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考核表
- 格式:doc
- 大小:155.50 KB
- 文档页数:2
教研室2023年度考核登记表一、基本信息1. 教研室名称:xxx教研室2. 考核年度:2023年度3. 考核负责人:xxx4. 考核对象:教研室全体教师二、考核项目1. 教学能力1.1 教学质量评估1.2 教学效果评价1.3 教学成果展示2. 科研能力2.1 科研课题情况2.2 科研成果发布2.3 科研团队建设3. 课外活动3.1 学生管理3.2 辅导学生科研项目3.3 参与校园活动4. 学科建设4.1 教材编写4.2 专业发展计划4.3 学科竞赛指导5. 其他考核项目5.1 学风建设5.2 班级管理情况5.3 教研室管理规范三、考核标准1. 教学能力考核标准1.1 教学质量评估需综合考虑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教学检查结果 1.2 教学效果评价主要从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方法和教学创新等方面评估1.3 教学成果展示要求教师能够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和创新成果2. 科研能力考核标准2.1 科研课题情况主要考核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的数量和质量2.2 科研成果发布需考虑在高水平期刊上的发表情况和科研成果的影响力2.3 科研团队建设主要考核教师在科研团队中的带头作用和团队成员合作情况3. 课外活动考核标准3.1 学生管理需考虑教师对学生的悉心关怀和指导情况3.2 辅导学生科研项目需要考核教师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情况3.3 参与校园活动需综合考虑教师在校园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情况4. 学科建设考核标准4.1 教材编写需要评估教师在编写教材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力4.2 专业发展计划需考核教师在学科发展方面的规划和推动情况4.3 学科竞赛指导需要考核教师在学科竞赛中的指导效果和成绩表现5. 其他考核项目标准5.1 学风建设评价教师在班级学风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5.2 班级管理情况需要综合考虑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表现和成绩5.3 教研室管理规范需评价教研室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四、考核登记流程1. 考核自评1.1 教师根据考核项目和标准进行自我评价1.2 自评内容需真实客观,准确反映教师的工作情况2. 考核登记2.1 考核负责人根据教师自评情况进行登记2.2 登记结果需经教研室主任审核确认3. 考核评定3.1 教研室根据教师考核登记情况进行评定3.2 评定结果由教研室主任批准4. 考核结果通知4.1 教病室将考核结果通知给每位教师4.2 教师有权对考核结果提出异议,并有权申诉五、考核结果使用1. 考核结果作为教研室评优奖励的依据2. 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参考依据3. 考核结果作为教研室各项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数据六、备注1. 考核登记表应在年度考核结束后妥善保存备查2. 考核结果应当依法保护教师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以上为教研室2023年度考核登记表的具体内容,希望全体教师能够按照标准认真填写登记表,确保考核的客观公正和科学合理。
中学教科研工作考核细则(修订稿)为了进一步落实《杭锦后旗教科研工作管理办法》,规范我校教科研工作的管理,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和效益,促进全旗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特修订《杭五中教科研工作考核细则》。
《考核细则》的权重分是100分,由“学校教科研档案”(20分)、“课题档案”(40分)、“精品课研讨”(20分)三部分组成。
每次考核将对各学校前一阶段或前一时期(一学期、一学年)的教科研工作以分值的形式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将折合为百分比。
一、学校教科研档案(20分)学校教科研档案设7项考核内容:1学校教科研机构设置;2学校教科研管理规章制度;3学校教育科研规划;4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5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6校本教研方面的文件、资料(专题讲座、学习培训)、经验材料等;7学校课题一览表;1-5项,每项1分;第六项5分,第7项10分,重点要求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二、教研组活动(20分)重点检查教研组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精品课研究”也属于教研组活动,但同一学科组的年级组或学段组都完成一次“精品课”研究为一次教研活动。
教研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理化生组、政史地组、音体美组。
每组每学期活动不少于4次,少1次扣1分,最多扣4分;活动要有详细的记录: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内容、研讨过程(发言人及内容)和反思总结。
以上内容以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考核,缺一项扣1分。
三、精品课研讨(20分)精品课研讨是针对我校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教材研究不透彻、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学法指导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而提出的一项课例研究活动。
这个活动要求按“研究教材教法——形成共案——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直至成功”的程序进行。
每次活动不少于两天。
每次活动:①活动时,同学科同年级或同学段教师,4人以上的不得少于4人,4人以下的全部参加;②参加活动的教师按教研组长或教研员提出的要求独立备好课;③研讨教案时每个人要充分发言,人多时可分组进行,最后形成共案,也可保留不同认识设计的教案(研讨过程要有文字记录);④教学实践由青年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搭配进行,或者老中青教师搭配进行,或者不同教案设计的教师代表进行;⑤教学反思由执教老师和听课老师共同完成,主要反思教学的不足,设计的不足,学情估计的不足,探究更好的方案(研讨过程要有文字记录和新的教学设计);⑥再实践要根据情况换或不换教师进行,再反思重点寻找与设计要求的差距,力求更好;每次活动“实践、反思”的重复不得少于两次;⑦活动结束,学校要将研讨成果——精品教案——作为校本教研资料整理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