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石膏外固定病人的护理护理前准备:1.舒适的环境:确保病人所在的病房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噪音较小,且病床周围没有杂物。
2.仔细准确的观察: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和饮食情况,记录患者的血压、体温、呼吸、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
3.心理疏导:石膏外固定可能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不便,护理人员应通过耐心倾听和沟通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1.保持皮肤清洁:每天检查患者外固定部位的皮肤情况,保持其干燥,防止细菌感染。
如发现皮肤红肿破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确保血液循环:患者需要保持外固定部位的血液循环畅通,护理人员需定时提醒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如活动手指、脚趾。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餐饮护理:根据患者手术后的饮食要求,合理安排患者的餐饮时间和营养摄入。
如需饮食辅助,应及时调整。
4.预防尿潴留:石膏外固定病人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的情况。
护理人员应定时询问患者排尿情况,若有需要则辅助排尿。
5.骨折护理:对于骨折病人,护理人员应稳定好患者的骨折部位,避免移动或外力伤害。
注意防止扭曲骨折部位导致骨折复位不良。
6.疼痛护理:对于疼痛的控制,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给予合适的止痛药物。
7.定期翻身: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使患者发生褥疮。
护理人员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翻身,保持患者的身体舒适。
8.康复训练: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相关训练,包括肌肉锻炼、关节运动等。
9.定期复查:外固定病人需要定期复查,包括X光片检查、石膏更换等。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通知患者复查时间,并协助患者前往医院。
10.安全宣教: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包括石膏保护、使用助行器具等。
以上是石膏外固定病人的护理内容,针对不同的病人需求,护理人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同时,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提供温暖和安全的医疗环境,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石膏外固定术后的护理常规石膏外固定是骨科常用的固定方法,适用于骨折、骨科手术后、骨与关节炎症、畸形等。
1.石膏未干透时,不够坚固,易变形断裂,也容易受压而产生凹陷,因此石膏须干硬后才能搬动病人,同时搬动时只能用手掌托起石膏而不能用手指,以免形成压迫点。
2.抬高患肢,一般高于心脏水平面20cm,使肢体处于功能位适当衬垫给骨突部减压:如下肢石膏固定后要用硬枕垫在小腿下使足跟部悬空,上肢石膏固定后,可用绷带悬吊将前臂抬高。
3.做好床头交接班。
①观察肢体末端血循环。
是否有发凉、发紫、发青,肿胀,活动度、感觉有否麻木、疼痛;如有须及时报告,可采取松开石膏,局部开窗减压等措施,不要随便给镇痛剂。
鼓励病人活动石膏近端及远端关节,做患肢等长收缩运动。
②观察出血与血浆渗出情况。
切口或创面出血时,血渍可渗透到石膏表面上,可沿血迹的边缘用红笔划图将出血范围定时作标志观察,伤口出血较多时可能从石膏边缘流出,因此要认真查看血液可能流到外面,棉褥是否污染。
③观察有无感染征象。
如发热,石膏内发出腐臭气味,肢体邻近淋巴结有压痛等。
4.观察有无足下垂、足背麻木等症状,预防石膏边缘压迫而致神经麻痹。
5.保持石膏的清洁,避免大小便污染,大便污染后应及时用清水擦去。
6.定时协助病人翻身,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无碎屑。
7.加强局部皮肤按摩。
用手指沾酒精伸入石膏边缘里面进行皮肤、尾骶部、足外踝未包石膏的骨突部位的按摩。
8.下床行走和功能锻炼:未固定的关节应尽量活动,早期可作被动活动,按摩帮助退肿,尽量应鼓励患者作主动锻炼。
1、注意保持伤肢正确的功能位置,伤肢外展30°〜40°,足部中立位。
2、保持牵引的效能,观察牵引装置是否正常,滑轮和牵引架是否松脱,牵引线与大腿是否在同一轴线上,牵引锤是否脱落,足底有无抵着床尾,致使牵引无效。
3、防止牵引针孔感染,注意牵引针有否滑动,观察针孔处皮肤有无发红、疼痛、渗出等,每日用75%酒精滴针孔两次,并随时保持针孔处皮肤及敷料的清洁干燥。
石膏固定护理措施
一、石膏固定护理措施
1、石膏固定护理
(1)对需要固定的病人,应先使用吸湿纱布,涂以消毒剂,然后贴上石膏;
(2)在将石膏贴上后,应注意严格按照图纸规定,一定要使固定程度符合生理需要,不能太过松,也不能太过紧;
(3)由护士隔天着病人体表,看病人能否感觉,检查有无肿胀或感染症状;
(4)每隔3天,护士应检查石膏是否太松或太紧,有无破裂或湿箱,及时调整;
(5)每次检查,护士要记录下调整后的石膏温度和程度。
2、预防石膏热胀
(1)在补石膏前,要先给病人检查好温度,以免影响温度感;
(2)在前病人身上补石膏前,应先用湿毛巾把病人表面覆盖,以减少接触温度,温热的石膏可先和水混合,并待其冷却后再用;
(3)补好石膏后,应先用冷水浸泡,以减轻病人的热胀痛苦;
(4)病人逃出床位时,应先拆除固定石膏,以免因运动过多而导致石膏太紧,影响血液循环。
- 1 -。
石膏固定术的健康教育石膏固定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骨折或者关节损伤。
它通过将石膏固定在患处,以稳定骨骼并促进愈合。
然而,在接受石膏固定术后,患者需要了解一些关键的健康教育知识,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康复的顺利进行。
一、术后护理1. 保持干燥:石膏固定术后,患者应尽量避免让石膏接触水或者湿气,以防止石膏软化和感染。
洗澡时,可以用塑料袋或者防水套将石膏包裹起来,以保持干燥。
2. 避免碰撞:患者在行动时要小心,避免碰撞或者撞击石膏,以免石膏断裂或者移位。
3. 定期复查: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以确保石膏固定的效果良好,没有松动或者移位的情况。
二、饮食调理1. 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骨骼愈合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患者应增加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豆类等。
2. 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患者可以增加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奶制品、绿叶蔬菜、鱼类等。
三、疼痛管理1. 使用止痛药:石膏固定术后可能会浮现疼痛不适,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适量的止痛药缓解疼痛。
2. 冷敷和热敷:患者可以使用冷敷或者热敷来缓解疼痛和肿胀。
冷敷适合于术后48小时内,热敷适合于术后48小时后。
四、康复锻炼1. 按医生建议进行康复锻炼: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锻炼计划,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锻炼,以促进肌肉力量恢复和关节灵便性。
2. 避免过度活动:患者在康复期间应避免过度活动和负重,以免影响骨骼的愈合和固定效果。
五、注意事项1. 注意石膏的异味和湿气:如果患者在石膏中感觉到异味或者湿气,应及时就医,以免引起感染或者其他并发症。
2. 注意石膏的变形和松动:如果患者发现石膏浮现变形或者松动的情况,应即将就医,以确保石膏固定的效果。
总结:石膏固定术的健康教育对于手术的成功和康复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遵循术后护理指导,保持石膏的干燥和稳定,注意饮食调理,增加摄入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合理管理疼痛,按医生建议进行康复锻炼,并注意石膏的异味、湿气、变形和松动等情况。
⽯膏固定护理常规⽯膏固定护理常规以⽯膏绷带为材料进⾏⾻折固定,或对某些⾻病,畸形进⾏制动的⼀种先⾏固定⽅法。
(⼀)⽯膏固定前护理1、了解病⼈思想情况,做好⼼理护理,说明⽯膏固定的理由,以取得病⼈及家属的配合。
2、清洁患肢或躯⼲,有伤⼝者先换药。
3、过床或搬运病⼈时,先固定好肢体,搬动时动作要轻稳。
4、作髋部⼈字形⽯膏者,术前⼀般服轻泻剂或灌肠⼀次。
(⼆)⽯膏固定后护理1、按⾻科⼀般护理常规护理。
2、上⽯膏病⼈睡硬板床,⽯膏未⼲固定前不能搬运病⼈,⽯膏虽⼲固尚未坚硬时,搬运病⼈应⽤⼿掌平托⽯膏,防⽌⼿指将⽯膏掐成凹掐变形致压迫软组织形成溃疡坏死。
3、新上⽯膏的患者需床头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肢体⾎液循环及感觉运动状态,若患者主诉局部有固定性压迫疼痛感或其它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即处理。
4、⽤胶枕、砂袋均匀垫好肢体,防⽌变形,清洁暴露肢端,以便观察。
5、保持室内空⽓流通以促使⽯膏⼲固。
夏季可⽤电吹风吹⼲,冬季可⽤烤灯烤⼲。
但应间歇烘烤,每次20—30分钟,防⽌汤伤。
6、抬⾼患肢,垫以砂袋,胶枕等⽀托物,以免肿胀。
四肢术后⽯膏外固定者,须将患肢抬⾼,减轻肿胀。
⽯膏坚硬后,可⿎励病⼈活动⽯膏固定以外的关节和肌⾁,指导病⼈以常在⽯膏内作肌⾁收缩运动及指(趾)关节,促背伸屈活动,防⽌关节强直,肌⾁萎缩。
7、被⽯膏压迫的隆突部位或肢体的⽀重部位,应⽤软枕妥善垫好,保持功能位,防⽌关节部位的⽯膏被折断。
8、注意观察患肢远端⾎循环、温度、颜⾊、肿胀、剧痛、⿇⽊等感觉情况,重视病⼈主诉,对原因不明的剧痛,应通报医⽣,按医嘱在⽯膏上“开窗”观察,检查有⽆局部受伤,勿乱⽤⽌痛药。
9、保持⽯膏清洁、⼲燥、边缘整齐,光滑,不可浸湿,不可与硬物撞击。
10、作髋⼈字⽯膏固定的病⼈,要指导⼤⼩便⽅法,放便盆时,⽤胶垫垫腰部,保持同⼀⽔平,患⼉可⽤腰盆,⼥病⼈可⽤尿壶接尿,⽯膏污染后,要及时清洁;应定时翻⾝,取侧卧或俯卧位,检查尾骶部有⽆红肿、⽔泡。
内容:
石膏固定的护理
石膏未完全干透时护理
1.告知患者打石膏的过程中会产生微热,避免引起患者紧张情绪。
2.石膏固定完成后,潮湿的石膏容易折断、受压变形,勿覆盖被物。
冬天用支架支起被物,也不要以硬物敲撞、按压石膏或将石膏固定的患肢放置在硬物上,应以柔软物料(例如枕头)承托,放止产生凹陷压迫皮肤。
3.石膏未干透,不要活动石膏里的关节,防止石膏断裂。
4.不要在石膏未干透时行走及承托身体重量。
5.避免接触热源。
在阴凉处,让石膏自然干透。
6.抬动未干的石膏时,应用手托住主要关节,以防关节活动引起石
膏断裂及避免在石膏上压出手指凹陷,以致肢体受压。
7.石膏表面干透需2-3h,而石膏完全干透需48-72h。
石膏已完全干透时护理
1.不要将石膏弄湿,若洗澡时,可用胶袋暂时包裹。
2.不要将木棍、筷子等硬物伸进石膏内搔抓。
3.不要将清洁液及消毒水倒进石膏。
4.在医护人员教导下,用拐杖或助行器走路,勿以石膏直接接触地
行走。
5.若石膏内外不小心被水沾湿,可用冷风慢慢吹干。
6.患肢保持功能位,上肢固定后将肘关节屈曲90°,三角巾悬吊于
胸前,卧位时自然伸臂并将前臂抬高与心脏成同一水平,下肢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水平,保持中立位,严禁外旋。
7.注意患肢血液循坏及感觉情况,经常观察指(趾)皮肤的颜色、
温度。
患者意见:
1、医生、护士服务态度好,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2、卫生需要提高,特别是卫生间。
整改措施:
1、做好解释工作,护士对本科保洁阿姨做好监督,发现卫生间脏,及时处理。
石膏固定后患者的护理要点
1.在石膏未干前搬运患者时,注意勿使石膏折断或变形。
要用手掌托住石膏,不可用手指抓捏。
应设法加速石膏干固,可适当提高室温,或用灯泡烤箱、红外线照射烘开。
保持石膏清洁,防止大小便及食物污染。
2.四肢石膏固定患者患肢需抬高,预防或减轻肢体肿胀并悬空足根,防止受压。
下肢石膏注意防止足下垂及足外旋。
3.密切观察指或趾端血运、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感觉及运动情况,遇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4.注意石膏固定肢体的保暖。
石膏内出现瘙痒时,禁止用筷子或毛衣针等硬物搔抓,以免损伤皮肤,引起继发感染,可用75%酒精棉签擦拭皮肤边缘止痒。
5.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更换体位,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预防压疮的发生。
6.手术及有创口患者,如发现石膏被血或脓液浸透,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7.鼓励并督促患者做石膏内的肌肉收缩活动和石膏近端及远端的关节活动,情况许可时,鼓励下床活动。
【标准护理计划】石膏固定病人标准护理计划膏固定病人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有石膏变形的可能;②有石膏污染的可能;③有肌肉萎缩的可能;④潜在并发症--肢体血液循环障碍;⑤潜在并发症--大型石膏综合征;⑥潜在并发症--压疮。
一、有石膏变形的可能【相关因素】1石膏未干。
2石膏干固后脆性增加。
3缺乏预防石膏变形的知识。
【主要表现】1石膏在未干定型前可变形。
2石膏干固后脆性增加,可折断。
【护理目标】1病人石膏未变形。
2病人石膏未折断。
3病人及家属掌握防止石膏变形的有关知识。
【护理措施】1告诉病人和家属预防石膏变形、折断的相关知识。
2石膏未干固前注意:尽量不要搬动病人。
若病情需要变换体位,可用手掌平托石膏固定的肢体,切忌用手指抓捏石膏。
3切勿牵拉、压迫、活动石膏固定的肢体;也不可将石膏固定的肢体放置在硬质床板或地面上;更不可在石膏上放置重物,以免引起石膏折断、变形、骨折端移位、石膏凹陷处皮肤受压后出现缺血性坏死。
4不应在石膏上覆盖被毯,天气寒冷时可用支架托起盖被。
温度低、湿度大时,可用灯泡烘烤或用电风扇吹干。
电热烘烤时注意安全,防止触电和烫伤。
5石膏干后勿使其受潮,尤其不要淋雨。
6石膏干固后搬动时平托并加以保护,切忌对关节处施加屈折成角力量以免干固后脆性增加,由于杠杆作用在关节部位容易断裂;翻身或改变体位时,需专人保护石膏,以免折裂。
【重点评价】病人石膏有无变形。
2病人石膏是否折断。
3病人及其家属是否掌握预防石膏变形和折断的相关知识。
二、有石膏污染的可能【相关因素】1石膏内或周围有伤口。
2石膏邻近会阴部。
3自理缺陷或下降。
4缺乏预防石膏污染的知识与技巧。
【主要表现】1病人躯干或肢体已行石膏固定。
2病人及家属未接受过预防石膏污染的知识教育。
3病人缺乏或部分缺乏自理能力。
【护理目标】1病人石膏未污染。
2病人及家属掌握预防石膏污染的技巧。
【护理措施】1教会病人及其家属避免石膏污染的知识与技巧:⑴保持床铺平整、无碎屑。
石膏固定病人护理常规(一)护理目标:石膏不变形、不折断;预防压疮;病人及家属能掌握石膏固定的相关知识。
(二)护理问题:1.自理缺陷与石膏固定肢体,医疗县直有关;2.有压疮的危险与石膏压迫肢体有关;3.潜在并发症石膏综合征肢体血循环障碍、肌肉萎缩;4.知识缺乏与不了解石膏固定后的自我防护知识有关。
(三)护理措施:1.常规护理(1)搬动病人时,应用手掌托住石膏,禁用手捏石膏;(2)石膏未干前,用灯泡烤干或用风扇吹干,干固后防止石膏受潮及污染;(3)抬高肢体,保持功能位,石膏下用软枕支垫;(4)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
2.病情观察(1)患肢末梢血循环情况;(2)石膏边缘有无渗血及擦伤,浸湿时用作标记通知医生。
头颈部、胸部、腹部石膏固定者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及腹部不适;(3)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如出现固定部位持续性疼痛,应考虑压疮及时报告医生。
(四)功能锻炼指导未固定关节的功能锻炼和固定部位的肌肉等长收缩活动,预防肺用性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僵硬。
(五)健康教育1.向患者讲解石膏固定的目的、作用和意义。
2•告诉病人和家属预防石膏变形、折断的相关知识。
3.鼓励病人及时说出身体的不适。
及早发现问题。
4.告诉病人及家属石膏未干前,不要使其受潮。
5•搬动石膏固定的患肢,应不能使其折角和断裂。
6•教会病人和家属避免石膏污染的知识和技巧。
防止吃饭时弄湿石膏,正确放置便盆,及时清除伤口分泌物,引流管的冲洗,抬高患肢,观察压疮先兆表现,利用嗅觉等。
7•日常活动教会患肢锻炼方法,指导肢体肌肉收缩活动和关节屈伸活动,尽早下床活动,石膏拆除后按摩肌肉,加强主动活动。
8.综合征的发生和表现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
石膏固定患者的护理石膏固定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骨折或关节损伤的方法。
通过将患者的断骨部位或受伤关节固定在特制的石膏板上,可以减少疼痛,保护骨头或关节,促进愈合。
然而,石膏固定之后的护理也至关重要。
正确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康复过程。
首先,石膏固定之后应该将患者安置在舒适的床上。
床垫应该是平坦而坚实的,并且可以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舒适。
对于躺床的患者,可以使用护理垫或特殊的床垫来减少压疮的风险。
患者的石膏固定部位应该定期检查以确保固定处没有松动或损坏。
特别是在刚做完手术或石膏固定后的头几天,应该密切观察石膏的外观和患者的疼痛程度。
如果发现有异常,应该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
患者在石膏固定期间需要保持适当的体位。
这对于骨头的愈合和石膏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避免过度活动或承重,以防止石膏松动或损坏。
对于固定在下肢的石膏,可以使用助行器或拐杖来保持平衡,并减少对受伤部位的压力。
患者的皮肤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石膏固定会让肌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导致皮肤感染。
因此,每天应该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如果发现湿润或有污垢,应该及时用柔软的湿布擦拭干净。
另外,患者也需要定期改变体位,以减少皮肤压力,并使用护肤品来保持皮肤的健康。
石膏固定患者的营养也需要特别关注。
合理的饮食可以加速骨折或受伤关节的愈合过程。
患者应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D,以促进骨骼健康和修复。
如果患者有特殊的饮食需求或限制,例如糖尿病或高血压,应该按照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进行饮食管理。
除了身体护理,心理护理也是石膏固定患者需要的关注点之一、长时间的固定和限制会给患者带来焦虑、抑郁和情绪低落。
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安慰和支持。
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顾虑,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应对机制。
如果需要,可以提供心理辅导或康复心理支持。
总之,石膏固定患者的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除了定期检查石膏固定的稳定性和患者的疼痛状况外,还需要重视皮肤护理、体位调整、营养保障和心理支持。
石膏绷带固定病人的护理措施1.保持肢体有效的血运(1)注意观察肢体远端的血运、感觉和活动情况,如出现皮肤苍白、皮温下降、疼痛、感觉减退、麻木等,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石膏剪开减压,防止坏疽及缺血性肌挛缩发生;如出现皮肤颜色青紫,局部肿胀,考虑是静脉回流不畅,应给予患肢抬高或局部剪开;如出现手指或足趾不能自主活动,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但血运尚好表明是神经受压,应立即行局部开窗减压或更换石膏。
(2)卧硬板床,患肢制动。
四肢石膏固定的病人,应垫软枕给予患肢抬高,一般高于心脏水平面20cm,并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
躯干部固定的病人,应采取平卧或者侧卧位。
身体保持水平位,勿扭曲。
(3)石膏未干固前,不要覆盖被毯,保持通风。
如天气寒冷盖被须用支架托起,并注意保护外露肢体,防止冻伤。
温度低,湿度大时,可用灯泡烘烤或者电吹风吹干。
烤灯照射时,应距离石膏30-50cm,避开刀口,以防局部渗血增加。
(4)石膏未干固前,切勿牵拉、压迫、活动,尽量不要搬动病人、若必须搬动时,应用手掌平托石膏固定的肢体,不可用手指抓捏,以防石膏折断、变形或形成凹陷。
石膏干固后脆性增加,故搬运时切忌对关节处施加曲折成角力量,应平托加以保护,石膏干固后注意勿使其受潮。
2、石膏的观察与并发症的预防(1)石膏综合征:躯干部石膏固定的病人,以少量多餐,不要进食过饱;保持石膏距腹壁的距离适宜;并注意有无呼吸困难、腹胀、恶心、呕吐以及饮食情况,防止石膏综合征的发生。
如病人进食后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剪开躯干处过紧的石膏,变换体位。
(2)压疮:石膏内骨突出部分及石膏边缘部位应垫好棉垫,保持石膏平整,边缘光滑,防止压迫和摩擦肢体。
注意观察石膏边缘及骨突出部分有无红肿、摩擦伤,每日给予摩擦2-3次。
观察石膏固定部位内有无持续性疼痛,如病人出现持续性疼痛,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修理,防止压疮的发生。
(3)感染:注意观察石膏局部有无渗出,渗出的颜色、范围变化,并用红蓝铅笔做好标记。
石膏绷带固定患者的护理石膏绷带固定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骨折、关节脱位和其他骨骼损伤的方法。
它通过给病人施加压力并限制活动来促进伤口愈合和骨骼复位。
在实施石膏绷带固定护理时,护士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以确保固定的效果和病人的舒适度。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护理措施:1.前期准备:在开始固定之前,护士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材料,例如石膏绷带、剪刀、创可贴、肥皂和清洁巾等。
同时,需要检查病人的手术创面情况和伤口感染的迹象。
2.保持患者舒适:在固定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焦虑或不适。
护士需要通过提供舒适的环境,例如调整床位、给予合理的镇痛药物来减轻患者的不适。
此外,护士还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和解释来缓解其焦虑情绪。
3.保持伤口清洁:在固定完成后,护士需要保持患者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这包括定期更换伤口敷料、清洁伤口周围的皮肤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是否有伤口感染迹象,例如红肿、渗液、发热等。
4.保持固定的牢固:石膏固定需要具备一定的牢固性,以确保骨骼的正确位置无法移动。
护士需要确保石膏绷带包裹均匀、张力适中,并且没有褶皱和空气泡。
此外,护士还需要定期检查石膏绷带的完整性,以防止断裂和脱落。
5.预防合并症:石膏绷带固定可能会导致一些并发症,例如脓肿、深静脉血栓和皮肤溃疡等。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是否出现这些并发症的症状,并采取预防措施,例如提醒患者活动时要小心、定期翻身来避免压力溃疡等。
6.提供教育和指导:石膏绷带固定后,患者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护理要求,例如避免湿水和剧烈活动、注意伤口清洁等。
护士需要向患者提供相应的教育和指导,让其了解固定的目的、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等,以促进康复。
石膏固定术后的护理
术后第一天:
1.确保患者的石膏固定完全干燥,不要让它潮湿或弄脏。
2.保持患者适度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站立,以免石膏受损。
3.给患者提供必要的疼痛缓解药物,以减轻手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
术后第二天至第七天:
1.患者应该避免水对石膏的浸泡,尽量不要洗澡,以免使石膏松动。
2.帮助患者进行身体部位的清洁,如使用湿纸巾擦拭或使用漱口水清
洁口腔。
4.给患者提供膳食上的适当指导,以保证合理的营养摄入,有助于促
进伤口的愈合。
术后第一周至第三周:
1.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开始进行康复锻炼。
这包括逐渐增加局部肌
肉的活动范围和力量训练。
2.定期检查石膏,确保它的稳固性和任何潜在的问题。
3.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时,患者需要格外小心,避免受伤或撞击到石膏。
4.如果患者感到不适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就医。
术后第四周至第六周:
1.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增加康复锻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2.定期进行石膏更换,以确保伤口的清洁和愈合。
3.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辅助器具如支具、拐杖等,以减轻患者的负担和增加稳定性。
4.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鼓励患者坚持康复训练,遵守医嘱。
总体护理建议:
2.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和锻炼,以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3.保持石膏区域干燥和清洁,避免污染和感染。
4.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术后的不适和康复过程中的挑战。
5.定期复诊,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和治疗。
总结:。
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
医用石膏是由天然生石膏加热煅至100度以上,使之脱去结晶水而成为不透明的白色粉末,即熟石膏。
当遇到水分时,可重新结晶而硬化。
利用此特征来制造骨科病人所需要的石膏模型,以达到固定骨折、制动肢体的治疗目的。
一、护理评估:
1、了解病人受伤的过程和情况,有无伴发症和可能发生伴发症。
肢体石膏给病人造成各种不便,如: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部分丧失等。
需要哪些方面心理和生活上的支持。
2、石膏固定目的能否达到,石膏的干固程度,固定是否确切,石膏的松紧度,有无分层、软化、污染或折端。
肢体肿胀消失后,石膏可能较宽松,有时发生骨折再移位或固定不确切,需再次评估。
3、缺血性并发症是石膏固定较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
应倾听病人主诉,有无持续性剧烈疼痛,疼痛是病人患肢血液循环障碍最早症状之一。
仔细观察患肢腹胀程度,皮肤温度和颜色,有无感觉异常和被动牵伸指(趾)疼痛等,以判断有无血运障碍。
4、有无局部受压早期症状也是持续性疼痛,但疼痛较局限。
注意观察石膏边缘及骨突部位有无红肿、摩擦伤。
并可利用嗅觉来判断,如石膏内有腐臭气味,说明石膏内有压疮,且已形成溃疡发生坏死。
二、护理措施要点
(一)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应贯穿在整个护理过程,在实施某些特定的治疗护理时尤为重要。
为此,护士要善于观察病人的思想状态,好做病人思想工作。
将每一种治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告知病人,让他对治疗有全面的了解,减轻恐惧,取得主动配合,促进病人康复。
(二)一般护理
1、对刚刚完成石膏固定的病人应进行床头交接班。
2、石膏尚未全干时,容易折断,也容易受压凹陷。
在抬动病人时应给石膏以适当支托,不要用手指按压,以免石膏向内凸起,压迫局部组织。
3、要维持石膏固定的位置,直至石膏完全凝固。
为了加速石膏干固,可适当提高室温,或用灯泡、烤箱,或红外线照射烘干、吹风机吹干等。
因石膏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
小儿、神智不清、麻醉未醒或不合作的病人最好不要烘烤。
4、将患肢抬高,使患处高于心脏水平20cm,以利淋巴和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5、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注意皮肤色泽、温度、感觉、活动及肿胀等情况。
如有肢端剧痛、发绀或苍白、皮肤温度降低、感觉减退、不能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时疼痛等,都是缺血的表现,可能由于石膏绷带压迫所致,应及时报告处理。
如有局限性松动、肢体疼痛,且勿随意在石膏绷带内堵塞棉花或使用止痛剂。
如有局部受压,可开窗检查或更换石膏。
6、保持石膏整洁,勿使尿、便、饮料及食物污染。
如有污染可用毛巾蘸肥皂及清水擦洗时水不可过多,以免石膏软化变形。
7、如果有血从石膏内渗出,应沿血迹边界用笔圈划标记,并注明日期时间。
如发现血迹边界不断扩大,则为继续出血现象,须向医生报告。
8、每天观察石膏边缘皮肤有无擦伤及刺激现象,受压点给予按摩。
告知病人不要将任何物品伸入石膏下面抓痒,以免皮肤破损。
如有局部压迫症状或石膏内有腐臭气味,应及时开窗处理或更换石膏。
9、寒冷季节要注意石膏固定部位的保暖,以免受冷患肢远端肿胀。
10、石膏绷带固定期间,应进行固定范围内的肌肉舒缩活动及固定范围以外的关节伸屈活动。
11、拆除石膏绷带后,用温水清洗患肢,并用凡士林涂擦皮肤,鼓励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三)并发症护理
1、骨筋膜室综合征石膏固定后,石膏与肢体间腔隙容量有限,且无弛张余地。
因此,包扎过紧或肢体进行性肿胀,可造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导致肌肉缺血、坏死、进而导致肢体坏疽或缺血性肌挛缩。
2、压疮石膏绷带包扎压力不均匀,使石膏凹凸不平或关节塑形不好;石膏未干透时用手指支托石膏,压出凹陷或石膏放在硬物上,造成石膏变形,石膏内衬不平整等,都可使石膏内臂对肢体某部位造成固定的压迫,进而形成压疮。
3、废用性骨质疏松、关节僵硬大型石膏固定范围较大,固定时间较长,即使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也难以避免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
大量钙盐从骨骼中逸出进入血液,并从肾排出,不仅不利于骨的修复和骨折愈合,且容易造成泌尿系结石。
肢体经长期固定,关节内外组织发生纤维粘连,同时关节囊和周围肌肉挛缩,可造成关节活动不同程度障碍。
4、化脓性皮炎因固定部位皮肤不洁,有摩擦或软组织挫伤,或因局部压迫而出现水疱,破溃后可形成化脓性皮炎。
5、石膏综合征石膏背心固定术的病人,由于上腹部包裹过紧,影响进食后胃的容纳和扩张,可导致腹痛、呕吐,呕吐物主要是胃内容物。
胸部石膏包裹过紧,可出现呼吸窘迫、发绀、应注意观察。
(四)健康教育
1、介绍石膏固定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固定骨折、制动肢体的治疗目的。
2、如有肢端剧痛、发绀或苍白、皮肤温度降低、感觉减退、不能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时疼痛等,都是缺血的表现,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或门诊复查。
3、保持石膏整洁,避免尿、便、食物、饮料等污染,擦洗时水不可过多,以免石膏软化变形,失去固定作用。
4、告知病人不要将任何物品伸入石膏下面抓氧,以免皮肤破损,如石膏内有腐臭气味,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5、寒冷季节要注意石膏固定部位的保暖,以免受冷患肢无端肿胀。
6、加强固定范围内的肌肉舒缩后动及固定范围外的关节伸屈活动。
7、拆除石膏绷带后,用温水清洗患肢,鼓励病人进行关节、肌肉的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