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知识之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580.44 KB
- 文档页数:4
人体解剖学中的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人体解剖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系统,它负责人类的呼吸过程,维持身体的气体交换和酸碱平衡。
本文将从解剖结构、功能以及疾病等方面对人体呼吸系统进行探讨。
一、解剖结构人体呼吸系统主要由鼻腔、喉部、气管以及肺组成。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它具有滤除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的作用。
喉部包括喉头和声带,在声带的作用下产生声音。
气管连接喉部和肺,是空气进入肺部的通道。
肺是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两侧各有一片。
每个肺下分为上叶、中叶和下叶,且右肺有额外的叶,即肺有很好的弹性和膨胀性。
二、功能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气体交换,让人体摄入新鲜空气,排出体内废气。
其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吸气和呼气。
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腔扩大,气体通过导管顺利进入肺。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松弛,胸腔收缩,废气被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实现了氧气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保持了体内的氧气供应和酸碱平衡。
三、疾病呼吸系统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如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
COPD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由吸烟和空气污染引起。
它会导致肺部气道狭窄,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
哮喘则是一种过敏性疾病,特点是气道高度敏感,容易受到过敏原刺激而发生阵发性的呼吸困难和哮鸣音。
除此之外,肺癌也是一个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即恶性肿瘤发生在肺组织中。
它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和咯血等。
四、保护和保养为了保护呼吸系统的健康,我们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戒烟是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吸烟会导致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此外,避免长时间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也是很重要的。
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多通风,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也能有助于呼吸系统的健康。
定期进行锻炼,增强体质也是非常有益的。
总结起来,人体呼吸系统在解剖结构和功能方面非常复杂和精密。
了解呼吸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以及预防与保护呼吸系统健康的措施,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呼吸系统解剖学知识点呼吸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系统之一,负责供氧和排出二氧化碳。
了解呼吸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点对于健康和医学领域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呼吸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点。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1. 呼吸道:主要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鼻腔是空气进入呼吸系统的起始点,咽喉连接鼻腔和气管,气管分支为两支支气管。
2. 肺部:左右两个肺通过支气管与气管相连,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器官。
3. 供血和神经支配:肺部由肺动脉和肺静脉供血,同时受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控制。
二、呼吸系统的功能1. 气体交换:肺部通过气体交换将氧气输送到血液中,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 声音产生:声带在喉部振动产生声音,呼吸系统参与了人类语言和交流。
3. 清洁和湿润:呼吸道会清洁和湿润空气,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肺部。
三、1. 鼻腔:包括鼻甲、鼻中隔、鼻孔等结构,通过粘膜分泌物和毛细胞过滤空气。
2. 喉部:主要是喉结、声带、杓状软骨等结构,是通往气管的必经之路。
3. 气管:由软骨环支撑,内有纤毛上皮,可将粘液和异物排出呼吸道。
4. 支气管:分为主支气管和次级支气管,通过分支形成肺泡。
5. 肺部:分为左右两个肺叶,具有肺叶间隔、支气管树状分支等结构。
6.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最终场所,通过毛细血管和肺泡壁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通过了解呼吸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保持呼吸系统的健康,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希望上述内容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呼吸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鼻和喉呼吸系统1.鼻和喉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及支气管等。
通常称鼻、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为下呼吸道。
肺由实质组织和间质组织组成,前者包括支气管树和肺泡;后者包括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等。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此外还有发音、嗅觉、协助静脉血回流入心等功能。
1.鼻鼻nose分三部,即外鼻、鼻腔和鼻旁窦。
它既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又是嗅觉器官。
(一)外鼻外鼻以鼻骨和鼻软骨为支架,外被皮肤、内覆粘膜,分为骨部和软骨部。
软骨部的皮肤因其富含皮脂腺和汗腺,成为痤疮、酒渣鼻和疖肿的好发部位。
外鼻与额相连的狭窄部称鼻根,向下延续为鼻背,末端称鼻尖,鼻尖两侧扩大称鼻翼,呼吸困难的病人有鼻翼扇动的症状。
(二)鼻腔1、分部:鼻腔是由骨和软骨及其表面被覆的粘膜和皮肤构成。
鼻腔内衬粘膜并被鼻中隔分为两半,向前通外界处称鼻孔,向后通鼻咽处称鼻后孔。
每侧鼻腔又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两者以鼻阈为界。
鼻阈为皮肤与粘膜的交界处,鼻前庭壁由皮肤覆盖,生有鼻毛,有滤过和净化空气功能,因其缺少皮下组织且富有皮脂腺和汗腺,所以它不但是疖肿的好发部位而且发病时疼痛剧烈。
2、鼻中隔:鼻中隔由筛骨垂直板、犁骨和鼻中隔软骨构成支架,表面覆盖粘膜而成,位置通常偏向一侧。
其前下方血管丰富、位置浅表,外伤或干燥刺激均易引起出血。
90%左右的鼻出血发生于此区,故称为易出血区即Little区或Kiesselbach区。
3、鼻粘膜分两部分,位于上鼻甲与其相对的鼻中隔及二者上方鼻腔顶部的鼻粘膜区域统称为嗅区,富有感受嗅觉刺激的嗅细胞。
鼻腔其余部分粘膜区域称为呼吸区,含有丰富的鼻腺。
4、鼻甲和鼻道:鼻腔外侧壁自上而下可见上、中、下三个鼻甲突向鼻腔,上鼻甲与中鼻甲之间称上鼻道,中鼻甲与下鼻甲之间为中鼻道,下鼻甲下方为下鼻道。
上鼻甲的后上方多数人有最上鼻甲。
最上鼻甲或上鼻甲的后上方与蝶骨体之间的凹陷为蝶筛隐窝。
人体解剖学知识: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组织特征和功能特点,有助于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从而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健康。
一、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由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和呼吸肌等器官组成的。
人的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让人体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呼吸过程中,呼吸肌不断地收缩和放松,使肺部的空气进出,从而实现呼吸的功能。
二、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等器官组成的。
人的循环系统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和废物排出体外。
在循环过程中,心脏的收缩和放松使血液不断地循环流动,从而实现循环的功能。
三、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组成的。
人的消化系统主要功能是将进食的食物消化吸收,以供机体生长、发育、维持和修复组织、产生能量等生命活动所需。
在消化过程中,口腔、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的分泌和吸收作用,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成较小的组分,使其被机体吸收利用。
四、泌尿系统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组成的。
人的泌尿系统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维持机体内部环境平衡。
在泌尿过程中,肾脏通过过滤、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将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泄出体外,形成尿液,经过输尿管和膀胱储存排出。
五、生殖系统生殖系统是由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组成的。
男性生殖器官包括睾丸、附睾、精管、前列腺和尿道等,主要功能是产生、存储和输送精子,同时分泌生殖激素维持生殖功能。
女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提供生殖环境,保护和孕育胎儿。
总之,人体解剖学知识对于人类生命健康的维护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认识、理解和保护人体器官,可以更好地关注和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基础医学知识之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上呼吸道、下呼吸道
>>肺的位置和形态
>>胸膜的分布及胸膜隐窝
>>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肺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纵隔
一、呼吸系统
呼吸道:上呼吸道:临床上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气管、各级支气管
肺:共5叶(左2右3)
二、气管
>>气管由14~17个“C”形气管软骨构成,分叉处称气管杈。
气管隆嵴:是支气管镜检的重要标志。
左主支气管:细而长,走向较平行。
右主支气管:短而粗,走向较垂直。
>>异物易滞留在右主支气管的原因:
1.气管隆嵴偏向左侧。
2.右肺通气量大。
3.右主支气管短而粗,走向较垂直。
三、肺的位置和形态
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
肺尖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
下为膈。
肺为锥形,分肺尖和肺底,三面三缘。
1.尖:钝圆,肺尖向上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肺尖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
2.底:位于膈上面。
3.两面
(1)肋面:对向肋和肋间隙的面叫肋面。
(2)纵隔面:朝向纵隔的面叫内侧面,该面中央的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的部位叫肺门。
4.三缘
前缘:锐利,下部凹陷称心切迹。
肺小舌。
后缘:圆钝。
下缘:锐薄。
四、肺的分叶
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二个肺叶,右肺斜裂和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叶。
五、胸膜的分布及胸膜隐窝
脏胸膜:紧贴肺并深入肺裂
壁胸膜膈胸膜:分布在膈上
肋胸膜:胸壁内面
纵隔胸膜:纵隔两侧
胸膜顶:在胸锁关节与锁骨中、内1/3交界处之间,胸膜顶高处锁骨上方约2.5cm 。
肋膈隐窝:(肋膈窦)位于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是胸膜腔的最低位。
【例题】形成肋膈隐窝的胸膜是
A.脏胸膜
B.肋胸膜
C.膈胸膜
D.纵隔胸膜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肋膈隐窝:(肋膈窦)位于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是胸膜腔的最低位。
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后正中线
肺下界第六肋第八肋第十肋第十一胸椎棘突
胸膜下界第八肋第十肋第十一肋第十二胸椎棘突
七、纵隔
1.概念:两侧纵隔胸膜间的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2.境界:纵隔的前界是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壁为纵隔胸膜上经胸廓上口与颈部相通,底为膈。
3.分部
以胸骨角平面为界,将纵隔分为上、下纵隔。
下纵隔又以心包的前、后面为界分三部:
前纵隔:心包前面与胸骨体之间。
中纵隔:心包及大血管所占据的区域。
后纵隔:心包后面与脊柱胸部之间。
【例题】平静呼吸时肺下缘的体表投影在肩胛线相交于
A.第6肋
B.第7肋
C.第8肋
D.第10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锁中6,腋中8,肩胛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