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实践:学会记事
- 格式:pptx
- 大小:338.10 KB
- 文档页数:26
写作实践人们常常感叹“光阴如箭,日月如梭”。
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的日子,并且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500字以上;④凡是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例文1】这一天让我铭记黄昏的时候,夕阳染红了天际。
寂寞的鸽群盘旋在城区楼群的上空。
空气里有一种静谧的气质,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我久久地伫足要一座老旧的屋檐下。
青灰的颜色,在四溢的华丽光线中,仿佛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上一抹不经意的墨痕,淡淡的,却丝毫不见潦草的苍白。
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让我不由自主地走近。
岁月在它的身上留下了一道道不可磨灭的痕迹,凹凹凸凸的伤痕中便沉淀出了一种与周围的每繁华喧闹格格不入的沧桑与厚重。
夕阳下,它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寂。
应该是会寂寞的吧。
独自默默地伫立在这里几十个春秋冬夏,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热闹,亦没有青山绿水的人间仙境。
所拥有的,不过是头顶的一片天空,脚下的一方净土。
它没有回应,只是淡淡一笑,那安祥沉静的神态却分明昭示着我的浅薄。
转身,一株枯了的牵牛花蔓藤映入眼帘,却仿佛是一个豁口,记忆的洪流瞬间逆转。
那年的夏天好像一直是风云莫测的。
我正走在半路上,天空的雨便突然噼里啪啦地下了起来,铺天盖地,瞬间卷席了世界。
我只好匆匆忙忙地向身后的居民区跑去。
绕过几丛牵牛花,一座青灰色的屋檐出现在眼前,沉静中却透着暖意。
让我惊惶的脚步蓦地舒缓了下来,莫名地心安。
它就是那座我曾躲过雨的屋檐么?在给过我依托后依然沉默地坚守着的屋檐?除我之外,还有过许多人,我们都曾在这里寻求过庇护。
然而,这一点浅淡的温暖转瞬就会被万丈红尘中的纷扰埋没,甚至再相逢,也不过是对面不相识,可为什么,它心知肚明,却还是乐此不疲,满心欢喜?我的目光定格在一位老人身上,他背对着人行道而坐,仿佛已跳出了杂沓的脚步的轮回,淡淡地微笑。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指导+范文5篇部编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科书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二单元习作:“学会记事”一、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
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破了。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小心。
二、以《那一次,我真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不少于500字。
三、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
家人的光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写作辅导】一、添枝加叶使记事丰满、生动把记事过于简单的文字写得丰满、生动一些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事件的几个比较关键的环节多问问怎样。
如怎样不小心,怎样摔得,受了怎样的伤,校服是怎样的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怎样心疼,怎样嘱咐我小心,只要把这些怎样回答出来,这件事自然就写的丰满了。
对怎么的具体内容进行描绘,一边叙述一边描绘,语言和叙事就生动了。
还可以写出自己的心理和感受,这样内容就更丰富、生动了。
二、《那一次,我真_____》写作指导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所填的词语一定要符合语境,比如那一次,我真后悔;那一次,我真难受;那一次,我真感动等。
要将曾经发生的过去的一件事情原原本本地写出来,要突出“真”。
三、《我们是一家人》写作指导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是立意的核心。
可以写家庭成员间的互敬互让,也可以写成员间的关怀与支持,还可以写大家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等。
此次习作是命题作文,题目就显示了习作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我们是一家人”,通过叙写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事情来表现和歌颂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写之前,要把能表现这个中心的相关事情在脑海中梳理一遍,看重点写什么,怎样写思路比较清楚,怎样写出真情实感等问题思考好,之后就可以下笔了。
第二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掌握将事情说清楚、写清楚的记事方法。
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3.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掌握将事情说清楚、写清楚的记事方法。
2.启发学生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叙事时将事情说清楚,并借鉴课文中的叙事方法;启发学生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一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与事。
而当在生活中遇到令人难忘的或高兴或伤心,又或是新奇的事情时,相信你们一定想将它记录下来。
其实这就是写日记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共同欣赏“一则日记”。
教师出示课件内容,与学生共同欣赏日记内容,然后提问学生:这则日记写得怎么样?要求学生先思考,再发言,最后教师出示点评。
那么,怎样写才能将事情交代清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写作课《学会记事》。
新知探究一、探究与活动1.抓住记事六要素,写清楚。
【活动内容】快速浏览《秋天的怀念》这一课,要求学生从文中三个片段里找出有关“时间”“地点”的词句来填写表格,教师随机让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交代这些要素的时候用了怎样的技巧? 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记事的方法。
【活动内容】阅读《散步》,按照记叙文六要素完成事件过程的梳理。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关句段,提取关键词或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试用一句话概括事件过程,指出文中重点刻画的地方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
教师可引导学生说出《散步》一文中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从而使学生理解记事应当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记叙文六要素,有助于学生弄清事件发展的脉络,引导学生掌握记事是需要将六要素交代清楚的;通过概括事件,指出课文重点刻画的部分,有利于让学生理解在叙事过程中应当重点突出有价值的内容。
【活动内容】结合所学内容,试着修改日记。
2024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学会记事作文范文那一次,我真高兴那一次放假,我去了三亚。
在去之前,我充满无限期待,那该是多么清新美丽的一个海边城市呀。
结果,去的前几天,这个地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不好,因为和网上的图片的差距太大了,简直是照骗。
本来以为自己会一直扫兴到回家,直到看到了那天海上的日出。
《海上日出》,是巴金先生的一篇文章。
他文中描绘的海上日出无比动人。
读过这篇文章的我本以为里面的景色都是老先生凭借想象,用言语修饰出来的,没想到却是真实存在的。
蜈支洲岛是很多人旅行必须去的地方,所以我们远道而来,怎么可能不去一睹风采呢?最后两天看到的景色让我印象深刻。
湛蓝的海水与碧蓝的天空连成一片,当真是“海天一色”,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
而且在接近岛的地方,海水逐渐变为略浑浊的绿色,远离海岸的地方则是一片纯澈的蓝。
在绿色和蓝色的地方形成一条自然的分界线,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颇有“泾渭分明”之感。
登上岛后,细腻的沙子在脚底下,走到海的旁边,冰凉的海水给人在这热浪滚滚的夏日给人带来一种浑身清凉的感觉。
我在想,要是这样的海面,可以真的可以看到巴金书中写的日出日落就好了。
本以为看不到,没想到妈妈他们一查,这里竟是一个完美的日落点,我们也太幸运了吧。
时间慢慢推移,海在夕阳的映照下换上了色彩绚丽的霞辉外衣。
波光粼粼的海面,此刻显得格外迷人。
三亚的日落很美,但正如李商隐所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风景很美,虽留给我们观赏的时间不多,却足以震撼所有人。
这次去三亚,虽然一开始有诸多不满意,但是最后我真的看到了书中的落日,一切都值了。
那一次,我真高兴。
那一次,我真后悔转眼间,我已经成为一位初中生了。
开学的这一周里,老天爷格外给力,天气非常晴朗。
开学后的第一个周二,数学老师便告诉我们每周都有周测。
第一周过的飞快,周测非常简单,我拿了一个不错的成绩,洋洋得意。
拿到好成绩的我觉得新手保护期,反正老师也讲不了什么重点,不听也可以,便开始马虎大意起来。
优化思维提文质细节描写抒真情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记事》写作教学设计【链接课标】1.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2.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3.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将记叙文的六要素梳理清楚,完整记叙一件事,学会把事情写清楚。
2.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真情实感。
3.培养发现美、记录美的能力,养成多观察、多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综合运用多种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记叙事件;2.根据提纲完成写作任务,锤炼语言,在评价修改后进行作文升格。
【学情分析】1.《学会记事》写作练习位于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学习过以记叙一件事为主的记事类作文,而本课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初步学习较为复杂的记事类作文。
除了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交代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外,还要注意六要素的安排要详略得当,加入适当的描写及表达情感的句子,让文章更有可读性。
2.通过本次作文训练,力图唤醒学生思维,克服构思行文中僵化窄化的思维习惯。
让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写出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依据《预习任务单》结合课文进行分析【教学过程】一、构建动场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莫言故事是一座用语言搭建的戏台,有的人在看,有的人在演,动情处,人人都曾经客串过,因为,故事的别名叫“生活”。
——李丹崖明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