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近几十年以来,随着信息技术革新的发展,信息化在全国各地的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在农业和农村地区,信息化发展势头更加猛烈。为了花更多的精力去发展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近日,中国政府发布了《“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准备在未来五年行动,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中国政府指出,十四五期间,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投入力度加大,利用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增强农业和农村能力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农村信息化和农村电子商务,支持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现代供应链发展,推动农业大数据应用,推动农业资源有效配置,推动农村金融科技化,推动农村互联网普及,推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实现农村信息化和农村电子商务绿色发展。

在中国政府制定出这个规划的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勘探,实施这一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让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更好、更快,从而为农村更高效地发展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和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的投入力度,配备更多的设备,拓展更多的技术,实现信息化的有效应用,从而提高农村的信息化水平。

其次,政府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村网络站点,提高农村网络技术水平,改善农村网络环境,这样才能促进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第三,政府还要推动农业大数据的应用,实现农村资源有效配置,以及农村金融科技化,以最大程度提高农业信息化的效率,为农村发展带来更多便捷。

最后,政府还将通过加强农村互联网普及,推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改变农村现状,为农村和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实现乡村信息化和乡村电子商务的绿色发展。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是中国政府在未来五年的行动,它的出台和实施,无疑将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动力,从而真正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绿色发展。

随着政府的不懈努力,以及全社会的合作,相信“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将圆满实施,为农村带来更多新的机遇,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也为全世界展现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水平,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篇章。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近几十年以来,随着信息技术革新的发展,信息化在全国各地的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在农业和农村地区,信息化发展势头更加猛烈。为了花更多的精力去发展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近日,中国政府发布了《“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准备在未来五年行动,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中国政府指出,十四五期间,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投入力度加大,利用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增强农业和农村能力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农村信息化和农村电子商务,支持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现代供应链发展,推动农业大数据应用,推动农业资源有效配置,推动农村金融科技化,推动农村互联网普及,推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实现农村信息化和农村电子商务绿色发展。 在中国政府制定出这个规划的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勘探,实施这一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让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更好、更快,从而为农村更高效地发展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和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的投入力度,配备更多的设备,拓展更多的技术,实现信息化的有效应用,从而提高农村的信息化水平。 其次,政府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村网络站点,提高农村网络技术水平,改善农村网络环境,这样才能促进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第三,政府还要推动农业大数据的应用,实现农村资源有效配置,以及农村金融科技化,以最大程度提高农业信息化的效率,为农村发展带来更多便捷。 最后,政府还将通过加强农村互联网普及,推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改变农村现状,为农村和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实现乡村信息化和乡村电子商务的绿色发展。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是中国政府在未来五年的行动,它的出台和实施,无疑将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动力,从而真正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绿色发展。 随着政府的不懈努力,以及全社会的合作,相信“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将圆满实施,为农村带来更多新的机遇,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也为全世界展现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水平,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篇章。

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网络共享版)

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网络共享版)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中国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关于信息化发展的重 点和目标。通过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动信息化建设,中国将迈 向数字化经济和智能社会的新阶段。本规划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 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2. 规划重点 在“十四五”期间,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数字经济 通过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建设,中国将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促进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重点包括 推动数字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构建数字 经济生态系统等方面。 2.2 信息技术应用 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重点领域包括制造业、金融业、农业、医疗健康等,通过提升信息

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并提供更多智能化、便利化的服务。 2.3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将继续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网络、宽带、 移动通信等领域加强建设和优化。重点工作包括推进5G网络建设,提升网络速度和稳定性,完善网络覆盖,构建智能城市和智能交通 系统等。 2.4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将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加强 数据安全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应用, 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3. 目标和措施 为了实现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中国将采取以下措施: 3.1 制定政策和法规 制定支持数字经济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政策和法规,营造良好的 发展环境,推动创新发展。

3.2 加强创新能力 加大科研投入,培育创新人才,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3 推动产业发展 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推动数字产业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数字经济。 3.4 提升网络建设 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提高网络速度和质量,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3.5 加强数据管理和安全保护 加强数据管理,制定数据安全管理规范,完善数据安全技术手段,保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 4. 结论 通过“十四五”规划期间的信息化发展,中国将进一步实现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

“十四五”福建数字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思路浅析

“十四五”福建数字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思路浅析 作者:陈捷 来源:《新农业》2022年第04期 摘要:“十四五”时期,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意义重大。农业数字化转型能够解决福建一二产业发展错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偏弱、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健全、农村人才短缺等短板,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数字农业;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数字农业”源于1997年美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士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地质空间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高科技作为支撑,实现获取农业数据、农业设计、产品信息传播的整个流程的实时化、智能化、网络化和集约化。具体来说,“数字农业”就是将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网络技术等与土壤学、农学、生态学等多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农作物的营养情况、水分利用情况、病虫害情况等进行信息的获取,建立数据库,从而使用相关模拟模型,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总体来说,数字农业是一个集合概念,主要包括4个方面,即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 1.1 数字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处于农业信息化的初级阶段,虽然全国各省份近年来都已出台了“互联网+”行动方案,但与其他产业相比,我国农业的数字化水平最低。据2019年中国通信研究院发布,2018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仅占农业增加值的7.3%,远低于工业18.3%和服务业的35.9%。特别是农业生产方面仍以传统方式为主,小散弱的特点明显,信息化技术渗透不足。据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64.5%,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仅有2.5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8.2%,农村互联网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1.2 数字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提高农业基础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新技术的新应用将加速对传统农业各领域各环节的全角度、全方位、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新技术能提高农业要素生产率,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就是要全面提升农业绿色化、特色化、优质化、品牌化,不断提升农业全要素的综合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数字技术对提升各种资源利用率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推广率先在經济效益较高的行业或者附加价值高的环节中实现明显的突破。

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一、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变革,农业农村信息化已经成为推 动农村发展、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报告旨在研究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规划,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振兴提供指导。 二、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 1. 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农业农村信息化可以加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推动农村 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水平,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3. 促进农民增收和就业。信息化技术可以为农民提供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推 动农村人才流动,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 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农村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 设施的建设水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三、目标与原则 1. 发展目标:建设全面信息化的农业农村,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振兴。 2. 发展原则:科技先导、可持续发展、市场导向、资源优化。 四、发展策略 1. 推动农村互联网发展。加快农村互联网覆盖,提高农民上网和使用互联网的 能力,建设农村电商平台,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农产品销售。

2. 发展智慧农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全程监测、精准施肥、精准浇水、病虫害预警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3.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农村电商创业园区,培育农村电商人才,提供电商平台和物流配送支持,推动乡村特色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4. 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农业信息化服务中心,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培训和信息推送,促进农民掌握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 五、推进机制与保障措施 1. 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 2. 资金支持:增加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3. 人才培养: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培训,提高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的信息化能力。 4.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互联网、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农村信息化提供支持。 六、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1. 发展现状: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农村互联网覆盖率逐步提高,农产品电商销售呈现井喷态势。 2. 存在问题:农村互联网覆盖不均衡、农民信息化能力不足、农产品电商质量监管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七、发展对策与建议 1. 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2. 加强农村互联网建设,提高农民上网能力。

2024年省数字乡村讲话稿

省数字乡村讲话稿 省数字乡村讲话稿数字乡村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就要立足新时代国情农情,以数字乡村建设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随着我国现有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巨大成效,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据统计,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84亿。在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不少展现乡村生活的乡村网红,他们和网友分享乡村美食、美景和日常生活,收获不少关注,也带火了乡村土特产品,为家乡发展赢得更多机遇。顺应数字乡村发展趋势,中央网信办等10部门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强调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电商产品品牌,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加快数字乡村发展,应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基建。在农村地区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设施,实现数字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推进智慧水利、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筑牢数字乡村的发展基础。同时,还应在软件方面下功夫,提升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中央网信办等4部门印发的《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专门提出,提高农民数字

化新农具应用水平。有效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加强组织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才能让数据真正成为农民生产新农资、手机成为农村生活新农具。 加快数字乡村发展,需要进一步挖掘新业态、新模式的潜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借助电商直播平台,山东烟台苹果、湖北洪湖莲藕等一大批农产品成为爆款。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05万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221亿元。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为广阔乡村搭建了农产品流通新平台,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同时,乡村旅游、智慧农业等产业风生水起,吸引一大批企业、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激活了乡村振兴潜能。 加快数字乡村发展,应着力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如今,乡村治理正在实现数字化、精准化。以电视屏和手机屏为终端,一些地方的数字乡村平台实现了服务和信息精准下发到户,教育、医疗、农技等优质资源下沉到村,让村民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提升了基层治理效率。据农业农村部2021年底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县域政务服务在线办事率为66.4%,县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服务机构覆盖率为78.0%,雪亮工程行政村覆盖率为77.0%。未来,还应进一步提升面向乡村的数字化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优质资源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数字乡村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培育更多信息

泰州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目标汇总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

泰州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目标汇总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 泰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三五”成效 2020年,泰州市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6。37亿元、农业增加值320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33。4%、40。8%。202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80。79万吨、亩产达499。51公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省前列;蔬菜(含食用菌)总产量339。07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7。48万吨,创历史新高;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4。35万吨、20。1万吨、7。75万吨。全市优良食味稻米面积占比达90%,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升至83。7%,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比重达99%,“一蟹两虾”(河蟹、青虾、小龙虾)为主的优质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占比达87%;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6个。到“十三五”期末,全市家庭农场(含专业大户)1。22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788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819家,土地流转经营面积250万亩,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3。8%。202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88。6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新增各类享受省级以上农机购置补贴机具2。37万台套,累计发放补贴资金3。84亿元,受惠农户1。5万余户。“十三五”期间,全市投入资金30。7亿元,累计建成并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145万亩,全市上图入库高标

准农田比重达到66%。截至2020年底,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2。39亿元,经营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357个,占比24。86%。 “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列表

泰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四五”规划 到“十四五”期末,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乡村面貌显著变化,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农业农村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城乡融合取得实效,农业现代化走在全省前列、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泰州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目标

农业现代化,数字农业先行(附现状与趋势)

农业现代化,数字农业先行(附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北斗导航、5G等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流通、服务等环节,在一些地方,农业不但改了模样,还变了内涵:物联网、大数据引领“无人化”农业正逐步替代看天浇水,靠经验施肥的传统耕作模式,数字农业将会是农业现代化的更高级阶段。 我国“十四五”规划首次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安全保障类约束性指标,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予以明确。文章简述了数字农业农村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与趋势,当前,能否让数字农业从一些地方的“盆景”变成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的“风景”,还需加快科研应用转化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通过数字农业把农民、新型经营主体、涉农企业、行业组织联系在一起,形成更强的竞争力、更高的生产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助力。 数字农业发展的大背景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也是信息化水平突飞猛进,通过物联网照进现实的世纪。信息化与物联网技术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这个机遇当口,任何的迟疑、任何的懈怠、毫厘之间的失之交臂,都可能导致未来在农业产业升级乃至粮食安全博弈中付出代价。从世界各国来看,各个大国都把信息化作为国家的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我国提出要

用信息化整体带动和提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推进信息化的重大决策,包括《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互联网+」行动计划》《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等重要文件。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化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多份文件文件。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测算,全球数据已经进入了爆炸增长的时期,预测至2025年全球的数据总量为175ZB。相较于2005年全球数据总量152EB,20年间增长逾千倍。其中我国已于2018年起成为数据总量最多的国家,且年均增速近30%。 未来,数字经济将逐步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美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60%,英、德、日等发达国家,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几乎都超过了50%。而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31.3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但占GDP比重为34.8%,距离美国60%的占比相去甚远。 数字转型是信息化的最终目标,农业作为三大产业信息化数字化程度、GDP增值占比最低的一项,加快推进数字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推进农业 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12.27 •【字号】鲁政发〔2021〕21号 •【施行日期】2021.12.2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 代化规划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山东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7日 山东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 现代化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关键阶段。为加快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根据《“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总抓手,聚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面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激活城乡要素、乡村资源和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优化提升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面推进农产品优质化、乡村田园生态化、乡村产业融合化、农业农村数字化、基层治理规范化、农民增收持续化,更好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新向往、新需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化引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2.坚持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快发展乡村数字经济。 3.坚持深化改革,集约化经营。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集聚要素资源,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4.坚持城乡统筹,融合化推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

省数字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word版

省数字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 数字乡村建设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得益于互联网大省和数字经济发展先发地的良好发展环境,数字乡村建设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十四五"时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农业农村将坚持"系统观念、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示范引领"的要求,以数字化创新撬动各领域创新,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高水平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 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省数字乡村实施方案》、数字建设和省数字化创新大会等精神,结合全省实际,制定《省数字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指导全省数字乡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_、建设背景 (—)现实基础 L乡村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全省城乡同网同速,建有光缆线路总长度349.8万公里,移动电话4G基站36.0万个,5G基站超6万个,实现行政村4G和光纤全覆盖,基本实现重点乡镇5G全覆盖,农村100M以上接入速率。北斗、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与种养殖业融合应用。基于政务云搭建的省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初步搭建,汇聚农业农村领域业务数据8亿多条,农业农村据库初具规模。开发推行”城市农码”,初步实现农业农村主体码上服务、码上监管等功能,已在精准扶贫、畜牧养殖、农产品追溯、渔船管理等领域得到应用,

累计赋码量达56.3 万次。 2•乡村产业数字化加快转型 25个县(市、区)纳入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范围,筹措安排28 亿元,分年落实支持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全省累计开展2批共163个数字农业工厂试点创建,示范带动1184个种养基地完成数字化改造,启动50个单品种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设施智能大棚、温室环境自动控制、肥药精准施用、病虫害智能监测、农用无人机作业等大范围应用。农业农村部2020 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显示,省农业生产数字化发展水平为59.5%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7个百分点。20个县(市、区)启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网上农博"平台建设顺利推进,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县级农产品产业化运营主体和农产品品牌。2020年拥有活跃的涉农网店2.4万家,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1143.5亿元。定制农业、创意农业、认养农业、云农场等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乡村分享经济逐步兴起。 3.乡村监管服务数字化日益完善 初步构建起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47个县(市、区)应用"数字农安” ,6.3万家规模主体纳入管理。”掌上执法"全面应用,执法率达99.8%0 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系统率先在全国开发上线,打通民政、教育、医疗等20 个部门60项数据。整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益农信息社行政村全覆盖,开展系列涉农云服务活动,累计受益农民250万人次。以”城市政钉”、”城市里办"为载体,将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所有事项都搬到网上,135项涉农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省本级线上受理率100%,平均审批时间缩短至4.3个工作日,部分实现秒办,大幅提升农民的获得感。 4•乡村治理数字化持续推进 10个县(市、区)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4个市以及德清等个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黑龙江“十四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黑龙江“十四五”农 业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公布日期】2021.12.17 •【字号】黑农厅发〔2021〕323号 •【施行日期】2021.12.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科技 正文 关于印发《黑龙江“十四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黑农厅发〔2021〕323号各市(地),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为更好地指导我省“十四五”期间农业科技工作,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黑龙江省“十四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12月17日黑龙江“十四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 为更好地指导我省“十四五”期间农业科技工作,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引领,大力实施“科技助农”行动,强化农业科技武装,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科技支撑,根据《黑龙江农业强省规划》和《黑龙江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特别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分析 1.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我省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为稳定

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促进农民增收和绿色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农业科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3%,高于全国8.3个百分点;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优质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5%,良种贡献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带动粮食增产13.9亿斤。 (2)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全面增强。全省农业科技队伍达4.7万人,建成国家大豆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84个,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17个,培育“双高”品种“东农豆252”、全国马铃薯第一主栽品种“克新1号等大批优良品种,“龙粳31”品种覆盖率占适宜区70%以上,打破了“空育131”主导我省局面,禽流感疫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省市县乡四级农技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基层农技机构优化到2528家,基层农技队伍壮大到1.3万人。特聘农技人员计划全面实施,基层农技人员有偿增值服务破冰起航,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发展到3.98万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稳定在100个以上,农业科技示范主体达3000家,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初步构建。 (4)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基地)9个,高标准科技园58个,搭建了千公里高标准科技示范带。每年集成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绿色实用技术1.93亿亩次以上,现代农业产业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5)现代农机装备能力切实增强。创建国家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示范县60个,农机合作社达1411个,国家级农机示范社36个,农机总动力达6775万千瓦。民用通航、植保无人飞机作业面积3亿亩次。累计更换节药喷头51万套,改造施药机械4.6万台。 (6)农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创新“农业大数据+金融科技”支农模式,在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为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的有效实施,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年度的数字农业农村工作总结、相关工作检查报告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对《规划》实施两年半时间的主要指标、重点任务等完成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综合形成《〈数字农业农村〃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报告从《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问题及建议等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 《数字农业农村〃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颁布以来,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目标,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发展主线,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着力建设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加快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资源数字化、产业数字化、管理服务数字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为主线,以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体系为底座,提升管理数字化和服务数字化水平,打造一批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培养一批数字化人才,兜住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底线,用数字化引领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夯实数字支撑底座 1 .建立健全数据标准规范和基础数据资源目录。制定大数据平台数据库标准、空间基础数据库建设规范、大数据平台数据共享交换标准、大数据

库数据资源编码规范、大数据库数据资源目录标准体系。构建农业农村基础信息、农业生产、农业环境、农业灾害、农业社会经济、农业管理、农业服务基础数据资源目录,通过对各类涉农数据资源梳理,分析不同层次、类别数据间的关系,对基础信息数据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支撑农业农村数据〃共建、共享、共用〃。 2 .建设农业农村基础数据库。整合农业农村部门数据资源,共享相关部门涉农数据,联通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中心基础数据库,建设包括空间基础数据库、基础地理数据库、自然资源数据库、农业资源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等数据库为主体的农业农村基础数据库,实现〃农业资源一张图〃管理。 3 .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以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计算为核心构架的大数据平台,具备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计算、数据导入导出、数据更新、数据交换、数据编辑与处理、数据查询展示及权限管理等功能。通过通用的数据访问接口,将数据封装成服务,以服务的形式进行组织和发布。建设数据管理平台,对分布在大数据平台核心组件中的各种数据资源进行有效调度与管理,并实现数据与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数字〃中枢平台的共享交换。建设数据服务平台,对数据资源提供高性能的分布式计算,根据业务应用需求将相关数据汇聚抽取到分析区,创建分析模型,并经数据交换,在应用层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的应用与展示。 4搭建数据共享交换网络通道。应用5G通讯网络建设和大数据中心一体化发展成果,配合推进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逐步推进互联互通的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 目录 一、发展形势5 (一)发展成效5 (二)发展机遇与挑战7 二、总体思路8 (一)指导思想8 (二)基本原则9 (三)发展目标10 三、构建基础数据资源体系10 (一)建设农业自然资源大数据10 (二)建设重要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11 (三)建设农村集体资产大数据11 (四)建设农村宅基地大数据11 (五)健全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数据12 四、加快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12 (一)种植业信息化12 (二)畜牧业智能化13 (三)渔业智慧化13 (四)种业数字化14

(五)新业态多元化14 (六)质量安全管控全程化15 五、推进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15 (一)建立健全农业农村管理决策支持技术体系15(二)健全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16(三)建设数字农业农村服务体系16 (四)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智能监测体系17 (五)建设乡村数字治理体系17 六、强化关键技术装备创新18 (一)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18 (二)强化战略性前沿性技术超前布局18 (三)强化技术集成应用与示X 19 (四)加快农业人工智能研发应用19 七、加强重大工程设施建设20 (一)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20(二)农业农村天空地一体化观测体系建设工程21(三)国家数字农业农村创新工程22 八、保障措施24 (一)加强组织领导24 (二)加大政策支持25 (三)强化数据采集管理25 (四)强化科技人才支撑26

一、发展形势 (一)发展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作出实施大数据战略和 数字乡村战略、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应用,取得明显成效。 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加速融合。产业数字化快速推进,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数字技术加快向农业农村渗透,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不断深化,市场监测预警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兽药基础数据、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 等平台建成使用,单品种大数据建设全面启动,种业大数据、农技服务大数据建设初见成效。 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农产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018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542 亿元,占农产品交易总额的9.8%。基于农产品电商、农业遥感的大数据服务产品不断丰富,数字产业化创新发展。定制农业、创意农业、认养农业、云农场等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 乡村分享经济逐步兴起,“互联网+”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进。2018年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3%。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数字农业领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遥感学科群、国家智慧农业创新联盟相继建成,智慧农业实验室、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农业物联网、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在高等院校普遍设立。数字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建设,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感知数据描述和传感设备基础规X等一批国家和行业标准陆续出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技术研发应用,集成应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物联网的农情信息获取技术日臻成熟,基于北斗自动导航的农机作业监 测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广泛应用于小麦跨区机收。 设施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8%,提前实现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目标,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4%。农村每百户有计算机和移动分别达到29. 2台和246.1部。农业遥感、导航和通信卫星应用体系初步确立,适合农业观测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高分六号”成功发射。物联网监测设施加速推广,应用于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累计超过1.5亿亩。 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发布“十三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互联网+”现代 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初步构建了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政策体系。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工程已覆盖26个省,全国1/3的行政村建立了益

数字农业建设方案

数字农业发展建设方案二〇二二年十二月二日

前言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产业集群化、品牌化、数字化,确保粮食安全,拟建立“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引入优良品种和东北冬季种植人员、种植技术将土地通过数字种植,实现农业“耕、种、管、收、储、运、加、销”产业链标准化、智能化,带动农业产业链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人流等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各方主体的协同效率和效益,同时带动东北人员再就业,实现“农业强省”战略目标。

1.建设背景 1.1.背景依据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关乎国家命脉和种族延续的大事。东北农业种植发达,粮食品种齐全,冬季严寒,大批东北人冬季闲暇,可将品种、人员、技术、科技带到,为提供标粮食准化种植,仓储,加工,销售,同时也带动北方冬季人员再就业。 1.2.政策背景 我国农业受自然资源和人力成本的约束,普遍存在劳动力密集、科技水平低、生产规模小的问题。单位农业劳动力管理的耕地面积不足发达国家的1/50。同时,随着人口结构变化,我国农业劳力占比由1991年的60%,下降到2018年的26%。以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力效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2022年2月22日《“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提出:全面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各环节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探索无人农场等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突破动态路径规划、自动驾驶、精准作业、自动测产、智能组网等关键技术。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研制农业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智能化农业装备、农机田间作业自主系统等。建立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的智能农业信息遥感监测网络,建立典型农业大数据智能决策分析系统,开展智能农场等集成应用示范。 1.3.建设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二)《国务院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三)《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四)《农业农村部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 1.4.现状分析 (一)年轻的农民大多进城务工,造成农村缺少劳力。 (二)种地种粮经济效益低下或本高,收益低、劳动强度大。

设施农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设施农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展设施农业是提升农业效益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和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集约、节约、环保、绿色发展的需要,更是〃菜篮子〃产品稳定供应的重要保障。〃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也是全方位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五年,为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落实〃菜篮子〃负责制,不断拓展优质精品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满足城乡居民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化的消费需求,依据《〃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和《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 一、主要成效 〃十三五〃以来,认真贯彻落实相关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结对帮扶困难村、种植业设施标准化改造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实施〃特〃〃优〃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设施蔬菜百万棚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惠农政策,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冬淡〃季节蔬菜上市品种日益丰富,设施蔬菜、水果、花卉等种植业设施快速发展,畜牧、渔业生产设施发展水平稳步提升,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设施生产在稳定菜篮子供给、调优产业结构、保障质量安全以及促进

农民增收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保供稳价作用日益凸显 〃十三五〃期间,设施蔬菜年产量稳定在150万吨以上,占蔬菜总产量的50%以上。设施水果年产量稳定在40万吨以上,占水果总产量4.5%以上。设施栽培的蔬菜种类主要包括黄瓜、番茄、芹菜、菠菜、韭菜、白菜、生菜、茄子、土豆、西葫芦、葱蒜、青椒、甘蓝、油菜、豆角、食用菌等品种,有效保障和丰富了菜品的市场供应,特别是〃冬淡〃季保障能力稳定,对平衡季节性供需矛盾,抑制市场大幅波动,提高应急供给能力,保证〃十三五〃期间农产品市场价格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肉类总产量达到25万吨、禽蛋20万吨、牛奶30万吨,主要畜禽产品总产量、人均占有量均居首位。设施农产品的稳定供给,有效平衡了供需矛盾,抑制了市场大幅波动,提高了应急供给能力,〃十三五〃期间农产品市场价格运行较为平稳。 (二)产业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十三五〃期间,根据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合理布局设施农业重点产区,设施种植业规模化、连片经营趋势明显。蔬菜生产聚集区规模化、连片经营趋势逐步增强,以设施蔬菜生产为主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00个,累计建设提升规模化规范化设施示范园区90个,设施蔬菜产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稳步提升,产业带动能力持续提高。场,产业布局和结构持续优化。设施畜牧业现代化养殖水平明显提升,养殖环境控制、自动饲喂、粪污收集等新设施、新设备在生产中普遍应用,畜禽养殖设施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取得新突破。

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九江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九江市“十四五” 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九江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2.05.07 •【字号】九府发〔2022〕13号 •【施行日期】2022.05.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九江市“十四五”农业农 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驻市有关单位:《九江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5月7日 九江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目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重大意义 第二节规划依据 第二章发展基础与形势 第一节“十三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第二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章总体要求 第四章优化空间布局构筑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严格保护农村生态空间 第二节高效利用农业生产空间 第三节科学布局长江经济带发展 第四节合理布局农民生活空间 第五章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新高地 第一节有效防治农业污染 第二节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第三节加大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 第六章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一节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第二节增强粮食加工储备流通调控能力 第三节持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第四节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第五节努力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第六节聚力打造农业知名品牌 第七节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第七章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第一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第三节促进乡村文化发展 第八章保障改善民生着力促进农民现代化 第一节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