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悬挂运动训练的理论与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593.88 KB
- 文档页数:11
第29卷第5期2010年10月沈阳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ofShenyangSportUniversityVol.29No.5Oct.2010体育教育训练学S-E-T悬吊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乔 柱1,袁伟男2(1.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44;2.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摘 要:探讨S-E-T悬吊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通过实验法,以30名田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悬吊训练,测定比较训练前后平衡能力的变化情况,探讨S-E-T悬吊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
经12周训练后,实验组的动态平衡能力和静态平衡能力显著提高,表明S-E-T悬吊训练可作为运动员改善平衡能力的有效锻炼方法之一在训练领域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关键词:S-E-T悬吊训练;平衡能力;田径运动员中图分类号:G80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60(2010)05-0085-03EffectofS-E-TSuspensionTrainingMethodonBalanceAbilityofTrackandFieldAthletesQIAOZhu1,YUANWeinan2(1.InstituteofP.E.,ZhengzhouUniversity,Zhenghzou450044,He'nan,China;2.PhysicalEducationInstituteof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12,Jilin,China)Abstract:TheaimistodiscusstheeffectofS-E-Tsuspensionmethodonbalanceabilityoftrackandfieldathletes.Theauthortook30trackandfieldathletesasresearchobjectstodo12weeksS-E-Tsuspensiontrtainingbyusingexperi-mentmethodandcomparedthechangesofbalanceabilitybeforeandafterthetraining.Theresultshowsthatafter12weekstrainings,dynamicequilibriumbalanceabilityandstaticbalanceabilityoftrackandfieldathletesinmovementgroupareremarkablelyenhanced.ThefindingsindicatethatS-E-Tsuspensiontrtainingwhichisaneffectiveapproachfortheath-letestoimprovetheirbalanceisworthimplementingandfurtherspreading.Keywords:S-E-Tsuspensiontrtaining;balanceability;trackandfieldathletes收稿日期:2010-07-15;修回日期:2010-08-06作者简介:乔 柱(1970-),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S-E-T 治疗技术的理论与临床运用悬吊训练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SET是以持久改善肌肉骨骼疾病为目的,应用主动治疗和训练的一个总的概念集合,该疗法以主动训练和康复治疗作为关键要素,包括诊断及治疗两大系统。
前者通过逐渐增加开链和闭链运动的负荷来进行肌肉耐力测定,并结合肌肉骨骼疾病的常规检查;后果包括肌肉放松、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牵引、训练稳定肌肉系统、感觉运动协调训练、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活动肌动力训练、健体运动、小组训练、伴有长期随访的个体化家庭训练以及用来制定和修改运动计划的计算机软件等。
这种理念已经在挪威发展了8年多,S-E-T技术不仅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治疗,也用于脑卒中和其他神经病的治疗中,还用来达到儿童发展训练以及健康体能运动的目的。
是康复训练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训练方式。
在很多体疗室都可以看到这种装置及运用。
一、悬吊训练的装置(一)悬吊网架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装置。
这种网架安装简单,价格便宜,一般配备了悬吊绳,悬吊带,滑轮,挂钩等。
网架上可以配备多个挂点,移动也较为方便。
(二)泰码(TEMA)公司提供的悬吊装置泰码公司提供的悬吊装置除了悬吊的网架,吊绳,悬吊带等配件外,还配有弹力支持带等其他附属配件。
专业的设计和丰富的配件使得该系列产品的使用更为方便。
二、悬吊训练的目的(一)减除运动负荷将肢体悬吊,让患者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运动可以免除重力的作用,达到减除负荷的目的。
(二)提供助力利用弹性悬吊绳可以提供外力(三)提供不稳定支撑悬吊带作为支点是不稳定的,利用这种不稳定支撑可以进行相应的运动训练。
三、悬吊训练的基本技术(一)悬吊点悬吊点的选择主要有五种方式(三) 强度阶梯的训练计划 强度阶梯训练计划是运动训练中非常关键的部分。
根据评定的结果, 给患者提供什么强 度的训练, 这就是不同阶梯强度的计划内容。
在悬吊训练中, 阶梯强度的调节主要通过 以下的方式进行:1、 悬吊点的选择:悬吊点的位置可以决定运动是无阻力、有阻力还是有助力的方式进 行,不同的悬点可以改变运动的强度。
JANLEN悬吊训练康复疗法应用于儿童康复1 悬吊训练系统S-E-T (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是悬吊训练系统的英文缩写。
在90年代初期,由康复医生和PT师与其他国家的康复工作者共同提出了悬吊运动治疗的理念与原则,1999年正式提出S-E-T概念用于骨骼肌器官的疾病的主动治疗和运动中,2000年以来已扩展到伤后康复训练和运动员体能训练。
其已有14年的经验,其来源于大量的临床实践与总结,在骨关节疾病、慢性疲劳损伤的防治和神经肌肉反馈重建等运动康复领域均有大量的科学研究与治疗案例。
它是一项重大的创新。
S-E-T悬吊训练技术应用与儿童康复,就是将患儿身体的一部分悬吊在固定的绳索上,通过主动干预技术早期激发神经网络建立正确控制功能区,恢复平衡功能,协调能力、控制能力、支配能力,来渐进地解决大脑控制失常所产生的不正常用力和异常姿势。
通过悬吊的无重和不稳定的锻炼机制来降低肌张力,缓解全身痉挛状态,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达到中枢神经系统的通路重建功能。
简而言之,就是它可以提供感觉运动控制能力、增强稳定性、锻炼肌力。
悬吊训练是以持久改善肌肉骨骼疾病为目的,应用主动治疗和训练的一个总的概念集合,该疗法以主动训练和康复治疗作为关键要素,它包括了诊断、治疗和在处方系统支持下对患儿进行规范指导锻炼等内容,它强调在不稳定的条件下能够唤醒和调动机体潜在的机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诊断是指通过逐渐增加开链和闭链运动的负荷来进行肌肉耐力测定,并结合肌肉骨骼疾病的常规检查;治疗包括肌肉放松、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牵引、训练稳定肌肉系统、感觉运动协调训练、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活动肌动力训练、健体运动、小组训练、伴有长期随访的个体化家庭训练以及用来制定和修改运动计划的计算机软件等。
悬吊技术和传统的训练是有一些不同的,归纳起来大概有三个方面,一个就是悬吊训练它有很好的依从性,这种依从性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成熟、规范的治疗技术,安全、舒适,是“无痛性治疗”,不会给孩子带来痛苦,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第二个它具有娱乐性,这种娱乐性可以很多孩子在一起训练,具有一种在玩耍过程中就把训练的过程和训练的科目实现,第三个它有很好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性除了我们的治疗师要积极的对孩子进行一些训练和参与之外,家长也是最大的参与者,因此,悬吊技术与传统的训练技术相比较,它的训练效果在单位时间内是比较好的,可以增强医患信心。
悬吊训练的生理作用与应用现状研究牟彩莹;罗伟【摘要】悬吊训练的作用与应用目前仍有争议.该文就悬吊训练的历史沿革、潜在的生理学作用以及应用现状进行简介,以期为该训练方法的开展与普及提供可参考的相关线索.研究结果显示悬吊训练的概念目前已得到公认,该训练方法可能具有增强核心力量与稳定性,预防运动损伤,改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提高平衡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但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生理学作用仍局限于对核心区力量及稳定性的发展.尽管该训练方法在欧洲多国以及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均有较好发展与应用,但国内相关研究以及应用仍显局限,这可能是对悬吊训练美体生理作用的质疑所导致的.悬吊训练在国内的发展与普及仍亟待深入、系统的实验研究作为理论支撑与应用参考.【期刊名称】《当代体育科技》【年(卷),期】2015(005)015【总页数】2页(P39-40)【关键词】悬吊训练;生理作用;应用现状;核心区【作者】牟彩莹;罗伟【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教学科研实验中心湖北武汉 43007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体育运动中心湖北武汉 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2悬吊训练法是目前运动训练领域发展核心力量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但尚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以证实其训练效果,甚至很多国内教练员对悬吊训练的作用与功能均无了解,导致悬吊训练法在北欧等国家呈疯狂发展与普及趋势,但国内的应用程度相对较低的局面。
基于此,该文拟就悬吊训练法的相关背景、概念、作用等基础知识做一简要综述。
悬吊训练起源于康复医学领域,其前身为德国巴德洪堡Thomsen教授所发明的吊带桌,主要在二战时期为受伤的战士进行肌肉放松,并防止肌肉萎缩和褥疮的发生。
后开始逐渐过渡到瘫痪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由挪威人进一步研发成为目前常用的Redcord悬吊训练系统并于1999年提出了S-E-T(Sling Exercise Therapy)的概念,应用于骨骼肌疾病的主动治疗和运动中[1]。
运动治疗(PT)与悬吊治疗(S-E-T)联合治疗脑瘫患儿疗效观察作者:舒宗辉叶兴里韦讯鲁奇郭玲来源:《人人健康》2019年第03期【关键词】运动治疗(PT);悬吊技术(S-E-T);脑瘫;运动功能脑性瘫痪(CP):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幼儿期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同时,部分患儿伴有智力障碍,言语、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及行为异常,少数伴有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障碍等问题。
1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在我科住院或门诊康复治疗脑瘫患儿50例,采用电脑随机抽样方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诊断与分型均符合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会议制定的诊断与分型标准。
排除标准:(1)一过性发育滞后的正常儿童(2)神经遗传代谢性疾病等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患儿(3)并发有其他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疾病者(4)并发有精神病及严重癫痫,难以配合完成本课题者。
实验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其中最小1.5岁,最大7岁,平均年龄4.5 +0.72岁。
对照组25例,男儿例,女14例,其中最小2岁,最大6岁,平均年龄4+0.68岁。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组大运动功能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悬吊技术训练,实验前后进行(GMFM)粗大运动功能评估。
(1)常规康复训练方法:主要应用Bobath、vojto、上田等神经发育促进方法,抑制异常姿势,促通正常运动功能的发展,同时强调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包括竖颈、翻身、坐位、爬行、跪位、站立及行走。
运动训练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每周周一至周五。
(2)核心稳定性训练:强调躯干、骨盆及腹肌等核心肌群的控制训练。
将核心稳定性训练贯穿到脑瘫患儿从竖颈到行走各个运动发育阶段的康复训练过程中。
核心稳定训练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局部稳定系统:中立位的控制:目标是让患者掌握局部稳定肌群亚极量有意识自觉控制的收缩。
S-E-T技术文章汇总1楼. 悬吊运动治疗(S-E-T)2楼. S-E-T治疗技术的理论与临床运用3楼. 浅谈现代骨科康复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治疗技术4楼. 用于十字韧带缺损患者的本体感觉促进法5楼. 医学小常识下腰痛6楼. 悬吊训练对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平衡能力、踢球速度和躯干(肌肉力量)稳定性的改悬吊运动治疗(S-E-T)一种用于骨骼肌疾病的运动和主动治疗的概念Gitle Kirkesola ,B.Sc物理治疗师手法治疗的专家运动医学的物理治疗师悬吊运动治疗是以骨骼肌疾病得到持久的改善为目的的主动治疗和运动的一个总的概念。
这种模式建立训练和康复的关键要素是什么的基础之上(这在本文中将予以描述和证实)。
这种理念已经在挪威发展了8年多他神经病的治疗中,还用来达到儿童发展训练以及健康体能运动的目的。
本文集中讨论骨骼肌疾病的治疗。
悬断和治疗系统。
诊断系统涉及肌肉耐力的测定,通过不断增加开放式和闭锁式动力链的负荷来实现。
治疗系统包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牵引、训练稳定肌系统、感觉运动的协调训练、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制动肌的动力训练,动,伴有长期随访的家庭个别化运动以及用来制定和修改运动计划的计算机软件。
由于目前对骨骼肌疾病的主这个概念已经发展开来。
虽然有临床经验证明悬吊运动治疗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仍然缺乏科学依据。
所以特别性背痛的患者家庭个人锻炼的效果的随机研究和在挪威的两个公司做的关于主动治疗和个人锻炼的效果的试点度屈伸损伤有关的疾病的治疗的随机研究于1999年完成。
近年来在关于老年人的训练效果及在治疗室做主动治合使用的效果的研究中,肩关节不稳的运动治疗和运动员的训练的研究将启动。
吊带用于治疗和锻炼患者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德国医疗器械的先驱,schlingentisch(吊带桌)前由德国巴德洪堡的Thomsen教授发起的,所以被称为“Thomsen-Tisch”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吊带伤的战士。
悬吊训练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SET是以持久改善肌肉骨骼疾病为目的,应用主动治疗和训练的一个总的概念集合,该疗法以主动训练和康复治疗作为关键要素,包括诊断及治疗两大系统。
前者通过逐渐增加开链和闭链运动的负荷来进行肌肉耐力测定,并结合肌肉骨骼疾病的常规检查;后果包括肌肉放松、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牵引、训练稳定肌肉系统、感觉运动协调训练、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活动肌动力训练、健体运动、小组训练、伴有长期随访的个体化家庭训练以及用来制定和修改运动计划的计算机软件等。
使用悬吊装置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使用简易的悬吊装置用来治疗受伤的战士。
现在的悬吊装置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或是立于地面上,或是吊在天花板上。
在巧妙的悬吊系统的帮助下,身体的某部分或整个身体都可以悬挂在器械上。
治疗和训练时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摆脱重力的影响。
在挪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吊带就已被用作治疗肩关节和髋关节疾病。
在九十年代初期,挪威的物理治疗师和医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他们促进了悬吊运动治疗理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广泛的生物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挪威康复工作者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训练理念与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展出全新的悬吊运动治疗 (sling exercise therapy, S-E-T)的体系,初期大量应用于运动系统疾病尤其是慢性颈肩腰背疼痛的治疗,以运动系统疾病得到持久的改善为目的,目前已经进一步推广用于脑卒中和其他神经病的治疗中,还用来达到儿童发展训练以及健康体能运动的目的。
本文集中讨论运动系统疾病的治疗。
现在已证实运动组织的慢性疾病与身体的生理改变有关,如感觉和运动的控制能力失调以及肌力下降。
最重要的改变包括:感觉和运动的控制能力失调;稳定肌的力量和耐力降低;协同肌和拮抗肌的力量和耐力降低;肌肉萎缩;心血管功能减退。
悬吊运动治疗旨在恢复感觉和运动的控制能力、肌力、耐力及心血管功能以提高运动系统的整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