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 格式:pptx
- 大小:4.32 MB
- 文档页数:28
文件制修订记录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离心分离法)1.0准备工作1.1按《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在拌和厂从运料卡车采取沥青混合料试样,放在金属盘中适当拌和,待温度稍下降后至100℃以下时,用大烧杯取混合料试样质量1000g-1500g左右(粗粒式混合料用高限,中粒式混合料用中限,细粒式混合料用低限),准确至0.1g。
1.2如果试样是路上用钻机或切割法取得的,应用电风扇吹风使其完全干燥,置放微波炉或烘箱中适当加热后成松散状态取样,但不得用锤击以防集料破碎。
2.0试验步骤2.1 向装有试样的烧杯中注入三氯乙烯溶剂,将其浸没,浸泡30min,用玻璃棒适当搅动混合料,使沥青充分溶解。
(也可以直接在离心分离器中浸没)2.2将混合料及溶液倒入离心分离器,用少量溶剂将烧杯及玻璃棒上的粘附物全部洗入分离器中。
2.3称取洁净的圆环形滤纸质量,准确至0.01g。
注意滤纸不宜多次反复使用,有破损者不能使用,有石粉粘附时应用毛刷清楚干净。
2.4将滤纸垫在分离器边缘上,加盖紧固,在分离器出口处放上回收瓶,上口应注意密封,防止流出液成雾状散失。
2.5开动离心机,转速逐渐增至3000r/min,沥青溶液通过排出口注入回收瓶中,待流出停止后停机。
2.6从上盖的孔中加入新溶剂,数量大体相同,稍停3min-5min后,重复上述操作,如此数次直至流出的抽提液成清澈的淡黄色为止。
2.7卸下上盖,取下圆环形滤纸,在通风橱或室内空气中蒸发干燥,然后放入105±5℃的烘箱中干燥,称取质量,其增重部分(m2)为矿粉的一部分。
2.8将容器中的集料仔细取出,在通风橱或室内空气中蒸发后放入105±5℃烘箱中烘干(一般需4h),然后大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集料质量(m1)。
2.9用燃烧法测定抽提液中矿粉质量步骤如下:1)将回收瓶中的抽提液倒入量筒中,准确定量至mL(Va)。
2)充分搅匀抽提液,取出10mL(Vb)放入坩埚中,在热浴上适当加热使溶液试样变成暗黑色后,置高温炉(500℃-600℃)中烧成残渣,取出坩埚冷却。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一、试验目的
1、沥青、沥青混合料物理性能检测。
2、算出沥青混合料在热拌时的失重情况。
二、试验设备
1、汤式沥青将锅;
2、钢棒;
3、恒温恒湿箱;
4、斗型搅拌机;
5、动态力学收缩计;
6、沥青混合料热变实验机;
7、动态粘结试验机;
8、沥青韧性指数试验机等。
三、试验步骤
1、沥青组分汤式凝固点测定:将沥青放入汤式将锅内,使用钢棒搅拌,在25℃的恒温恒湿箱中蒸发至沥青凝固,记录组分的凝固点。
2、沥青混合料热变实验:在斗型搅拌机中,将沥青及矿粉加入,设定
加温升温的时间,在动态力学收缩计及沥青混合料热变实验机中检验
物料失重情况,求出沥青混合料在热拌时的失重量。
3、动态粘结试验:将沥青混合料放入动态粘结试验机内,检测符合标
准的粘结。
4、沥青韧性指数试验:使用沥青韧性指数试验机,测试沥青混合料具
有良好的韧性。
四、安全防护
1、穿戴安全帽和安全鞋。
2、由专业人员操作仪器设备。
3、使用时应排除火源、注意安全。
4、保持现场的清洁和整齐。
5、不得加热大于熔化点以上的沥青及混合料。
jtg 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是中国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的标准规程,由中国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制定。
该规程主要包括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的基本原理、试验方法以及试验结果的评定标准。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对沥青的试验项目包括相对密度、软化点、针入度、溶解度、干燥失重、垂直流度、粘度、动态粘度、迁移率等;对沥青混合料的试验项目包括骨料筛分、骨料含量、沥青含量、骨料间隙率、压实度、流动度等。
该规程主要适用于公路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试验与评定,旨在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为公路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依据。
目录(弯曲梁流变仪法)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用弯曲梁流变仪测定沥青的弯曲蠕变劲度和m值。
测量的弯曲蠕变劲度范围为20~1OOOMPa。
1.2本方法适用干原样沥青、压力老化后的沥青和薄膜烘箱(或旋转薄膜烘箱)后的老化沥青。
1.3根据本方法进行试验时,若试件的形变大于4mm或小于0.08mm时,试验结果无效。
二、仪具与材料2.1弯曲梁流变仪试验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2.2.2加载系统:能向试件施加35mN ±5mN 的接触荷载,试验过程中将试验荷载2.2试验系统基本技术要求和参数2.2.1加载框:由一套试件支架、加载轴、荷载传感器、荷载调零装置、加载装置及位移测量传感器等组成。
示意图如图T0627-1所示。
保持在980mN ±50mN 以内。
技术要求如下:1)加载系统要求:试验荷载的升压时间应不少于5s 。
开始试验时系统在0.5~5s内将接触荷载从35mN ±5mN 增加到初始试验荷载980mN ±50mN ,此时试验荷载应稳定在平均试验荷载±50mN 之内,之后稳定在平均试验荷载±10mN 。
2)加载轴:带有半径为6.3mm ±1.3mm 球形接触点。
3)荷载传感器:用来测量初始接触荷载和试验荷载。
最小量程应不小于2.00N ,分辨率不小于2.5mN 。
4)线性差动式位移传感器(LVDT ):量程不小于6mm ,分辨率不小于2.5μm 。
5)试件支架:接触半径为3.0mm 士0.3mm 由不锈钢或其他防腐蚀金属制成的支架。
2.2.3温度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36℃,精确至士O.1℃。
2.2.4恒温浴:在-36~0℃范围能将浴内各点温度保持在试验温度±0.1℃。
2.1带有试件支架的加载框。
2.1将试件保持在试验温度下并提供浮力以抵消试件重力的恒温2.1计算机控制和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元件。
2.1试样梁模具。
2.1检量和校正系统的梁。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规程
一、前言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规程是指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进行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工程性能等方面的检测试验。
本规程旨在规范试验检测方法,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质量提供依据。
二、试验设备
1. 沥青软化点仪
2. 粘度计
3. 密度计
4. 萘醇重量法测定胶结料含量仪器
5. 筛分机
6. 烘箱
7. 摩擦轮式损耗试验机
8. 压实机
三、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1. 软化点测试:将样品放入软化点仪中,在温度升高时记录温度和针入深度,软化点为针入深度为5mm时的温度。
2. 黏度测试:将样品放入粘度计中,在一定温度下测定其粘度。
3. 密度测试:将样品放入密度计中,在一定温度下测定其密度。
四、化学成分试验方法
1. 萘醇重量法测定胶结料含量:将样品加入萘醇中,使之完全溶解,然后用水洗涤、过滤、干燥,最后称重,计算胶结料含量。
2. 硫含量测试:将样品加入硫酸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然后用水洗涤、过滤、干燥,最后称重计算硫含量。
五、工程性能试验方法
1. 筛分试验:将样品放入筛分机中进行筛分。
2. 摩擦轮式损耗试验:将样品放入摩擦轮式损耗试验机中进行试验。
3. 压实度测试:将样品放入压实机中进行压实度测试。
六、结论
根据以上试验方法所得数据和结果,可以得出对于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工程性能等方面的评价和结论。
同时,在试验检测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维护,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一、总则
1、本规程规定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样品采集、检验方法、评定要求和报告规定,适用于道路工程中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试验。
2、本规程适用于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各种施工的试验,包括沥青及其配料的分析、配合比的检查等。
二、试样采集与检验
(1)沥青混合料样品,应在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后采集,包括在施工车间内,在施工现场离散地面及在施工悬挂中采取3个拼块试样。
(2)沥青样品应在施工现场采集,包括在施工过程中静止的沥青及施工后分布于施工混合料表面的沥青。
2、检验:
(1)沥青及混合料样品的检验应包括外观形态、水稠度测定、体积密度、粘度、波速、抗冻性、抗裂破能力、塑性指数以及熔点等。
(2)在火焰点温、点火温度及烟度指数等,应检验沥青样品的润度、熔融温度、熔融指数。
三、评定要求
1、沥青:沥青样品应符合GB/T5080-2002《公路工程沥青规范》要求。
四、报告
1、检验报告应包括检验参数概况、检验结果概况、详细检验结果与建议等。
2、检验报告要完整标明检验标准、检验日期以及批次、存放方式、施工情况及其它相关数据,并加盖检验机构的检验章。
水利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完整1. 前言本文档旨在规范水利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的方法和步骤,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试验方法2.1 沥青试验方法2.1.1 软化点试验按照GB/T4507-2016《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软化点测定法(球-环法)》进行试验。
2.1.2 针入度试验按照GB/T 4509-2016《沥青针入度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2.2 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2.2.1 骨料含量试验按照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检验规程》进行试验。
2.2.2 中粗料含量试验按照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检验规程》进行试验。
2.2.3 沥青含量试验按照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检验规程》进行试验。
2.2.4 空隙率试验按照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检验规程》进行试验。
3. 试验步骤3.1 沥青试验步骤3.1.1 软化点试验步骤1. 烤箱温度设定:维持110℃±5℃。
2. 球与环清洗干净,用纯棉布擦干。
3. 称取准确的样品,放于试验器球形模具中,摆正调整直立度,且要求球的中心与环的中心重合。
4. 以约5mm/s的速度下降球,使球与样品接触。
5. 从开端强制的自由下降位置,提高温度,速率不得超过每分钟2℃,至最终测定温度,保持15min后测量球与环的距离,即标准软化点。
3.1.2 针入度试验步骤1. 清洗干净针头。
2. 在恒温水浴锅上,将针头放置于试验针上。
3. 取样品于100℃温箱中,出炉立即进行试验。
4. 针头先与样品接触并撤回,再以1mm/s的速度插入样品中,插入深度除需测定的数值外,应保持试验针垂直插入,直到观察到2个圆形表面接触,此时停止插入,并记录插入深度。
3.2 沥青混合料试验步骤3.2.1 骨料含量试验步骤1. 取称量准确的样品,经0.075mm筛后,分别装入标准银制筛中。
文件制修订记录1.0准备工作1.1确定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拌和压实温度。
1.1.1按测定沥青的粘度,绘制粘温曲线。
1.1.2当缺乏沥青粘度测定条件时,试件的拌和与压实温度可按下表选用,并根据沥青品种标号作适当调整。
针入度小,稠度大的沥青取高限,针入度大、稠度小的沥青取底限,一般取中值。
沥青混合料拌和及压实温度参考表对大部分聚合物改性沥青,需要在基质沥青的基础上提高15℃-30℃左右,掺加纤维时,尚需再提高10℃左右。
1.2常温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压实在常温下进行。
1.2在试验室人工配制沥青混合料时,材料准备按下列步骤进行。
1.2.1将各种规格才的矿料置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一般不少于4h-6h)。
根据需要,粗集料可先用水冲洗干净后烘干。
也可以将粗细集料过筛后用水冲洗再烘干备用。
1.2.2按规定试验方法分别测定不同粒径规格粗细集料及填料(矿粉)的各种密度,沥青的密度。
1.2.3将烘干分级的粗细集料,按每个试件设计级配要求称其质量,在一金属盘中混合均匀,矿粉单独加热,置烘箱中预热至沥青拌和温度以上约15℃(采用石油沥青时通常为163℃,采用改性沥青时通常需180℃)备用。
一般按一组试件(每组4-6个)备料,但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宜对每个试件分别备料。
但采用替代法时,对粗集料中粒径大于26.5mm的部分,以13.2mm-26.5mm粗集料等量代替。
常温沥青混合料不应加热。
1.2.4采集的沥青试样,用恒温烘箱加热至规定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备用,但不得超过175℃。
1.2.5用沾有少许黄油的棉纱擦净试模、套筒及击实座等置100℃左右烘箱中加热1h备用。
常温沥青混合料用试模不加热。
2.0试验步骤2.1将沥青混合料拌和机预热至拌和温度以上10℃左右备用(对试验室试验研究、配合比设计及采用机械拌和施工的工程,严禁用人工炒拌法热拌沥青混合料。
)2.1.1将每个试件预热的粗细集料置于拌和机中,用小铲适当混合,然后再加入需要数量的已加热至拌和温度的沥青,开动拌和机一边搅拌一边将拌和叶片插入混合料中拌和1min-1.5min,然后暂停拌和,加入单独加热的矿粉,继续拌和至均匀为止,并使沥青混合料保持在要求的拌和温度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