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检测必修三2
- 格式:doc
- 大小:352.50 KB
- 文档页数:6
第2章综合检测A.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性激素一、选择题 B.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其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1.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C.该生理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D.长期注射激素Y会导致性腺衰退5.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激素。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若从③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A.含量很少的①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③的分泌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B.激素②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C.血中③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2.下图为某一传出神经元与肌细胞形成的突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③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促进其细胞代谢6.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B.参与突触形成的肌细胞膜面积增大有利于神经递质的作用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C.④兴奋时,其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D.②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会使肌细胞兴奋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过程d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3.如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为抗体7.如图所示,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代表物质,下列各项不符合该示意图的是( ) +A.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A.①为前一神经元、②为后一神经元、a为神经递质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B.①为垂体细胞、②为甲状腺细胞、a 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C.①为下丘脑细胞、②为肾小管细胞、a为抗利尿激素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D.①为甲状腺细胞、②为下丘脑细胞、a为甲状腺激素反 8.细胞间和细胞内的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受体对信号的识别。
第二章测评(B)(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关于电源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某电池的电路中,每通过2 C的电荷量,电池提供的电能是4 J,那么这个电池的电动势是0.5 VB.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时,其电源的电动势一定也增大C.无论内电压和外电压如何变化,其电源的电动势一定不变D.电源的电动势越大,电源所能提供的电能就越多得E=2V,选项A错误;电源的电动势与外电,由E=Wq路无关,只由电源自身的性质决定,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电源的电动势大,所提供的能量不一定大,电源提供的电能等于通过电源的电荷量与电动势之积,选项D错误。
2.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导体A、B,其质量相同,当它们接入电压相同的电路时,其电流之比I A∶I B=1∶4,则横截面积之比S A∶S B为( )A.1∶2B.2∶1C.1∶4D.4∶1R=UI可知,在U一定时,I与R成反比,即R A∶R B=4∶1。
又根据电阻定律R=ρlS =ρVSS=ρVS2可知,当ρ、V一定时,R∝1S2,即有S A2S B2=R B R A =14,所以S AS B=√14=12。
3.如图所示,电源A的电压为6 V,电源B的电压为8 V,电容器的电容为200 pF,当开关S合向A,稳定后再合向B,再次达到稳定,则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电流计的电荷量为( )A.4×10-9 CB.1.2×10-9 CC.1.6×10-9 CD.2.8×10-9 CS打在A时,电容器的电压为U1=6V,电荷量为Q1=CU1=2×10-10×6C=1.2×10-9C。
开关S打在B时,稳定时,电容器的电压为U2=8V,电荷量为Q2=CU2=2×10-10×8C=1.6×10-9C。
第2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都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两个带同种电荷的物体间距增大一些时( ) A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增加 B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C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D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减小2.关于避雷针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制作避雷针要选用绝缘性能好的材料 B .避雷针避雷是将云层中积聚的电荷导入大地 C .为了美观通常把避雷针顶端设计成球形 D .避雷针安装在高大建筑物的顶端,而不必接地3.下列关于电容器和电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根据QC U=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跟两板间的电压成反比 B .对于确定的电容器,其所带的电荷量与两板间的电压(小于击穿电压且不为零)成正比C .无论电容器的电压如何变化(小于击穿电压且不为零),它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压的比值恒定不变D .电容器的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其大小与加在两极板上的电压无关4.一正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 点运动到B 点,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A 、B 两点电场强度E 的大小和电势φ的高低的判断,正确的是( )A .AB E E >,A B ϕϕ> B .A B E E =,A B ϕϕ=C .A B E E <,A B ϕϕ>D .A BE E <,A B ϕϕ<5.如图所示,在xOy 平面内有一个以O 为圆心、半径0.1 m R =的圆,P 为圆周上的一点,O 、P 两点连线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
若空间存在沿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100 V/m E =,则O 、P 两点的电势差可表示为( )A .10sin (V)OP U θ=−B .10sin (V)OP U θ=⋅C .10cos (V)OP U θ=−D .10cos (V)OP U θ=6.两个固定的等量异号点电荷所产生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A 点沿图示方向进入电场在纸面内飞行,最后离开电场,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粒子在电场中( )A .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B .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C .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D .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7.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E 、电阻R 和电流表相连接,接通开关S ,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保持S 接通,使两极板的面积错开一些(仍平行),则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B .保持S 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电流表中有从左到右的电流流过C .断开S ,增大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大D .断开S ,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电介质板,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 处的电势为0 V ,点A 处的电势为6 V ,点B 处的电势为3 V ,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A .200 V/mB .200 3 V/mC .100 V/mD .100 3 V/m9.在一静止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ϕ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一、选择题1.该程序中k的值是()A.9 B.10 C.11 D.12 n 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值为()2.当4A.9 B.15 C.31 D.63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A .511B .512C .1022D .1024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S 的值为( )A .-1010B .-1009C .1009D .10105.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其中21()g n n n =+,若输出的20192020S =,则判断框内可以填入的条件为( )A .2020?n <B .2020?nC .2020?n >D .2020?n 6.朱世杰是我国元代伟大的数学家,其传世名著《四元玉鉴》中用诗歌的形式记载了下面这样一个问题: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遇务①添一倍,逢店饮斛九②.店务经四处,没了这壶酒.借问此壶中,当原多少酒?①“务”:旧指收税的关卡所在地;②“斛九”:1.9斛.下图是解决该问题的算法程序框图,若输入的x 值为0,则输出的x 值为( )A.5740B.13380C.5732D.5893207.程大位是明代著名数学家,他的《新编直指算法统宗》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影响巨大的著作.卷八中第33问:“今有三角果一垛,底阔每面七个.问该若干?”如图是解决该问题的程序框图.执行该程序框图,求得该垛果子的总数S为()A.28 B.56 C.84 D.1208.若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S 的值为511,则输入n 的值是( )A .7B .6C .5D .49.如图,执行程序框图后,输出的结果是( )A .140B .204C .245D .30010.对任意非零实数a 、b ,若a b ⊗的运算原理如图所示,则121log 43-⎛⎫⊗ ⎪⎝⎭的值为( )A .13B .1C .43D .2 11.定义语句“mod r m n =”表示把正整数m 除以n 所得的余数赋值给r ,如7mod31=表示7除以3的余数为1,若输入56m =,18n =,则执行框图后输出的结果为( )A .6B .4C .2D .112.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则输出x 的值是 ( )A.2018B.2019C.12D.2二、填空题13.已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执行该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_____14.一个算法的伪代码如下图所示,执行此算法,若输出的y值为1,则输入的实数x的值为________.1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入l=2,m=3,n=5,则输出的y的值____16.已知流程图如图,则输出的i=________.17.阅读如图所示的流程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n的值为______.18.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若该程序输出的结果为,则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件是____.x ,则输出i的值是 .19.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若520.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该程序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根据该图和下列各小题的条件回答下面的几个小题.(1)该程序框图解决的是一个什么问题?(2)当输入的x的值为0和4时,输出的值相等,问当输入的x的值为3时,输出的值为多大?(3)在(2)的条件下要想使输出的值最大,输入的x的值应为多大?22.已知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用“直到型循环”写出程序框图所对应的算法语句23.现有一个算法框图如图所示。
本章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空间填充模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丁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2.(2020北京二十二中高二上期中)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苯的硝化反应B.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C.乙烷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溴乙烷D.乙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烯3.(2020北京顺义高二上期末)下列烷烃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的是(深度解析)A.丙烷B.乙烷C.异丁烷D.正丁烷4.下列关于几种有机物的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Br2B.乙烯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类型相同C.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1mol,完全燃烧生成3mol H2OD.苯中无碳碳双键,化学性质稳定,不能发生氧化反应5.(2020安徽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二下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芳香烃就是指苯和苯的同系物B.通常可从煤焦油中或通过石油的催化重整来获取芳香烃C.乙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以处于同一平面上D.甲苯和甲基环己烷的一氯代物均为4种6.(2019北京朝阳高二上期末)某实验小组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装置、现象如下:现象ⅰ.光照后,产生白雾,混合气体颜色变浅ⅱ.试管内液面上升至试管容积的2/3;试管壁和液面上出现少量油状液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饱和氯化钠溶液可以减少氯气的溶解B.油状液滴的主要成分是一氯甲烷C.产生白雾以及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有氯化氢生成D.为了探究反应条件,可用黑色纸袋套住装满甲烷和氯气的试管,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7.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利用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设计如图装置。
第二章测评(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根据这一假说,电子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设电荷量为e 的电子以角速度ω绕氢原子核沿顺时针方向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则等效电流I 的大小和方向为( ) A.ωe 2π,顺时针 B.ωe,顺时针C.ωe2π,逆时针 D.ωe,逆时针2.一电动机如图所示,其线圈电阻是r,当它两端所加的电压为U 时,通过的电流是I,则这台电动机( )A.发热功率为I 2rB.消耗的电功率为UI-I 2rC.所做机械功的功率为UID.t 时间内所做的机械功为U 2r t3.高压线是非常危险的远距离输电线,但是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许多鸟儿双脚站上面却相安无事。
某同学为了弄清其中的道理特别查阅了当地的一组数据:高压线输送电功率P=6.4×104 kW,输送电压为22万伏,导线所用的是LGJ型钢芯铝绞线,其横截面积是95 mm2,其电阻率ρ=3.0×10-8Ω·m,则一只小鸟双脚停留在高压线上时承受的电压大小约为( )A.2.0 VB.2.0×10-1 VC.2.0×10-3 VD.2.0×10-5 V4.在温控电路中,通过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可实现对电路相关物理量的控制。
如图所示,R1为电阻箱,R2为半导体热敏电阻,C为电容器。
已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有( )A.若R1固定,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B.若R1固定,当环境温度降低时R1消耗的功率增大C.若R1增大,环境温度不变,则电容器C的电荷量增大D.若R1固定,环境温度不变,当电容器C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时,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减小5.电源的效率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
直线A、B和C分别是电源a、电源b和电阻R的U-I图线。
第二章测评(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1吉林高二检测)下列系统命名法正确的是()A.2-甲基-4-乙基戊烷B.2,3-二乙基-1-戊烯C.2-甲基-3-丁炔D.对二甲苯,再用系统命名法正确命名并与已知名称对照。
A项,,正确名称为2,4-二甲基己烷;B项,,名称为2,3-二乙基-1-戊烯;C项,,名称为3-甲基-1-丁炔;D项,,名称为1,4-二甲苯。
2.下列是四种烃的碳骨架,以下关于四种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b的分子式为C5H12C.b和c互为同系物D.d为平面形分子,属于烷烃为2-甲基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为新戊烷,分子式为C5H12;c为异丁烷,和b同属于烷烃,互为同系物;d为环己烷,属于环烷烃,且不是平面形分子。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烷分子中3个碳原子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B.甲苯分子中7个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C.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全部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D.2-丁烯分子中4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解析丙烷分子中3个碳原子一定不共线,A不正确。
甲苯分子可看作—CH3取代了苯环中一个H原子,所以甲苯分子中7个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B正确。
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全部氢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不正确。
2-丁烯(CH3CH CHCH3)中4个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但是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D不正确。
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①为丙烷的球棍模型②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③某有机化合物的名称是2,3-二甲基戊烷④与C6H6互为同分异构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丙烷的分子式为C3H8,球棍模型为,①正确;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中不能省略碳碳双键,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 CH2,②不正确;2,3-二甲基戊烷符合烷烃的系统命名法规则,③正确;的分子式为C8H6,与C6H6的分子式不同,两者不是同分异构体,④不正确。
第二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两个小灯泡,分别标有“1 A 4 W”和“2 A 1 W”的字样,则它们均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阻值之比为( )A.2∶1B.16∶1C.4∶1D.1∶16P=I2R知R=PI2,所以R1∶R2=41∶14=16∶1。
2.在正常照射下,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达23%。
单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可产生0.6 V的电动势,可获得0.1 A的电流,则每秒照射到这种太阳能电池上的太阳光的能量是( )A.0.24 JB.0.25 JC.0.26 JD.0.28 JW=UIt可得每秒太阳能电池产生的能量为W=0.6×0.1×1J=0.06J,设太阳能每秒照射的能量为Q,则由能量守恒定律得Q×23%=W,所以Q=0.26J。
3.如图所示,电池电动势为E,内阻为r。
当可变电阻的滑片P向b点移动时,电压表V1的读数U1与电压表V2的读数U2的变化情况是( )A.U1变大,U2变小B.U1变大,U2变大C.U1变小,U2变小D.U1变小,U2变大变小。
由于路端电压P向b移动时,总电阻变大,干路中I=ER+rU=E-Ir,U增大,即V1表示数U1变大。
由于V2表示数U2=IR,U2减小,所以A 正确。
4.导体中电流I的表达式I=nqSv,其中S为导体的横截面积,n为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q为每个自由电荷所带的电荷量,v是( )A.导体运动的速率B.导体传导的速率C.电子热运动的速率D.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电流决定于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定向移动速率,还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公式I=nqSv中的v就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
号位座 封号场考号证考准只 名姓卷 此2018-2019学年必修三第二章训练卷统计(二)注意事项: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个小题,每小题 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已知x, y 是两个变量,下列四个散点图中, x, y 是负相关趋势的是()A42 3BC.D.2. 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乘以 2,再减去80,得到一组新数据,若求得新的数据的平均数是1. 2,方差是4. 4,则原来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A. 40.6, 1.1B. 48.8, 4.4C. 81.2, 44.4D. 78.8, 75.63.某篮球队甲、乙两名运动员练习罚球,每人练习 个数的茎叶图如右图,则下面结论中错误的一个是(乙 I 3 4 K 9 0 11310组,每组罚球40个.命中A.甲的极差是29B.乙的众数是21C.甲罚球命中率比乙高D.甲的中位数是 244 .某学院A, B, C 三个专业共有1200名学生,为了调查这些学生勤工俭学的情 况,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 120的样本.已知该学院的 A 专业有380名学生,B 专业有420名学生,则在该学院的C 专业应抽取的学生人数为()A. 30B. 40C. 50D. 605 .在一次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某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4、8.4、9.4、9.9、9.6、 9.4、9.7,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 A. 9.4, 0.484B, 9.4, 0.016C, 9.5, 0.04D, 9.5, 0.0166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一种( )A.确定性关系B.线性关系C.非确定性关系D,非线性关系7 .如果在一次实验中, 测得(x, y )的四组数值分别是 A (1, 3), B (2, 3.8), C (3, 5.2), D (4, 6),则y 与x 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是( )A. y=x+1.9 B, y = 1.04x+ 1.9 C. y =0.95x+ 1.04D, y = 1.05x — 0.98 .现要完成下列3项抽样调查:①从10盒酸奶中抽取3盒进行食品卫生检查.②科技报告厅有32排,每排有40个座位,有一次报告会恰好坐满了听众, 报告会结束后,为了听取意见,需要请32名听众进行座谈.③东方中学共有160名教职工,其中一般教师 120名,行政人员16名,后勤人员24名.为了了解教职工对学校在校务公开方面的意见,拟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较为合理的抽样方法是()A.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 9 .①简单随机抽样,②分层抽样,③系统抽样 C.①系统抽样,②简单随机抽样,③分层抽样 D.①分层抽样,②系统抽样,③简单随机抽样10 从存放号码分别为 1, 2,…,10的卡片的盒子中,有放回地取100次,每次取一张卡片并记下号码,统计结果如下:D. 0.3710.某校对高一新生进行军训,高一(1)班学生54人,高一(2)班学生42人,现在要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两个班中抽出部分学生参加4>4方队进行军训成果展示,则(1)班,(2)班分别被抽取的人数是()A. 9人,7人B. 15人,1人C. 8人,8人D. 12人,4人11.右图是根据《山东统计年鉴2010》中的资料作成的2000年至2009年我省城镇居民百户家庭人口数的茎叶图. 图中左边的数字从左到右分别表示城镇居民百户家庭人口数的百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右边的数字表示城镇居民百户家庭人口数的个位数字.从图中可以得到2000年至2009年我省城镇居民百户家庭人口数的平均数为()29 115830 2631 0 247A. 304.6B. 303.6C. 302.6D. 301.612.甲、乙、丙三名射箭运动员在某次测试中各射箭20次,三人的测试成绩如表所示:A . S3 > S| > S2 B.S2 Asi AS JC. &AS2A s3D. S2A s3 As i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已知一个回归直线方程为y = 1.5x+ 45(为W {1,5,7,13,19}),则》=.14.若a1,a2 ,…,a?。
第二章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0广东广州高二月考)关于以下几幅图中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水黾停在水面而不下沉,是浮力作用的结果B.乙图中将棉线圈中肥皂膜刺破后,扩成一个圆孔,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C.丙图中毛细管中液面高于管外液面的是毛细现象,低于管外液面的不是毛细现象D.丁图中玻璃管的裂口在火焰上烧熔后,它的尖端会变钝,是一种浸润现象,有些小昆虫才能在水面上行走自如,故A错误;将棉线圈中肥皂膜刺破后,扩成一个圆孔,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故B正确;题图丙中两种现象都属于毛细现象,故C错误;玻璃管的裂口在火焰上烧熔后,它的尖端会变钝,是表面张力的作用,不是浸润现象,故D错误。
2.(2020上海长宁区二模)如图所示为医院给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A为输液瓶,B为滴壶,C为进气管,与大气相通。
在输液过程中(假设病人保持不动、瓶A液体未流完)()A.瓶A上方的气体压强、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均减小B.瓶A上方的气体压强、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均增大C.瓶A上方的气体压强增大,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不变D.瓶A上方的气体压强减小,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不变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为外界大气压与瓶A中的液体产生的压强差,瓶A中的液体面下降,液体产生的压强就减小,所以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会增大,进气管C处的压强为大气压强,不变化,从C 到滴壶B之间的液柱高度不变,所以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在瓶中药液输完以前是不变的。
故A、B、D错误,C正确。
3.(2020北京房山区二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描述的变化过程可能相同的是()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乙和丁,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可知,它是一个等容过程;图乙所示图像为双曲线的一支,图线是等温过程;由图丙所示图像可知,气体体积不变,是一个等容过程;由图丁所示图像可知,体积与温度成正比的关系,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可知,它是一个等压过程;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丙的过程可能相同,故B正确,A、C、D错误。
高二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必修三综合检测湘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
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的自然因素指标的是() A.气候B.地形
C.洋流D.植被
读“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箭头代表的含义,正确的表述是()
A.实线箭头代表资源和能源B.实线箭头代表技术和资金
C.虚线箭头代表资源和技术D.虚线箭头代表能源和资金
4.珠三角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带来的可能影响有()
A.大量公司总部向粤西地区转移B.不利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C.减轻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D.大量廉价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
美国参议员范斯坦和科特邦德提议,美国为进口14个世界上个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服装和纺织品提供贸易救济措施。
思考并完成5~6题
5.将一个国家划分为“最贫穷国家”的指标有()
①国内生产总值②人均国民收入③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④资源蕴藏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目前,这些“最贫穷国家”()
A.处于工业化的加速推进阶段B.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
C.缺乏拥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D.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农牧交错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地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B.a地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C.b地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b地带是多民族聚居区
8.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①人口增长速度快②压缩农业用地③轮作套种④盲目开荒、粗放耕作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9~10题。
9.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的分的方法是()
A.利用单一指标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10.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回答11~13题。
11.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与
A.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
C.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D.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
12.乌鲁木齐北郊的青格达湖周边有30平方公里的湿地,这里是数万只候鸟的迁徙栖息地。
2005年11月,这块湿地的周边村庄发生了禽流感。
这说明() A.新疆气候干旱,湿地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
B.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
C.为了防控禽流感的爆发,人类应该填平湿地,阻止候鸟的降落、栖息和采集
D.湿地面积与禽流感爆发的范围成正相关
13.导致我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
读表,完成14~15题。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14、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
B、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
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
D、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
15、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A、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D、湿地面积减少
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完成16~19题。
16.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治理前田纳西河流域多洪水的原因:
A.过度垦殖,滥伐森林B.冬春季节降水多
C.航运发达D.下游为平原,排水不畅
17.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在“统一管理,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将下列哪个因素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A.河流的梯级B.流域内农业的多种经营
C.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D.流域内的矿产开发
18.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B.防治污染,提高田纳西河的水质
C.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D.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19.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
①利用方式②开发程度③开发方向④交通状况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下图为美国部分地区农业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各题。
20.下列正确反映美国农业带分布的是
A.①~乳畜带B.②~小麦带C.③~玉米带D.④~棉花带
21.图中反映的美国农业生产最主要特点是
A.耕作机械化B.生产集约化C.地区专门化D.产销一体化
农业生产中的害虫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和农药防治。
据此回答22~23题。
22、生物防治害虫最突出的优点是
A.作物增产幅度大B.保持生物多样性C.不污染环境D.降低生产成本
23、防治害虫是提高农业产出的手段。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既能体现杜绝化肥、农药
的滥用,又能保证食品达到卫生标准的是
A.处方农业B.有机农业C.节水农业D.精确农业
鲁尔区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经过一个世纪的繁荣后,于20世纪50年代走向衰落,又经过近三十年的整治,重新焕发生机。
据此回答:
24.关于鲁尔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B.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C.土壤肥沃,黑土遍布D.地热资源丰富
25.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基础是
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B.优越的地理位置
C.丰富的煤炭资源D.丰富的石油资源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各题。
26.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第三产业迅速发展B.园艺业比重增大
C.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D.钢铁工业比重上升,化学工业比重下降27.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可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荷兰填海造陆及作建筑材料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水,西部水源丰富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该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问题。
28.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29.以下属于阶段I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B.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30.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B.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C.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37.大洋洲某岛屿附近漂浮着一座来自南极冰架的巨大冰山,为了航行安全,需对此冰山进行动态监测,可采用的最佳手段是
A、3S(RS、GIS、GPS的统称)技术
B、大比例尺地形图量测
C、实时录像监控
D、实地调查
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