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人机系统的安全设计与评价(1)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4.15 MB
- 文档页数:12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一:名词解释第二章:人体的人机学参数水平面作业范围:人在台面前,在台面上左右运动手臂所形成的轨迹范围。
垂直面作业范围:手臂伸直,以肩关节为轴做上下运动所形成的范围。
坐姿空间作业范围:人坐姿时手脚所能达到的最大范围。
百分位数:工程上常以正态分布的某个百分位a处的人体尺寸数值Xa作为设计用人体尺度的一个界值以控制设计的适应范围,该界值称为百分位数。
方差:描述测量数据在中心位置(均值)上下波动程度差异的值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带来的偶然的代表性误差第三章:人的生理因素及生物力学特征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一次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能被感觉器官感受的刺激强度范围。
视角:确定被观察物尺寸范围的两端光线射入眼球的相交角度。
视力(视敏度):能够辨出视野中空间距离非常小的两个物体的能力。
视距:人在操作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
视野:当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时所能看到的正前方空间范围。
动视野:当头部固定不动,眼球自由转动时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静视野(注视野):指当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时所能看到的正前方空间范围。
明适应(亮适应):当人从黑暗处到光亮处,有一个对光适应的过程。
暗适应:在黑暗中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视错觉:人观察外界物体形象和图形所得的印象与实际形状和图形不一致的现象,是视觉的正常现象。
掩蔽效应: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现象。
听觉(掩蔽)残留:由于人的听阈的复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掩蔽去掉以后,人耳的效应并不立即消除的现象。
听觉的辨别阈限:在某频率下,仍能够听到的该纯音的最小声级的分贝数。
反应时间:人从接收外界刺激到做出反应的时间。
疲劳:当人体内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平衡不能维持,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时叫疲劳。
在人体发生可以概括为失去功能或打乱功能的变化,也就是发生机能变化、物质变化、自觉疲劳和效率变化的现象。
闪光融合值:当闪光频率增大到某一值时,人眼对高于这个频率以上的闪光没有辨识能力感觉它是连续的光源第四章:安全人机功能分配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功能分配。
人机系统安全评价人机系统安全评价是对一个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该评价需要考虑到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交互过程,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通信等方面的安全性。
下面将从威胁分析、漏洞评估、风险评估和安全策略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价。
首先,威胁分析是对系统中可能面临的威胁进行识别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威胁分析可以确定系统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而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
常见的威胁包括黑客攻击、病毒感染、数据泄露等,针对不同的威胁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其次,漏洞评估是对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洞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漏洞评估可以发现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并对其进行修复和强化。
常见的漏洞包括软件漏洞、网络漏洞、物理安全漏洞等。
漏洞评估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工具和技术进行,包括漏洞扫描、安全代码审计等。
然后,风险评估是对系统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确定系统的安全状况,并确定哪些风险需要优先解决。
风险评估需要考虑到系统的价值、威胁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等因素,采用一些量化和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
最后,安全策略是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的一系列安全措施和政策。
安全策略需要包括预防、检测和响应三个层面的措施,以实现系统的全面安全。
预防措施包括加固系统、访问控制、安全认证等;检测措施包括入侵检测、日志审计等;响应措施包括漏洞修复、应急响应等。
总结来说,人机系统安全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到系统的整体架构、软硬件组成以及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交互过程。
通过威胁分析、漏洞评估、风险评估和安全策略等步骤,可以为人机系统提供全面的安全保护,并提高系统的抗攻击能力和可靠性。
第一章概论1.人机关系随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变化,请举例说明其变化及其特点。
2.如何理解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含义?3. 阐述人机工程学与安全人机工程学的联系与区别4. 举例分析你所熟悉的一个人机系统的人、机及其结合面5.请说明安全人机工程学在安全工程学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6.何为安全人机工程学?其任务与研究范围是什么?第二章人体的人机学参数1.为什么说人体测量参数是一切设计的基础?2.人体测量数据如何处理?3.使用人体数据的原则是什么?4.手、脚作业域如何确定?5.人体测量数据的运用准则有哪些?6.作业椅与工作台如何确定合适?7.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人体数据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三章人的生理和心理及人体生物力学特性1、何谓人的感觉适应性、感觉有效刺激及感觉相互作用,对上述特性的研究对安全工作有什么作用?2、人的视觉、听觉各有哪些特征?3、何谓人的反应时间?如何能缩短人的反应时间?4、如何能提高人的信息处理能力?5、何谓注意?有哪些特征?6、由非理智行为而发生违章操作的心理因素有哪些表现?7、如何应用能力的个体差异搞好安全工作?8、色彩对人有哪些生理、心理影响?作业场所和工作面色彩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
9、噪声对不同工作内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0、人体活动范围可分为哪几类?如何根据作业特点确定适宜的作业范围?11、人体四肢操纵力有哪些特点?对操纵器布置有哪些影响?12、在进行安全人机系统设计时,为了使动作速度、频率和准确性、灵活性很好的结合,必须遵循哪些规律?13、影响人体作用力的因素有哪些?14、何谓疲劳?疲劳形成的原因?15、如何能减少或改善作业人员的疲劳?第四章安全人机功能匹配1、何为开环与闭环人机系统?2.举例说明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3.常见的机械事故有哪些?4. 机器设备的本质安全从哪几个方面着手?5. 机械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安全人机工程学要求?6.何谓“人机功能分配”?为何要对人与机进行功能分配?7. 人、机各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如何合理分配其功能?8.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是什么?9.举例说明人机功能分配不当造成的危害。
人机系统安全评价概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机交互已经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并且越来越普及。
而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安全问题也是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特别是对于那些高度依赖计算机技术的领域,如交通运输、医疗卫生、金融等,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对人机系统的安全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人机系统安全评价的意义人机系统安全评价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小人机系统带来的安全隐患,防止潜在的事故发生。
如果对人机系统的安全问题忽略、放任不管,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等方面会带来重大的损失。
特别是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人际关系的日益密切,提高了信息交流的速度和效率,同时也使许多重要的任务对计算机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人机安全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机系统的特点和分类人机系统是由人和计算机互动完成一定任务的系统。
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复杂性:人机系统由人和计算机交互组成,任务繁多、要求高,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需求和特点。
2.实时性:人机系统所处理的任务具有很强的实时性要求,尤其是在交通、金融、通信等领域。
3.容错性:人机系统的容错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些小瑕疵可能会引起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对于人类泛滥的任务和环境变化,系统应能够对其进行适应和调整。
对人机系统的安全问题通常分为三类:人的因素、技术系统因素、人作为整体的因素。
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可以有效提高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减小事故的可能。
人机系统安全评价的方法1.査明实际情况:对人机系统的实际性能、特征、要素、环境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
2.评估危险性:根据分析结果评估出人机系统的危险性,因为对于每一客户来说,它们面临的威胁是不同的。
3.设定安全要求:根据实际状况,出具需要完全遵守的安全要求。
4.设计安全措施:针对安全要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来弥补安全风险。
5.实施安全措施:按照安全措施的设计实施方案,确保实施后的安全措施能够提供相应的保障。
第一章:概论22、何为安全人机工程学?其任务与研究范围是什么?P9定义:从安全角度和着眼点处罚,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系统中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任务:为人机系统设计者提供系统安全性设计,特别是确保人员安全的理论、方法、准则和数据。
范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研究的综合科学课题。
第二章:人体的人机学参数80、人体在劳动中的氧债是怎样形成的?P25劳动开始时,由于人体呼吸、循环机能跟不上氧需,致使肌肉在缺氧在状态下活动,这种供氧量与需氧量的差值,称为氧债23、已知体重W,大致计算人体体积的公式是什么?P28V=1.015W-4.93727、为何要进行人体测量尺寸的修正?(百度)(1)在人体尺寸上留下适当着装修正量(2)人体测量躯干挺直而作业时躯干自然,考虑自是不同引起的变化量(3)实现产品不同操作功能需要的修正量28、简述人体测量数据的选用原则。
P35(1)最大最小原则(2)可调性原则(3)平均准则(4)地域性原则(5)数据更新原则(6)功能修正与最小心理空间相结合的原则(7)标准化原则(8)姿势与身材关联原则(9)根据用途合理选择百分位和适用度准则第三章:人的生理因素及生物力学特征10、疲劳测试有哪些方法?P94反应时间测定法、闪光融合频率测定法和综合测定法。
1测定心率2呼吸分析法3触两点辨别阈法4膝腱反射阈的测定5反应时间测定法6频闪融合阈值测定法7色名独唱时间法8皮肤电流测定法(百度)11、人体闪频融合值怎样测定?(百度)提高明暗交变速度(即闪光频率),以现场问答方式,对被测者进行测试,当被测者刚把闪光看成连续光线时的闪光频率,此频率被称为融合,此频率值从旋转的扇形上读出;从这个融合向下逐渐降低闪光频率,在刚开始出现能判断为非连续光时的闪光频率,此频率被称为闪光。
7、何为反应时间?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哪些?P58人从接收外界刺激到做出反应的时间。
因素:(1)随感觉通道的不同而不同(2)与运动器官有关(3)与刺激性质有关(4)随执行器官不同而不同(5)与刺激数目的关系(6)与颜色的配合有关(7)与年龄有关(8)与训练有关29、简述减少反应时间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