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病害及防治PPT精选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36.00 KB
- 文档页数:16
汇报人:日期:•杏树常见病虫害•杏树病虫害防治方法•杏树病虫害治疗措施目录•杏树病虫害防治和治疗建议杏树常见病虫害01杏树腐烂病由真菌引起,造成树皮腐烂,严重时导致整棵树死亡。
可通过清理病枝、减少负载、加强树体管理等方式进行预防。
02杏树流胶病由真菌和细菌引起,造成树干、树枝流胶,影响树势和产量。
可通过加强树体管理、刮除病部、药剂防治等方式进行防治。
03杏树根癌病由细菌引起,造成根部肿瘤,影响水分和养分吸收。
可通过加强检疫、选用抗病品种、药剂防治等方式进行预防和治疗。
杏球坚蚧01以若虫和成虫吸取树干、枝条和叶片汁液为生,严重时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可采用人工刮除、药剂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红颈天牛02以幼虫在树干内蛀食为生,影响树体结构和生长。
可通过人工捕杀、药剂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杏仁蜂03以幼虫蛀食杏仁为生,造成杏仁变质、减产甚至绝收。
可通过清理落果、药剂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杏树病虫害防治方法•请输入您的内容杏树病虫害防治方法杏树病虫害治疗措施病害治疗化学治疗01使用化学药剂,如杀虫剂、杀菌剂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和治疗。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药剂的种类、浓度和施用方法,以免对杏树和环境造成污染。
生物防治02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生物防治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和治疗。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管理。
物理治疗03利用机械、热、冷等物理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和治疗。
例如,使用机械将病虫害刮除或摘除,或使用热、冷处理等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生物防治方法,对虫害进行控制和治疗。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管理。
使用化学药剂,如杀虫剂等,对虫害进行防治和治疗。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药剂的种类、浓度和施用方法,以免对杏树和环境造成污染。
生物防治化学防治虫害治疗杏树病虫害防治和治疗建议杏树病虫害防治和治疗建议•请输入您的内容感谢观看。
杏树常见病虫草害防治要点1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1.1 杏疔病1.1.1 发病症状杏疔病又称杏黄病、红肿病,主要危害新梢、叶片,也可危害花和果实。
新梢染病后节间缩短,其上叶片变黄变厚,从叶柄开始向叶脉扩展,之后叶脉变为红褐色,叶肉呈暗绿色,变厚,并在叶片正反两面散生许多小红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
后期从小红点中涌出淡黄色孢子角,卷曲成短毛状或在叶面上混合成黄色胶层。
叶片染病后叶柄变短变粗,基部肿胀,节间缩短。
7月份以后黄叶渐干枯,变为褐色,质地变硬,卷曲折合呈畸形。
8月份以后病叶变黑,质脆易碎,叶背面散生小黑点,即子囊壳。
黑叶挂于树上经久不落,病枝结果少甚至不结果。
花感病后多不易开放,花苞增大,花萼、花瓣不易脱落。
果实感病后生长停滞,果面产生淡黄色病斑,生有红褐色小粒点,病果后期干缩脱落或挂在树上。
1.1.2 防治要点1)秋、冬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叶,清除地面枯枝落叶,集中处理。
翌春症状出现后,再次清除病枝病叶。
2)发芽前喷科博800倍液1次,开花前和落花后10天各喷70%甲基托布津或80%喷克800倍液1次。
1.2 杏褐腐1.2.1 发病症状表现两种症状:一是在近成熟时危害果实,初形成暗褐色、稍凹陷的圆形斑,后迅速扩大,变软腐烂,上面生有黄褐色绒状颗粒,轮生或不规则,被害果提早脱落,腐烂,少数挂在树上形成僵果。
二是危害果实、花及叶片,果实感病后生出灰色绒状颗粒,有时引起花腐;叶片感病后,形成大型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多雨时导致叶腐。
1.2.2 防治要点1)及时清除病僵果,集中深埋或烧毁剪除的病枝,以减少菌源。
2)发芽前喷杜邦福星3 000倍液1次;结果后喷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代森锌800倍液两次;采前20天内停止用药。
1.3 杏流胶病1.3.1 发生原因研究发现,轮枝孢菌、黄萎轮枝孢菌、大丽花轮枝孢菌和蕉孢壳菌等数种真菌类病原菌对杏树流胶有致病性。
这些病原菌是因生理病变造成流胶后而侵入的腐生菌,会使流胶加重,其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侵入伤口或流胶处。
杏树主要病害种类及防治1.杏疔病识别要点:主要为害新梢和叶片,也为害花及果实。
新梢发病后生长缓慢,节间短粗,叶片簇生,病梢初为暗红色,以后变为黄绿色,上有黄褐色小粒点。
叶片被害后变黄变褐,增厚,革质,正反面有褐色小粒点,潮湿时有橘红色黏液产生。
花受害后萼片肥大,不易开放,花萼及花瓣不易脱落。
果实受害后有黄色病斑,小粒点,后期干缩脱落或挂在树上。
发病规律:在病叶中越冬,春季借空气传播侵染。
发生期较集中,多在春梢长至10-20厘米时。
防治措施:①结合冬剪,剪除病梢、病叶,清除地上落叶、病枝,集中处理。
②春季芽萌动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展叶后喷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2次l:1.5:200波尔多液。
2. 杏细菌性穿孔病识别要点: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枝条。
叶片受害初呈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不规则形病斑,呈褐色或深褐色,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
以后病斑周围产生裂纹病斑,脱落形成穿孔。
果实上病斑暗紫凹陷,周缘水浸状。
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黄白色黏分泌物。
枝条发病分春季溃疡和夏季溃疡。
春季溃疡发生在上1年长出的新梢上,春季发新叶时产生暗褐小疱疹,有时可造成梢枯。
夏季溃疡于夏未在当年生新梢上产生,开始形成暗紫色水浸状斑点,以后病斑呈椭圆形或圆形,稍凹陷,边缘水浸状,溃疡扩展慢。
发病规律:由细菌引起。
春季枝条溃疡是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借风雨和昆虫传播。
叶片通常5月间发病,夏季干旱病情发展缓慢,秋天雨季又可侵染。
此病在温暖、降雨频繁或多雾季节发生,品种之间抗性差异大。
防治措施:①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
多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合理修剪,适当灌溉,及时排水。
休眠期清扫落叶、落果,剪除病枝,集中处理。
②新建果园要选择好品种、地势和土壤。
③药剂防治。
发芽前用l:l:120的波尔多液或4-5波美度石硫合剂,展叶后叶喷0.3-0.4波美度石硫合剂。
5-6月份喷硫酸锌石灰液l:4:240,用前最好做试验,以防药害;也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杏树病虫害及管理杏树病虫害及管理一、杏树病害1.1 杏树病害简介杏树病害是指杏树受到病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杏树病害包括炭疽病、褐痂病、白粉病等。
1.2 炭疽病1.2.1 病因与发病规律1.2.2 病害症状1.2.3 防治方法1.3 褐痂病1.3.1 病因与发病规律1.3.2 病害症状1.3.3 防治方法1.4 白粉病1.4.1 病因与发病规律1.4.2 病害症状二、杏树虫害2.1 杏树虫害简介杏树虫害是指杏树受到昆虫的危害,常见的杏树虫害包括蜡蚧、烟粉虱、李实蝽等。
2.2 蜡蚧2.2.1 蜡蚧病害症状2.2.2 防治方法2.3 烟粉虱2.3.1 烟粉虱病害症状2.3.2 防治方法2.4 李实蝽2.4.1 李实蝽病害症状2.4.2 防治方法三、杏树病虫害的综合管理3.1 防治措施的选择原则3.1.1 生物防治3.1.3 覆盖物措施3.2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体系 3.2.1 监测方法3.2.2 预警措施3.3 物理防治方法3.3.1 土壤消毒3.3.2 杂草清除3.3.3 剪除病虫枝四、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附件1:炭疽病图片附件2:褐痂病图片附件3:白粉病图片附件4:蜡蚧图片附件5:烟粉虱图片附件6:李实蝽图片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病原菌:指引起病害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
2、防治措施:指用于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3、监测方法:指通过观察和检测病虫害的方法,如监测器具、样本采集等。
4、预警措施:指根据病虫害监测数据,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杏树的主要病虫害有杏疮痂病、黑斑病,流胶病,杏象甲、蚜虫、红蜘蛛、球坚介、舟形毛虫等,而以杳疮痂病、黑斑病、球坚介等危害较重,应采取以下综合措施防治。
一、从入冬到发芽前,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剪除病枝,集中销毁,刮除老树皮,清除越冬病虫源,减少病虫基数。
二、开花前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枝干,防治杏疮痂病、黑斑病、球坚介和其他越冬虫卵。
三、3月中旬至4月上旬是杏象甲出土上树危害期,利用其假死性,清晨摇树,人工捕杀,清除虫果,并及时喷20%速扑杀2000倍液和50%多菌灵600倍液混合液。
防治杏象甲和杏疮痂病、黑斑病、穿孔病,也可选用其他杀虫杀菌剂混用。
四、4月中旬喷40%菊马乳油1000倍液和速克灵200倍液,可防治杏疮痂病,黑斑病、穿孔病及桃蚜。
五、6月中旬用灭扫利2000-3000倍液、速扑杀1000倍液和多霉清1500倍液防治红蜘蛛、介类、黑斑病、穿孔病等病虫,并人工捕杀红颈天牛成虫。
六、7月中下旬,人工捕杀群集而未分散的舟形毛虫,或及时喷速灭杀丁2000倍液进行防治。
七、发芽前即花芽膨大期喷药,可用吡虫啉4000-5000倍液。
发芽后使用吡虫啉4000-5000倍液并加对氯氰菊酯2000~3000倍液可杀灭蚜虫,也可兼治杏仁蜂。
坐果后可用蚜灭净1500倍液防治蚜虫。
杏树的病虫害及防治一、主要病害1、杏树流胶病症状主要发生在枝或干上,尤以桠杈处易发病,枝条和果实也有发生。
初在病部流出淡黄色透明的胶状物,树脂凝聚渐变成红褐色,病部稍肿,皮层或木质部变褐或腐朽,有时腐生别的杂菌,致叶小变黄,树势衰退,严重时枝干枯死。
病因诱致杏树流胶病因素较复杂,各地不同、北方主要是霜冻等原因引起,有些地区是日灼或虫害引起,此外,排水条件差,施肥或修剪不当,致生长不良易诱发此病。
该病在春季发生最多。
其病理过程主要发生在幼嫩的木质部,染病后,杏树的形成层停止产生新的韧皮部或木质部,但却向水平方向增生厚壁细胞,形成由淀粉堆积成的内含物,与此同时,在细菌的的作用下产生酶,酶把细胞膜溶化后形成烷酸胶,即树脂。
杏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杏树的病害及其防治杏褐腐病杏褐腐病以危害果实为主,从幼果至果实成熟期都可能感病,同时也危害花朵与叶片。
发病初期果实表面出现圆形褐色病斑,后迅速扩展并变软、腐烂。
后期,病斑的表面出现了轮纹状排列的绒状颗粒,颜色为黄褐色,病果多在早期脱落。
具体防治方法如下:1、合理修剪,适时夏剪,使果园通风透光,2、冬季清理并集中烧毁病果及落叶,以消灭病源。
3、在芽萌动前,可以喷施1:1:100波尔多液等,在落花以后,需要立即喷施80%代森锰锌800倍等,以后每隔10-14天左右喷一次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
杏瘤病该病会危害杏树的花与果实、新梢及叶片。
通常情况下,病状出现在落花以后且新梢生长至15厘米以上时。
具体症状表现为受害嫩梢伸长迟缓,开始为暗红色,后转为黄绿色,且上面产生黄褐色微微突起的小点,病梢易干枯,其上所结的果实多干缩、脱落。
防治方法:当新梢或叶片开始出现病症时,应当及时剪除并集中烧毁,以消灭病源。
这样连续2-3年,病情基本可以得到控制。
杏细菌性穿孔病该病以危害叶片为主,同时也危害果实和新梢。
受害叶片症状表现为初期出现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大为直径2毫米左右的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状,当其病死组织开始干枯,并脱落时则会形成穿孔。
具体防治如下:1、多施有机肥,合理修剪,使果园通风透光。
2、结合冬剪剪除树上病枯枝。
3、发芽前,全树都需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等药剂,有利于消灭越冬病源;在生长季节,应喷施硫酸锌石灰液,或是65%代森锌500倍等,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
杏树的虫害及其防治杏仁蜂果实成熟前幼虫蛀害杏果,引起早落。
防治方法如下:1、及时拾落果,并深埋;2、5月幼虫产卵期时,喷施2500倍溴氰菊脂或杀灭菊脂。
杏象甲4-6月成虫以食嫩芽和花蕾为危害,落花后产卵,危害果实。
防治方法如下:1、开花期人工捕捉成虫;2、勤拾落果,并及时毁灭;3、可以喷杀200倍的50%可湿性滴滴涕进行防治。
杏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摘要介绍了杏树病虫害的发生症状、原因、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技术,以期为果农防治杏树病虫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杏树;病虫害;症状;原因;规律;防治技术杏树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流胶病、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黑绒金龟子、杏蛆等。
要根据不同病虫的危害特点来选用不同的防治技术,主要抓好农业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和化学防治。
现将杏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1.1杏树根腐病1.1.1危害症状。
开始在须根上出现棕褐色病斑,进而逐步扩大到侧根和部分主根发生溃疡,木质部坏死并开始腐烂。
根系受害后,地上部枝叶萎蔫,叶片焦枯,整株落叶或死亡。
1.1.2发病原因。
真菌侵染根系造成,高温多雨季节发病迅速。
1.1.3防治。
严把苗木质量关,剔除带病苗木;不在出现过此病的地块建园;用硫酸铜200倍液或代森铵200倍液灌根,方法是在树干周围50cm处挖深、宽各30cm 的环形沟,每株灌药液10kg,待药液下渗后覆土。
1.2杏树流胶病1.2.1危害症状。
流胶病主要发生在主干、主枝、小枝及果实上,被害枝流出琥珀色树胶,干后成块,严重时树皮干裂、坏死,造成整株死亡;被害果发病部位表面布满胶粒,颜色发青,果实变硬不能食用。
1.2.2发病原因。
真菌和细菌通过伤口(虫咬伤、日灼伤、冻伤、雹伤)侵入果实引起流胶病。
1.2.3防治。
预防冻害、雹灾、日灼;在主干和大枝上涂白;防治天牛;控制氮肥用量,不过量喷施农药;刮除病枝病部,涂以40%福美砷50倍液控制该病蔓延。
1.3杏树褐腐病1.3.1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花和枝,杏果成熟时在果面先出现圆形褐斑,并有圆环状灰白色霉层,病斑迅速扩大到全果,使果肉变褐腐烂,病果腐烂后干缩挂在枝头不落;花感染后枯萎,干枯在枝上;受害枝条发生灰褐色溃疡斑,伴有流胶现象,病斑扩大,枝条死亡;幼叶被害后叶缘出现水浸状斑点,病斑扩大,整叶枯萎。
1.3.2发病原因。
运输工具选择架子和筐。
装筐时避免压折花枝,植株高度超过筐时需倒放。
装车时筐与筐需入卡槽,夜间装车注意人员安全。
运输后剩余盆栽花卉重新摆放整齐,继续养护,床面打扫干净。
5目前花卉生产存在的问题5.1品种选育水平落后我国花卉种质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花卉王国”。
但是育种水平落后。
目前,大多数品种均来自国外育种公司,包括德国班纳利种子公司、美国泛美种子公司、日本的坂田,荷兰的橙色多盟等。
一方面中国系统育种起步比较晚,对优良品种的繁育能力差。
另一方面是对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和品牌产品,出现新品种育种难、保护更难的局面。
5.2盆栽花卉生产质量水平低市场上生产的“十一”花卉大多数为营养钵苗,基质采用园土,很少拌草炭土。
本研究所介绍的花卉生产模式均为“双色盆+草炭土”。
相比之下,“双色盆+草炭土”生产的花卉植株冠幅大,单位面积用苗量少,施工中节约人工成本等。
5.3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十一”立体花坛花卉需求量大,多则几十万,甚至几百万。
但这些花卉生产中大部分环节均为人工作业。
人工成本投入很大。
今后,为了节约生产中的人工成本,可以自主研制或进口机械装置配合人工作业,如上杏树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马文君(湟中县林业站,青海湟中811699)杏树为落叶乔木,是重要的经济果树,果实营养极为丰富,富含糖、蛋白质、钙、磷等矿物质,另含维生素C 、维生素A 、维生素B 等。
杏木质地坚硬,可用来做家具用品,枝条可做燃料,杏叶亦可沤肥,经济实用价值非常高。
在杏树种植过程中,因技术掌握不到位,管理不完善,病虫害较为严重,如何提高杏树种植管理,减少病虫害,增加果实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是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杏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疮痂病、流胶病、细菌性穿孔病、介壳虫、舟形毛虫等,对杏树植株、枝条、叶片和果实造成严重侵害,轻者果实无法正常生长成熟,重者导致植株死亡,可能会感染整片园林,造成不可估量经济损失。
杏树病虫害及管理
1. 引言
杏树是一种常见的果树,但它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这些病虫害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会给杏树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严重影响。
掌握杏树病虫害及其管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2. 杏树的常见病害
2.1 病害一
病害一的症状是(详细描述病状)
2.1.1 病害一的防治措施
控制措施一
控制措施二
2.2 病害二
病害二的症状是(详细描述病状)
2.2.1 病害二的防治措施
控制措施一
控制措施二
3. 杏树的常见虫害
3.1 虫害一
虫害一的症状是(详细描述病状)
3.1.1 虫害一的防治措施
控制措施一
控制措施二
3.2 虫害二
虫害二的症状是(详细描述病状)
3.2.1 虫害二的防治措施
控制措施一
控制措施二
4. 病虫害的综合管理
针对杏树的病虫害问题,综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综合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病虫害监测
病虫害监测可以通过(具体描述监测方法)
4.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无公害的病虫害管理方法,可以利用(详细描
述生物防治方法)
4.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一种有效但潜在有污染的病虫害管理方法,可以使
用(详细描述化学防治方法)
4.4. 栽培管理
良好的栽培管理对杏树的健康生长和抵抗病虫害有着重要意义。
栽培管理包括(详细描述栽培管理措施)
5.
杏树病虫害的管理是果树种植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通过综合管
理和合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对杏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确
保杏树的健康生长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