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细胞一轮复习学案
- 格式:pdf
- 大小:495.42 KB
- 文档页数:8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走近细胞(5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走近细胞(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走近细胞篇1新的高考试题已经完全不可能仅仅凭过去传统的记忆——重复式学习方法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它的核心不单是学生对知识记忆程度的考查,而更多的是对思维的变通性、完整性、连贯性、敏锐性和精确性的全面测试,目的就是要将考生熟悉的题目别开,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能力考查。
“题海”战术所培养出来的熟练工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发挥作用。
那么,高三生物教学应如何适应灵活多变的考题呢?一、夯实基础,注重学科内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强调以能力立意、加强能力测试,但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和放松基本知识的教学,恰恰相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还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能力是很难形成的。
在这几年高考试题中,立足基础的指导思想十分明显。
基因突变、食物链、营养级和种群的概念,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等基础知识都有涉及。
而每年评卷都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牢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主体知识,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构建生物学知识的网络体系。
在复习课中,不少教师喜欢用括号的形式把知识点的有关内容括起来,认为这就是知识网络,我认为那只是概括了一个知识点的内涵,是某个知识点或某方面知识的具体化而已。
要把它扩展为一个知识网,应该是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尽量联系与此有关的知识点,并使它们有机地连成一体。
例如光合作用是一个知识点,它的内涵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条件、场所、意义和过程、反应式等。
把光合作用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与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水分代谢及矿质代谢(从光合作用的原料、酶的组成、ATP的组成等方面看)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才是一个知识网。
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一、教材基础知识填空: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细胞学说的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细胞学说的意义:(1)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对生物学发展的意义: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4、研究方法——归纳法项目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考察的对象范围考察了某一类事物的所有对象考察了某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结论的可靠程度结论是真实可靠的结论不一定真实可靠,有时存在例外的可能5. 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蓝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等。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绝大多数动物、植物和真菌。
6. 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细胞代谢。
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的增殖、分化。
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变化。
7、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8、在一定的细胞细胞内,细胞生物的细胞个体形成更大的整体---细胞细胞,不同种群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体----细胞细胞,细胞细胞与细胞细胞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体-----细胞细胞,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构成更大的整体----细胞细胞。
9.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细胞。
10、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11、组成细胞的原子、分子,以及病毒不属于(属于/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2.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但是,病毒的生活不具有不具有细胞。
高三生物一轮教案走进细胞高三生物一轮教案走进细胞篇1新的学期开始了,高二生物组将一如既往,在踏踏实实,努力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继续开展生物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改革工作,以提高我校生物教师的教学质量,完善教师的个人发展为目的,教学中注重抓好学生思想的教学,全面提高我校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兴趣,以“学习终身有用的生物”为目的,为了在新学期里更好地达到预定的目标,生物组现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生物备课组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认识自然的能力,树立合理改造自然的.理念。
二、常规工作1.加强管理,规范备课组活动1)规范活动时间,定每周二上午第二、三节课为备课组活动时间。
2)规范活动主题,结合本组的实际情况,备课组活动主要以研究备课为主,注重教学设计的研究;另外备课也应主题化,不应随意,每次活动都应围绕已定主题。
3)规范活动分工,备课组各成员在活动中要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活动主备人需提供活动主题简案,其他成员积极评议,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经备课组讨论过的教学设计,可供全组成员共享。
2.听课评课每位教师每周听1节课,具体安排如下:1)听课、评课要形成制度,不局限于形式。
要认真作好记录;2)评课时要注意吸取他人经验,找出不足,取长补短。
3.教师成长1)加强学习,端正教育信仰,重新研读新课程标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写下读书笔记,积极订阅生物专业杂志及教育专刊,汲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来武装自己,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规范听课后的总结工作,听课是学习他人之长最直接的方式,以往在听完课后就匆匆结束,没有配套的总结工作,收获几乎等于零。
因此,本学期,要求每位备课组成员在每次听课后,认真写下小结,小结包括:你对该课的评价,你对该课的重新设计以及你的努力方向。
该小结于下次备课组活动时交于备课组长,形成资料。
走近细胞知识点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1、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2、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DNA或RNA)构成(2)病毒营寄生生活,在活细胞内才有生命现象,因此只能用活细胞(如鸡胚)培养病毒。
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
例如:噬菌体——用大肠杆菌培养。
(3)病毒分类: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常见病毒的遗传物质:DNA类病毒:噬菌体、天花病毒、乙肝病毒等RNA类病毒:烟草花叶病毒、HIV、SARS、禽流感病毒等(4)繁殖方式--------复制(增值):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病毒的繁衍过程中病毒只提供模板。
氨基酸原料,核苷酸原料,核糖体,酶,tRNA 都由宿主提供。
(5)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一种方式,因为病毒无染色体,也不能有性生殖,所以无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6)应用:基因工程中作运载体;动物细胞工程中诱导细胞融合;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作为疫苗。
下列【典例1】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B、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C、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衍后代D、能引发传染病,必修寄生在活细胞内【典例2】汉坦病毒(HTV)属于布尼亚病毒,其危害了上万人,HTV引发的心肺综合征是致命的疾病。
下列关于HTV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用培养基进行HTV培养时,应适当添加动物血清B.HTV没有细胞结构C.分析HTV碱基种类和比例可确定其遗传物质的类型D.HTV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知识点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细胞的多样性的体现:(1)表现:细胞的形态、大小、种类、结构等各不相同(1)直接原因: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不同(2)根本原因:DNA的多样性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统一性:不同的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DNA等。
第1讲走近细胞考点一细胞在生命活动和生命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1)病毒:无细胞构造,但必须依赖才能进展正常的生命活动。
(2)单细胞生物:依赖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系统的构造层次(1)最根本的生命系统:[](2)最大的生命系统:[ ] 。
(3)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1.病毒的探究(1)完善病毒相关知识整合图解(2)病毒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病毒营生活,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具有生命活动,所以在培养病毒时必须利用作为培养基,而不能利用配制的普通培养基。
(3)如何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时,应先用含有放射性的培养寄主细胞,再用寄主细胞培养病毒。
2.细胞的探究(1)人体中参与了血糖平衡的调节的细胞,如胰岛细胞、肾上腺细胞、肝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等。
(2)人体中参与了消灭病毒的免疫反响的细胞,如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浆细胞、效应T 细胞、记忆细胞等。
3. 生命系统的构造层次的探究(1)植物没有 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 层次。
(2)病毒无 ,不能独立生存,故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由“细胞→个体〞表达了高等多细胞生物 历程,同时也表达了生物的 历程,即由单细胞生物进化到多细胞生物。
1. 判断以下关于病毒、细胞及生命系统的表达:(1)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2021·全国Ⅱ,4A) ( ) (2)H7N9(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是由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组成的 ( ) (3)病毒的遗传符合基因别离定律,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4)用35S 和32P 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后,预计在大肠杆菌体内测出的放射性元素是35S 和32P( ) (5)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没有生命( )(6)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或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都属于人体的构造层次(2021·北京,2AD)( )(7)长江里的全部鱼构成生命系统构造层次中的种群;芜湖天门山上所有的生物构成生命系统构造层次中的群落( )从物质、构造、生活再认识病毒(1)病毒不具有细胞构造,没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构造,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每种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DNA 或RNA)构成。
第一讲走近细胞考点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细胞学说的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产生的。
2.细胞学说的意义(1)揭示了;从而阐明了。
(2)生物学的研究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并为以后进入水平打下基础(3)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理论,不仅解释了,也为后来的确立埋下了伏笔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植物没有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这三个层次。
(2)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
最简单的生命形式且不属于生命系统的是。
(3)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态系统由及其所处的___________构成。
考点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2. 模型构建:用生物进化树理解细胞的多样性找一找在第一章中出现的细胞:3. 细胞的多样性:(1)表现:细胞的形态、大小、种类、结构等各不相同。
(2)直接原因: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不同。
(3)根本原因:4.细胞的统一性:(1)化学组成:(2)结构:(3)遗传物质:(4)能源物质:(5)增殖:考点三:病毒1.概念:①细胞结构,但有生长、繁殖、遗传等生命特征,(属于/不属于)生物。
②病毒必须在活细胞中,(能/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存③病毒(属于/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组成成分:一般由和组成。
3.类型2→组装→释放自身遗传物质为模板,由提供原料、核糖体、tRNA、能量等合成子代T2噬菌体的,进行大量增殖。
(以新冠病毒为例):5. 病毒的中心法则:遗传物质的复制基因的表达①DNA病毒②+RNA病毒③RNA病毒④逆转录病毒6. 相关实验及应用①②③④考点四:高倍显微镜的使用1. 显微镜的结构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3.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步骤4.必修教材中使用显微镜的实验2. 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1) 显微结构: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第一单元细胞及其分子组成第一讲走近细胞考纲要求: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
2.多种多样的细胞(Ⅱ )。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实验与探究)复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2.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解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3.说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4.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并能运用细胞学说的内容解释细胞的生命现象5.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课时安排复习方法3 课时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进入新课第一课时【基础自查】一、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无细胞结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营寄生生活。
(2)单细胞生物依赖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例如: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异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
判一判病毒属于生命系统吗?是生物吗?答案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故不属于生命系统;但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繁殖产生后代,故是生物。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你知道吗水稻和草履虫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吗?答案水稻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草履虫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差异性: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统一性:两者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DNA 。
第一单元细胞及其分子组成第一讲走近细胞考纲要求: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2.多种多样的细胞(Ⅱ)。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实验与探究)复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2.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解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3.说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4.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并能运用细胞学说的内容解释细胞的生命现象5.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课时安排3课时复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进入新课第一课时【基础自查】一、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无细胞结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营寄生生活。
(2)单细胞生物依赖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例如: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异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
判一判病毒属于生命系统吗是生物吗答案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故不属于生命系统;但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繁殖产生后代,故是生物。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你知道吗水稻和草履虫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吗答案水稻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草履虫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差异性: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统一性:两者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DNA。
一轮复习人教版走近细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的概念,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熟悉细胞的发现者和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3. 了解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多样性,认识细胞统一性。
4.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观察和分析细胞结构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细胞的概念和功能2. 细胞的发现者和细胞学说的建立者3. 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多样性4. 细胞的统一性5.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三、教学难点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显微镜和细胞切片3. 学生实验手册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切片,引导学生关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讲解细胞的概念和功能讲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分裂、遗传和代谢等功能。
3. 介绍细胞的发现者和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介绍虎克、施莱登和施旺等科学家的贡献。
4. 分析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多样性展示不同类型的细胞切片,引导学生认识细胞的多样性。
5. 强调细胞的统一性讲解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和功能。
6. 显微镜使用方法培训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和操作方法,进行实地操作演示。
7. 细胞观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细胞切片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9.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巩固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
10.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功能和组成2. 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3.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4.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5. 细胞器的分类和功能七、教学重点1. 细胞膜的功能和组成2. 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3.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4.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5. 细胞器的分类和功能八、教学难点1. 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2.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3.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4. 细胞器的分类和功能九、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图片和模型3. 学生实验手册4. 显微镜和细胞切片十、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细胞结构和功能。
第1章走近细胞考纲要求:1.多种多样的细胞(II);2.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I应用水平);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与探究能力)。
命题展望及复习建议1.以选择题为主,综合其他章节相关知识来考查多种多样的细胞2.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及划分依据,熟悉几种具有的原核生物的真核生物的结构特点;3.掌握高倍显微镜的正确作用步骤,能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备基础知识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单个细胞能完成各种)2.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依赖各种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3.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等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必须寄生在中生活和繁殖)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组织→→→→→→→说明:1.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高等植物个体:无层次3.单细胞生物:既属于水平,又属于水平(无等层次三.观察细胞1高倍镜的使用“五字诀”对:找:先在下“找”到物像,并调节至清晰。
移:将观察点“移”到。
转:“转”动,换上。
调:调节螺旋,使物像清晰,若光太暗还要调或2结论多样性(种类、形态)统一性(基本结构)真核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细胞形态、大小多种多样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原核细胞各种、各种、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多种多样细胞壁(没有)、细胞膜、细胞质、拟核真、原核细胞同上细胞膜、细胞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根本区别3.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1)建立:19世纪30年代由和建立。
(2)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发育而来,并由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揭示问题:(4)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基础知识升华判断:1病毒属于生命系统,它主要是由核酸和蛋白质分子组成的生物,且都有严整的结构。
2一个分子,一个原子不是生命系统,也不属于系统3念珠藻、颤藻、衣藻、和发菜不属于一类生物,前三种含藻蓝素和叶绿素,发菜不含 4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物质能量循环利用 考点及典例分析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下列组合中,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是 ①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 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二.阐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 2.与酵母菌相比,硝化细菌具有的特点是A .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B .无固氮酶,只能以含氮有机物作为氮源C .无细胞核,只能通过出芽生殖方式繁殖后代D .无染色体,只能在DNA 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3.下列关于图1-1-1表示的四个框图的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图1-1-1A .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B .框图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C .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D .框图④内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较大本质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科学家 贡献不足维萨里 发表《人体构造》,揭示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比夏 指出器官由组织构成 虎克用显微镜发现并命名了细胞列文虎克 用显微镜观察了活细胞 施莱登 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施旺 提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魏尔肖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壁有,主要成分是植物细胞有,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各种细胞器细胞核拟核,无有核膜和核仁、染色体DNA的存在形式拟核:大型环状DNA质粒:小型环状DNA(即)细胞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细胞质:在中裸露存在细胞分裂多为二分裂举例细菌、蓝藻的细胞动物、植物、真菌的细胞三.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细胞学说内容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的细胞”D.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四.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1下列为与显微镜操作相关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