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融资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671.00 KB
- 文档页数:27
人大社《投资学》(第6版)教学大纲制作人:郎荣燊裘国根制作时间:2021年3月一、课程介绍作为应用型院校财经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投资学”以培养学生投融资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为教学目的。
“投资学”课程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通过理解并掌握投融资决策应具备的基础理论、分析框架和决策方法,结合习题和案例辨析训练,培养学生在投融资领域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的基本能力。
“投资学”主体教材内容包括导论、投资与经济发展、投资体制、投资结构、融资概论、项目融资、证券融资、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与投资决策、项目投资的风险管理、证券投资分析、证券市场、投资组合与证券定价原理、现代投资银行、国际投资共十五章。
鉴于“投资学”课程具有理论知识与决策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我们在每个章节增加了相关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要点。
另外,作为相关课内知识的补充,我们在部分章节推荐了课外书籍。
这些案例和补充读物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中外投资理论融合及资本市场演进,从而提升读者对投融资理论及决策方法在当代市场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习题与案例教学或者实验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
二、章节内容及建议课时本课程建议学时为7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44课时,实践教学28课时。
课时少的学校可以将上述课时减半或者打折。
三、教学目标1.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投资学基本理论、投资与经济增长、投资体制比较以及投资结构等要点。
(2)掌握融资的主要概念、融资方法和方式比较,特别是项目融资与证券融资。
(3)掌握投资的主要方法、分析工具、决策方法、相关市场及中介机构。
2.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学会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分析方法来解决投融资实践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2)独立操作、正确处理在实际工作当中经常涉及到的投融资决策问题。
3.思想素质教育目标(1)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金融学概论》第五章金融市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金融学概论》第五章,主要涉及金融市场的概念、类型、功能及其运作机制。
具体内容包括金融市场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参与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方式,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以及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功能,理解金融市场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掌握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基本运作方式,了解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及其角色。
3. 培养学生分析金融市场宏观调控作用和风险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金融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金融市场的概念、类型、功能及运作机制;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基本运作方式。
难点: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金融学概论》、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则关于金融市场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金融市场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金融市场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参与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方式,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以及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金融市场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实际运作。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金融市场的某个话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7. 板书设计: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板书形式呈现,方便学生复习。
六、板书设计金融市场:定义:资金融通的场所和机制类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功能:资源配置、风险分散、价格发现、宏观调控参与者: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个人货币市场:短期融资工具: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回购协议运作方式:市场利率、交易主体、交易工具资本市场:长期融资工具:股票、债券运作方式:发行、交易、投资金融市场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利率、信贷、存款准备金财政政策:税收、政府支出金融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类型: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手段: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补偿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金融市场的概念、类型和功能。
第五章融资概论第五章:融资概论概述:融资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借款、发行股票或其他方式来筹集资金的行为。
融资对于企业和个人的发展和成长非常重要。
融资的方式和方式不同,会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融资的概念、融资的重要性以及各种常见的融资方式。
一、融资的概念及意义融资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向外部筹集资金来满足其资金需求的行为。
融资对于企业和个人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企业扩大规模、开拓市场、增加研发投入等,同时也可以帮助个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融资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需求:企业或个人在经营或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融资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必要的资金。
2.成本控制:融资可以帮助企业或个人实现成本控制,通过合理的融资方式可以减少企业或个人的成本支出。
3.扩大规模:通过融资可以帮助企业扩大规模,提升市场份额,实现更大的盈利空间。
4.创新研发:融资可以帮助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常见融资方式1.贷款:贷款是最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向银行、金融机构或个人借款来获得资金。
贷款通常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和手续费。
2.发行股票:企业可以通过公开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
发行股票可以帮助企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扩大股东基础,获得更多资金。
但是发行股票也可能导致股权稀释。
3.发行债券: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
债券是企业或个人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购买者可以获得利息和本金保障。
通过发行债券可以获得长期的资金支持,降低融资成本。
4.资产出售:企业可以通过出售资产来融资。
这种方式可以快速获得资金,但也可能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失去重要的资源。
5.租赁和融资租赁:企业可以通过租赁或融资租赁来融资。
租赁是指租赁方将资产租给企业的一种方式,融资租赁是指租赁方将购买资产并将其租给企业,企业在租期结束后可以选择购买该资产。
6.创业投资:创业投资是指投资机构或个人向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1、投资的概念和特点投资(Investment):指经济主体为了获取经济效益而投入资金或资源用以转化为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的行为和过程。
William F.Sharpe(夏普)将投资定义为:为了获得可能但并不确定的未来值(Future value)而作出牺牲确定的现值(Present value)的行为。
特点:1.时间性:牺牲当前消费计划2.不确定性——风险性3.收益性:增加投资者的财富来满足未来的消费2、投资的动机和目的1)获取预期的效益2)财务效益——表现为:项目的盈利能力、创汇能力、投资回收能力和还贷能力;3)经济效益——表现为:项目对增加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能力;4)社会效益——项目对社会的贡献。
3、简述投资的过程A.确定投资目标:投资目标是在控制投资风险并注重投资回报的长期稳定的情况下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
投资目标需要考虑收益和风险两方面的内容。
合理的投资目标: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或是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实现风险的最小化。
B.进行投资分析:投资分析包括对各种投资机会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寻找那些被市场错误定价的证券。
C.构建投资组合:确定投资组合战略,人们可以在投资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与投资目标相协调的投资组合战略。
D.修正投资组合:对投资组合进行适时的修正基于两个原因.投资目标改变和证券本身风险与收益变化。
显然,修正投资组合就是对前三个步骤进行定期调整,调整的程度和范围主要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大小和修正组合后投资前景的改善状况。
E.评价投资绩效:评价投资绩效是投资过程的第五步,主要是评价投资组合的结果,并将该结果与基准水平相比较,从而评价投资绩效的优劣。
第四步修正投资组合不仅包含了前三个步骤,而且还应包含最后一个步骤。
投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和循环往复的过程。
4、融资的定义: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融通资金的过程。
即资金的融入。
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