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静力学) ·平时作业2019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60.43 KB
- 文档页数:6
考核人数______ 考核班次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员_________ 出题教员签名________ 任课教研室主任签名_______日期_______ 队别__________ 教学班次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密………………………………封………………………………线………………………………………建筑力学平时作业解答1.解:1.去掉二元体C 、E 后,可得结构图如b 图所示: AB 与BD 由一个B 绞相连,是几何变体系 2. 原结构是几何可变体系 2.解:1.从地基上叠加二元体ABCD ,可得结构体如如b 图所示,是几何不变体系 2.增加链杆1,是多余约束3.原结构是几何束不变有多余约的体系 3..解:1.AB 杆 Mab=0 Mba=1kNmMab=(0+1)/2+10*8*8/8=80.5 kNm2.BC 杆 Mbc=1kNm Mcb=0Mcb=(0+1)/2+40*8*8/4=80.5 kNm 4.解:1.求B 支座反力:∑Ma=0,-m+Rbl=0,Rb=m/l 2.做M 图: (1)BC 杆 Mbc=0Mcb=m (下拉) (2)AC 杆 Mac=0 Mca=0考核人数______ 考核班次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员_________ 出题教员签名________ 任课教研室主任签名_______日期______ 队别__________ 教学班次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密………………………………封………………………………线………………………………………解:1.画出受力图: 2.求支座反力∑Ma =0,M-P*6-(q*4*4)/2+Rb*4=0 Rb=(-M + P *6+(q*4*4)/2)4=40Kv ∑Mb =0,M-P*6-(q*4*4)/2+Ya*4=0 Ya =(-M + P *2+(q*4*4)/2)4= -20Kv ∑X = 0,q*4-Xa=0 Xa = q*4=40kn 6.解:1.求支座反力:∑Ma = 0.P *3a-2a+Rb*4a =0 Rb =5p/42.画出截面受力图,如b 图:∑Y= 0,P-P+Rb+Na*1/5(开方)=0 Na=3*5(开方)/4p解;Mab=2Pa+3Pa=5Pa(下拉) Mba=2Pa+Pa=3Pa(下拉) 8.解:&11=4*2*2*2/3EI=32/3EI △ip=2*22100*2/3EI=800/3EI X1=-△ip/&11=-800/32=-25kn考核人数______ 考核班次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员_________ 出题教员签名________ 任课教研室主任签名_______日期______ 队别__________ 教学班次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密………………………………封………………………………线………………………………………解:1.超静定次数为2次 2.基本未知量X1,X23.取一力法基本结构如图b 10.解:力的三要素是力度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参考答案:D5.(单选题) 图示系统受力F作用而平衡。
欲使A支座约束力的作用线与AB成60º角,则斜面的倾角应为()。
(A)0º(B)30º(C)45º(D)60º参考答案:B6.(单选题) 力的可传性原理()。
7.(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两个楔块A、B在m-m处光滑接触,现在其两端沿轴线各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则两个楔块的状态为()。
(A)A、B都不平衡(B)A平衡、B不平衡(C)A不平衡、B平衡(D)A、B都平衡参考答案:A8.(单选题) 三力平衡定理是()。
1.(单选题) 如图所示,带有不平行的两条矩形导槽的三角形平板上作用一个力偶M,在槽内各有一个固连于地面、可沿槽滑动的销钉E和H,不计摩擦,则()。
(A)平板保持平衡状态(B)在力偶矩较小时,平板才能平衡(C)平板不可能保持平衡(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平衡与否参考答案:C2.(单选题) 如图所示,均质杆AB的重为P,D处用绳索悬挂,A端与光滑墙壁接触,现在B端作用一水平力F,则杆AB()。
(A)在力P 很大时才能平衡(B)当力P 大于零时就能平衡(C)当力P为任何值时都能平衡(D)力P为任何值时都不能平衡参考答案:D3.(单选题) 如图所示,带有不平行的两个导槽的矩形平板上作用一力偶,今在槽内插入两个固连于地面的销钉,若不计摩擦,则()。
(A)板必保持平衡状态(B)板不可能保持平衡状态(C)在矩M较小时,板可保持平衡(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板平衡与否参考答案:B4.(单选题) 均质杆AB长为L,重为P,用一绳索悬吊于光滑槽内,则杆在A、B处受到的约束力的关系为()。
(A)(B)(C)(D)5.(单选题) 已知杆AB和CD的自重不计,且在C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AB杆上的力偶的矩为m1,则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CD杆上的力偶的矩m2的转向如图示,其矩值应为()。
(A)m2 = m1 (B)m2 = 4 m1 / 3 (C)m2 = 2 m1 (D)m2 = m1 / 2参考答案:A6.(单选题) 如图结构由O1A、O2B、CD和EF四根杆铰接而成。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一、是非题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2.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3.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4.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6.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应首尾相接,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以不同。
()8.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二、选择题1.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F1和F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
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①F1-F2;②F2-F1;③F1+F2;2.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 A、F B,满足F A=-F 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②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③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3.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②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③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4.已知F1、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①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②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③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5.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①二力平衡原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③加减平衡力系原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⑤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三、填空题1.二力平衡和作用反作用定律中的两个力,都是等值、反向、共线的,所不同的是。
2.已知力F沿直线AB作用,其中一个分力的作用与AB成30°角,若欲使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在所有分力中为最小,则此二分力间的夹角为度。
理论力学(静力学)第一篇静力学第一章绪论1.(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可视为刚体。
(B)变形微小的物体可视为刚体。
(C)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时,物体的变形对所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此时物体可视为刚体。
(D)在任何情况下,任意两点的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为刚体。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平衡是指()。
(A)物体相对任何参考体静止不动。
(B)物体相对任何参考体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只相对地球作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相对地球静止不动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单选题) 一个物体是否被看作刚体,取决于()。
(A)变形是否微小(B)变形不起决定因素(C)物体是否坚硬(D)是否研究物体的变形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单选题)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
(A)只适用于刚体(B)只适用于变形体(C)只适用于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D)适用于任何物体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5.(单选题) 图示系统受力F作用而平衡。
欲使A支座约束力的作用线与AB成60º角,则斜面的倾角应为()。
(A)0º(B)30º(C)45º(D)60º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6.(单选题) 力的可传性原理()。
(A)适用于刚体(B)适用于刚体和弹性体(C)适用于所有物体(D)只适用于平衡的刚体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7.(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两个楔块A、B在m-m处光滑接触,现在其两端沿轴线各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则两个楔块的状态为()。
(A)A、B都不平衡(B)A平衡、B不平衡(C)A不平衡、B平衡(D)A、B都平衡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8.(单选题) 三力平衡定理是()。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静力学第一章习题答案1-3 试画出图示各结构中构件AB 的受力图 1-4 试画出两结构中构件ABCD 的受力图1-5 试画出图a 和b 所示刚体系整体合格构件的受力图1-5a 1-5b1- 8在四连杆机构的ABCD 的铰链B 和C 上分别作用有力F 1和F 2,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
试求二力F 1和F 2之间的关系。
解:杆AB ,BC ,CD 为二力杆,受力方向分别沿着各杆端点连线的方向。
解法1(解析法)假设各杆受压,分别选取销钉B 和C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 由共点力系平衡方程,对B 点有: 对C 点有:解以上二个方程可得:22163.1362F F F ==解法2(几何法)分别选取销钉B 和C 为研究对象,根据汇交力系平衡条件,作用在B 和C点上的力构成封闭的力多边形,如图所示。
对B 点由几何关系可知:0245cos BC F F = 对C 点由几何关系可知: 0130cos F F BC解以上两式可得:2163.1F F =静力学第二章习题答案F 2F BC F AB B45oyx F BCF CDC60o F 130o xy F BC F CD 60o F 130o F 2F BC F AB 45o2-3 在图示结构中,二曲杆重不计,曲杆AB 上作用有主动力偶M 。
试求A 和C 点处的约束力。
解:BC 为二力杆(受力如图所示),故曲杆AB 在B 点处受到约束力的方向沿BC 两点连线的方向。
曲杆AB 受到主动力偶M 的作用,A 点和B 点处的约束力必须构成一个力偶才能使曲杆AB 保持平衡。
AB 受力如图所示,由力偶系作用下刚体的平衡方程有(设力偶逆时针为正): 其中:31tan =θ。
对BC 杆有:aM F F F A B C 354.0=== A ,C 两点约束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一、是非判断题1.1.1 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1.1.2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1.1.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 1.1.4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1.1.5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是二力杆。
( ×) 1.1.6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 1.1.7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 1.1.8 凡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1.1.9 只要物体平衡,都能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 1.1.10 凡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 ×) 1.1.11 合力总是比分力大。
( ×) 1.1.12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 1.1.13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1.1.14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1.1.15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 1.1.16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1.1.17 凡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是二力杆。
( ×)1.1.18 如图 1.1所示三铰拱,受力 F ,F 1作用,其中F 作用于铰C 的销子上,则AC 、BC构件都不是二力构件。
( ×)二、填空题1.2.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一般分为外效应和内效应。
1.2.2 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称为约束;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约束力由主动力引起,且随主动力的改变而改变。
关于理论力学答案的网友求助帖理论力学第Ⅱ册(和兴锁) 课后答案科学出版社理论力学课后答案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工业学校理论力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分为两册。
第Ⅰ册内容包括静力学、运动学、质点动力学、质点的振动、动力学普遍定理和达朗贝尔原理等;第Ⅱ册内容包括碰撞、虚位移原理、拉格朗日方程、二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和刚体动力学等。
全书例题丰富,并配有思考题、习题和答案。
7okey 8 小时前理论力学修订版(徐燕侯郭长铭) 课后答案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理论力学修订版无课后答案3okey 8 小时前理论力学(罗特军) 课后答案四川大学出版社理论力学课后答案《高等学校工科力学系列教材:理论力学》是四川省教改项目“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对传统的理论力学体系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以适应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及大量培养高等科技人才的需要。
本书以理论力学的基本内容为主,适当提高了起点,力求做到逻辑清晰、易于教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本科各专业的理论力学教材。
少学时理论力学课程可根据需要对内容进行取舍。
本书可供成人高校、高职高专的师生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4okey 8 小时前理论力学第2版(李卓球) 课后答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理论力学第2版无课后答案根据高等学校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理论力学(第2版)》结合工科相关专业应用基础的特点,在保留理论力学经典内容的前提下,适当更新和精炼了教材内容。
《理论力学(第2版)》主要内容为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三大部分。
《理论力学(第2版)》适用于高等学校工科力学和工程类各专业的理论力学教材,各专业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全部或部分内容,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okey 8 小时前理论力学第2版课后答案(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基础力学教学研究部) 同济大学出版社理论力学第2版无课后答案《同济大学工程力学系列教材:理论力学(第2版)》共分三篇,分别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
本书保持了同济大学原理论力学教研室1990年版《理论力学》的体系和风格,但对该版教材的内容和习题作了部分调整。
作业题
一、选择题
1. 正立方体的顶角上作用着六个大小相等的力(如图所示),此力系向任一点简化
的结果是( A )。
(A )主矢等于零,主矩不等于零;
(B )主矢不等于零,主矩也不等于零;
(C )主矢不等于零,主矩等于零;
(D )主矢等于零,主矩也等于零。
2.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
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B )。
(A )与压力成正比
(B )等于水平拉力
(C )小于滑动摩擦力
(D )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减小 3.点的速度合成定理r e a v v v +=的适用条件是( B )。
(A )牵连运动只能是平动;
(B )牵连运动为平动和转动都适用;
(C )牵连运动只能是转动;
(D )牵连运动只能是直线平动。
4.设质点的动量为p ,受到的冲量为I ,则( B )。
(A )动量和冲量都是瞬时量 (B )动量和冲量的方向一定相同
(C )动量是瞬时量 (D )冲量是瞬时量
5. 动量相等的甲、乙两车,刹车后沿两条水平路面滑行.若两车质量之比
m 1:m 2=1:2,路面对两车的阻力相同,则两车滑行时间之比为( A )。
(A )1:1 (B )1:2
(C )2:1 (D )1:4
6.一个物体是否被看作刚体,取决于( B )。
(A )变形是否微小
(B )变形不起决定因素
(C )物体是否坚硬
(D )是否研究物体的变形
7.一空间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平行于某一固定平面,且该力系平衡,则该力
系的独立的平衡方程数为 ( A )。
(A )5个 (B )3个
(C )4个 (D )6个
8.已知雨点相对地面铅直下落的速度为A v ,火车沿水平直轨运动的速度为B v ,
则雨点相对于火车的速度r v 的大小为( C )。
(A )B A v v v +=r ;
(B )B A v v v -=r ;
(C )22r B
A v v v +=; (D )22r
B A v v v -=。
9. 动量相等的甲、乙两车,刹车后沿两条水平路面滑行.若两车质量之比
m 1:m 2=1:2,
路面对两车的阻力相同,则两车滑行时间之比为( A )。
(A )1:1 (B )1:2
(C )2:1 (D )1:4
10.在点的合成运动中,牵连运动是指 ( C )。
(A )动系相对于定系的运动 (B )动点相对于定系的运动
(C )定系相对于动系的运动 (D )牵连点相对于动系的运动
二、判断题
1.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及力在平面上的投影均为代数量均为矢量。
( 错 )
2. 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时,物体的变形对所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
此时物体可视为刚体。
( 错)
3. 若转动刚体受到的所有外力对转轴之矩恒等于零,则刚体对转轴的动量矩一
定保持不变。
( 错 )
4. 如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则其动量大小不变,大小方向都不变。
( 错 )
5. 质点加速度的方向一定是合外力的方向。
( 错 )
6.当力与轴垂直时,力对该轴之矩为零。
( 错 )
7. 某平面力系,其简化结果与简化中心无关,则该力系的简化结果为一合力偶或平衡。
(错 )
8.空间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可求的未知力最多为六个。
( 错 )
9. 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 错 )
10. 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与该物体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 错 )
11. 定轴转动刚体的任一半径上各点的速度矢量相互平行,加速度矢量则不一定相互平行。
( 错 )
三、计算题
1. 平面系统受力偶矩为M=10kN.m的力偶作用。
当力偶M作用于AC杆时,求A支座约束力。
解:
对图(a) 取整体:
BC是二力杆,平衡方程∑Fx=0 NAx-NB.cos30度=0 (1)
∑Fy=0 NAy+NB.sin30度=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