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室内试验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73.93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高速公路软基的处理与检测本文介绍了高速公路软基土质的基本性质及鉴别方法,对软基处治的材料质量提出了要求,同时还阐述了软基处治及检测方法。
标签:高速公路;软基;处治;检测软土主要是由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淤泥沉积物及少量腐殖质所组成的土。
对淤泥的解释是,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含有机质的细粒土,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1.5;当天然孔隙比小于1.5而大于1.0时称为淤泥质土。
对于泥碳的解释是,喜水植物遗体在缺氧条件下,经缓慢分解而形成的泥沼覆盖层。
其特点是持水性大,密度较小。
一、软土的组成和状态特征软土泛指淤泥及淤泥质土,是第四纪后期于沿海地区的滨海相、泻湖相、三角洲相和溺谷相,内陆平原或山区的湖相和冲击洪积沼泽相等静水或非常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饱和软粘性土。
软土的组成和状态特征是由其生成环境决定的。
由于它形成于上述水流不通畅、饱和缺氧的静水盆地,这类土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等细小颗粒组成。
淤泥的粘粒含量较高,一般达30%~60%。
粘粒的粘土矿物成分以水云母和蒙德石为主,含大量的有机质。
有机质含量一般达5%~15%,最大达17%~25%。
这些粘土矿物和有机质颗粒表面带有大量负电荷,与水分子作用非常强烈,因而在其颗粒外围形成很厚的结合水膜,且在沉积过程中由于粒间静电荷引力和分子引力作用,形成絮状和蜂窝状结构。
所以,软土含大量的结合水,并由于存在一定强度的粒间连结而具有显著的结构性。
由于软土的生成环境及粒度、矿物组成和结构特征,结构性显著且处于形成初期,呈饱和状态,这都使软土在其自重作用下难于压密,而且来不及压密。
因此,不仅使之必然具有高孔隙性和高含水量,而且使淤泥一般呈欠压密状态,以致其孔隙比和天然含水量随埋藏深度很小变化,因而土质特别松软。
淤泥质土一般则呈稍欠压密或正常压密状态,其强度有所增大。
二、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1、浅层软基处理技术(1)垫层法。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分析与加固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和完善,软土路基沉降问题也越来越重要。
高速公路的软土路基特点是地基压缩性较大,土体特性复杂,易引起路面沉降。
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将会带来较大的交通和安全问题。
软土路基沉降分析主要分为实测沉降和计算分析两个方面。
实测沉降是通过在路基上设置沉降观测点,利用仪器对路基沉降进行实时监测,来了解路基的沉降变化情况。
计算分析则是通过对路基的地质信息、水文地质特征、应力状态等进行综合分析,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路基沉降预测和计算。
针对软土路基沉降问题,可以采用多种加固措施。
基础改良措施包括增加基础面积、加固路基、使用加筋土壤等。
表层改良措施包括加强路面结构、使用轻质隔离层、加设混凝土地基板等。
其中,加筋土壤和混凝土地基板是两种常用的加固措施。
在加固路基时,往往还需要考虑保护环境、简化施工等因素。
总之,高速公路的软土路基沉降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通过实测沉降和计算分析,可以对路基进行全面的了解。
同时,针对不同情况,采用合适的加固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路基沉降,保障行车安全。
在进行加固措施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确保施工安全和环保要求。
抛石挤淤处理高速公路软基段试验总结--------QC小组活动摘要:抛石挤淤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但是,在施工中如何确保抛填块石落底,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施工质量,满足工后沉降的最终要求,其方法各有不同。
另外,如何检验抛石挤淤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则是确定施工方法的关键。
关键词:抛石挤淤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沉降观测1、工程概况该试验路段位于邛名高速公路第C施工段,桩号为K23+250~K23+300,长50m。
根据现场勘探情况,该段淤泥深度为1.5~2.8m,地势相对低洼,表层覆盖粘土层受剥蚀,其下部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冰积卵石夹土,含有承压性的孔隙型地下水,地下水在此地段上升涌出,形成地下水溢出带,使地表粘土层软化,有机质含水量量增加,呈“湿地、沼泽”状,土体为流塑状。
土层粘性强,有滑感,天然含水量为66.9~78.1%,空隙比为1.715~2%,塑性指数I P为37.1~42.9,液性指数I L为0.44~0.63,平均粘聚力为4KPa,平均摩擦角为1.2,平均压缩模量2.13 MPa,压缩系数1.21 MPa-1,高压固结试验前期固结压力为100~200 KP a,固结系数为0.48×10-3~0.51×10-3cm2/s,有机质含量为9.18%。
本层具高压塑性、低强度、易触变等特点,工程性能极差。
2 、抛石挤淤处理2.1 施工方案选定K23+250~K23+300段被当地人俗称”烂坝子”,原设计采用挖淤换填,经现场勘探揭示,此段淤泥较深,根据这一结论,决定:1、挖探全部抛填路段的淤泥深度2、根据挖探情况再决定下一步抛填施工方案挖探结果如下表:淤泥挖探记录由探测记录表可以看出,此段软基淤泥最大深度为2.8m,且挖探过程中发现,表面是一层 1.0m左右呈流塑状的淤泥,穿透能力比较强,但在 1.0m 以下则是一层呈灰白色、富含有机质的材料,抗穿透能力比较强,短时间内即使是大石块也很难穿透下沉。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与沉降观测分析1 前言南京机场高速公路位于南京市南部江宁县境内,连接南京绕城公路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全长28.756km,于1995年6月28日开工,1997年6月28日正式通车。
在短短两年内,广大建设者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在省交通厅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软基处理工期紧、难度大、建设标准和要求高,并需同步完成交通工程三大系统和照明绿化工程等困难,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了建设任务。
工程总体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代表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新水平”。
经过近一年的考验,路基稳定,路面平整如初,桥头跳车现象基本消除,并且沿线环境优美,四季长青,景观丰富,似一条绿色长廊,充满了现代化气息,成为名符其实的“省门第一路”。
她为江苏人民争了光,也为我省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树立了典范,积累了宝贵经验。
2 全线软土的工程特性南京机场高速公路沿线软基情况较为严重,据地质资料,沿线属宁镇低山丘陵区,该区连接长江三角洲平原,西连安徽丘陵岗地,沿线附近有牛首山、吉山、方山等,地形起伏较明显,地面标高在8~65m之间。
地表土层以上更新统下蜀组亚粘土、粘土为主,地势低洼处常发育淤泥质亚粘土,一般为古河道、湖泊、冲沟沉积,纵横交错,层厚分布不均。
由于路线位于人口稠密的城郊,地形地貌因人工造地、造田变得更为复杂。
全线有软土地基22段,计7.15km,占全线长度的24.9%。
软土段主要以2-1层淤泥质粘土(亚粘土)、2-2层淤泥质亚粘土混粉砂为主。
其中2-1层淤泥质亚粘土(粘土)层厚0~12.5m,天然含水量W=37.2%~64.2%,天然孔隙比e=1.053~1.72,压缩系数a=0.48~1.56MPa-1软~流塑状态,中等偏高~高压缩性,呈透镜体状,主要分布于地势低洼处和古河道处。
2-2层淤泥质亚粘土混粉砂冲积成因,层厚3~14m,天然含水量W=30.4%~36.4%e=0.869~0.992,压缩系数a=0.27~0.66MPa-1及相应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公路软基鉴别处治及检测方法公路软基指的是公路工程中路基的软弱部分,它是道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软基的性质对公路工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针对软基的鉴别、处理和检测是公路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公路软基鉴别方法:1.地质勘察法:通过地质勘察的方式,探索软基的地质情况,并获取软弱地层的性质和厚度。
2.动力触探法:采用动力触探仪,在软基处进行触探,根据沉桩的阻力变化及沉桩的压缩、弯曲位移来判断软基的性质和层位。
3.孔隙水压力测试法:通过钻取孔洞,在孔洞内测量孔隙水压力以判断软基的承载能力。
4.动力响应试验法:通过在地表施加动力负荷,测量地表振动响应,来间接推导软基的性质。
5.残余强度试验法:通过在软基上施加静荷载,测量撤桩后的沉降量以及荷载移除后的剩余沉降来评估软基的承载能力。
二、公路软基处治方法:1.增厚法:通过加盖合适的填料,增厚软基,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加筋法:在软基上铺设或注入钢筋、纤维筋等材料,增加软基的抗拉强度和抗剪承载力。
3.换填法:将软基土进行挖掘并清除,然后用砂石、碎石等材料进行填充,以增加软基的承载能力。
4.预压法:通过预压载荷组合施加在软基上,使其在预压作用下达到更高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5.地下加固法:利用钢板桩、灌浆桩、土工格室等地下加固措施,增加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三、公路软基检测方法:1.弹性模量试验法:通过在软基上施加静荷载,测量荷载和应变关系,来获得软基的弹性模量。
2.压缩试验法:在软基上进行巧妙设计的压缩试验,通过测量沉降量和应力关系,来评估软基的承载能力。
3.动力理论法:通过地面振动激励,测量反射和传播到地表的震动信号,以推导软基的性质。
4.孔隙水压力测试法:通过在软基中安装孔洞,并测量孔洞内的孔隙水压力,来判断软基的稳定性。
5.探地雷达法:利用探地雷达设备,测量地下空隙和软基土层的分布情况,以评估软基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公路软基的鉴别、处治和检测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软基的性质和工程实际情况。
分析高速公路软基特点和处理技术0引言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难度也不断提高,常常在施工中会遇到软土地基,软土的危害也越来越被广大公路建设部门所重视,因此,为了满足公路建设需要,各部门共同研究,协力奋战,经过几年努力,引进并发展了很多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积累的一定的施工经验。
在我国现行公路行业规范软土地基定义是指强度低,压缩性较高的软弱土层,多数含有有机物质,由于软土具有强度低、沉降量大、含水量高等特点,往往会给公路工程带来很大的危害,如果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当会给道路使用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加以处理。
1软基特点分析软土通常是于流水环境中不断沉积所形成的,层理显著且带粉砂颗粒,成分比较复杂,地区之间所存差异较大,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二个方面:第一,空隙大且含水量高。
构成软土的主要成分为粘土粒组与粉土粒组,含有少量有机质,在环境影响下沉积成为絮状结构,通常情况下,其含水量为35%~80%之间,孔隙比在1~2区间,流变性显著。
第二,低抗剪强度。
据调查资料显示,软土抗剪强度通常低于20kPa,其有效内摩擦角为20°~35°。
于荷载不断作用下,若软土路基可排水固结,则其抗剪强度就会发生明显改变,固结速度越快相应的其强度改善情况也就更为显著。
第二,结构明显。
当原状软土受挤压或者振动后,其结构连接就会受到影响和破坏,此时软土强度明显下降,严重时呈现出流动状态。
当软土受到扰动以后,伴随着静置时间增加,强度会逐渐恢复。
于荷载不断作用或者自重下土层完全固结所需时间较长。
当前国内有很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所处路基属于软土路基,因软土路基自身抗剪强度较低,不可承受来自于路面的各种荷载作用,当荷载不断作用时,易影响破坏软土路基整体剪切或局部剪切,从而引起塌方或者失稳等问题。
2软基处理的基本原则要保证软基处理技术的有效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公路工程的软基情况不同,施工条件各异,软基处理的深度与面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选取软基处理技术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强、适用性好的方案。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分析与加固高速公路是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承担着大量的交通流量。
为了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和可靠运营,对路基土体的稳定性和沉降进行分析和加固显得尤为重要。
软土路基作为高速公路建设中常见的地质情况之一,其沉降特性对路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沉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土体固结沉降和路基动荷荷载引起的沉降。
土体固结沉降是指软土在自身重力和外界荷载的作用下,由于土颗粒间排列有序,土体颗粒重新排列和重组的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所引起的沉降。
而路基动荷荷载引起的沉降则是指高速公路运营中车辆荷载对软土路基产生的沉降。
针对软土路基的沉降分析和加固措施,一般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对路基土体的沉降进行分析和评估,二是设计和实施合适的加固措施。
在对软土路基的沉降进行分析和评估时,我们需要采集路基土体的样本,并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观测等手段获取土体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和沉降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软土路基的沉降特性、沉降规律和预测模型。
在设计和实施路基加固措施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1. 提高路基土体的强度:通过添加混凝土、石头等材料,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从而减小土体的固结沉降和动荷荷载引起的沉降。
2. 使用地下加固结构:比如使用排水管,通过排水降低软土地层中的孔隙水压力,加快固结沉降的速度。
还可以使用预应力锚杆、土钉墙等加固结构,增加软土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3. 调整路基设计参数:通过调整路基的设计参数,如路堤的高度、宽度等,可以减小路基的形变,降低软土路基的沉降。
4. 控制交通荷载:通过限制车速、限载、禁重等措施,减小车辆对路基的荷载,从而减小动荷荷载引起的沉降。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软土路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和措施。
还需要对加固后的路基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加固效果的稳定和可靠。
软土路基的沉降分析和加固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高速公路常用软基处理方法(以及软土特性、鉴别和软基检测)高速公路常用软基处理方法(以及软土特性/鉴别和软基检测)软土的物理力学特性1、高含水量和高孔隙性软土的天然含水量一般为50%~70%,最大甚至超过200%。
液限一般为40%~60%,天然含水量随液限的增大成正比增加。
天然孔隙比在1~2之间,最大达3~4。
其饱和度一般大于95%,因而天然含水量与其天然孔隙比呈直线变化关系。
软土的如此高含水量和高孔隙性特征是决定其压缩性和抗剪强度的重要因素。
2、渗透性弱软土的渗透系数一般在i×10-4~i×10-8cm/s之间,而大部分滨海相和三角洲相软土地区,由于该土层中夹有数量不等的薄层或极薄层粉、细砂、粉土等,故在水平方向的渗透性较垂直方向要大得多。
由于该类土渗透系数小、含水量大且饱和状态,这不但延缓其土体的固结过程,而且在加荷初期,常易出现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对地基强度有显著影响。
3、压缩性高软土均属高压缩性土,其压缩系数a0.1~0.2一般为0.7~1.5MPa-1,最大达4.5MPa-1(例如渤海海淤),它随着土的液限和天然含水量的增大而增高。
由于土质本身的因素而言,该类土的建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有如下特征:(1)变形大而不均匀(2)变形稳定历时长4、抗剪强度低软土的抗剪强度小且与加荷速度及排水固结条件密切相关,不排水三轴快剪所得抗剪强度值很小,且与其侧压力大小无关。
排水条件下的抗剪强度随固结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5、较显著的触变性和蠕变形。
软土的鉴别1、建设部标准《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查规范》(JGJ83-91)规定凡符合以下三项特征即为软土:(1)外观以灰色为主的细粒土;(2)天然含水量大于或等于液限;(3)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1。
2、交通部标准《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中规定软土鉴别见表(1)天然含水量的测定天然含水量是土的基本物理性指标之一,它反映的土的状态,含水量的变化将使得土的稠度、饱和程度、结构强度随之而变化,其测定可采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试验方法测定,并将试验数据与35%、液限进行比较。
K182+120~K182+340 软土地基处理路基试验段开工报告忻保高速公路路基工程二十七合同段二0一0年六月监表2 工程分项开工申请批复单Array施工单位:合同号:L27K182+120~K182+340软土地基处理试验段开工报告一、工程概况和工程量忻州到保德高速公路保德段第二七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178+380~K182+450,路基宽度为24.5m,双向四车道,长约4.07km。
本试验段路基共长220m,由于此路段属于常年积水的洼地,排水困难,厚度较薄,表层无硬壳,因此取本段作为软土地基础处理试验段,确定最佳施工方案以指导全线路基施工。
二、准备工作1、施工复测与路基放样(1)技术人员进场后,首先熟悉图纸,掌握设计要点和难点。
(2)根据设计图纸,采用红外线全站仪复测导线点,闭合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进行中线恢复。
(3)根据设计图纸,复核水准点标高,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加密水准点,并测量中边桩高程,报监理工程师抽检。
(4)修通运输便道,保证施工车辆畅通。
(5)施工机械进场,听候调遣。
2、试验段要达到的目的通过本段路基软土地基处理试验路段的施工,确定施工机具的适应性和最佳组合方式、压路机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填料的松铺厚度及松铺系数,沉降差等参数,为路基软土地基处理提供数据参考。
试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和批准后,即可作为该种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时使用的依据。
三、路基软土地基处理试验段施工方案1.抛石抛石挤淤施工时,抛石顺序应自路堤中部开始,然后逐次向两旁展开,使淤泥向两侧挤出。
当抛入的片石露出水面后,用重锤夯实或用压路机等机械碾压密实,然后在其上铺设反滤层再行填土。
当下卧岩层面具有明显的横向坡度时,抛石应从下卧层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扩展,并且在低的一侧适当高度范围内多抛填一些,以增加其稳定性。
抛石积淤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进行砂砾填筑。
2.砂砾填筑砂砾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砾石直径不应大于1cm。
宁杭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优化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宁杭高速公路是连接宁波和杭州的快速通道,全长约168公里,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在宁杭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由于软土地基的性质不稳定,对公路造成很大影响,因此软土地基的设计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内容本文将以宁杭高速公路软土地基为例,通过对软土地基原材料、物理属性和工程性质进行深入研究,以探索软土地基的优化设计和分析。
三、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实验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原材料分析:采集宁杭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原料样品,通过模拟实验分析软土中的颗粒化学元素含量及其他化学成分。
2.物理性质分析:对宁杭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进行物理性质的测试,如沉降性、承载力、渗透性等。
3.工程性质分析:应用数值计算的方法,通过欧拉-贝努利方程、拟静力法和有限元法,来评估宁杭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和设计参数。
四、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宁杭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性质和特征,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公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本文的研究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可以为相关专业领域提供借鉴和参考。
五、预期结果本文预计能够找出软土地基的主要物理和工程性质,并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为宁杭高速公路的施工和运营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对于软土地基的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六、论文组成本文将分为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验分析、数值计算、结论和参考文献七个部分。
引言将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将针对软土地基的特点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研究方法、实验分析和数值计算将分别介绍采用的方法和步骤。
结论将概括本文研究的结果和意义。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分析与加固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是指路基土质较松软,容易发生沉降变形的道路基础。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软土路基的沉降问题一直是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因为软土路基的沉降不仅会导致道路的不平整和变形,还会影响高速公路的安全和舒适性。
对软土路基的沉降进行分析并进行加固工程是非常重要的。
一、软土路基的沉降原因1.路基土体的特性软土路基通常由于土壤松软、含水量较高、孔隙度较大等特性造成。
这些特性导致路基土体在受到道路交通负荷作用时,易发生沉降和变形。
2.地下水位的影响地下水位对软土路基的沉降影响较大。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路基土体容易发生松动并导致沉降变形。
地下水位的变化对软土路基的稳定性产生很大影响。
3.交通荷载的作用高速公路承载了大量的交通荷载,这些荷载作用在软土路基上,容易导致路基土体的沉降和变形。
特别是重载车辆的频繁行驶,会加剧软土路基的沉降问题。
1.现场调查在进行软土路基沉降分析前,首先需要进行现场调查,了解软土路基的地质和地下水情况,以及相关交通负荷的情况。
通过现场调查可以了解软土路基的实际情况,为后续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2.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软土路基沉降分析的重要环节。
通过地质钻孔和取样分析,可以获取软土路基的地质特征和土壤物理力学性质,为后续的沉降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3.沉降监测通过布设监测点,进行软土路基的沉降监测。
通过监测数据,可以实时了解软土路基的沉降情况,为后续的沉降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4.沉降分析通过现场调查、地质勘探和沉降监测数据,进行软土路基的沉降分析。
分析软土路基的沉降原因、沉降程度和变形规律,为后续的加固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三、软土路基的加固方法1.土工布加固土工布是一种高强度、高抗拉、耐腐蚀的新型土工合成材料,适用于软土路基的加固工程。
在软土路基表层铺设土工布,可以有效增加路基的抗剪强度和抗沉降能力,延缓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形。
2.桩基加固桩基加固是利用桩基的承载作用来加固软土路基。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分析与加固
软土路基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软土地基的固结沉降和地基沉降差异引起的可塑性沉降。
固结沉降是指软土地基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压缩固结而导致的沉降,而地基沉降差异则是指路基上部结构和软土地基沉降速率不同而引起的沉降差异。
为了减小软土路基的沉降,采取加固措施是必要的。
目前,较为常见的软土路基加固方法包括浅层加固和深层加固。
浅层加固主要采用加厚路基、改善路基土性质、加设加筋土壤带等措施;深层加固则采用灌注桩、挤密桩、地锚等方法,以加强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在软土路基沉降分析和加固时,应首先通过现场勘察和试验对软土地基的性质进行深入了解,以确定沉降机理和因素。
根据软土地基的沉降特点和强度性质,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并在加固前进行现场试验和满意性监测。
综上所述,对于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分析和加固,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验,以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通过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沉降现象,在保证工程安全和可持续性的同时,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和使用舒适度。
关于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施工新技术的分析与探讨摘要:现代化的交通对高速公路的需求很迫切,特别是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使高速公路成为了目前重点建设的项目。
我国具有软土分布很广泛的特点,而高速公路施工的一个大的难点就是软土地基,这种软土地基易造成建筑结构不稳定,通行后很容易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施工单位采用科学有效的软土地基施工新技术对工程施工是很有必要性的。
关键字: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新技术;分析探讨abstract: modern traffic on the highway demand is very urgent, especially some developed region, making highway become the current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s. our country has soft soil is a widely distributed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way construction of a big difficulty is soft soil foundation,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easy cause building structure is not stable, traffic is easy to bring the security hidden danger.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unit of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new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in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a necessity.key word: highways; and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new technology; analysis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软土是构成软土地基的最主要部分,软土地基是在缓流水、静水的环境下不断地沉积而形成的。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室内试验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31T11:48:04.22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作者:李丽波[导读] 在卸载和再卸载的过程中,土的固结系数会因为应力的增多而增多,而在达到较高程度后就会回到稳定的状态。
云南云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501 摘要:通过现场超载预压处理软基施工所具有的分级加载、卸载等方面的问题,来给高速公路当中的地基进行取样,并在试验期间要进行单调加载、卸载以及再加载,这样就能够获取各级荷载下土体模量和固结系数。
而通过研究能够了解到:加载过程中和再加载的过程中Es-p之间的关系和线性变化颇为相似,在卸载过程中的回弹模型会根据压力的变化而形成二次曲线变化规律。
另外,在进行加载的过程
中,所有的式样会在100kpa的固结系数中存在不同,如果大于前期屈服压力,固结系数就会由于应力的增多而降低。
在卸载和再卸载的过程中,土的固结系数会因为应力的增多而增多,而在达到较高程度后就会回到稳定的状态。
关键词:固结系数;室内试验;软土路基
软土路基当中建设高等级公路,很有可能造成沉降过大,这样就会导致桥头跳车以及路面遭到损坏的情况。
现在相关工作人员在给软土路基进行沉降运算期间,都没有重视超载量所造成地的影响,这因此降低了运算的正确率。
我们主要是根据现场超载预压处理软基施工所具有的分级加载、卸载等方面的问题,来给高速公路当中的地基进行取样,并在试验期间要进行单调加载、卸载以及再加载,这样一来就能够获取各级载荷下土体模量和固结系数。
另外还要研究加、卸载各种受荷载状况下土体变形加固特征和具有的差别,这样就能够给各种压力的沉降量采取运算。
1土体模量计算
1.1运算方式
对土体模量采取分段运算。
在达到相应的压力后,各种压力中的土体压实度就会不一样,而对应的土体模量也会具有不一样的地方。
说的详细点,就是把e-p关系转换为ES-p关系,e主要体现的是土体密实度,而Es体现的是在相对的密实度中,土体在受力情况下降低竖向变形的程度。
运算土体模量通常运用的是常规的方式。
运算压力的范围内的压缩系数av; αv=ei-ei+1/pi+1-pi. 在这个式子当中,Pt代表的是i级加卸载荷后,土上覆总压力值,KPa;而PI代表的是相应的式样孔隙比。
运算压力范围中的压缩模量Et:Es=1+e0/av
在这个式子当中,e0代表的是土样初始孔隙比;av代表的是压缩系数,而且根据Es=1+e0/av,还能够得到:Es=1+ei/av
1.2 土体模型和荷载关系通过上面所介绍的方式,来依次运算加载、卸载和再加载的各种载荷所相对的土体模量中荷载的变化。
加载、卸载和再加载分别用Es、ES,、Ese来代表,运算结果为:
在卸载的过程中,土体模量会由于压力的降低而降低,而降低的速度要比加载快,原因在于各级载荷当中的土体固结非常稳固,而且会随着压力的增加而让土体越来越密实。
由于压力的加大,饱和土体里的含水量就会降低,土体颗粒受到的粘聚力会随之加大,这样一来颗粒之间就会增强抵御疏松程度。
另外,要是粒构成的试验土样抵御抗回弹力变形的效果越好,那么土样的卸荷回弹的模量就会越强。
二、土体固结系数的运算
2.1 d-t的关系曲线
土体固结系数能够展现出土体固结特性的参数。
在试验期间,获得了d-t的关系曲线为: 2.2 运算方式
根据时间平方根法来给各土样的时间变形曲线采取处理,可以采用公式获得每个土样的常规荷载所相对的固结系数。
公式为:Cv=0.848h2/t90
在这个式子里,h代表的是最大排水距离,相当于其中的一级压力下试样初始和终了高度的平均之半,cm;t90是形成固结度所要花费的时间。
固结系数-荷载-取样深度之间的关系(×10-3cm2/s)为:
取样深度(m)如果为7.0-7.5的话,加载阶段(Cv/KPa)就为0.63、卸载阶段就为0.56,再加载阶段(Cv/KPa)就为1.12;取样深度(m)如果为3.0-3.2的话,加载阶段(Cv/KPa)就为0.33、卸载阶段就为0.30,再加载阶段(Cv/KPa)就为0.75;取样深度(m)如果为4.0-4.2的话,加载阶段(Cv/KPa)就为2.13、卸载阶段就为3.22,再加载阶段(Cv/KPa)就为3.77;取样深度(m)如果为4.0-4.5的话,加载阶段(Cv/KPa)就为2.13、卸载阶段就为3.22,再加载阶段(Cv/KPa)就为3.77;取样深度(m)如果为7.5-7.7的话,加载阶段(Cv/KPa)就为3.03、卸载阶段就为3.23,再加载阶段(Cv/KPa)就为3.24。
2.3 固结系数-载荷-取样深度关系
(1)在进行加载的过程中,每个试样在固结系数当中,一部分会由于压力的变化而增大。
而另外一部分会降低。
在正常的固结状态应力小的状况下,土的固结系数会由于压力的加大而加大,有时候也会由于压力的加大而降低。
如果大于压力范围的话,那么固结系数会由于应力的加大而降低。
(2)在进行卸载的过程中,土样会形成回弹变形,此过程是负的孔隙水应力往土的有效应力进行转变,和加载正好相反,因此也被叫做回弹固结,通过研究了解到,所获得的常规压力下的回弹固结系数,在进行卸载的过程中,会因为土的固结系数的应力的加大而加大。
(3)再加载的过程中,土体也会出现压缩固结变形。
通过对超固结土的分析,再加载期间的土样就属于超固结状态土。
在此状态当中,土的固结系数会因为应力的加大而加大,在达到相应程度后就会回到稳定的状态。
在正常压力下进行卸载,对再加载相应的固结系数和加载时固结系数比值采取运算,而通过运算结果能够了解到,卸载和再加载期间的土体在正常的压力下固体系数和加载期间所相对的比值为0-10,其能够展现出土体在卸载和再卸载期间,和加载期间所存在的不一样的固结性质。
2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1)加载、卸载和再加载期间,土体模量和压力关系会展现出不一样的变化规律。
加载期间和再加载期间Es-p的关系和线性变化比较相似,卸载期间的回弹模量会因为压力的变化而展现出曲线变化规律。
(2)在进行加载期间,各试样在固结系数当中会因为压力的变化而不同,如果高于相应的压力,那么固结系数会因为应力的加大而降低。
在进行卸载和再卸载期间,土的固结系数会因为应力的增长而增长,在达到相应程度后就会回到稳定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牟征宽.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1):84+86.
[2]李平.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处理关键技术[J].交通世界,2019(Z1):98-99.
[3]石阳威,黄祥,张建维.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施工监控[J].山西建筑,2018,44(31):139-140.
[4]郭天惠,李再高.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室内试验分析[J].公路,2017,62(08):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