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2018一轮复习细胞工程专题
- 格式:ppt
- 大小:3.94 MB
- 文档页数:34
专题二细胞工程【考情微解读】考点一植物细胞工程知|识|链|接1.细胞工程的操作水平和目的(1)操作水平: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2)目的: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条件及过程(1)原理:植物细胞全能性。
(2)全能性表达条件: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处于离体状态,提供一定的营养、激素和其他适宜外界条件。
(3)过程3.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程序4.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1)植物繁殖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等。
(2)培养作物新品种: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3)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和生物碱等。
题|组|微|练题组一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分析1。
植物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的主要过程可用下面所示图解简单表示:(1)培育胚状体利用了________这一项生物技术,胚状体再继续培养,则可培育出完整的植株,这体现了____________。
培养基中除了含有一定的营养外,还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___等植物激素,还需要对培养基进行严格的________。
(2)如果愈伤组织是三七叶肉细胞培养产生的,若为了获得三七的细胞产物,则只需要培养到________;若为了获得三七的人工种子,则需要培养到________。
如果愈伤组织是棉花叶肉细胞培养产生的,通过基因工程要获取抗虫棉,目的基因导入棉花愈伤组织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法.(3)从叶片的叶肉细胞到获得胚状体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________.①无丝分裂②有丝分裂③减数分裂④原代培养⑤传代培养⑥植物体细胞杂交⑦细胞融合⑧脱分化⑨再分化答案(1)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灭菌(2)愈伤组织胚状体农杆菌转化(3)②⑧⑨题组二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分析2.(2016·山东师大附中三模)下图是细胞融合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过程①②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细胞,以去除植物细胞壁。
第4讲动物细胞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 (2016·盐城期末)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下列处理不恰当的是( )A. 提供种类齐全的营养物质B. 提供纯氧以保证细胞的呼吸作用C. 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要进行无菌处理D.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pH等环境条件2. 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T淋巴细胞B. 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C. ③同时具有脾脏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D. 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3. (2016·泰州一模)在核移植时,通常将整个体细胞而不是细胞核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体细胞太小因而去除细胞核较困难B. 细胞质中遗传物质少因而对遗传的影响很小C. 直接将体细胞注入卵母细胞简化了操作程序D. 体细胞的核离开了原来的细胞质将不能存活4. 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过程表示从实验小鼠体内取出组织块B. 乙过程可用胰蛋白酶处理皮肤组织,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C. 丙过程得到的细胞大多具有异常二倍体核型D. 丁过程得到的部分细胞失去贴附性5. 下列与动物细胞培养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培养液通常含有糖、氨基酸、无机盐、促生长因子和动物血清等成分B. 原代培养的细胞会发生接触抑制,从而出现生长停滞C. 传代培养的细胞传到10代时,其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D. 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6. (2016·常州一模)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细胞经PEG诱导融合后再通过培养能得到优良动物个体B. 单克隆抗体最广泛的用途是体外诊断试剂C. 杂交瘤细胞实质上就是癌变的浆细胞D. 单克隆抗体和传统方法生产的抗体化学本质不同7. (2016·清江中学)进行生物工程设计时,下表各组所选择的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配置错误的8. (2015·南京三模)三聚氰胺是小分子有机物,下图为采用单克隆技术制备三聚氰胺特异性抗体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三聚氰胺分子“扩容”的目的是激活小鼠的免疫系统B. 从自然免疫的小鼠体内可获得产生该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C. 经培养筛选后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D. 在基因水平上将单克隆抗体改造为嵌合抗体可降低对人体的不良反应9. (2016·南京期初)如下图表示克隆过程中核移植成功率与供体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
2018和2018年高考《细胞工程》试题(2018安徽卷)II .(9分)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
品质变差。
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
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外植体−−→①愈伤组织−−→②芽、根−−→植株 请回答:(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_________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 ___。
(2)在过程①中,常用的MS 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______,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接种后2~5d ,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在过程②中,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Ⅱ、(1)茎尖(或根尖) 茎尖(或根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2)有机物 植物激素 外植体消毒不彻底(3)培养基中生长素类物质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的比值偏低(2018福建卷)32.[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0分)红细胞生成素(EPO )是体内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一种糖蛋白,可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等疾病。
由于天然EPO 来源极为有限,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来自于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胸生成素(rhEPO ),其简要生产流程如右图。
请回答:(1)图中①所指的是 技术。
(2)图中②所指的物质是 ,③所指的物质是 。
(3)培养重组CHO 细胞时,为便于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定其更换 。
(4)检测rhEPO 的体个活性需要抗rhEPO 的单克隆抗体。
分泌该单克隆抗体的 细胞,可由rhEPO 免疫过的小鼠B 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
32.(10分)(1)PCR (2) Mrna rhEPO (3)培养液 (4)杂交稻(2018广东理综)22.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发展至关重要。
专题38 细胞工程讲考纲讲考点考点一 植物细胞工程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2)原理:细胞内含有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
(3)全能性表达条件: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处于离体状态,提供一定的营养、激素和其他适宜外界条件。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过程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概念: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2)过程4.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1)微型繁殖:优点是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2)作物脱毒:利用茎尖、根尖等无毒组织进行微型繁殖。
(3)培育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某些植物结实率低、繁殖困难的问题。
(4)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
(5)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和生物碱等。
【例1】(2017年海南卷,31)甲、乙两名同学分别以某种植物的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为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该植物。
回答下列问题:(1)以该植物的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作为外植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均能获得试管苗,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同学在诱导愈伤组织所用的培养基中,均加入一定量的蔗糖,蔗糖水解后可得到__________。
若要用细胞作为材料进行培养获得幼苗,该细胞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填“具有完整的细胞核”“具有叶绿体”或“已转入抗性基因”)。
(3)图中A、B、C所示的是不同的培养结果,该不同结果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培养基中两种激素用量的不同造成的,这两种激素是________。
A中的愈伤组织是叶肉细胞经_______形成的。
(4)若该种植物是一种杂合体的名贵花卉,要快速获得与原植株基因型和表现型都相同的该种花卉,可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在培养时,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采用经减数分裂得到的花粉粒作为外植体,原因是____________。
第二讲细胞工程[考纲展示]1.植物的组织培养(Ⅱ) 2。
动物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Ⅱ) 3.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Ⅱ)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55页一、细胞工程1.细胞工程的概述(1)原理方法: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2)操作水平: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
(3)目的: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2)原理:细胞内含有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3)全能性表达条件: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处于离体状态,需要一定的营养、激素和其他适宜外界条件。
(4)细胞全能性大小与细胞分化程度成反比。
(5)全能性大小:植物细胞: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动物细胞: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核(动物细胞全能性受限制,但细胞核具有全能性).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错误!(1)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常称为外植体.(2)a过程为脱分化,b过程为再分化,A表示愈伤组织,B表示丛芽或胚状体。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概念:指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2)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过程植物细胞A、B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去掉细胞壁原生质体A、B诱导融合↓聚乙二醇处理/离心/振动/电激融合的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融合完成的标志)杂种细胞错误!愈伤组织错误!杂种植株(4)意义: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作物新品种。
(5)变异类型:染色体变异。
4.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1)植物繁殖的新途径错误!(2)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3)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培养到愈伤组织阶段。
三、动物细胞工程1.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动物细胞培养、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等。
第2讲__细胞工程1.植物的组织培养(Ⅱ)2.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Ⅰ)3.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Ⅱ)知识梳理| 夯实高考双基回扣教材一、细胞工程1.操作水平: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
2.目的: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
二、植物细胞工程1.理论基础——细胞的全能性(1)定义: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2)原理:细胞中具有本物种全部遗传信息。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概念理解①培养对象: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
②培养条件:无菌、人工配制的培养基、相关激素等人工控制条件。
③培养结果: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2)操作流程外植体――→――→根、芽或胚状体―→试管苗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定义: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2)操作流程①过程①为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常用方法是酶解法,所用到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②过程②是原生质体的融合,人工诱导的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激等;化学法一般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
(3)过程③是原生质体融合后再生出细胞壁,这是原生质体融合成功的标志。
(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克服了不同种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4.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1)植物繁殖的新途径:①微型繁殖: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②作物脱毒:选取作物无毒组织(如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的技术。
③人工种子: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2)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
(3)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如人参皂甙干粉的生产。
三、动物细胞工程1.动物细胞培养(1)培养过程(2)培养条件①无菌无毒环境:通常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第2讲 细胞工程考点一| 植物细胞工程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2)原理:细胞内含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信息。
(3)全能性表达条件: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处于离体状态,提供一定的营养、激素和其他适宜外界条件。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填写操作过程图:外植体――→①A ――→②B ―→植物体图中①表示脱分化,②表示再分化,A 表示愈伤组织,B 表示丛芽或胚状体。
对外植体要进行消毒处理;外植体选用幼嫩的组织脱分化较为容易;植物组织培养中用到的有机碳源一般为蔗糖,用葡萄糖也可以。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概念: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2)操作流程(3)流程分析①过程a 为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用到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②过程b 是原生质体的融合,其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③诱导b 融合的两种方法: 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激等; 化学法一般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
④过程c 是原生质体融合后再生出细胞壁。
⑤过程d 是组织培养技术,其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4)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获得杂种植株。
4.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1)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常利用茎尖等分生组织)人工种子(胚状体等外包裹人工薄膜得到的种子) (2)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3)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如人参皂甙干粉的生产。
1.植物组织培养与植物体细胞杂交比较(1)制作方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然后包上人工种皮就形成了人工种子,如图:(2)优点:可使在自然条件下不结实或种子昂贵的植物得以繁殖;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因该过程为无性繁殖;节约粮食,减少种子的使用;可以控制添加一些物质,如除草剂、农药、促进生长的激素、有益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