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5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胸腔闭式引流授课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操作步骤。
3. 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步骤。
2. 演示:展示胸腔闭式引流的具体操作过程。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练习。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教室安静、整洁,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设备和材料。
2. 教学材料:准备胸腔闭式引流的相关教材和操作手册。
3. 设备:准备模拟人或者模型来进行操作演示和练习。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胸腔闭式引流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胸腔闭式引流的定义、作用和相关原理,包括引流管的放置位置、引流瓶的使用等。
3. 操作演示(10分钟):在模拟人或模型上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演示,讲解每一步骤的注意事项。
4.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5.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讲解(5分钟):讲解胸腔闭式引流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如引流管堵塞、引流瓶损坏等。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对学生的操作练习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重点注意事项,回答学生疑问。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等。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操作练习中的技能掌握情况,包括引流管的放置、固定等。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胸腔闭式引流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胸腔闭式引流的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邀请临床医生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实际经验。
3. 安排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深入研究胸腔闭式引流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及讲稿(教案首页)重建负压,保持纵膈的正常位置 促进肺膨胀发现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支气管残端痿等2、适应证(1) 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 (2) 心胸外科手术后的引流 (3) 气管、支气管痿者禁忌:结核性脓胸 三、原理及装置1、原理(1) 将胸腔与外界进行隔离(2) 重力作用排出胸腔内液体或气体 2、装置的介绍 (1) 种类:单瓶、双瓶、三瓶(2) 集液瓶特点:装入无菌蒸馏水 /无菌生理盐水;教学进程手段 与时间第三十章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课程导入:回顾上次课知识、提问 、胸膜腔解剖生理 1、概念 胸膜腔(Pleural Cavity)是由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形成的具有负压的封闭腔隙。
2、胸膜腔负压: 正常平静呼吸 吸气压:-0.8〜-1.0kpa(-8〜-10cmH2O ) 呼气时:-0.3-0.5kpa(-3 〜-5cmH2O) 深呼吸:-6 〜3kpa(-60cmH2O 〜30cmH2 ) 3、负压生理作用: 正是由于它存在的负压, 才能促使肺组织的膨胀, 够增加上下腔静脉的回心血量。
维持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并且能二、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及适应证 ★ 1、目的 (1)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血和积液 2分钟回顾3分钟讲授3分钟讲授入圆孔;短管远离液面与大气相通;长管插至液面下3-4cm橡胶瓶塞封柱;长/短两根玻璃管插 3分钟 结合图片四、置管位置和胸管种类选择再通过解剖图片强化置管的位置五、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1.保持密闭(1) 随时检查是否密闭、有无脱落保持水封瓶长管没入水中3-4cm油纱布包盖引流管周围(4) 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双重夹闭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引流管,更换引流装置(6) 引流管滑脱,立即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再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2.严格无菌,防止感染(1)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引流瓶低(60-80cm)防止倾斜、撞击定时更换引流装置,严格无菌操作有研究表明: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对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的病人,每周更换1次水封瓶并不会增加胸腔内感染及水封瓶内细菌定植的机会。
邓州市卫生学校教案首页班级:09级护理班日期: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第十二章 3 节课题: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操作。
2、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操作。
难点: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方法:带教、示范、练习教学用具:教材、实验设备作业题:1.简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2.胸腔闭式引流拔管的指征以及注意事项?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本节的内容后同学们能够掌握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操作,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参考资料:《外科护理学》《外科学》续页讲授内容备注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实习目的:1.保持引流通畅,维持胸腔内压力。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
适应证:胸腔手术、血胸、气胸、脓胸。
实习材料:治疗盘内备无菌持物钳,纱布、2.5%碘伏、70%乙醇,胸腔闭式引流包1个,无菌手套2具,10毫升注射器,胸腔引流袋1个。
实习内容:1.评估患者:(1)了解患者病情、生命体征,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2)观察胸腔引流情况。
2.操作要点:(1)进行核对,做好准备。
(注:水封瓶准备:要在瓶内注入外用盐水,注水量以水柱波动4-6厘米为宜,在引流瓶的水平线上注明日期及水量)。
(2)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加闭引流管。
续页讲授内容备注(3)消毒引流管连接口,并与负压引流瓶连接。
(4)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5)将引流瓶放于安全处,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厘米。
(6)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及患者反应。
3、注意事项:1)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以利引流。
2)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
3)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4)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作好记录。
如引流液量增多,及时通知医师。
5)更换引流瓶时,应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胸腔闭式引流健康宣教一、术前宣教1、心里指导:向患者解释防止胸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导患者术中配合,同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态和需求,做好详细的健康指导,使患者有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呼吸功能锻炼:讲解戒烟|、咳嗽、深呼吸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二、术后宣教1、心里指导: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2、体位指导:取半卧位并经常改变卧位方位,依靠重力引流。
3、管道指导:(1)保持管道密闭和无菌: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引流管是否脱落。
保持水封瓶内长管直立没入水中3-4cm。
患者床头常规放置两把血管钳,告之患者一旦管道与水封瓶脱落,要立即夹闭引流管。
搬动或换瓶时,不能将水封瓶提高至床面以上,以防液体逆流。
家属不得自行更换引流瓶。
(2)保持引流通畅:正常情况下水柱波动幅度为4-6cm,水封瓶压力管中水柱的波动情况表示胸腔压力的高低并提示引流管是否通畅。
引流管通畅时,可见到玻璃管中的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若无波动,可嘱患者深呼吸或咳嗽;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纤维块堵塞;若波动过大,提示肺粗糙而有漏气、余肺扩张不全或肺不张。
保证引流管不受压和打折。
(3)妥善固定:妥善固定引流管于床旁,嘱患者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密封。
若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及时夹闭引流管,更换引流瓶。
若引流管从胸腔脱出,应立即用手捏闭插管管皮肤,由医生进一步处理。
(4)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或排气的情况:术后24小时内总引流量不超过300-500ml,若持续每小时出入量〉100ml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采取负压吸引者,应经常观察引流瓶内有无气体排出和排出量的多少,患者胸痛难忍,可能为吸引负压过大,应适当减低吸引压力。
(5)预防胸腔感染:告知患者注意有无发生感染的症状,如体温升高、胃寒、胸痛加剧等。
手术伤口敷料每天更换。
(6)注意保持敷料干燥清洁,伤口有无红肿热痛。
三、拔管宣教1 拔管指针:一般置管48-72小时后,引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引流液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量少于50ml、脓液少于10ml,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或气促时,可考虑拔管。
胸腔闭式引流术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员掌握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便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能准确、有效地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二、教学内容:1.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定义和适应症;2.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器材准备;3.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步骤;4.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定义和适应症(5分钟)-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指通过胸腔引流管将胸腔内的气体、液体和血液引流出来,以维持胸腔内的正常压力,并促进胸腔内的愈合。
-适应症:胸腔积液、气胸、血胸等胸腔疾病。
2.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器材准备(15分钟)-胸腔引流管:不锈钢或硅胶材质,可选择不同尺寸的引流管,根据患者的胸腔情况选择合适的引流管。
-引流瓶:选择合适容量的引流瓶,通常为1000毫升的引流瓶。
-引流瓶连接管:将胸腔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起来。
-抽吸器:用于抽吸引流瓶内的液体。
-消毒液、敷料、手套等。
3.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步骤(40分钟)-第一步:准备工作1)收集所需器材;2)告知患者手术内容和操作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3)准备患者:脱去患者上身衣物,辅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
-第二步:消毒1)将双手洗净,穿戴好手套;2)用消毒液清洗手术部位,使其处于无菌状态。
-第三步:置管1)确认引流的位置:通过X线或触诊确认引流的位置;2)在消毒后的手术部位切开一个小孔,插入引流管;3)将引流管连接到引流瓶上。
-第四步:调整负压1)通过抽吸器调整引流瓶的负压,使其与患者胸腔内的压力相平衡,实现引流的目的。
2)定期监测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及时调整引流负压。
-第五步:修复和固定1)将引流管的末端截短,剩余引流管外露部分清洗、消毒、敷贴敷料;2)将引流瓶放置在合适位置,并使用固定带固定。
4.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注意事项(20分钟)-术前准备:患者的病情评估,术前检查和准备,与患者做好沟通和安慰工作。
-操作规范: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引流系统。
胸腔闭式引流病人健康教育
1、向家长说明胸引管的目的、注意事项。
2、保持有效半卧位,利于呼吸和引流。
鼓励病人深呼吸与咳嗽、咳痰医生同意时可进行床上或床边活动,搬动病人前,要请医护人员协助,先用两把夹管钳夹住引流管。
4、妥善固定引流管,任何情况下引流袋(瓶)不能高于胸腔平面,一般低于胸腔60厘米以上。
5、保持引流系统密封和无菌,不可随意断开连接管,若引流管不慎从胸腔滑脱,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通知医生消毒处理。
引流袋内的液体不可自行倾倒。
6、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管有无受压、扭曲或堵塞、漏气等,定时挤压引流管。
7、观察记录水封瓶内气体排出情况,引流液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情况。
8、拔管后观察:拔管后24小时内,应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局部有无渗血、渗液、漏气、皮下气肿等情况,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9、年长儿做好心理护理,使其配合治疗。
胸腔闭式引流授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目的使学生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1.2 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医学院校学生、临床医护人员及相关专业人士。
1.3 方法采用理论讲解、示范操作、分组练习、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章: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概念2.1 定义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通过胸腔内置管,将胸腔内液体(包括血液、渗出液等)引流至体外,以减轻胸腔内压力、预防感染、促进肺复张的治疗方法。
2.2 适应症肺炎、胸腔积液、气胸、血胸、脓胸等。
2.3 禁忌症严重休克、心肺功能衰竭、严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
第三章: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3.1 引流原理通过重力作用,使胸腔内液体自然流出,借助于呼吸运动,增加胸腔内压力,促进液体排出。
3.2 闭式引流的优势避免空气进入胸腔,减少感染风险;持续有效引流,减轻胸腔内压力;便于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及时判断病情变化。
第四章: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方法4.1 术前准备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配合;准备所需器材,包括胸腔引流管、接管、水封瓶等。
4.2 操作步骤(1)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通常选择患侧胸部下缘、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
(2)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约5cm,采用碘伏消毒。
(3)局部麻醉:采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局部麻醉。
(4)穿刺:在麻醉区域垂直进针,进入胸腔后退出针芯,见气体或液体流出。
(5)置管: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内适当深度,固定引流管。
(6)连接接管和水封瓶:确保引流系统密闭,观察水封瓶中水位变化。
4.3 术后护理(1)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及时记录。
(2)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折叠、受压。
(3)定期更换引流瓶,注意无菌操作。
(4)鼓励患者咳嗽、咳痰,促进肺复张。
第五章:胸腔闭式引流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5.1 引流不畅原因:引流管位置不当、折叠、受压等。
处理:检查引流管位置,确保通畅;适当调整引流管深度。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讲课教案教案标题: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讲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定义、作用和适应症。
2. 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3. 理解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和常见问题处理。
教学重点:1.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定义、作用和适应症。
2.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3.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和常见问题处理。
教学难点:1.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2.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和常见问题处理。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2. 胸腔闭式引流管相关的图片或示意图。
3. 演示用的胸腔闭式引流管模型或实物。
教学过程:引入:1. 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你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管吗?它有什么作用?讲解:1. 定义和作用:a. 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定义:胸腔闭式引流管是一种用于引流胸腔内液体或气体的医疗器械。
b. 解释胸腔闭式引流管的作用:通过负压引流,帮助排除胸腔内积液或气体,促进伤口愈合。
2. 适应症:a. 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管的适应症:胸腔积液、气胸、胸腔手术等。
3. 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a. 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种类和规格选择。
b. 演示正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插入和连接方法。
c. 强调操作时的无菌原则和注意事项。
4. 护理要点和常见问题处理:a. 解释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定期检查引流管的负压、引流量和引流液性状;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更换引流瓶等。
b. 提供常见问题处理的指导:如引流管脱落、引流液异常等情况的处理方法。
实践演练: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胸腔闭式引流管模型或实物。
2. 要求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践演练,互相观摩和指导。
总结:1. 回顾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定义、作用和适应症。
2. 强调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3. 总结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和常见问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