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术新版
- 格式:ppt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40
1、中、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2、气胸经胸膜腔穿刺术抽气肺3、血胸(中等量以上)、乳糜4、急性脓胸或慢性脓胸胸腔内1.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2.肝性胸腔积液,持续引流可1.术前准备(1)认真了解病史,根据X(2)准备好直径合适的引流管一般选用外径约0.8cm 透明塑(3)张力性气胸应先穿刺抽气(4)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2.麻醉与体位1 1 2%(2)体位:半卧位。
气3.手术步骤1 2 3cm2)用止血钳撑开、扩大创口,用另一把血管钳沿长轴夹住引开的血管钳将引流管送入胸腔,其侧孔应进入胸内3-5cm流管内,用针芯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后,拔出针芯,引流管就留在了胸腔内;另一种为三通金属套管,穿入胸腔后边拔针芯边从套管内送入引流管。
(5)如须经肋床置管引流,切口应定在脓腔底部。
沿肋骨做切口长5〜7cm切开胸壁肌肉显露肋骨,切开骨膜,剪除一段2〜3cm长的肋骨。
经肋床切开脓腔,吸出脓液,分开粘连,安放一根较粗的闭式引流管。
2〜3 周如脓腔仍未闭合,可将引流管剪断改为开放引流。
3、。
注意事项:1、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因取半卧位,以利引流,2、水封瓶因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结头牢固固定,3、保持引流管长短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4、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并做好记录。
引流液量增多,及时通知医师,5、更换引流瓶时,因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注意保证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的牢固紧密,切勿漏气。
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6、搬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管低于胸膜腔,拔出引流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等。
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胸腔闭式引流指征以及方法
引流是外科手术后的一项常规操作,可预防手术创面产生血肿,减少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而闭式胸腔引流则是用来有效排
出胸腔内积液的一种方法。
在使用闭式引流器时,需要注意选择正
确的引流位置、管径及引流量。
以下是胸腔闭式引流指征及方法:指征:
1. 胸腔积液:胸膜腔积液是导致气胸、肺部感染以及其他疾病
的常见原因之一。
2. 胸膜腔出血:胸部手术或创伤后,可能导致胸膜腔出血,这
时需要采取引流以减少血液积聚的风险。
3. 胸膜腔空气:由于外伤、手术等因素导致肺部气胸时,需要
进行引流。
方法:
1. 选择引流位置。
据患者的需要选择恰当的位置来进行引流。
推荐位置为第五肋间或第六肋间前侧胸壁。
2. 选择合适的管径及长度。
一般采用内径6mm的管子,长度
根据需要而定。
注意避免过长,以免刺激肺组织。
3. 做好消毒。
在进行操作之前,需要彻底清洗和消毒操作部位,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发生。
4. 进行局部麻醉。
为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需要使用局部麻醉剂。
5. 插管并连接到负压引流。
在插管之前,需要注射少量的局部
麻醉剂,并等待麻醉效果产生。
然后轻轻插入引流管,并将其连接
至负压引流。
6. 定期更换引流。
根据情况定期更换引流,以确保引流的有效性。
这就是胸腔闭式引流的指征及方法,但请注意,具体操作还需
遵循医生的指导。
医院呼吸科
(一)
(二)
(一)根据体征或胸部X线、超声检查,确定胸腔积液积气部位,并在胸壁上予以标记,以利于术中定位。
(二)术前应向病友介绍手术概要,争取配合,危重病人应向
(三)
(一)
(二)在原胸壁标记处作胸腔穿刺,确定位置后,一般取6—8肋间或合适的最低位引流,单纯气胸应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放引流管,置引流管于胸腔后,将其固定于皮肤上,末端接
(三)引流管放入胸腔之长度一般不超过45cm
(四)术中应取胸腔积液作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并测定药物敏
(一)
(二)首次排液排气量应适量,如发现病人有心慌、咳嗽、大
汗、呼吸困难等纵膈摆动征时立即停止,并予以适当处理,
(三)逐日记录引流的数量和性质,鼓励病人深呼吸及咳嗽,
(四)。
胸腔闭式引流术目的:1、保持引流通畅,维持胸腔内压力。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无菌水封瓶、无菌生理盐水1000ML或一次性无菌胸腔闭式引流瓶、无菌棉签、0.5%碘伏或安尔碘、垫巾、止血钳2把、清洁手套、弯盘、胶布、别针、或S 挂钩、笔。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指导内容:1、嘱患者不要拔出引流管及保持密闭状态,引流瓶低于胸腔。
2、每隔2-3小时做深呼吸锻炼8-10次,促进肺膨胀,将多余的气体、液体排出。
注意事项:1、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
2、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
3、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拖出。
4、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做好记录。
如引流液量增多时,及时通知医师。
5、更换引流瓶时,应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注意保持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的牢固紧密,切勿漏气。
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6、搬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
7、如接负压吸引时,注意压力不得过高。
8、拔除引流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等。
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相关知识:1、胸腔闭式引流目的:1.引流胸腔积气、积血和积液。
2.重建胸腔负压,保持纵膈的正常位置。
3.促进患侧肺膨胀,防止感染。
2、气胸分类:1.闭合性气胸。
2.开放式气胸。
3.张力性气胸。
3、胸腔闭式引流置管位置:1.积气: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或腋中线第3肋间置管引流。
2.引流积液:腋中线6-8肋间插管。
3.脓胸:常选择脓液聚积的最低位置置管。
4、适应症:1..胸部开放伤的创口经处理后,应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以引流胸膜腔可能产生的积血、积液,观察有否持续出血,预防感染。
2.创伤性或自发性张力性气胸、部分闭合性气胸均应做胸腔闭式引流。
5、禁忌症:1.凝血功能差,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胸腔闭式引流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技术操作
(一)目的
1、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
2、保持胸瓶内有一定水位,以防气体进入胸腔。
3、利于胸腔内积液积气的排出。
4、保持胸瓶无菌,防止感染。
(二)注意事项
1、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以利引流。
2、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
3、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4、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作好记录。
如引流液量增多,及时通知医师。
5、更换引流瓶时,应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注意保持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的牢固紧密,切勿漏气。
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6、搬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
7、拔除引流管后24h内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等。
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