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课件1)
- 格式:ppt
- 大小:867.00 KB
- 文档页数:18
备课人:王建辉温故知新:1.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
他就是我国清末状元实业家() A.李鸿章 B.詹天佑 C.张謇 D.左宗棠2.“可怜辉煌一时的大生纱厂……”,该省略处最恰当的话是()A.一战时期获得进一步发展 B.好景不长,最后负债累累而被吞并C.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 D.在张謇的管理下迅速发展3.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总的来说()A.是比较落后的 B.是比较先进的 C.重工业发展比较迅速 D.五四运动之后4.中国近代工业主要集中在什么部门()A.手工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农业5.中国的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最主要的原因是()A.参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战争物资 B.战争迫使列强与中国和睦相处C.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D.一战期间,中国发现金矿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詹天佑、侯德榜两位科学家的主要贡献和魏源、严复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2.学习这些科学家和思想家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了解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这四位名人的典型事迹学习难点:从四位名人的事迹中提炼出他们的爱国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找出最能说明问题的具体材料。
如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和严复的爱国精神表现何处?2.指导学生列表说明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导入新课:近代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是个备受列强凌辱和蹂躏的国家,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抵制外来的侵略,在近代史上,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亡的活动。
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第一部分: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112页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内容:史料补充:詹天佑大学期间,专攻铁路工程,成绩优异。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备课人:王建辉温故知新:1.1926年,中国自主研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荣获金质奖章,它的发明者是( )A .侯德榜B .詹天佑C .李四光D .华罗庚2.八达岭长城脚下的青龙桥车站,矗立着一座青铜雕像。
他背靠雄伟的万里长城,面对巍峨的崇山峻岭,面容刚毅,目光注视着前方的京张铁路。
你认为这座铜像是( )A .侯德榜B .詹天佑C .李四光D .华罗庚3.面对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一位爱国思想家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编著了一部书。
此书是( )A .《天演论》B .《权界论》C .《四洲志》D .《海国图志》4.严复“物竞天泽,适者生存”的思想为哪一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A .《狂人日记》B .《鲁迅全集》C .《阿Q 正值》D .《野草》 5.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什么?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从新式学堂的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和科举制度废除的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以鲁迅、郭沫若、越树理、丁玲、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文学艺术巨匠的事迹和作品; 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1.新式教育的开端 2.文学艺术巨匠的作品名称; 学习难点:1.新式教育的开端 2.文学艺术巨匠的作品名称; 学习方法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这个题目比较大。
教师可以让学生结成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这个任务。
学生之间互相启发,既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又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2.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自己找出课本上提到的文学家的代表作品,选一段自己最感兴趣、最欣赏的文字,准备课上根据教师的要求,先郎诵,再谈自己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感受。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具体的材料,从而加深他们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导入新课:在近代史上,中国的被动挨打不仅是由于清政府政治的腐败、经济的落后造成的,更是由于教育体制的落后和教育内容的保守造成的。
教学设计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两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从新式学堂的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和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史实,认识迫于形势的压力,清政府终于艰难地迈出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
2、了解中国近代后期,在文学艺术领域里,涌现出以鲁迅、郭沫若、赵树理、丁玲、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一批巨匠;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成为进步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二、重点难点1、重点及处理①科举制度废除。
利用已有知识,创设短剧《蔡元培访谈》,突出重点;②近代文艺成就。
阅读归纳,制作表格《民国时期文艺成就》。
2、难点及处理①知识点杂乱,头绪多;②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思想性。
通过搜索知识要点,编写提纲突破难点①;通过讨论及编演历史小话剧突破难点②。
【课内探究案】(一)新式教育的开端1、清朝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学校以为教材,国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这样培养的人才,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
2、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
3、时期,作为“新政”,创办了京师大学堂。
这是中国学府,也是的重要成果。
4、清政府迫于形势,拟订了《》,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二)民国时期的文化及其文学家列表归纳民国时期文学艺术成就类别姓名代表作品文学《狂人日记》《孔乙己》郭沫若《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艺术美术《愚公移山》音乐《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课后延伸案】1.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产生于哪一时期()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2.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
它今天发展为()A.北京大学 B.复旦大学 C.金陵大学 D.清华大学3.科学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它开始设立和最终废止的朝代是A.汉朝、明朝 B.隋朝、清朝 C.唐朝、清朝 D.隋朝、明朝4.某班准备举办鲁迅小说读书会。
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渐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车轮随之把中国推进到近代时期。
在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詹天佑和京X铁路的修建。
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
魏源及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X。
严复及其译著《天演论》。
引导学生分析中国近代科学家、思想家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填充《中国近代科技、思想成就简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展示我国近代科学家的辉煌成就,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直观、形象的认识,并加深理解。
指导学生归纳科学家、思想家的成就和思想主X,以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近代的科技成就,是在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取得的。
这些成就的取得,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中国近代科学家们的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中国近代科技水平与当时欧美先进国家相比是较为落后的,这种落后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和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中国近代思想家的主X,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当时的中国国情。
然而,他们的主X在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是不可能真正、完全实现的。
●○重点和难点重点:詹天佑和京X铁路。
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
魏源和《海国图志》。
严复和《天演论》。
难点:京X铁路的技术问题。
严复的《天演论》及其作用。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解法、讲述法和谈话法,多媒体电教手段。
学法:讨论法。
●○教学资料①投影仪、电脑②投影片或电脑课件:《京X铁路示意图》《京X铁路“人”字形路轨设计原理图示》。
③图片:《詹天佑铜像》《海国图志一百卷》《严复画像》。
④图表:《中国近代科技、思想成就简表》。
●○板书设计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一、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①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②京X铁路的修建二、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①化学家侯德榜②“侯氏制碱法”的诞生三、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①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②严复及其译著《天演论》●○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内容。
开学好礼六年(2006-2011)500套中考真题课课练(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选择题[2011·泰安]维新变法时期创办的我国第一所高等大学堂是( C )A.京师同文馆 B.马尾船政学堂C.京师大学堂 D.黄浦军校[2011·湛江]1898年,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一所新式学堂“广育人才,讲求实务”。
这所新式学堂是( B )A.万木草堂 B.京师大学堂 C.清华大学 D.复旦大学[2011·岳阳]科举制曾被称为我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以下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A.隋文帝时正式形成 B. 唐朝创设进士科C.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D. 民国时才被废除[2011·汕头]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且根据它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的文件是( B )A. 《钦定学堂章程》B. 《奏定学堂章程》C. 《重订学堂章程》D. 《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2011·遵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下列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B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②设立京师大学堂③颁布《奏定学堂章程》④废止科举制度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2011·潍坊]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下列人物与其成就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 )A.聂耳——写成《黄河大合唱》 B.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C.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D.詹天佑——设计并修筑京张铁路[2011·鸡西]“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首歌曲是( B )A.《国际歌》B.《义勇军进行曲》C.《黄河大合唱》D.《英雄交响曲》[2011·南宁]抗日战争期间,一批振奋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