标、评估程序等。
应用前景《中小企业划型行业标准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为中小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和支持措施。
该标准表的发布,不仅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推动各个行业的优胜劣汰,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同时,该标准表也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发展状况,进行投资和决策。
2024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表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和完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2024年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表,以期为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参考。
二、划分标准1. 企业规模中小企业的规模是划分的首要标准之一。
按照2024年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企业规模分为三个等级:微型企业、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
具体的规模划分标准如下:- 微型企业:年营业收入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年平均从业人数不超过20人。
- 小型企业:年营业收入在50万元至500万元人民币之间,年平均从业人数在20人至100人之间。
- 中型企业: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至2000万元人民币之间,年平均从业人数在100人至500人之间。
2. 所属行业除了企业规模,所属行业也是中小企业划分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行业特点和经济发展需要,将各个行业划分为相应的中小企业类别。
具体的行业划分标准由相关部门和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3. 地域因素中小企业的划分还考虑了地域因素。
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各不相同,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制定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域因素,确保划分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4. 其他因素除了企业规模、所属行业和地域因素外,中小企业划分还可能考虑其他因素,如企业年龄、市场份额和技术创新能力等。
具体的划分标准和权重因地区和行业不同会有所变化。
三、应用与展望2024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表的出台将对相关企业和机构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明确的划分标准有助于企业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提高竞争力和适应性。
其次,划分标准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制定和推动相关的支持政策和措施。
最后,划分标准的完善和调整有助于适应经济发展的新需求,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总结2024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表是根据企业规模、所属行业、地域因素和其他因素制定的一项重要依据。
中⼩企业划分标准
中⼩企业划分标准
⼀、⼯信部联部门规定
⼯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委、财政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中⼩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中⼩企业划型标准如表所⽰:
⼆、国家税务总局规定
(⼀)基本规定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限制和禁⽌⾏业,并符合下所列条件
的企业:
别⼯
业企业不超过
30万元
不超过100⼈
不超过3
000万元
其
他企业不超过
30万元
不超过80⼈
不超过1
000万元
(⼆)特别规定--⼩规模纳税⼈
《中华⼈民共和国增值税暂⾏条例实施细则》第⼆⼗⼋条规定,⼩规模纳税⼈的标准如表:企业类型⼩规模纳税⼈
1.⽣产企业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
2.商业企业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
3.个体⼯商户以外的其他个⼈按⼩规模纳税⼈纳税
4.⾮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增值税应税⾏为的企业可选择按⼩规模纳税⼈纳税
2012。
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及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二〇一一年六月十八日附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制定本规定。
二、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三、本规定适用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四、各行业划型标准为:(一)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工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
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
划分类型:1.中型 2.小型 3.微型
划分依据: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标准。
适用行业:农、林、牧、渔业、工业(采矿、制造、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
餐饮业、信息传输业(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其他未列明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细分标准如下:
(E<300‖I<
10000万)
住宿业服务、修理和。
中小型划型标准
中小型划型标准通常根据企业的员工数量、年收入和总资产来划分。
在我国,一般将企业划分为以下几类:
1. 小型企业:员工数量不超过500人,年收入不超过3000万元,总资产不超过3000万元。
2. 中型企业:员工数量在500人至2000人之间,年收入在3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总资产在3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
3. 大型企业:员工数量超过2000人,年收入超过1亿元,总资产超过1亿元。
这些划分标准可能会根据行业和地区的不同有所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并非绝对不变,可能会随着政策调整而更新。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参考相关政策和行业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