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搭船的鸟
- 格式:pptx
- 大小:11.56 MB
- 文档页数:32
三年级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一、学情分析。
《搭船的鸟》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5课,课文主要讲了“我”在坐船去外祖父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只美丽可爱的翠鸟,在对翠鸟详细观察的描述中,流露出了“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气,写他眼中的翠鸟,语言真实、朴素、浅显易懂。
对于有着一定阅读积累的三年级孩子来说,理解课文内容不难。
“搭船的鸟”一个“搭”字,给人以童真、恬静之美,让读者感悟到人和动物相处的融洽与和谐。
选文的意图是在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的方法指导。
课堂教学中让孩子“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搭船的鸟》,要关注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写,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三年级学生学习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相关课件、视频、插图,引发学生观察、发现、总结,习得写法后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当堂练笔、展示评价。
二、活动目标。
通过软件希沃白板、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实现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
课内教师根据本学科实际情况设计多样的互动环节,通过大情境教学、课件、视频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以致用、当堂练笔,多元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打造高效课堂。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活动: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
走进人与自然,领略动物风采,动物世界欢迎大家的到来。
我们今天认识的主人公是谁呢?课件展示:本文主要写了“我”和母亲()的路上碰见一只(),“我”观察它()和()的故事。
(2)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回顾内容、汇报交流。
(3)环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复习引入新授。
2.自学共学、落实主题、写观察得法。
(1)教师活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任务一:作者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观察得最细致的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①汇报交流翠鸟“外形”,体会静态美。
三年级上册语文15课搭船的鸟课堂笔记
以下是三年级上册语文15课《搭船的鸟》的课堂笔记:
一、生字组词:
艘(一艘船)舱(船舱)稳(稳定)俗(俗气)德(道德)陪(陪伴)
二、近义词:
偶尔-偶然摇晃-摇摆仔细-认真美丽-漂亮发现-察觉
三、反义词:
偶尔-经常仔细-马虎美丽-丑陋安静-吵闹高-矮
四、词语搭配:
一只翠鸟一条红嘴一只篮子一艘小船
美丽的风景奇特的经历丰富的想象精彩的表演
鲜艳的羽毛锋利的爪子灵巧的嘴巴清脆的叫声
可爱的翠鸟聪明的翠鸟勇敢的翠鸟
五、句子解析:
1、“我们坐在船头,多么快乐啊!”——这句话表达了“我们”在船上的快乐心情。
2、“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是蓝色的,嘴巴是红色的,尾巴是彩色的。
”——这句话描写了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的美丽样子。
3、“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
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这句话通过一连串的问题,表现了“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4、“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这句话描写了翠鸟抓鱼的情景,表现了翠鸟的可爱和灵巧。
5、“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翠鸟搭船捕鱼。
六、问题思考:
这只翠鸟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
“我”为什么会注意到这只翠鸟?这说明了什么?
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主题?你有什么感受?。
语文三(上)第15课《搭船的鸟》知识点搭船的鸟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
我们坐在船舱里。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啦沙啦地响。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
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
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里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
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本文作者郭凤,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搭船的鸟》知识点01我会写搭dā(搭船、搭车、勾三搭四)亲qīn(母亲、父亲、亲密无间)父fù(祖父、父亲、父老乡亲)沙shā(沙漠、豆沙、沙滩)啦lā(来啦、沙啦、哗啦)响xiǎng(响声、音响、不同凡响)羽yǔ(羽毛、羽绒、羽翼)翠cuì(翠绿、翠竹、翠色欲流)嘴zuǐ(张嘴、嘴巴、七嘴八舌)悄qiāo(静悄悄、悄悄、悄悄话)吞tūn(吞下、吞咽、吞吞吐吐)哦ò(好哦、来哦、走哦)捕bǔ(捕鱼、捕鸟、捕捉)02我会认鹦yīng(鹦鹉)鹉wǔ(鹦鹉、鹦鹉舌、绿鹦鹉)03多音字长cháng(长度)zhǎng(长大)悄qiāo(静悄悄)qiǎo(悄然)啦lā(呼啦)la(来啦)难nán (困难)nàn (灾难)04近义词美丽一一漂亮05反义词美丽一一丑陋静悄悄一一乱哄哄06理解词语船舱:船内载乘客、装货物的地方。
船篷:小木船上的覆盖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漂亮:好看;美观。
翠绿:像翡翠那样的绿色;青绿色。
静悄悄: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
衔着:用嘴叼着。
07句子解析1.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令人惊奇的动物。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独特的鸟类——搭船的鸟。
搭船的鸟是一种身形修长、羽毛灰褐色的海鸟。
它们通常生活在海岸线的附近,善于捕食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
但与其他鸟类不同的是,搭船的鸟有着非常独特的捕食方式。
当搭船的鸟发现一群鱼群聚在一起时,它会飞到离鱼群一定距离的地方,然后把自己的腹部浸入水中。
这一动作看起来就像是鸟在搭船一样,因此得名搭船的鸟。
等待一会儿后,搭船的鸟会突然抬起身体,使得羽毛上的水分全部沉积在腹部。
这样一来,鸟的重量就会增加,让它能够更加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
接着,搭船的鸟会迅速向前进发,用独特的游泳方式接近鱼群。
当它们靠近鱼群时,它们会迅速将头和颈部伸长,然后用尖尖的喙夹住鱼群中的一条鱼。
这个瞬间的速度和准确度令人难以置信。
搭船的鸟并不是一种孤独的猎手,它们通常以小群的形式出现。
这样更有助于它们在搜寻食物时相互帮助和合作。
当一只搭船的鸟成功捕获一条鱼后,其他鸟也会靠近,希望能够分享这一美味的食物。
搭船的鸟的捕食方式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它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特点来获取食物。
通过搭船的行为,它们可以更加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从而更好地接近鱼群。
这种独特的捕食方式展示了动物在适应环境中的智慧和创造力。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搭船的鸟是一种令人惊叹的生物。
它们的独特行为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我们应该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让它们能够在我们的世界中继续繁衍生息。
总之,搭船的鸟是一种独特的鸟类,它们以自己独特的捕食方式展示了动物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们的存在提醒着我们,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奇妙和惊喜。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8篇)一、课件激趣,引入课题1、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观图说图:师:孩子们,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生:看到了一只小船。
生:我还看到了船头上站着一只鸟。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简洁描述这只鸟吗?生:这只鸟的嘴巴尖尖的、长长的,腹部是黄色的,翅膀上是蓝色的。
师:你观看得特别认真,你喜爱这只鸟吗?生:喜爱。
师:那么这是一只什么鸟呢?孩子们,你们谁能精确地告知教师?生:这是一只翠鸟,我是通过朗读课文知道的。
师:不错!你们对翠鸟了解多少呢?生:我只知道翠鸟喜爱捕鱼,别的我就不太清晰了。
师:教师这里有一些关于翠鸟的小学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教师简洁讲解,同时引出课题:这只站在船头的翠鸟这是要干什么呢?孩子们,让我们走进今日的课文(板书课题:搭船的鸟)。
3、指导学生齐读课题,留意“搭”读第一声,是指“乘坐”的意思。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现教材插图,让学生通过聚焦画面对翠鸟有了初步的感知,同时又特别自然地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自主朗读,疏通词句篇二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仔细倾听朗读并想一想自己从听读中对课文有了哪些简洁的认知(知道了翠鸟的样子很漂亮、了解了翠鸟会捕鱼……),教师确定学生对课文的了解,同时引导他们自主朗读课文。
2、学生自主朗读,教师提示他们留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不好的字词可以请教同学、教师,同时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学生自主朗读状况:(1)认读生字小嬉戏:教师将写有课文生字的卡片放在预备好的“生字包”中,接着指名学生从中抽取生字卡片,然后精确读诞生字的读音,教师适时将读错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次进展易错读音生字集中强化朗读指导。
(2)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课后生字,想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教师引导他们留意利用已有生字认知阅历进展共性化识记(“鹦、鹉”两个字组合起来是鸟的名字,所以都有“鸟”,而左边的局部都是它们的读音……),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形近字比拟、熟字加偏旁识记法等记住生字的字形。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搭船的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018年秋季修订版)第15课的课文,这篇课文以“搭船的鸟”为题,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课文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我们坐在船舱里.天下着大工业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拉、沙拉”地响.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里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我明白了,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郭风,选作课文时有改动.教案教学要求:1.正确书写“搭、父、嘴”等13个生字,会认“父、啦、鹦、鹉、悄”五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教学重难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师:你喜欢小鸟吗?说一说喜欢哪种鸟?(谈感受)2.师出示“搭船”一词,问:你搭过谁的车或船?去过哪里?(生讲)师:一次,一只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课《搭船的鸟》.二、检查预习.学生读文,纠正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三、自读自悟.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4.检查朗读.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4.学生描红、摹写.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指名分段读课文.2.开火车认读生词.二、精读读感悟.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2.班级内汇报.三、重点句段指导.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板书:嘴——红色羽毛——翠绿翅膀——蓝色得出:外形美丽(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生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板书:一下子没一会儿得出:动作迅速、敏捷.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师指导朗读.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四、拓展阅读.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赏析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文中的“我”正是这样的孩子.文章记录的就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我”也正是一个爱自然的孩子,“多么美丽的小鸟啊!”直抒胸臆的赞叹,勾画出了一个孩子爱自然的童心.让“我”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翅膀带一点“蓝色”.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无数的好奇与遐想编织着少年的梦.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接着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一下子”、“没一会”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这样完全口语化的表达,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我”正是在自然中认识了翠鸟.“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扣住了课题,翠鸟的可爱,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本篇课文是以小孩子的身份,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笔法是那样地浅近、朴素、清新,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给人以难忘的印象.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doc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2824字]编辑推荐:下载Word文档。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图文讲解+练习知识点课文简说: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
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文章记录的就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
“我”也正是一个爱自然的孩子,“多么美丽的小鸟啊!”直抒胸臆的赞叹,勾画出了一个孩子爱自然的童心。
让“我”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
翅膀带一点“蓝色”。
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
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
”“一下子”、“没一会”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
“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这样完全口语化的表达,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
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那只鸟叫“翠鸟”。
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我”正是在自然中认识了翠鸟。
“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扣住了课题,翠鸟的可爱,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
课后习题答案:一、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文中的“我”观察很细致。
坐在船舱里,“我”听到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响的声音。
翠鸟出现后,“我”看到了它美丽的外形: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我”仔细地观察了翠鸟的羽毛、翅膀和长嘴,通过写样子的这些部分,把一只美丽的翠鸟呈现在我们眼前。
)接着,“我”又看到了翠鸟捕鱼时“冲”“飞”“衔”“站”“吞”等一系列敏捷的动作。
(翠鸟捕鱼的动作都这么快了,作者都看得这么清楚,观察得可真是够细致啊。
正是因为有了细致的观察,“我”才有这么多的发现,看来细致观察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步。
)“我”在观察的时候,用眼近看,耳朵听,观察了翠鸟羽毛、翅膀和长嘴的颜色,写出了翠鸟美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