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心律失常急诊诊断及处理文稿演示
- 格式:ppt
- 大小:2.72 MB
- 文档页数:49
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急诊治疗鲁中凡定义:可以导致心脏骤停的严重心律失常称为恶性心律失常,也叫致命性心律失常。
包括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
•临床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有: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快室率房扑、房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扑动、室性颤动等。
•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病窦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
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类:分为窦性、房性、交界性。
病因:房室双径路及房室旁道(占90%)、器质性心脏病、内分泌疾病、电解质紊乱和药物中毒、不良嗜好(烟、酒、咖啡、浓茶)。
心电图表现•频率在150—250次/min,节律规则•QRS波群大多保持窦性心律时形态•逆行P波,P与QRS保持固定关系•突发突止,通常有房早触发,其下传的P-R间期延长。
治疗:直流电复律: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器质性心脏病、发作时间过长或药物治疗无效。
禁忌:已应用洋地黄。
药物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器质性心脏病。
1、兴奋迷走神经:深呼吸、刺激咽喉、按摩颈动脉窦、压迫眼球。
2. 维拉帕米:5mg iv,2-3min内;必要时15min后重复一次。
5ug/kg·min ivdrip 维持。
(病窦、心功能不全、宽QRS未确诊时,禁用或慎用)3. 普罗帕酮:35-70mg(1-1.5mg/kg)加40-60ml液体iv,5-7min iv完。
无效后20min后再加量35mgiv。
转复后0.5-1mg/min ivdrip维持。
总量不超过280mg(350mg)。
(负性肌力、抑制传导)4、腺苷:6-12mg快速iv,或ATP 10-20mg。
副作用:胸闷、面红、窦缓。
半衰期短(6s),可重复。
(严重窦缓、哮喘禁用)5、β-b:普萘洛尔2-5mg iv,20-30min后可再5mg iv。
艾司洛尔2.5-5mg iv。
禁忌:心力衰竭、低血压、哮喘。
6.西地兰:合并心力衰竭时首选,0.4mg iv,起效慢。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我院对恶性心律失常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特开展本次恶性心律失常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三、演练地点我院急诊科四、演练对象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相关科室医务人员、护士长、科室主任五、演练背景患者,男,45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治疗。
入院后,患者出现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病情危急。
六、演练流程1. 病例报告与启动应急预案(1)值班护士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生。
(2)医生接到通知后,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判断为恶性心律失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紧急救治(1)医护人员迅速为患者进行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失常类型。
(2)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胺碘酮等。
(3)给予高流量吸氧,维持呼吸道通畅。
(4)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必要时进行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3. 病情观察与记录(1)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2)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过程。
4. 沟通与协调(1)及时向家属告知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
(2)与相关科室(如心内科、ICU)进行沟通,协调患者转诊。
5. 演练总结与反馈(1)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
(2)对参演人员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七、演练内容及要求1. 病例报告与启动应急预案(1)要求值班护士在接到患者病情变化通知后,立即报告医生。
(2)要求医生在接到报告后,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判断是否为恶性心律失常。
2. 紧急救治(1)要求医护人员在紧急救治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2)要求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病情观察与记录(1)要求医护人员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过程。
(2)要求医护人员在记录过程中,注意字迹清晰、内容完整。
4. 沟通与协调(1)要求医护人员及时与家属沟通,告知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
(2)要求医护人员与相关科室进行有效沟通,协调患者转诊。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恶性心律失常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恶性心律失常的死亡率,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三、演练地点XX医院急诊科、CCU、心内科病房四、演练参与人员1. 医务人员:急诊科、CCU、心内科医护人员2. 护理人员:急诊科、CCU、心内科护士3. 行政管理人员: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4. 应急小组:包括抢救小组、通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患者家属沟通组五、演练情景患者男性,55岁,因“胸痛2小时”就诊。
急诊科接诊后,发现患者心率150次/分,血压90/60mmHg,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为恶性心律失常(室颤)。
六、演练流程(一)发现患者病情变化1. 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2. 值班医生接到通知后,立即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二)启动应急预案1. 立即启动恶性心律失常应急预案。
2. 抢救小组迅速到位,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
3. 通讯联络组立即通知CCU、心内科等相关科室,准备接收患者。
4. 后勤保障组确保抢救设备和药品充足。
(三)抢救过程1. 抢救小组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进行电除颤。
2. 抢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
3. CCU、心内科医护人员做好准备,接到患者后立即进行进一步救治。
(四)患者转运1. 患者病情稳定后,由救护车转运至CCU或心内科病房。
2. 患者家属沟通组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
(五)总结评估1. 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召开总结评估会议。
2. 总结演练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将演练情况记录备案,作为今后应急演练的参考。
七、演练评估(一)评估指标1. 演练响应时间2. 演练过程规范性3. 演练效果4. 参演人员配合度(二)评估方法1. 观察法:观察参演人员在演练过程中的表现。
2. 访谈法:与参演人员访谈,了解演练过程中的感受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