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子宫脱垂的中兽医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162.54 KB
- 文档页数:2
牛子宫完全脱出的治疗牛子宫完全脱出为牛的常见病,笔者应用硫酸镁注射液(加入5%或10%的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有效地控制了子宫脱出整复后的再次脱出,自2000~2004年间,用此法治疗该病数例,效果较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一、方法当母牛产后子宫完全脱出时,按常规用普鲁卡因10毫升做尾椎硬膜外腔麻醉后,用0.05%高锰酸钾水冲洗干净后整复。
然后将消毒过的啤酒瓶倒塞入牛阴道内,瓶口朝外,在腰腹部围上一道绳子,在绳上向后连接三条细绳:两条绕过左右臀部,一条绕过腹下,在阴唇处汇合,固定瓶口。
待麻醉过后,若患牛再出现强烈努责,可将25%硫酸镁150毫升混在5%~10%葡萄糖溶液500~1000毫升内,快速将药液滴入全量的1/2,另1/2缓慢滴入。
输液后患牛不再出现努责,即可放松或解除套在阴道内的啤酒瓶。
二、典型病例我团七连职工张正利有一头南阳牛,5岁2产,营养中下等(以棉秆和油渣为主要饲草料),2004年4月28日凌晨5点产出一母犊,分娩顺利。
早晨8点左右,畜主发现该牛子宫完全脱出。
按常规将脱出子宫冲洗干净后整复,并用啤酒瓶倒塞阻道内固定,随即给患牛肌注青霉素640万单位、止血敏15毫升。
下午2点,因患牛强烈努责,子宫再次脱出,重复上法再次整复。
然后用25%硫酸镁150毫升混在5%葡萄糖液1000毫升中静脉滴注。
治疗后患牛停止努责,不再发生子宫脱出,于4月29日下午解除套在阴道内的啤酒瓶,直到痊愈。
三、体会牛发生子宫全脱,多与怀孕后期腹压增大、分娩或胎衣不下时努责过强、饲养管理不善、体质虚弱、维生素D、钙、磷失调或不足有关。
牛分娩后应尽快将牛哄起,如不能站起时,应尽快给牛补糖补钙,以防止母牛发生子宫脱出或生产瘫痪,并能解除分娩后的疲劳和改善消化功能。
静脉滴注硫酸镁治疗牛子宫脱出,使子宫处于安静弛缓状态,降低其对不良刺激的敏感性,有利于子宫的恢复。
作者单位:喀什四十二团畜牧兽医工作站闫沛旭。
Disease Prevention奶牛产后子宫病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尹绪贵平邑县畜牧兽医局平邑畜牧兽医站,山东临沂 273300摘 要: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是奶牛产后常见的子宫疾病,临床上以胎衣滞留、子宫黏膜炎症和子宫脱出等为主要症状。
这些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力,甚至导致奶牛被提前淘汰,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可提高奶牛子宫疾病的治愈率,缩短康复时间。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治疗文章编号:1671-4393(2024)02-0036-05 DOI:10.12377/1671-4393.24.02.070 引言子宫位于骨盆腔内,是奶牛胎儿发育的场所,包括子宫角、子宫体、子宫颈3 个部分。
子宫平滑肌发达,弹性好,扩张能力强,可适应胎儿的正常生长。
青年奶牛的子宫产后不久即可快速恢复正常大小,但经产奶牛、老龄奶牛的子宫不能完全恢复,子宫不同程度展开并垂入腹腔。
妊娠期饲养管理不当,日粮品质低劣、品种单一;或缺乏运动,年老体衰;或产后护理不当,难产时助产不当、消毒不严、产道干涩;或某些病原微生物侵袭,患某些疾病等,会使奶牛阴部组织松弛,无力固定子宫,母牛正常分娩或意外流产后将引发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等子宫疾病,严重影响其繁殖性能。
为提高子宫病治愈率,让产后母牛子宫快速复原,可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对发病奶牛进行治疗。
1 胎衣不下正常情况下,妊娠奶牛在娩出牛犊后4~6 h 内,胎儿胎盘能自行离开子宫而全部排出。
如超过12 h甚至更长时间,有的在正常分娩后24 h胎衣仍不能全部排出[1],称为胎衣滞留或胎衣不下。
在布鲁氏菌病无疫区,健康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一般为3%~12%,平均为7%;但如遇奶牛难产、早产、流产、产双胎或在布鲁氏菌病疫区,发病率可达20%~50%,甚至更高,影响奶牛产奶量和子宫复原,严重者可导致奶牛被提前淘汰。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子宫脱孙建忠,孙建国(江苏省盱眙县仇集镇畜牧兽医服务站,211711)一、病因:1.1 营养和生理因素:孕牛平时营养不良,矿物质、维生素缺乏,运动不足,尤其是年老体弱的经产母牛,骨盆韧带及会阴部结缔组织松弛无力或分娩时努责过强,使骨盆韧带和会阴部结缔组织弛缓无力,或由于胎儿过大,胎水过多,造成骨盆韧带持续伸张而乏力。
1.2 外力因素难产助产时强力牵拉犊牛、胎衣不下剥离时强力牵拉,导致本病发生。
1.3 管理因素产后在露出的胎衣上系重物,或胎膜缠绕在母牛后肢上,母牛行走或起卧,往往牵拉胎膜将子宫拉出。
产后饮水过量,腹压增加,或产床坡度大,努责过强,子宫被挤压脱出。
1.4产后瘫痪及感染等都会引发本病。
二、症状:通常以阴道脱或子宫半脱为多见。
此时可见母牛阴门外有球状脱出物,初期较少,母牛站立时会自行缩回,以后变大,无法缩回。
这时可见阴门外有垂直长大的布袋状物,子宫全脱出时可垂至跗关节上方,常附有未剥落的胎衣及散在的母体胎盘。
脱出物初呈鲜红色,有光泽,常附有粪便、泥土、垫草等污物,时间久变成暗红色,出现淤血、水肿并发生干裂或糜烂。
母牛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拱腰举尾,努责不安,排尿困难,严重时出现腹痛、贫血、眼结膜苍白及战栗等,如脱出物受损伤感染可继发出血或败血症。
三、治疗:3.1.1 治疗原则:及时进行子宫复位、止血、消炎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3.1.2手术整复:根据子宫脱出程度,实施复位手术。
将脱出的子宫放在消毒过的塑料布上,用0.1%高锰酸钾溶液将子宫和外阴以及尾根区充分清洗干净,除去其上粘附的污物及坏死组织。
粘膜上的小创伤涂以四环素软膏,有一处大的创伤进行数针缝合。
清洗子宫后,再在塑料布上加铺一层消毒的塑料布,并在其上铺一层消毒创布。
母牛站立保定。
先用0.1%高锰酸钾溶液洗净脱出物,后用2%明矾水冲洗一遍。
母牛努责强烈,可用2%普鲁卡因20~30毫升或用3%的奴夫卡因20毫升作腰荐处硬膜外腔麻醉。
母牛子宫脱出解决方法
母牛子宫脱出(也称为宫内脱出)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能会对母牛的健康和生育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若出现母牛子宫脱出,则需要立即采取以下解决方法:
1. 寻求兽医师的帮助:这是最重要的步骤。
当发现母牛子宫脱出时,应立即联系兽医师,以便获得专业的治疗。
兽医师可以根据情况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2. 防止进一步脱出:在等待兽医师到来之前,可以尝试用干净的湿布或湿润的绷带轻轻清洁和保护子宫,避免进一步脱出。
3. 限制运动:将母牛移至相对安静的地方,并限制其运动。
过度活动可能使子宫进一步脱出,因此需要保持母牛相对静止。
4. 利用挂吊带:在等待兽医师的到来时,可以尝试利用挂吊带将子宫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
这需要谨慎操作,最好由有经验的饲养员或兽医师来完成。
5. 切勿尝试手术:除非你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否则切勿尝试手术。
这种情况下,需要专业的兽医师来进行手术治疗。
希望能尽快得到兽医师的帮助,以确保母牛的安全和康复。
2021年第10期(总第239期)临症资料中兽医治疗牛阴道脱及子宫脱朱文录(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农业农村局刘家峡镇畜牧兽医站,甘肃永靖 731600)摘要:近年来在利好政策的扶持下,牛养殖作为畜产品稳产保供有效支撑,得到了飞速发展。
养殖者在驱利的同时带动从业者逐渐增多,不免有一些经营者为初涉行业,饲管盲点和疫病防控短板成为制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之重要因素。
阴道脱及子宫脱为牛产前、产后常见疾病之一,本文主要探讨该病的中兽医疗法,供参考。
关键词:阴道脱;子宫脱;牛;中兽医治疗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1)10-0056-02阴道或子宫的一部分或全部脱出于阴道或阴门之外,叫阴道脱(中兽医称为“掉肫”)或子宫脱(中兽医称为“肠脱”)。
本病多见于产前、产后的母牛,年老体弱的母牛发病率较高,奶牛比其他牛多见。
1 病因阴道脱临床上以阴门张开,露出粉红色瘤状物为特征。
母畜怀孕期间饲养失调,卧地过久,运动不足;分娩时努责过强,使腹内压增高;或严重便秘和腹泻引起强烈努责;怀孕末期,胎盘分泌的雌激素较多,或者摄食含雌激素较多的饲草等均能引起本病。
奶牛子宫角前端翻入子宫腔或阴道内,称为子宫内翻,而子宫全部翻出阴门之外,称为子宫脱出[1]。
临床上以母牛产后仍有明显努责,子宫颈管开张,子宫角内翻,继而脱出于阴门外为特征。
奶牛子宫脱出,主要和产后强烈努责、外力牵引有关。
此外,母牛衰老、经产、营养不良、运动不足、胎儿过大、胎水过多等,也能引起子宫弛缓,也是导致子宫脱发生的主要原因。
2 症状和诊断阴道脱较为明显,母牛站起后也不能缩回。
子宫脱常可自行复原,而无明显外部症状。
如母牛产后仍有明显努责时,应及时进行检查。
3 治疗方法阴道脱及子宫脱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中药方剂内服以及涂抹外治三种,从临床试治效果来看,手术治疗结合其余一种或两种治法效果较好。
3.1 手术治疗部分脱出母牛站立时能自行回缩,一般不需要整复和固定,但应改善饲养管理,补给矿物质及维生素,并让其适当运动,减少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