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备课表格 2011.8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6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表格一、教案基本信息1.1 课程信息•课程名称:•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教学目标:•难点:•知识点:•培养目标:•教学资源:1.2 教案编写人员•教师姓名:•学校:•时间:二、教学进程2.1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2:•教学内容3:•教学内容4:2.2 教学步骤2.2.1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方式:•导入新课的活动:•导入新课的时间:2.2.2 新课讲解•讲解1:•讲解2:•讲解3:•讲解4:2.2.3 课堂练习•练习1:•练习2:•练习3:•练习4:2.2.4 总结复习•总结复习方式:•总结复习活动:•总结复习时间:2.3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活动1:•拓展延伸活动2:•拓展延伸活动3:•拓展延伸活动4:三、教学资源•教学资源1:•教学资源2:•教学资源3:•教学资源4:四、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1:•评价方式2:•评价方式3:•评价方式4:4.2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1:•评价标准2:•评价标准3:•评价标准4:五、教学后记•教学心得:•教学问题:•建议改进:•下次备课注意事项:以上为《集体备课教案模板表格》的详细内容。
该模板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通过使用该模板,教师们可以更加有条理地进行集体备课工作,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该模板中的教学评价和教学后记部分也为教师提供了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的机会,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向命运挑战(初议稿)'六年级试教:冉茂值教学目标:1、基本读懂课文,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事迹。
2、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播放《命运》交响曲。
(编辑一分钟到两分钟,选择最震撼人心的部分。
);听后交流:说说看,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简单介绍《命运》以及贝多芬。
(相机板书“命运”)(对贝多芬,可作这样的介绍:对一个音乐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无法想象,没有了耳朵,音乐家还能怎么创作!作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25岁耳朵就不灵了,到60岁的时候,他的耳朵全聋了。
可是,他却不向命运低头,一直进行着他的音乐创作。
)小结:《命运》,一首催人奋进的曲子,一首给人以力量的曲子,一首激励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曲子。
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像贝多芬一样的身残志坚、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人。
(将课题板书完整《向命运挑战》。
)指导学生读题目。
(读出坚定,读出奋争,读出顽强。
)2、相信课文主人公的事迹一定会使你更敬佩,更惊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努力做到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再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自主学习认真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提出的四个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你能试着在书中找到答案吗把有关的要点标注在书上。
!2.小组间合作讨论、交流。
3.探究学习集体汇报。
(1)谁愿意把课外收集的资料介绍给在座的同学们学生简介霍金资料。
(2)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①在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汇报。
②仔细默读“霍金向命运挑战”的段落。
谁能概括一下,霍金从哪几个方面向命运进行挑战(霍金向命运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着,更是指他的创造。
)】③分别请同学读(4—6)(7)自然段,思考:这几段分别讲的是什么(4—6自然段)霍金向命运挑战,他还活着;(7)霍金向命运挑战,不断创造。
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信息窗1:一、教学目标:1.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威海空气清新,风光秀丽:碧海、蓝天、绿树、红房,(出示情境图),象这样美丽的街景在威海也是随处可见的。
在图上有哪些信息,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信息组合在一起,提出一个问题。
生:这条街上有23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12盏灯。
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估算解决问题。
为什么用乘法?(23个12)估计一下结果大约是多少?生交流,提问:200、230哪个更接近答案?23乘12的结果要比它大还是小?2、笔算解决问题。
估算可以帮我们很快知道答案的大概范围。
要想准确地回答问题就要准确地计算。
23×12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自己想办法算出它的正确结果。
有了想法也可与小组同学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1)23×10=230 23×2=46 230+46=276;(2)20×12=240 3×12=36 240+36=276;(3)直接运用了或准确或有点小错的乘法竖式。
抽用竖式的学生板演:为什么要把46和230这两个数加起来?46是怎么来的?抽板演的学生上台指竖式23×2;12十位上的“1”与23个位上的“3”相乘时,乘得的“3”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23乘十位上的数,所以写在十位上。
师引申:乘个位的数积写在个位上,乘十位数积写在十位上,如果乘百位数,积就写在百位上,后面将学到)。
红沙河小学2011年秋学期教务工作计划本学期我校教务工作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以确保我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有序地开展、以不断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教务的指导、管理和服务职能,切实抓好各学科常规教学的检查和监督,加大教研力度,务实求真,勇于创新。
学校教务工作将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强化制度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认真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工作思路全面落实教学工作“八字”方针。
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严”,辅导要“勤”,质量要“高”。
结合我校实际,其具体做法如下:1.教学过程继续抓好教学“三个环节”.(1)备课:强调“三个结合”即教材内容、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学习方法相结合;知识体系、心理素质与德育渗透相结合。
(2)上课:强调三个避免,即避免上无教案欠准备的课;避免上无启发重灌输的课;避免上无密度重要求的课。
(3)作业批改:强调“三精”(即精心选题;精心批阅;精心讲评)、“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差必补)。
2.教学评价做到“两个落实”(1)日常检查落实:教师教案签字制度落实;教师批改作业情况检查和指导落实;教师上课听课评课及教研活动情况落实。
(2)教学要求落实:做到“五有”即有学期教研活动记录,有学校课改项目,有一定的教研时间和制度,有教研活动记录,有学校集体备课检查记录。
3.教学管理实现“三个优化”(1)优化课程建设:在加强基础性课程开设的同时,开好校本活动课,同时做好培优补差转化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2)优化考试组织:以良好的考风促进学风建设,确保考风严格,学风严谨,校风严明。
从命题保质量,出卷保安全,组织保科学,提升教学质量。
(3)优化管理方法: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讲究工作方法,注重工作方法的艺术性,工作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入手尽量避免死板的工作作风。
小学个人备课活动计划表
活动概述
这是一份小学个人备课活动计划表,旨在帮助教师规划备课活动,提高备课效率和教学质量。
活动内容
1. 确定备课目标:明确备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2. 收集教学资源:查找与备课内容相关的教材、教辅和教学资料。
3. 设计备课大纲:制定备课的详细计划,包括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
4. 制作备课资源:根据备课大纲制作教案、课件和测评工具等备课资源。
5. 准备教学材料:准备所需的教具、实物和课堂活动材料。
6. 活动实施:按照备课计划进行教学活动。
7. 教学反思:对备课和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活动计划表
参考资料
- 《小学英语教育大纲》
- 《小学数学教材》
- 《小学绘画教辅》
备课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备课内容的核心知识点。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 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思维和合作能力。
以上是这份小学个人备课活动计划表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随时与我联系。
谢谢!。
单元授课计划
课题Greetings 单元序号One 教
学
目
标
一
教
材
及
学
生
分
析
重点与难点重点:难点:
课
时
分
配
时间周次:第周至第周日期:从年月日至月日
课时教案
课题How are you ? 教案序号 2
授课时间20 11 年9 月日课型New Lessen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复习上节所学内容。
2、新授句型How are you?
及回答。
3、认识人物Xiaohong, Xiaowei.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身体与语言的活动,能熟练使用简单的句
型进行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语言对话,进一步加深了解西方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会句型Good morning. How are you?及回答二:能用所学句型进行对话。
教具等
准备
Recordor
板书设计Important Santences:
1、Good morning,Sam.Good morning.
2、How are yo? I′m fine. Thank you.
教
后感
本节学习了相关问候的句子,大家运用熟练,表演正确,记忆不错。
教学环节
及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3分)
师与学生进行对话(T):
1、Hello,…
2、I′m…
3、Goodbye,…
4、Bye-bye,…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二:突破
重点(10分)
三:突破难点(8分)
四:课堂小结(4分)五:随堂检测(8分)
六:作业布置(7分)
Write down some
senteces on the Bb and
ask Ss to say the right anwer:
例如:(a)玲玲自我介绍时
应说:
(b)放学了,你对小
芳应说:
(c)询问Sam的身体
状况是应说:
(d)…
1、Play the tape and ask Ss to
read.
2、Ask Ss to translate
the sentences into
Chinese.
3、Practice in pears
本节你学到了哪些内容?.
情景交际:
()1、当你在上学路上见
到你的同学时说:
()2、假设你是Anna,当你
的同学yangyang给你打招
呼是说:Hello,Anna.你应
说:
()3、放学了,和同学们
道别时应该说:
()4、对方问你“How are
you?时,你应该回答:
A层:同学们用所学句型
“How are you?”向家长问
好并引导家长用“I′m
fine. Thank you.”来回答。
Ss anwer:
→I′m Lingling.
→Goodbye,Xiaofang.
→How are you?(回答)
I′m fine .Thank you.
(让学生反复朗读以上句
子)
Lissen and read.
Ss do.
学生结对表演对话。
指导学生归纳说出本节所
内容。
A:Hi . B:No.
A:I′m Anna.
B:Hello,Yangyong.
A:Goodbye. B:Good
morning
A:I′m fine。
Thank you.
B:Tank you. .
B层:选择正确译文:
()1、我是安娜。
()2、海伦,你好吗?
()3、我很好,谢谢你。
C层:选择答语:
()1、Good morning ()2、Hello,Anna. ()3、How are you? ()4、Goodbye A:Hello,Anna.B:I′m Anna. A:Hi,Helen.B:How are you, Helen?
A:I′m fine, thank you. B:I′m not well.
A:Hello,Helen.
B:Bye-bye.
C:Good morning.
D:I′m fine, thank you.
教学过程
学校名称:
年级:
科目:
单元名称:
单元序号:
课时小计:
执教(备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