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低血糖症的诊断与治疗.ppt
- 格式:ppt
- 大小:722.51 KB
- 文档页数:15
仔猪低血糖症的防治措施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出生后仔猪血糖急剧下降,以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低血糖症,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出生后1-4d 的仔猪,发病快,自然死亡率高,其特征是血糖含量比同龄健康仔猪低得多。
1发病原因1.1先天内在因素母猪在怀孕期间营养不良、母猪产后少乳或无乳,母猪因感染疾病而造成少乳或无乳,使仔猪哺乳不足。
仔猪先天性衰弱,生活能力低下而不能充分吮乳患病,仔猪在胎儿期发育生长不良,代谢吸收机能不好,缺乏将非糖物质转变为糖原的能力。
由于饲料等各种原因造成乳质低劣,乳中含糖量很少;或出乳过浓,乳蛋白、乳脂肪含量过高,妨碍消化吸收等造成仔猪低血糖。
1.2母猪无乳或乳量不足仔猪生后第一周内不能进行糖原异生作用,完全依赖母乳作为机体的营养来源,如此时摄食母乳糖原不足,则体内糖原可迅速耗竭,血糖降低,导致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营养障碍,严重时,使机体陷入昏迷状态,最终死亡。
1.3低温环境新生仔猪由于受寒冷的刺激,为了维持正常体温而增加了体内糖原的消耗,使体内贮存的糖原减少,当新生仔猪对糖原的需求量与糖原的供给量达到一定的差距而又不能及时得到补充时,便发生了低血糖症。
1.4及时补糖仔猪出生后活动加强,如果不能充分获得糖的补充时,体内血糖便急剧下降,当血糖含量降至一定水平时,就会严重影响脑的机能,出现脑神经抑制的现象。
2发病机理新生仔猪在生后第 1 周内,因其糖代谢调节机能发育不全,糖原异生能力差,肝糖原贮存少,血糖主要来源于母乳和胚胎期间贮存的肝糖原的分解,如果吮乳不足,有限的能量储备很快耗尽,极易导致低血糖发生。
仔猪低血糖时,首先脑组织受影响,病畜呈现抽搐、昏迷等神经症状。
另外,低血糖导致肌糖原不足,ATP 生成减少,肌肉收缩无力,病猪四肢软弱无力,卧地不起。
并因肌肉、肝产热减少,病畜体温降低。
3临床症状本病多发生于生后2-3d 的仔猪,通常一窝仔猪中部分或全部发病,发病仔猪精神萎顿,食欲消失,全身尤其后肢及其它下垂部位水肿,继而卧地不起,四肢软弱,无力站立,毛色发暗,有的迅速死亡,有的则呈现脑神经机能障碍,出现阵发性痉挛,角弓反张,四肢伸直或呈游泳状运动,眼球固定,口腔有少量白沫,有的表现肢体绵软,皮肤感觉迟钝或消失,体温不高,针刺体表感觉迟钝,痛觉减弱或消失,对外界无反应,多数在倒地昏迷中死亡,病猪血糖含量显著降低,平均为26mg/100mL 或更低,解剖变化主要见颌下、额凹和胸腹下成片的水肿,水肿多半透明无色,胃肠积有未消化的乳球或黄色内容物,其他未见异常。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一种常见的猪病,尤其在出生后的前72小时内出现的低血糖症更为常见。
低血糖症是指体内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疾病。
在新生仔猪身上,低血糖症可能导致仔猪活动力下降,抵抗力降低,甚至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等多种临床表现。
对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以及防治措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临床表现1. 体温下降:新生仔猪在出生后会因体温的突然降低而出现低体温的现象,如果同时伴有低血糖症,体温的下降会更为显著。
2. 活动力减弱:受低血糖症的影响,新生仔猪的活动力会下降,可能出现无精打采、不愿意活动等情况。
3. 运动障碍:低血糖症会导致新生仔猪的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出现运动障碍的情况,例如步态不稳、倒地不能迅速起身等。
4. 饲食不良:低血糖会影响新生仔猪的食欲,导致饲食不良,可能表现为拒食或者吃奶少。
5. 水分摄入减少:低血糖症会影响新生仔猪对水分的摄入,可能表现为口渴而不愿意饮水。
6. 呼吸困难:在严重低血糖的情况下,新生仔猪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以上临床表现虽然经常出现在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患者身上,但并不完全具备针对性,因此在发现以上症状时,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1. 分析饲养环境:首先要对新生仔猪的饲养环境进行仔细分析,包括饲养密度、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以排除环境因素对仔猪健康的影响。
2. 检测血糖浓度:可以通过采集新生仔猪的血样进行血糖浓度的检测,确定是否出现低血糖症。
3. 观察仔猪行为:对仔猪的行为进行观察,如果出现上述临床表现,且与环境因素无明显关联,则可以初步判断为低血糖症。
4. 排除其他疾病: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对仔猪健康的影响,例如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经过上述鉴别诊断后,可以对新生仔猪是否患有低血糖症进行初步判断。
三、防治措施1. 保持适宜的饲养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饲养环境对于新生仔猪的健康至关重要,特别是出生后的48小时内,需要确保温度在30℃以上,湿度在60-70%之间。
仔猪低血糖症的症状及防治技术仔猪低血糖症往往发生在1-4日龄仔猪。
临床上以阵发性神经症状为特征。
死亡率为30%-70%,有的窝猪可达100%。
1.症状主要呈现神经和心脏的一系列症状。
病初步态不稳,平衡失调,四肢绵软无力或头向后仰、发抖、四肢作游泳抽动等阵发性神经症状。
严重者,体温下降,体表皮肤发凉且感觉迟纯,针刺时无痛感反应。
心律不齐、心跳频繁,每分钟达200次。
病后期,全身瘫软,昏迷,心跳变弱而慢。
每分钟只达80次左右。
若不及时治疗,可于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
血液检验:健康仔猪血糖为140-170毫克%,低血糖症时,仔猪血糖为20-40毫克%。
2.防治措施(1)预防:加强怀孕后期母猪的饲养管理,给予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全价饲料,不但可使所产仔猪健康,且又能保证母猪产后有多量的奶水,可防止仔猪低血糖症的发生。
冬末夏初季节,注意母猪产仔及授乳期间的保温,兔遭寒冷母袭,可减少本病发生。
发病机理铁在机体内主要是与蛋自质结合成正铁血红素化合物(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的铁约占全身含铁量的60%,肌红蛋白的铁大约仅占总铁量的3%。
正铁血红素是功能基,铁的作用是氧的载体或电子白勺转运体,在口乎吸过程中,通过其氧化还原活动及运输电子的能力实现其功能。
初生仔猪血红蛋白平均为8-11克/100毫升,在8至10日龄日寸,贝。
要出现生理I ft血红蛋白下降,可降至4-5克/100毫升。
同日寸,出生仔猪的铁贮量较低,每个仔猪约有45-50毫克;生后早期的仔猪生长率又高,仔猪在三周龄体重达到初生体重的4-5倍,8周龄达到8倍,铁的日需要量为15,而每天仅能从母乳中摄入铁I毫克。
因而引起仔猪缺铁性贫血。
症状本病主要发生在3周龄左右的仔猪,10周龄后很少发生。
患病仔猪食欲减退,被毛粗乱,白猪则被毛发黄,大多腹N,生长率降低。
稍有运动后心跳及呼吸显着加快,可视粘膜苍白。
血液检验,主要特征是低色素小红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可降到每立方毫米1. 32-3. 12百万个血红蛋白含量降到25%以下,血色指数低于I .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甚至出现异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增多,发现多染性红细胞和其他有核红细胞白细胞也中等增加。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一种常见的猪只疾病,主要发生在刚出生的仔猪身上。
低血糖症是由于仔猪体内血糖浓度过低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仔猪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
及时发现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正确鉴别诊断,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仔猪的生长健康至关重要。
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1. 体重不增长或体重减轻:低血糖症的仔猪在出生后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
2. 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低血糖症的仔猪通常表现出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不振,不愿意进食。
3. 胃肠功能紊乱:低血糖症的仔猪可能出现腹泻、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粪便呈现异常。
4. 发抖、出冷汗:由于血糖过低,仔猪身体会出现颤抖、出冷汗等症状,体温可能会下降。
5. 眼球凹陷:低血糖症的仔猪可能会出现眼球凹陷的情况,眼神呆滞。
鉴别诊断1. 根据临床症状:根据仔猪的临床表现,如体重增长缓慢、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泻、出冷汗等症状,可初步怀疑为低血糖症。
2. 进行血糖测定:在临床上,对怀疑患有低血糖症的仔猪可以进行血糖测定,通常情况下,低血糖症的仔猪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需要进一步确诊。
防治措施1. 及时进行抢救:当发现仔猪出现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时,应立即进行抢救,将仔猪放入温暖的环境中,避免受凉。
并通过补充葡萄糖等营养液来调整血糖浓度。
2. 合理饲养管理: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应保证母猪在怀孕期和分娩期的营养充足,使产猪的仔猪出生后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
也要合理分配出生后的饲料,避免仔猪出现低血糖症。
3. 预防疾病:新生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各类疾病,从而导致低血糖症的发生。
在日常饲养中要做好疫病预防工作,加强仔猪的免疫力。
4. 营养调整:针对低血糖症的仔猪,可以通过调整饲料的营养成分,增加饲料中能量和葡萄糖的含量,以提高血糖浓度。
5. 标准化饲养:在新生仔猪的饲养过程中,要按照标准化的饲养程序进行,保证仔猪获得足够的营养和保健措施,减少低血糖症的发生。
怎样防治仔猪低血糖症
仔猪低血糖症是初生仔猪常见的一种营养缺乏病,它主要发生于1~4日龄的仔猪,7日龄的仔猪也偶有发生,仔猪低血糖的病因,主要是母猪在怀孕后期饲养管理不当,致使仔猪在胎儿期营养吸收不好,发育不良,母猪产后缺奶或奶量减少,初生仔猪吃不到母乳或不能充分吃到母乳,生理功能低下,乳酸杆菌缺乏,在贮备的糖原迅速消耗而无糖原异生作用的情况下,导致本病的发生,此外,母猪患有肝脏病以及天气寒冷因素刺激仔猪,也是促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仔猪低血糖症病状
病初患猪精神沉郁,厌食,四肢棉软,站立不稳,进而瘫倒地上,发抖、尖声嚎叫,痉挛性收缩,头部大多后仰,四肢伸直或作游泳状,眼球活动困难,口流少量白沫,体温下降,病猪大部分在两小时内昏迷死亡。
仔猪低血糖症防治方法
1、预防。
精心饲养管理,防止仔猪受寒挨饿,加强母猪营养,
保证乳汁充分。
2、治疗。
早期发现患本病,可给仔猪口服20%葡萄糖溶液5~l0ml,或喂饮白糖、蜜糖水,每日3次,连服2~3日。
腹腔注射葡萄糖生
理盐水溶液:每头仔猪每次给0.5~l克葡萄糖,配成l0%~25%葡萄糖生理盐水溶液,用药2~3天即可痊愈,如果治疗时保护仔猪不受
寒冷,环境温度保持在26.6~32.2℃,则疗效更佳。
2021.3作者简介:马成立(1970.12-),男,辽宁省建昌县人,兽医师,主要从事实验室动物疫病监测与检测工作。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病因及诊治马成立(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25300)摘要:通过对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病因的分析和介绍,阐述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发病机理,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提出诊断要点,并给出综合性的诊治措施。
关键词: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病因;发病机理;诊断;防治措施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仔猪营养代谢病中的一种。
通过检测发现,葡萄糖的含量在血液中比值过低,即血糖含量过少。
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仔猪体质虚弱无力、肌肉抽搐、震颤、体表温度过低、卧地嗜睡等。
主要发生在1周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高达50%~100%。
1病因仔猪低血糖的病因比较复杂,从发病经过和饲料分析可见,妊娠母猪营养不全、疾病或仔猪饥饿时间过长为主要原因,其次由于寒冷的影响也可发生。
1.1妊娠母猪营养不全和疾病在母猪饲养过程中,由于饲粮中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蛋白质含量过少,饲料比例配合不当,致使仔猪在胚胎期发育不良,出生后体质瘦弱、无力、不爱运动。
同时母猪营养状态不良,日粮中钙、磷含量严重缺乏或钙、磷比例失调,饮水量供应不足等都会造成母猪体质瘦弱,致使产后泌乳量少,甚至无乳,致使正在哺乳期的仔猪饮食供应缺乏。
在疾病方面,由于有的母猪患有乳房炎、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链球菌病,消化不良,感冒发烧等疾病将出现无乳或乳量不足的情况,致使仔猪饥饿,出现低血糖症。
1.2仔猪饥饿新生仔猪吃奶不足或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是仔猪直接发生低血糖症的原因。
多见于母猪生产仔猪过多,泌乳量不能满足仔猪需要,或者由于同窝仔猪体质差异不同,体质弱者吃奶困难或根本吃不上奶,管理人员疏忽大意,造成仔猪过度饥饿,消耗体能,发生低血糖症。
1.3猪舍潮湿阴冷冬春天冷,仔猪体温调节功能差,畏寒怕冷。
仔猪出生时由于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十分健全,无法正常调节体温,又因为仔猪体内用于供能的物质相对较少,只能利用葡萄糖、乳糖、乳脂、糖原氧化供热,加上出生仔猪皮薄毛稀,皮下脂肪少,因此,隔热能力差,产热少,需热多。
仔猪低血糖症的诊断与治疗手段
病因
(1)母猪在怀孕期饲料营养不全面或年老体弱,以及产后感染子宫炎、乳房炎等,造成母猪少乳、无乳,或仔猪多、乳头少导致弱小仔猪吮乳不足或吃不到母乳;
(2)弱仔猪或仔猪患有大肠杆菌病、传染性胃肠炎等无力吮乳或消化吸收不良;
(3)仔猪在胎儿时期缺糖或出生后没有及时获得糖的补充,致使血糖急剧下降,影响脑组织活动,出现脑神经兴奋或抑制的现象。
临床症状
本病多发生于2~7日龄的猪,发病仔猪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吮乳停止、四肢无力、步态不稳、反应迟钝等现象,有的仔猪也表现出卧地不起、神经症状、肌肉震颤、头向后仰,四肢游泳状划动、瞳孔散大、眼球不动、口角流出大量白沫等现象;后期仔猪昏迷不醒、意识丧失,病猪多表现为皮肤苍白、体温降至36℃左右。
解剖症状
病死猪肝脏呈橘黄色、质地松软似豆腐渣、稍碰即碎;胆囊肿大充盈、胆汁色淡、呈半透明浅黄色;肾脏呈土黄色,表面有很多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防治
(1)加强母猪饲料营养,淘汰年老体弱的母猪,补充身强体壮的
后备母猪,提高母猪的泌乳率,并在母猪产前产后的饲料中适当添加抗生素。
(2)加强新生仔猪的护理,保证仔猪及时吃上初乳,并做好体弱仔猪的寄养工作,同时避免温度过低、潮湿等不良环境对母猪和仔猪的影响。
(3)发病仔猪可用5%~10%的葡萄糖溶液20~40毫升腹腔注射或皮下分点注射,每3~4小时使用1次,连用2~3天;也可用20%~50%的葡萄糖溶液20~30毫升内服,每天2次,连用数日;也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白砂糖、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治疗,效果较好。
动物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2期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以血糖水平明显低下,血糖非蛋白氮含量明显升高,临床表现衰竭乏力、运动障碍、痉挛、衰竭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该病冬春季节易发生,2~3日龄仔猪发病率最高,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50%以上,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致病原因新生仔猪在出生后几天内缺乏糖原异生能力,母畜产后少乳或无乳,仔畜出生后吮乳反射弱或无,或是各种原因造成消化不良,影响养分的消化和吸收,均可能使仔畜不能从体外获得糖的足量供应,因而在能量代谢过程中不断消耗的血糖得不到有效补充,导致血糖浓度急剧下降,引发该病。
2临床症状仔猪在出生后第2天突然发病,病初精神萎靡,病猪吃乳减少或停止,全身水肿,尤以后肢、颈下及胸腹下最为严重。
随着病情加重,猪只伏地,四肢无力,呈游泳状划动,呈阵发性痉挛,皮肤苍白、湿冷,尿色发黄,体表感觉迟钝或消失,耳尖、尾根及四肢末端呈轻微的紫色,头向后仰或扭向一侧,尖声嚎叫或嘴角有少量白沫,心跳速度过快,心律不齐,体温下降至36℃,严重的昏迷不醒,呼吸微弱,眼球不动,对外界事物毫无反应,意识丧失,最后在昏迷中死亡[1-2]。
3病理变化尸体下侧、胸腹下及后肢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血液无法凝固,色淡而稀;肝脏出现坏死灶(土黄色)和小出血点,质地烂软,呈现橘黄色,并且切开后有淡橘黄色的血液流出,胆囊肿大,充满胆汁(半透明,淡黄色);膀胱底部黏膜布满或散在出血点,肾盂和输尿管内有白色沉淀物;胃内没有内容物和白色凝乳块,肠系膜血管轻度充血;脾脏切面平整,没有血液,呈樱红色;肾脏表面有小出血点,呈淡土黄色,肾切面有暗红色的髓质[1-4]。
4防治4.1预防措施为了使胎儿营养充足,并保证母猪分娩后乳汁充足,对处于妊娠后期的母猪进行饲喂时,要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能量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并且要适当运动[1]。
为了避免母猪感染生殖器官疾病和乳房炎,必须做好生产母猪的圈内卫生。
仔猪低血糖症状的分析以及对策仔猪出生后活泼健康,到l~3日龄,最多7日龄,突然一窝中一头发病,其余相继发病,可在半天到一天内全窝发病,死亡率高达70%~100%。
该病的特征是血糖含量比同日龄健康仔猪要低30~40倍。
【病因】(1)母猪怀孕中后期,饲料质量过差,营养不全,致母猪产后严重缺奶,甚至无奶。
(2)母猪产后,因病而造成无乳,如无乳综合征。
(3)母猪产后发生急性乳房炎,因疼痛,拒绝喂奶。
(4)仔猪出生时,天气寒冷,未给仔猪加温保暖,致仔猪大量消耗体内糖原,来维持体温。
(5)母猪有乳汁,仔猪吸收功能差,不能将乳内营养物质转化为血糖。
这种情况一般在一窝中只出现少数仔猪发病。
【症状】(1)仔猪出生l~3天,最多7天,其中一头精神不振,四肢无力,体表发凉,全身发软,卧地难起。
随后其它仔猪相继出现同样症状。
(2)约半数仔猪出现阵发性痉挛,头向后仰,眼球呆滞不会转动,瞳孔放大,口角流少量白沫。
多数发病2小时左右昏迷死亡,少数24小时左右死亡。
头胎仔猪患病的多于2胎仔猪,又多于第3胎仔猪,4胎以上基本不发本病了。
【病理变化】具有代表性是肝脏的变化,肝边缘锐薄,呈橘黄色,质地脆弱,像嫩豆腐一样,稍碰极破。
肾呈现黄色,表面常有散在针尖大小的红点。
胃一般空虚,无乳凝块。
【血液检查】血糖最低只有4.2mol/L,而同龄健康仔猪血糖量为140~170mol/L,相差达30~40倍以上。
【防治】(1)对怀孕母猪应加强营养,可用母猪专用预混料如北奥后配制全价饲料喂养,哺乳期添加2%牲命1号加强营养,提高母猪泌乳量。
(2)新生仔猪出生后,应立即掏尽口鼻黏液,擦干净全身薄液后,即放入保温箱内(达35℃),20分钟后再进行猪瘟疫苗的超前免疫和剪除上、下共8颗尖长牙,以免刮刺伤母猪乳头引发乳房炎。
(3)一旦发现本病,尽早开展治疗。
用10%葡萄糖10~20ml、维生素C2~4ml,腹腔注射,每天4~5次,连用2天,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