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抗凝药物
房颤节律控制还是室率控制
合理的抗栓治疗 临床评估
阵发性
持续性
长期、持续性
永久性
节律控制
症状持续 节律控制无效
室率控制
根据症状确定治疗策略 对于大多数患者:
紧急控制患者的心室率
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 考虑恢复患者的窦性节律
房颤的室率急性控制
心房颤动急性发作期心室率控制的目标为80~100次/分 不伴心力衰竭、低血压或预激综合征的患者:
Camm AJ et al. EHJ 2010;31:2369-2429
预防房颤血栓栓塞的措施
危险分层
一项主要危险因素或 多于二项临床相关的 非主要危险因素
一项临床相关的非主 要危险因素
无危险因素
CHA2DS2VASc评分
推荐抗栓治疗
≥2
口服抗凝药物
口服抗凝药物或阿司
1
匹林75~325mg/天
倾向于口服抗凝药物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
目的: 普及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知识 推动心律失常紧急处理规范治疗 聚集四大学会: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
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 41(5):363-376
考虑复律(无论电复律还是药物复律) 使用有可能复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室率(如
胺碘酮) 瓣膜病伴房颤 具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非瓣膜病患者 有其他抗凝指征的房颤患者,如合并体循环栓塞、
肺栓塞、机械瓣置换术后等
卒中的危险因素 (CHA2DS2-VASc评分)
(a)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卒中和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心脏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