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语言运用:怎样做下定义的题目
- 格式:ppt
- 大小:408.00 KB
- 文档页数:18
如何作答高考语言运用题中的“下定义”类压缩题?从三个方面入手何为“下定义”类压缩题?我们先看看下边的这道高考真题:【例】(2006年全国卷2)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魔术”的定义。
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个字。
(5分)魔术这种杂技节目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手段,使物体在观众眼前出现奇妙的变化,或出现或消失,真可谓变化莫测。
这种表演常常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某种特殊的装置使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令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奇幻莫测的神秘感觉。
魔术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这道题明确指出是给“魔术”下定义,依据材料,“魔术”的上位概念当是“杂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①表凭借的:借助物理、化学原理或特殊装置;②表凭借的: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手段;③表状态的:使物体出现、消失;④表结果的:产生奇妙变化;⑤表数量的:材料中虽未出现,但从表达的过程来看,必须有“一种”这个词语。
依照上边的分析,把相关的信息整合起来,该题的答案应是:魔术是借助物理、化学原理或特殊装置,以不易察觉的敏捷手法,使物体出现、消失或产生奇妙变化的一种杂技。
这就是高考语言运用题中的“下定义”类压缩题。
下定义类压缩题是高考语段压缩题的主要题型之一。
2006年有3套试卷设题考查了这一考点。
2007年以后虽未见出现,但由于这种试题对学生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的考查价值极大,故今后出题考查的可能性很大。
下边笔者从解题策略的角度谈谈这类试题的应考技巧。
一、解题策略解答这类试题一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从逻辑上讲,这类试题答案的逻辑形式一般是:被定义的概念=种差+属概念;2、从语法上讲,这类试题答案的句法形式一般是一个“是”字句;3、从答题思路上讲,做答这类试题的第一步是找出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接着找出种差所属的各项内容,最后再按照多层定语的排列方式将这些信息恰当地组合成一句话即可。
二、示范演练下边我们以2006年的两道下定义题为例,演练一下上述三种技法的操作使用。
语文下定义的答题格式一、定义题型分类在语文考试中,下定义题型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根据给定词语下定义,二是根据给定主题下定义。
这两类题型在命题形式和解答方法上有所区别,但核心都在于对定义的理解和运用。
二、解题思路与技巧1.理解题目要求在下定义题型中,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
例如,题目要求给定词语下定义,还是给定主题下定义。
此外,还需注意字数限制,确保答案符合要求。
2.分析定义要点在下定义时,要抓住定义的核心要点。
对于给定词语,要分析其内涵和外延,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
对于给定主题,要把握主题的内涵和特点,并结合相关例子进行分析。
3.组织语言表达在下定义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简洁性和逻辑性。
一般来说,定义句子的结构为“种差+属概念”。
种差是定义的关键,要准确表述,属概念要明确指出。
三、常见错误分析1.忽视定义要点有些学生在下定义时,容易忽视定义要点,导致答案不完整或偏离题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学生在解答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定义要点,确保答案符合题目要求。
2.表述不清在下定义时,有些学生表述不清晰,导致答案难以理解。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学生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3.逻辑错误在下定义时,有些学生容易出现逻辑错误,如概念混淆、层次不清等。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学生在解答过程中要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确保答案逻辑严密。
四、实战演练与解析【例题】请根据以下词语,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
词语:低碳生活【解析】低碳生活:以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为目标,通过节能、减排、回收等途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解答下定义题型时,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分析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抓住定义要点。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Ⅰ:下定义题型突破课件张(1)在高考语文中,现代文阅读是占比较大的一项,而下定义题型则是现代文阅读中的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
下定义题型要求考生对文章中某个概念或事物进行概括定义,需要考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本文主要介绍下定义题型的突破方法。
一、理清文章框架在进行下定义题型时,首先需要对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框架,弄清文章中的核心概念。
在理解文章结构的基础上,考生才能准确地找出需要下定义的概念或事物,并进行概括性定义。
因此,理清文章框架是解题的基本前提。
二、注意文章的语言特点在下定义题型中,考生需要注意文章的语言特点,例如修辞手法、辞藻用词、语法结构等。
考生需要较为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表达方式,才能够对文章中的概念或事物进行概括定义。
三、注重分析上下文在下定义题型中,上下文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需要读懂上下文,精确地把握文章中涉及到的概念或事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定义。
对于一些抽象概念,考生还需要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解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概念含义。
四、注重名词解释在下定义题型中,更多的是涉及到名词解释,考生需要了解名词的含义和定义,通过举例等方式,进一步阐释名词的含义。
五、注重思路清晰在下定义题型中,思路清晰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需要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使得答案结构清晰、条理分明。
综上所述,下定义题型在现代文阅读中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题型之一,需要考生在进行答题之前首先理清文章框架,注意文章语言特点,注重上下文分析,重视名词解释,同时,思路清晰也非常重要。
通过上述方法,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下定义题型。
高考语文下定义技巧高考语文下定义技巧一、概述在高考语文考试中,下定义是命题者常出的一道题型。
下定义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词语或概念,简明扼要地给出准确的定义。
掌握下定义技巧对于高考语文考试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下定义技巧。
二、具体技巧1. 准确定义的要素在下定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素:•核心特征:准确定义需要抓住该概念的核心特征,即其最本质、最重要的特点。
•范围界定:明确该概念所包含的范围,同时需避免过于宽泛或过于狭隘。
•与其他概念区分:如果该概念与其他概念有相似之处,需清楚界定其区别,避免混淆。
2. 适当引用例子在下定义时,适当引用例子可以更好地说明概念,使得定义更加具体、实际。
例子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人物、事件等,通过引用例子可以增加考生回答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3. 使用明确的定义框架使用明确的定义框架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组织语言,使得定义更加清晰和有层次感。
常见的定义框架包括:•定义 + 核心特征 + 范围界定:例如,某某是指那种具有XXX特征的XXXX,主要出现在XXXX领域。
•定义 + 对比:例如,某某与其他概念的区别是XXX,不同于XXX 的是XXX。
4. 多练习、多总结下定义是一个需要多加练习和总结的技巧,通过多做一些下定义的练习题,总结其中的规律和经验,可以提高下定义的准确性和速度。
三、小结掌握好下定义技巧对于高考语文考试至关重要。
在准确定义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例子、使用明确的定义框架以及持续的练习和总结都是提高下定义水平的有效方法。
希望以上技巧能够帮助同学们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注:本文仅为个人总结,仅供参考,具体下定义时还需根据考题要求具体情况进行操作。
5. 注意术语使用在下定义时,需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术语。
术语是特定领域或学科中用于表达概念的专门词汇,因此使用正确的术语可以增加定义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熟悉并掌握各个学科的常见术语,并能够灵活运用。
6. 简练明了下定义需要简练明了,避免过于啰嗦或含糊不清。
语文下定义答题技巧
下定义是阅读理解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对文章的主题或主旨进行简短的概括。
以下是一些语文下定义答题技巧:
1. 阅读全文。
在开始下定义之前,先认真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脉络,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定义的含义。
2. 理解定义。
在做下定义题时要仔细阅读定义,注意定义的用词和结构,以及定义中的关键信息,如“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主要论点”等。
3. 对比选项。
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对比选项,看看选项中是否涵盖了定义中的关键信息,如果选项中包含了定义中的关键信息,那
么答案就在选项中。
4. 组织答案。
在完成答案时,注意将定义中的关键信息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5. 检查答案。
最后,要仔细检查答案,确保答案中避免出现拼写、语法、标点等错误。
总之,下定义是阅读理解考试中的一种基础题型,需要同学们认真阅读文章、理解定义、对比选项、组织答案、检查答案,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下定义题下定义是一种说明方法,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
下定义是高考语文“压缩语段”常考题型之一,给出一段文字,要求为其中某一种概念下定义。
下定义的答题格式一般为“被定义概念(种概念)=事物的本质特征+属概念”的语言形式。
例如:无理数(一种概念)是(判断词)无限而不循环(本质特征)的小数(属概念)。
下定义的答题步骤如下:➢划出相关句,圈出关键词,重要程度为名词>形容词≈动词。
➢找出属概念,确定主干句。
➢把本质特征提炼出来进行排序合并。
➢连接句子,保持其流畅通顺。
➢数字数,若超了,就删除一些不必要的没有意义的词(比如“的”),或者精简一下定语部分。
若字数不够,多半是答案还不全,继续加定语。
➢重新整理答案。
举例:**例题:**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给“创造性思维”下定义。
创造思考教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对于思考者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划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
**答案:**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具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答案的得出步骤:➢找框架。
即找到包含属概念的句子。
文中“思维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属概念,我们就以“思维活动”所在的句子为框架来组织答案。
➢筛信息。
准确筛选出创造性思维的三个特点。
从第一个分句中筛选出“具有新颖性和价值”,从第二分句中筛选出关键信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从第三个分句中筛选出“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然后把这些信息用填定语的方式加到属概念前。
➢排顺序。
此题三个分句是并列关系,所以按信息出现的先后顺序来排列。
➢消语病。
语言要组织一下,个别地方微调。
默读一遍,看顺不顺。
➢誊答案。
高考下定义题型之下定义三原则“下定义”三原则“依据所供材料下定义”是语用题的一种常见类型,它主要考查两种能力:一是信息分析、鉴别、筛选、整合的能力,二是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一、定义必须是单句定义必须以单句的形式呈现。
不管命题人在题干中有没有明示,同学们给出的“定义”都必须是单句。
由于命题人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比较复杂,一般都由好几个单句(甚至复句)组成,同学们如果缺乏强烈的单句意识,极容易导致答题不得分。
既然定义必须是单句,在对材料进行分析、鉴别、筛选、整合的时候,最好首先找到一个“主干句”,然后再把其他有效材料变成这个“主干句”的修饰成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有“主干句”。
碰到这种情况,就必须从材料中筛选出能够充当“主干句”的宾语中心词。
(主语、谓语则不必找。
主语必定是“定义”的对象,谓语必定是“是”。
)例1将下面关于“修辞”的阐述,组合成一句话,给“修辞”下个定义。
可适当增删词语。
(45个字以内)①这是一种活动。
②这种活动的展开要依据题旨,也要依据情境。
第1页共8页③这种活动与写作者有关,也与说话者有关。
④它用在写作者和说话者要表达的内容上。
⑤它要运用到各种语文材料,也要运用到各种表现手法。
⑥它的表现要恰当。
解析:命题人提供了六个句子,其中②句、③句和⑤句还是复句。
要组成一个单句给“修辞”下定义,首先可以看看能不能从材料中找到一个“主干句”,经分析发现①句是比较合适的。
接下来再对其余五句进行“整合”,使之全部变成“活动”的修饰成分。
参考答案: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和表现手法,恰当地表现写作者和说话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活动。
例2根据下列信息,给“个人存款实名制”下定义。
据有关方面介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操作后,我国将全面推行个人存款实名制。
目前,国际通行的个人存款办法是,储户到银行存款必须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并要提供足以证明姓名真实性的身份证等相关的法定证件。
我国开始实行这种储蓄管理制度,是为了与国际接轨,提高储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