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
- 格式:pptx
- 大小:4.43 MB
- 文档页数:67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课文原文及赏析
《古诗三首》包括《绝句》、《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这三首古诗,下面我将为您展示这三首古诗的原文及赏析。
《绝句》原文: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赏析:
此诗抓住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燕子和鸳鸯等春天特有的景物,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喜爱之情。
《惠崇春江晚景》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
这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三衢道中》原文: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赏析:
此诗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萌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
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古诗三首》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包括《绝句》、《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三首古诗。
本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对三首古诗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三首古诗,掌握诗中的生字和词语,理解诗的意思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对古诗的解读中,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其对古诗的鉴赏兴趣,陶冶其审美情操。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三首古诗中的生字和词语,理解每首诗的意思和意境。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领略其神韵,培养其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四、说教法与学法1. 教法:本课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学法:学生将通过朗读、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参与到对古诗的学习和理解中,以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优美的古典音乐和展示精美的古诗插图,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朗读指导:教师先进行范读,再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以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3.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对三首古诗进行解读,包括生字、词语、诗意等方面的学习。
4. 交流讨论: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点拨。
5. 拓展延伸:通过引导学生对三首古诗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异同之处,培养其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同时,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古诗,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认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同时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对古诗的热爱和学习。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诵三首古诗,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每首诗的意思和意境。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背诵内容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的背诵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 古诗三首:包括《绝句》、《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
2. 燕子:需要背诵第1\~3自然段。
3. 荷花:需要背诵第2\~4自然段。
4. 语文园地一:包括“日积月累”部分,其中有关于春天的诗句和成语。
5. 守株待兔:整篇文章都需要背诵。
6. 语文园地二:包括“日积月累”部分,其中有关于夏天的诗句。
7. 古诗三首:包括《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春日》和《咏柳》。
8. 语文园地三:包括“日积月累”部分,其中有关于春天的成语和诗句。
9. 花钟:需要背诵第1自然段。
以上是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的部分背诵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教材为准。
《古诗三首》教案(读中感悟)【教材分析】本课包括三首古诗:《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
《绝句》是杜甫的一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
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的一首题画诗。
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
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
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学习古诗有一定的基础,并知道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在读诗节奏、情感渗透方面还需要指导。
由于是四行诗句,学生在课堂上较易完成背诵。
在教学本课时,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融、燕、鸳”等生字,正确读写“鸳、鸯、惠”等生字。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3.感受诗文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借助书中注释和资料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再现诗句描写的画面,进入意境,共鸣情感。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课件:几幅春天美景图,配上音乐,让学生感知春天的美好)2.过渡:欣赏完了春天的美景,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有关春天的一首古诗,看看诗人们是如何通过使用手中的笔把美好的春景留住的吧。
(教师板书题目《绝句》,学生齐读。
)二、走进古诗,了解作者播放杜甫简介ppt,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
请学生简单概括诗人生平。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代表作:“三吏”“三别”。
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有3首古诗组成,前两首描写的是春景、第三首描写的是夏景,展现了一幅幅轻快明朗的画面。
《绝句》一句一景,描绘了草堂浣花溪一带明丽和谐的春日景象。
《惠崇春江晚景》诗人由眼前之实景联想到“河豚欲上”,写出了画中无、情理中有的事物,引人遐想。
《三衢道中》“添得黄鹂四五声”以动衬静,为三衢山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
二、教学目标1.认识“鸳、鸯”等6个字,会写“融、燕”等12个字。
2.能读出诗句的节奏和语调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3.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4. 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逐步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1.能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借助插图,展开想象,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2.通过诗歌传递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古诗,感受大自然界中和谐美好的景象,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觉提高学习古诗的能力,不断增强积累古诗的兴趣。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视频导入,激兴趣1.教师导入:春天百花开,百鸟唱,泉水叮咚响,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好春光。
播放视频。
春天,自古以来就被文人墨客所歌咏,今天我们就一起追随诗人杜甫的脚步,去感受美丽如画的春光。
2.教师板书课题。
3.走进古诗和作者设计意图:通过春光烂漫的视频短片,既能具体感受春天的美好,吸引学生兴趣,又为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感受古诗意境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初读感知,识诗文1.自读古诗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
提醒学生初读时应注意的事项。
2.学习生字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字词识记得如何呢?来吧,牛刀小试一下。
(1)我会认①正字音:出示生字,自读两遍,再指名读。
重点强调鸳鸯(yuān yān ɡ)读音。
②识字方法:按照形声字的规律进行归类识记(如:芦和芽、鸳和鸯),字理识字(燕)。
第一课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诗大意。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课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
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
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 ),春风花草( )。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
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4 .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
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第二课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归类】高频考点【考点总结】1.课本背诵6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日积月累3首:《忆江南》《滁州西涧》《大林寺桃花》《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默写:《绝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识记作者,理解诗句意思及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分别写了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和重阳节的节日情景。
1.《绝句》①迟日江山丽,②。
③泥融飞燕子,④。
(1)把诗句补充完整。
知识精讲(2)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3)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迟日:。
丽:。
泥融:。
(4)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2.《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长恨春归无觅处,。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代诗人所写。
诗人登山前为春光逝去而遗憾,登山后发现大林寺桃花盛开又感到惊喜。
(3)诗人用(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表现了自己发现山上桃花盛开的惊喜之情。
3.《元日》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描写了他在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