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教学教什么
- 格式:pdf
- 大小:259.02 KB
- 文档页数:3
九年级语文现代诗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2. 学习现代诗歌的技巧和写作方法;3. 通过欣赏、分析现代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4. 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二、教学准备1. 教材:九年级语文教材,包含现代诗歌相关内容;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3. 现代诗歌选集、诗歌鉴赏辅导书籍;4. 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素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介绍现代诗歌的背景和意义,引起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2. 基础知识讲授(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资料和课件,讲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如自由诗、象征主义诗、意象诗等,让学生对现代诗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3. 欣赏与分析(25分钟)教师选取几首优秀的现代诗歌,将其内容、意境进行简要介绍,并进行朗读。
学生听诗后,结合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个别或小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
4. 诗歌创作(30分钟)学生根据学习的现代诗歌知识和技巧,尝试自己创作一首现代诗歌。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主题或关键词的提示,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诗歌分享与展示(20分钟)学生自愿将自己创作的诗歌进行分享,可以让学生上台朗读或通过展板展示自己的创作。
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评价和点评。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课堂内容,强调现代诗歌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的启发。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现代诗歌的意义和表现形式;2.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诗歌的技巧和方法,进行诗歌创作;3. 学生的诗歌创作有一定的原创性和创新性;4. 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和创作现代诗歌,提升了语文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更多的现代诗歌作品,进行更深入的鉴赏和分析;2. 提倡学生参加诗歌创作比赛或课外诗歌社团,进一步培养和展示自己的才华;3. 引导学生开展多媒体诗歌演讲、音乐诗歌创作等跨学科活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创作空间。
教写现代诗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
3.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现代诗歌的范例、教案。
2.学生准备,纸笔。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现代诗歌的朗诵视频,或者向学生朗诵一些现代诗歌,引导学生感受现代诗的韵律和意境。
2.讲解现代诗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现代诗是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诗歌,它摒弃了传统诗歌的格律和韵律,更加注重诗歌的表现力和意境。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现代诗的特点,如自由的形式、多样的意象、抽象的表达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讲解现代诗的写作技巧,如如何运用比喻、象征、排比等修辞手法。
3.分析范例。
教师可以给学生阅读一些现代诗歌的范例,让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表现手法等,培养学生对现代诗的理解能力。
4.创作现代诗。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等,尝试创作现代诗。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写作的启发,如让学生围绕一个具体的主题进行写作,或者让学生尝试使用一些特殊的写作技巧。
5.展示作品。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作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互相欣赏,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6.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导学生如何进一步提高现代诗的写作水平。
同时,教师可以强调现代诗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多接触现代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现代诗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培养了自己的文学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激发了对诗歌的兴趣,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创作现代诗,鼓励他们多多尝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现代诗的特点和写作技巧,让学生了解了现代诗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也可以看到学生在现代诗写作方面的潜力和创造力,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2023年《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1篇《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3.抓住诗中描绘的景物,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的表达形式,学会仿写诗歌。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读准节奏,并熟读成诵。
3.把握两首诗歌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层次。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新词。
2.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自然美景图,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师: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小到落叶、繁花,大至平原、山野,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总能发现不一样的美。
你们有没有认真去体验过?可曾有什么独特的发现?下面就请大家来说一说。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欣赏过的美丽风景,导入新课。
生1:我最爱的是老家屋后那片贫瘠的田地,因为在一场春雨后,那里竟然冒出了一个个拇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
它们茁壮成长,不经意间,长成了茂盛的竹林,坚强挺立,傲对风雨。
生2:我最喜欢的是傍晚的斜阳,它将群山染红,给绿林披上金装。
它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将那一束束柔和的光从空中倾泻下来,使一切显得格外瑰丽。
师:这就是你们眼中的风景,真美啊!这节课上,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写景的现代诗,看看诗人眼中有哪些美好的瞬间,从中感受自然之景的无穷魅力。
3.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板书: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1)《秋晚的江上》:“秋晚”揭示了时间,“江上”点明了地点,诗题表明本诗描写的是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面。
(2)《花牛歌》:“花牛”是诗歌描述的核心,诗歌展现的就是花牛行动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诗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诗歌教育模式,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现代诗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丰富的表现手法,激发了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本文以某中学现代诗教学实践为案例,分析现代诗教学的实施过程、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现代诗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
二、案例实施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现代诗的基本特点,掌握现代诗的阅读方法。
(2)培养学生对现代诗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教学内容(1)现代诗概述:介绍现代诗的起源、发展历程、特点等。
(2)现代诗阅读方法:讲解现代诗的阅读技巧,如意象、象征、比喻等。
(3)经典现代诗鉴赏:分析经典现代诗作品,如《再别康桥》、《雨巷》等。
(4)现代诗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现代诗创作,分享创作心得。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现代诗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现代诗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实践法:指导学生进行现代诗创作,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现代诗作品,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三、案例效果1. 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明显提高。
通过现代诗教学,学生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阅读和创作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2. 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升。
学生在鉴赏经典现代诗作品的过程中,学会了欣赏诗歌的美,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3. 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学生在创作现代诗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4. 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教师在实施现代诗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存在的问题1. 部分教师对现代诗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 现代诗教学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3. 学生在创作现代诗时,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反馈。
064丨教材教法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四步教学法◎刘淼现代诗歌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因其特 性,要让学生能真正读懂现代诗,不仅要让学生了解 诗歌的创作背景,还得多引导学生读,在讨论中感 悟,尝试创作。
如此,诗歌学习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一、读前了解背景,走进作者每一部作品都有一定的创作背景,创作背景是 理解诗歌的基础。
结合现代诗歌的教学来看,大多教 师习惯在课中用简单的介绍来告诉学生背景,学生 了解不多,在读中也就难以理解作品的内涵。
如 大海,中,作 要把要 世俗生活的最点,始I马,,如不对淘的 了解,难中会的。
现代诗语,在简的语中,在读诗 ,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的了解,不能单 教师 诉 学生,在课 的 ,让学生,了解,在了解背景的 中作 ,作品。
如 歌的是诗人的理,,作 会 的一 诗 学 生了解了 其 的,也就作要的有了把握。
在了解背景 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诗人的简,也要作品的创作背景 了解。
创作背景 的内容,理解作品是有的 作用的。
二、课中多读多思,自主解读读诗其就是品诗,要获得对作品的理解,不能 单 教师诉学生,而要引导学生 读,在读中,读更作要的。
如 中,“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寒潮、风雷、霹雳”象征的 是什?“雾霭、流岚、虹霓”有代 什作要 说 些问题的探究,理解作 要的夫妻要同甘共苦的 。
高中学生在读现代 诗中常会遇问题,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遇的困惑提出来,寻同伴或教师的帮助,才能更地在追寻答案中理解诗歌的内涵。
在读中,一是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二是教师要 注重选问题来引导学生读。
同是在中,要引导学生找到诗 ,选择了哪些象?学生在读的 中能找如“凌霄”“痴的鸟儿”“泉源”等意象,要一步引导学生些象的特点 ,揣摩作 要 的 。
在读的 中,也要引导学生结合身际,的勾画,有 的词汇、句子,可作批注。
三、注重讨论交流,生成理解结合以现代诗歌教学来看,课堂中还是以教师 讲 ,学生在诗歌鉴赏中参与的机会不太多。
现代诗歌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现代诗歌教案模板(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现代诗歌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初步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能用恬静、舒缓的语气朗诵并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产生热爱生活、喜欢幻想的美好情趣。
活动准备:1、“梦”的背景图,诗歌的各类图片。
2、音乐《梦幻曲》。
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感受梦的意境。
1、教师出示背景图。
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在这张图上都看到了什么?”2、教师总结:“是呀,夜晚这么美,小女孩抱着小熊猫在床上美美的睡着了。
那我们也来听着音乐一起来甜甜的睡一觉吧。
”3、教师播放《梦幻曲》:“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闭上眼睛,哇,夜晚来临了,大地变得黑暗了,小蝴蝶、小鸟、小花都睡觉了,我们也上床睡觉了,你在睡着的时候会不会做一个美妙的梦呢?你梦见了什么?”(改为引导幼儿静听音乐,回忆曾经的梦。
)4、教师:“你们有没有做梦啊?梦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和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5教师:“哇,你们的梦真有趣呀!其实,小女孩刚才也偷偷的告诉我,她做了一个有趣的梦,她还把这个美梦编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
(教师出示题目,引导幼儿认识。
)你们想知道这个小女孩梦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教师配乐朗诵诗歌,分析了解诗歌内容。
1、教师配乐诗朗诵。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在小女孩的梦里你们都听到了什么?”3、教师:“在梦里,我都变成了谁?又发什么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三、教师再次朗诵诗歌,并逐个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诵读。
1、教师:“在梦里,我变成小花以后,遇到了谁?(太阳)太阳为我披上了什么?变成白云以后,我遇到了谁?(风)风教会了我什么?变成轻烟以后,我遇到了谁?(雨)雨做了什么?”2、教师:“在梦里的我开心么?你们怎么知道的?”四、教师引导幼儿跟随老师朗诵诗歌,幼儿体验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现代诗歌鉴赏教案新诗选读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 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 学会欣赏和鉴赏不同风格的现代诗歌作品;3. 发展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创作背景;2. 不同风格的现代诗歌欣赏。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展示一幅现代诗歌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 现代诗歌的特点介绍(15分钟)通过PPT和多媒体资料,给学生讲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创作背景以及对于传统诗歌形式的突破。
3. 现代诗歌欣赏(30分钟)选择4-5首不同风格的现代诗歌作品,通过朗诵和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理解。
4. 分组阅读和探究(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首现代诗歌作品进行阅读和讨论,指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组员分享。
5. 诗歌创作实践(3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的现代诗歌特点和欣赏经验,进行个人或小组的诗歌创作,鼓励学生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思想。
6. 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部分学生的诗歌创作作品。
四、教学手段及辅助工具教学手段:讲授、朗诵、讨论、创作实践等辅助工具:投影仪、多媒体资料、现代诗歌选集、笔记本电脑等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表达,了解学生对于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诗歌创作评价:对学生的诗歌创作进行评价,鼓励优秀作品的展示和分享。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多的现代诗歌作品,扩展对于诗歌的欣赏范围。
2. 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或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发表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唤起学生对于现代诗歌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6篇(现代诗二首教学方法)下面是整理的《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6篇(现代诗二首教学方法),以供参阅。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巢、苇”等6个生字。
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必备品格【教学重点】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关键能力【教学难点】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写诗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巢、苇”等6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重点)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难点)【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渡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天,谁能说说提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2、(落叶、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么样描绘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的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
(板书:《秋晚的江上》《花牛歌》)二、介绍作者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棪,现代著名诗人、史学家,我国新诗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之一。
五四运动中,与经亨颐、陈望道、夏丐尊并称为“五四浙江四杰”。
代表作有《旧梦》《卖布谣》《秋之泪》等。
徐志摩(1897—1931),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云游》等。
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7篇《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查阅字典,会认、会写本课“坦”、“崎岖”、“翔”、“寂寞”等生字,掌握“劲”这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写诗歌。
2.过程和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亲身感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充分领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训练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习交流名言警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树立“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正确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习鉴赏诗歌,体会这首诗歌的意境美,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正确人生态度。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我们通过《大自然,你好》认识了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假如只有三天光明》认识了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
她们的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但是在她们的行动和文章中,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他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活的乐观。
希望这节课能够让我们更加明确:人应该怎样面对生活。
(板书:生活)先学第一首《我微笑着走向生活》,简单介绍汪国真。
(汪国真,祖籍福建厦门,1956年出生于北京,他的诗清新、美好。
既蕴含丰富的感情,又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受到许多青年人的喜爱,他的诗集曾三次获得全国图书“金钥匙”奖。
二检查预习1、自读课文,然后指名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2、人读生词并理解3、造句练习。
三、品悟诗情。
1.生活是什么?诗中用了四个词告诉了我们,下面大家再读这首诗找出来。
找出后板书:平坦崎岖幸福不幸师:生活之旅,并非一种风景,有平坦,有崎岖,既有幸福,又有不幸,那么我们应怎样走向生活呢?(微笑着走向生活)2.学生自读自悟。
师:诗人采取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去战胜崎岖和不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下面请大家再读这首诗,找出有关语句,勾画感受深刻的地方,适当写下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