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册《19-草船借箭》的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86.0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5 草船借箭》课时练习含答案
一、阅读理解
1.何为草船子
2.关于借箭的事情
3.孔明的计谋
4.周瑜担心的问题
5.结果如何
二、选择题
1.孔明用了何种方法来借箭?
A. 派人去吴将军处借箭;
B. 制造鱼雷穿孔;
C. 用藤箭射铁链
2.《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3.韩当为什么瞧不起刘备?
A. 觉得刘备太矮;
B. 觉得刘备无能;
C. 觉得刘备过于谨慎
三、综合题
1.描绘一下草船的场景,你觉得草船的设计有何特别之处?
2.孔明为什么选择借箭这种方法来制敌,你认为这种方法的优势和风险
是什么?
四、词语解释
1.草船:用草搭成的船只,可隐蔽
2.匠人:工匠,技艺高超的人
3.计谋:谋略,策略
五、答案
1.韩将军的妻子告诉孔明要去找吴将军孙权借箭,并给出了借箭之策。
2. A. 《三国演义》
3. C. 觉得刘备过于谨慎
六、思考题
1.如果你是孔明,你会如何处理这次向周瑜借箭的情况?你认为还有其
他更好的方法吗?
结语
通过本篇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草船借箭》这篇故事,掌握关键情节和人物,同时培养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祝各位同学学习进步!。
《草船借箭》读写练习题一、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
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画线的句子从哪些方面描写人物?有什么作用?2.“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是为了;“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是为了;“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是为了;也为了。
3.在这个片段中,诸葛亮的神秘妙算表现在。
A.他识天文,知道啥时候有大雾。
B.他知道曹操谨慎多疑,看不清虚实,不会派士兵出来,只会让士兵射箭。
C.他知道船怎么布置,怎么开,士兵怎么做,才能借到十万支箭。
D.他想让周瑜看看他的才干。
E.他知道草船轻,顺急流而下,行驶很快,曹军的船追不上。
4.概括这个片段的大意。
二、课外阅读。
有一次,姥爷家里一盆吊兰叶子几乎都黄了。
姥姥说:“这花快死了,扔了吧!”姥爷说:“别急着扔,我看看是什么原因,说不定还能救过来呢。
”“你别吹牛了,这花眼看就不行了,你也能救活?”姥姥不服气地说。
姥爷把花搬进屋里左看右看,又小心地把花从土里拔了出来,看到根上有几只白色的小虫子。
姥爷恍然大悟地说:“原来是虫子搞的鬼,它们爬进花根,把花的营养一点儿一点儿地吃掉了,所以花才变成这模样了。
草船借箭练习题草船借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略计谋之一,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以草船借箭为题材的练习题,是一种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草船借箭练习的题目,并提供相应解答,旨在帮助读者锻炼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1. 草船借箭:在围攻敌人城池时,敌方拥有大量的弓箭手,你需要将他们的箭尽数借走。
城池外有一条河流,你可以借用草船前往城池附近。
现在的问题是,你应该如何借箭并将其安全运回?解答:你可以利用草船和城池之间的距离,先派人请求借箭,表示你要进攻另一个城池。
在敌人松懈警惕的情况下,派人悄悄将船靠近城墙,利用夜色偷运弓箭。
尽快将弓箭运回安全地带,避免被敌人发觉。
2. 分而治之:敌人进攻了你的领地,你手下的部队不够强大以应对他们的围攻。
你需要找到解决困境的方法,如何在削弱敌人力量的同时,保护自己的部队?解答: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将敌人分成几个小部分。
在迅速配备有限资源之后,你可以先集中力量,分别击溃他们。
然后,利用遥远的地理优势,逐步抵御剩余的入侵者。
这种方法可以削弱敌人力量的同时保护自己的部队,增加获胜的机会。
3. 无中生有:你是一位画家,一名贵族请你为他绘制一幅珍贵的山水画。
但你发现自己手中的颜料和画笔不够,同时你又无法外出购买更多的材料。
请问你如何能在这种条件下完成这幅画作?解答:利用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你可以尝试无中生有的办法。
例如,将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合在一起,用来绘制出新的颜色。
另外,你还可以利用画笔旁边的附近物品,如叶子、树枝等来代替画笔。
这样,你就能够以有限的资源完成这幅珍贵的山水画。
4. 忍辱负重:你是一名商人,一路上遭遇了一些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导致你的货物损失了一大部分。
现在你需要忍辱负重,如何通过聪明的商业策略重新恢复你的财富和声誉?解答:首先,你需要坚定自己的信心,不被挫折击败。
然后,你可以通过改进商业策略,寻找新的市场和商机。
在与合作伙伴进行谈判时,要多加注意,确保避免再次受到不公平的贸易行为。
《草船借箭》练习题1一、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dǎn qiè dū dū yǔn nuò()()()()chí yán tuī cí nà hǎn zhī yuán()()()()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虚.实()①空;②不真实的;③衰弱。
支.援()①引,牵;②帮助、救助;③引用。
三、给加点的字注音。
惩.罚()调.()度丞相.()四、比一比,再组词。
炉()援()征()炒()罪()妒()暖()惩()妙()罚()五、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迟延()调度()六、给“用”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用:①用处。
②运用,使用。
③花费。
④需要。
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2.我自有妙用。
()3.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4.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七、照样子,写词语。
1.呐喊(一对近义词):()()()()2.探听探听(ABAB):()()()()八、按要求改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改为反问句)九、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爷爷很快恢复了健康。
B、小刚的肩膀被沉重的担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C、这次语文测试,全班同学普遍成绩提高了。
D、尽管天气很冷,小明每天早晨就锻炼身体。
十、修改病句。
1、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馆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2、秋天的张家界风景区,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3、校园里挺立着一棵棵白杨。
十一、排序。
()林子里多么安静啊!()果然,我看到一只松鼠,正从这棵树跳到对面一棵树上,再跳到最前面一棵树上。
()看来这只山猫是追赶别的什么动物去了。
()松鼠终于逃掉了。
()我突然看见一只山猫顺着树干爬到树枝上,积雪纷纷飘落下来。
()我趁着雪后微明时刻,走进树林。
十二、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这个材料中,我感受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一、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 dū du( )tuī què( ) shuǐ zhài( )nà hǎn( ) zhī yuán( )léi ɡǔ( ) zhē dǎng()二、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léi lèi擂( )鼓擂( )台自吹自擂( ) 打擂( )ɡēnɡɡènɡ更( )正三更( )更( )加更( )改三、请用“然”字组词,填入下面句子中。
1.诸葛亮说:“( )就要交战,十天造好,( )误了大事。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3.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 )不提借船的事。
四、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1.支援. ( )①引,牵;②帮助,救助;③引用。
2.定罪. ( )①犯罪的行为;②刑法;③苦难,痛苦。
3.虚.实 ( )①空;②不真实的;③衰弱。
五、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yuèlè),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diào tiáo)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读音画掉。
2.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草舟借箭》练习题草舟借箭练题一、选择题1. 《草舟借箭》是中国哪个时期的故事?- [ ] A. 春秋战国时期- [ ] B. 唐朝时期- [ ] C. 三国时期- [ ] D. 战国时期2. 故事中主要提到的三国是指下列哪三国?- [ ] A. 魏、蜀、吴- [ ] B. 秦、赵、楚- [ ] C. 周、晋、鲁- [ ] D. 汉、齐、燕3. 白起是哪个国家的将军?- [ ] A. 魏国- [ ] B. 蜀国- [ ] C. 吴国- [ ] D. 秦国4. 草船借箭的主要战术策略是什么?- [ ] A. 利用大风将箭送到敌方- [ ] B. 用草船布满河面陷敌于泥潭- [ ] C. 假装投降派人潜入敌营- [ ] D. 利用黑夜偷袭敌方阵地二、简答题1. 请简述草舟借箭的故事情节。
{在此处回答}2. 主要人物包括哪些?他们的角色分别是什么?{在此处回答}3. 草船借箭对于中国历史和军事有何重要性?{在此处回答}三、解答题1. 你认为在现代战争中,草船借箭的战术还能够适用吗?请简要说明你的观点。
{在此处回答}2.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刘备,你会如何应对草船借箭这一情况?{在此处回答}四、编程题1. 请使用Python或其他编程语言实现草船借箭的战术,具体要求如下:- 输入:敌方箭的数量(正整数)- 输出:使用草船借箭战术后,需要借箭的总箭数(正整数)def borrow_arrows(enemy_arrows):在这里实现你的代码pass{在此处回答}以上是《草舟借箭》练习题的答案和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精品文档19 草船借箭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1.yán cháng()友谊的方法是:抛弃 dùjì()和 zìsī()。
2.有了领导的 dū zhàn(),再加上球迷的 léi gǔ()助威、摇旗 nàhǎn(),北京国安队的 wài yuán()在这场比赛中表现积极。
二、比一比,再组词。
寨()赛()幔()漫()援()延()缓()诞()三、用“然”字组词填空。
谁能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呢?()这是周瑜在刁难诸葛亮。
如果三天之内造不出十万支箭,诸葛亮()遭到杀身之祸。
诸葛亮()很清楚周瑜的阴谋,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呢?原因有两个,一是诸葛亮这时只能团结周瑜,()就会影响联吴抗曹的大计;二是诸葛亮才智过人,早有妙计。
后来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不得不对他()起敬。
四、改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________________。
(把比喻句补充完整)五、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排列句子。
( )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
( )诸葛亮请鲁肃帮助他。
(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十万支箭来为难他。
(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 )鲁肃为诸葛亮做好借箭的准备工作。
六、多项选择。
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A.他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19 草船借箭
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1.yán cháng(
)友谊的方法是:抛弃 dùjì(
)和 zìsī(
)。
2.有了领导的 dū zhàn(
),再加上球迷的 léi gǔ(
)助威、摇旗 nàhǎn(
),
北京国安队的 wài yuán(
)在这场比赛中表现积极。
二、比一比,再组词。
寨(
)
赛(
)
幔(
)
漫(
)
援(
)
延(
)
缓(
)
诞(
)
三、用“然”字组词填空。
谁能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呢?(
)这是周瑜在刁难诸葛亮。
如果三天之内造不出
十万支箭,诸葛亮(
)遭到杀身之祸。
诸葛亮(
)很清楚周瑜的阴谋,为什么还要
立下军令状呢?原因有两个,一是诸葛亮这时只能团结周瑜,(
)就会影响联吴抗曹的
大计;二是诸葛亮才智过人,早有妙计。
后来诸葛亮(
)借箭成功,周瑜不得不对他
(
)起敬。
四、改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________________。
(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五、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排列句子。
( )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
( )诸葛亮请鲁肃帮助他。
(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十万支箭来为难他。
(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 )鲁肃为诸葛亮做好借箭的准备工作。
六、多项选择。
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A.他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C.诸葛亮能掐会算,因为他是神仙。
七、课内阅读。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 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 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 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 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
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 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 好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 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草船借箭”的故事节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作者是______,你还知道 其中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到“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高兴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从中反映出周瑜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3.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答题。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张飞嚷 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 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 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 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 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 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 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 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 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 事。
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__。
2.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妙笔生花。
课文的最后一段中“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把鲁 肃的话有条理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延长 妒忌 自私 2.督战 擂鼓 呐喊 外援
二、示例:寨子 比赛 幔子 漫步 支援 缓和 延长 诞生
三、显然 必然 当然 不然 果然 肃然 四、1.十万支箭,三天不能造成。
2.雾这样大,曹操难道敢派兵出来? 3.示例:箭 好像下雨一样
五、42153
六、AB
七、1.三国演义 罗贯中 桃园三结义 失街亭 三顾茅庐 空城计 2.诸葛亮答应了 造箭,如果完不成任务,就可以军法处置他 诡计多端 3.示例:想到了三天后有大雾,正 好是借箭的好机会。
八、1.如鱼得水 2.原因:刘备想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经过:刘备和结拜兄弟关羽、张飞三次去隆中请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着,第三次才见 到并共商天下大事。
结果: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
九、示例:鲁肃说:“其实,诸葛亮早有准备,他知道三天后天会有大雾,为了使计划 进行。
他不让我告诉你,让我准备了带有草把子的船,在大雾天,我们一块儿到了曹营附近, 擂鼓呐喊,曹军以为我军进攻,就拼命地射箭。
诸葛亮就是这么简单地完成了任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