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初级阶段788509129-精选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18
政治教案-第三课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第三课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第三框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教学重、难点:如何认识我国面临严峻资源和环境形势?如何理解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录象、图片展示说明法教学过程:5分钟复习:第二框重点知识导入新课:录象:中国水资源问题:你有何感想?讲授新课:(一)“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生看书回答,师出示并讲解:我国的资源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二)严峻的环境形势:阅读教材P66-67,掌握:(1)什么是环境问题?(2)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3)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因素?(4)我国环境国情?(5)环境问题带给人们的启示?生答,师讲解分析并指导学生做笔记。
看录象:洪水泛滥:shipin\03\03\13。
MPG(02。
mpg)土地沙漠化:shipin\03\03\16。
MPG固体废弃物:shipin\03\03\18。
MPG物种灭绝:shipin\03\03\22。
MPG图片展示:我国的环境问题想一想: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生答,师出示结构图:小结:人口国情——实行计划生育(国策)资源国情(1)保护资源和环境(国策)环境国情(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课第一节第三框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课堂练习:(一)辨别题:1、中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居世界前列。
2、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得到遏制,部分地区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二)、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这句话告诉我们A 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 人类一定能够战胜大自然、、C 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物质帮助同时,也对自然界造成了污染2002兰州D 人类不合理的利用自然,导致了严重环境问题,这是不可解决的2、“十五”期间,国务院要求所有的城市都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尤其省会城市,污水处理率应不得低于7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案本课概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办小报,办展览,实地参观调查等活动,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客观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直面现实,冷静分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的自觉性。
2)通过本课学习及活动课教学,加强学生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拼搏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学生为祖国,为家乡做奉献的崇高情感。
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基本要求:理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教学重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教学方法例举法,比较法,图像法课前准备1.要求学生复习初中历史课本中与本课相关的内容。
.2.发放《第三课教材内容结构一览表》及预习题,指导学生运用"目录读书法"预习第三课教材的内容,初步形成对全课内容的宏观把握。
3.通过查阅资料、开展社会调查等方式了解我国基本国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或朗读歌曲《社会主义好》)提问:(在音乐声中)社会主义好,好在哪儿?请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知识说一说。
回答:社会主义好,好就好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即实现了国家独立,祖国统一大业向前推进,真正实现了人民民主,国家逐步走向繁荣富强,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前进。
这些成就的取得能否表明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或高级阶段?(稍作停顿)不能,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即初级阶段。
第3课迈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过渡时期”的概念;过渡时期总路线;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一化”同“三改”的关系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导入新课时,通过补充3年经济恢复时期的知识,使学生明确本课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有利于知识的连贯。
通过学生自学教材,教师提问的方式,掌握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基础知识。
通过表格的方式,使三大改造的知识条理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我党在过渡时期所取得的建设成就,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对学生进行坚持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
通过介绍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期间经济建设中表现出来的高昂热情和创造精神,对学生进行优良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成就、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教学难点三大改造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自然导入法。
(教师应适当补充3年经济恢复时期的知识,从而使知识体系连贯起来。
)当新生的人民政权巩固之后,当新中国的外交也起步之后,经济就成为十分重要的、务必要解决的问题。
国民政府留下的是一个贫穷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精简国家机构,整编人民解放军等等,使得国民经济得到了根本好转。
尽管如此,与当时的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水平依然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
为了根本改变这种状况,我国从1953年起,开始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那么,我国政府又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呢,这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