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固体物理中科大5关联
- 格式:ppt
- 大小:7.02 MB
- 文档页数:7
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与重要里程碑在科学的大舞台上,固体物理学以其引人入胜的研究领域和重要的应用价值一直备受瞩目。
固体物理学是研究固态物质性质和行为的科学学科,涵盖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各个层面。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固体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里程碑的成就。
本文将对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里程碑进行详细探讨。
一、早期发展固体物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阿基米德在古希腊的物理学研究中开创了固体力学的奠基性工作。
然而,直到19世纪初,固体物理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
克鲁伯、泊松和拉格朗日等科学家和数学家在固体力学和弹性力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量子力学的出现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出现对固体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00年,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的概念,为解释黑体辐射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随后,爱因斯坦和玻尔等科学家对固体材料的光谱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光电效应、玻尔频率规则等重要理论,为量子力学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三、半导体物理学的突破在20世纪中叶,固体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1947年,晶体管的发明标志着半导体物理学的新时代。
晶体管的出现不仅使得电子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也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石。
此后,发展出了集成电路、微电子器件等一系列强大的电子元件。
四、超导现象的发现1960年代,固体物理学又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即超导现象的发现。
超导材料在低温下能够完全消除电阻,电流可以无损耗地通过材料传输。
这一现象的发现不仅在能源传输和储存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也为理解物质的宏观量子性质奠定了基础。
五、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在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80年,范克尔和克拉兹尼奇通过相关实验观测到了量子霍尔效应。
这一效应在低温和强磁场条件下,电阻出现了明显的量子级别跳跃,揭示了电荷在二维系统中行为的全新规律。
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为拓展新型电子器件和研究凝聚态物理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评价中科大六系摘要:1.中科大简介2.六系简介3.六系的优势4.六系的不足5.总结正文:【中科大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中科大或USTC),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成立于1958 年,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九所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中科大以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为主要任务,被誉为“中国科学技术人才的摇篮”。
【六系简介】中科大的六系指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六个学院,分别是: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这六个学院涵盖了自然科学的主要领域,是中科大教学和科研的基本单位。
【六系的优势】1.师资力量雄厚:六系的教师队伍中不乏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学者,他们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对学生的培养和指导起到了关键作用。
2.学科设置齐全:六系涵盖了自然科学的主要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科选择,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科研实力强大:中科大的六系在各个领域都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多个实验室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声誉。
4.优良的学术氛围:中科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六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交流机会,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提升自身能力。
【六系的不足】1.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中科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对于吸引优秀生源和招聘优秀教师可能存在一定影响。
2.学科间的资源分配不均:虽然六系的学科设置齐全,但在各个学科间的资源分配上可能存在不均现象,部分学科可能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
【总结】总的来说,中科大的六系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
高等固体物理学固体物理作为凝聚态物理学中最大的分支,以固体特别是原子排列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晶体为对象,基本任务是从微观上解释固体物质的宏观物理性质、构成物质的各种粒子的运动形态及其相互关系,是物理学中内容极丰富、应用极广泛的分支学科。
最近几十年来,由于新的实验条件和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和进步,新材料不断涌现,因此不断开拓出固体物理新的研究领域。
同时,固体物理学的成就和实验手段对电子技术、计算技术以至整个信息产业、化学物理、催化学科、生命科学、地学等的影响日益增长,正在形成许多新的交叉学科。
对于经济和社会乃至人类日常生活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本书对固体物理前沿的许多重要课题给出了简明的介绍,以清晰的教学方式提供了该领域已经得到很好确立的基础的背景材料。
把导论性的介绍与不断更新的高等论题成功地整合在一起,相关领域的研究生与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将会从中受益并引起广泛的兴趣。
而对于希望对当代固体物理巨大的挑战得到一些概览的其他领域的学者也很有价值。
全书内容共分16章:1.导言;2.无相互作用电子气;3.BornOppenheimer近似;4.二次量子化;5.HatreeFock近似;6.相互作用电子气;7.金属中的局域磁矩;8.局域磁矩的淬火:近藤问题;9.屏蔽与等离子体激元;10.玻色化;11.电子-晶格相互作用;12.金属中的超导电性;13.无序:定域与例外;14.量子相变;15.量子Hall效应及其它拓扑态;16.强耦合电子:莫特性(Mottness)。
本书把传统主题与现代进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写作风格是其它书籍很少见到的。
它的内容清新、广泛,行文清晰,且容易理解,是高等固体物理学的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固体物理教学⼤纲课程名称固体物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固体物理》教学⼤纲⼀、课程名称:固体物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三、课程教学⽬的:(⼀)课程⽬标:通过固体物理学课程的学习,使学⽣树⽴起晶体内原⼦、电⼦等微观粒⼦运动的物理图像及其有关模型,掌握晶体内微观粒⼦的运动规律及其与晶体宏观性能的物理联系,深刻理解晶体宏观性能的微观物理本质,为进⼀步学习和研究固体物理学各种专门问题及相关领域的内容建⽴初步的理论基础。
(⼆)教学⽬标:第⼀章晶体结构【教学⽬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了解晶格结构的实例、⾮晶态和准晶态的特征;理解和掌握晶体结构的周期性特征及其描述⽅法;理解和掌握晶体结构的对称性特征及其描述⽅法;理解和掌握倒格⼦的定义及其与正格⼦的关系;熟悉有关晶体结构的基本分析与计算。
借助于多媒体展⽰,使学⽣建⽴起晶体结构特征的直观图像。
第⼆章晶体的结合【教学⽬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了解晶体结合⼒的⼀般性质;掌握晶体的结合类型与特征;理解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掌握离⼦晶体的结合能、体积弹性模量的计算;掌握范德⽡⽿斯晶体的结合能、体积弹性模量的计算。
在教学中,能够使学⽣认识到吸引与排斥的⽭盾的差别和对⽴统⼀是认识与理解固体的结合规律与性质的关键,培养学⽣的辩证思维能⼒。
第三章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教学⽬标】通过本章的教学,能够使学⽣理解简谐近似、格波概念、声⼦概念;理解玻恩-卡曼边界条件;了解三维格波的⼀般规律、晶格振动的⾮简谐效应;了解确定晶格振动谱的实验⽅法;掌握⼀维单原⼦、双原⼦晶格振动的格波解与⾊散关系;掌握晶格振动模式密度的计算⽅法;理解晶格热容量的量⼦理论、掌握爱因斯坦模型与德拜模型;理解格林爱森近似、掌握晶格状态⽅程。
结合例题分析和习题训练,提⾼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第四章能带理论【教学⽬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能够了解晶体能带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思路;理解布洛赫定理及其推论的证明,掌握晶体能带的基本特征;熟悉克龙尼克—潘纳模型的求解与结论;熟悉布⾥渊区、费⽶⾯等基本概念;了解平⾯波⽅法、赝势⽅法;掌握近⾃由电⼦近似⽅法及其结论;掌握紧束缚近似⽅法的运⽤;掌握能态密度的计算⽅法。
中科大固体物理
中科大固体物理专业是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培养项目之一,该研究所成立于1982年3月,由国际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庭燧先生创建。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基础研究的基地型研究所。
固体物理研究所是中科院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特种金属材料工程实验室、安徽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物质科学计算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凝聚态物理专业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培养基地,拥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研究方向包括:纳米材料技术,新型功能材料,计算材料物理,内耗与固体缺陷,极端环境材料物理,核能工程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等。
1。
中科大物理系培养方案中科大物理系的培养方案那可是相当酷的。
一、基础课程阶段。
1. 数学基础。
首先呢,数学得学好。
像高等数学,这可是基石。
那里面的微积分啊,就像物理世界的魔法棒。
你想搞懂物理里的变化率之类的,没有微积分根本玩不转。
线性代数也不能少,矩阵啥的在处理物理中的多变量问题,比如量子力学里的态矢量表示,可太重要了。
还有数学物理方法,这门课就像是数学和物理的桥梁。
复变函数、偏微分方程的知识,在解物理中的各种场方程,像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时候,那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2. 物理基础。
普通物理肯定得学扎实啦。
力学部分,从牛顿定律到拉格朗日力学、哈密顿力学,就像一步步升级打怪。
你以为牛顿定律就够了?到了研究复杂系统的时候,拉格朗日和哈密顿的方法那是又简洁又强大。
热学也很有趣。
分子热运动、热力学定律,从微观的分子行为到宏观的热量传递、做功,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比如说为什么冰箱能制冷,这里面就全是热学的原理。
电磁学就更不用说了,电和磁的相互作用,从库仑定律到安培定律,再到麦克斯韦统一电磁场的伟大理论。
那电场、磁场就像看不见的魔法场,支配着电子的运动、电磁波的传播啥的。
光学也在这个阶段学。
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这些现象不仅好看,背后的原理在很多高科技领域都有用,像光通信、激光加工啥的。
3. 实验技能。
普通物理实验是锻炼动手能力的好机会。
你得学会摆弄那些实验仪器,比如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示波器看电信号的波形。
在实验里,你可能会遇到各种小状况,就像探险一样。
有时候仪器不听话,你就得像个小侦探一样去找出问题所在,是线路接错了,还是仪器本身有毛病?这个过程中,你就慢慢掌握了实验的技巧和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二、专业课程阶段。
1. 核心物理理论。
量子力学那可是物理系的重头戏。
这里面的微观世界规则跟我们日常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粒子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还有什么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
就像进入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奇幻的微观世界,你得跟着薛定谔方程去探索粒子的状态变化,去理解那些奇奇怪怪的量子现象背后的数学逻辑。
固体物理学·习题指导配合《固体物理学(朱建国等编著)》使用2019年11月20日第1章晶体结构 (1)第2章晶体的结合 (12)第3章晶格振动和晶体的热学性质 (20)第4章晶体缺陷 (33)第5章金属电子论 (37)第1章 晶体结构1.1 有许多金属即可形成体心立方结构,也可以形成面心立方结构。
从一种结构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时体积变化很小.设体积的变化可以忽略,并以R f 和R b 代表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结构中最近邻原子间的距离,试问R f /R b 等于 多少?答:由题意已知,面心、体心立方结构同一棱边相邻原子的距离相等,都设为a : 对于面心立方,处于 面心的原子与顶角原子的距离为:R f =22a 对于体心立方,处于体心的原子与顶角原子的距离为:Rb =32a 那么,Rf Rb =23aa=631.2 晶面指数为(123)的晶面ABC 是离原点O 最近的晶面,OA 、OB 和OC 分别与基失a 1,a 2和a 3重合,除O 点外,OA ,OB 和OC 上是否有格点?若ABC 面的指数为(234),情况又如何?答:晶面族(123)截a 1,a 2,a 3分别为1,2,3等份,ABC 面是离原点O 最近的晶面,OA 的长度等于a 1的长度,OB 的长度等于a 2长度的1/2,OC 的长度等于a 3长度的1/3,所以只有A 点是格点。
若ABC 面的指数为(234)的晶面族,则A 、B 和C 都不是格点。
1.3 二维布拉维点阵只有5种,试列举并画图表示之。
答:二维布拉维点阵只有五种类型,两晶轴b a 、,夹角ϕ,如下表所示。
序号 晶系 基矢长度与夹角关系 布拉维晶胞类型 所属点群 1 斜方 任意2,πϕ≠b a 、简单斜方(图中1所示) 1,2 2 正方 2,πϕ==b a简单正方(图中2所示) 4,4mm 3 六角 32,πϕ==b a简单六角(图中3所示) 3,3m ,6,6mm 4长方2,πϕ=≠b a简单长方(图中4所示) 有心长方(图中5所示)1mm ,2mm1 简单斜方2 简单正方3 简单六角4 简单长方5 有心长方二维布拉维点阵1.4 在六方晶系中,晶面常用4个指数(hkil )来表示,如图所示,前3个指数表示晶面族中最靠近原点的晶面在互成120°的共平面轴a 1,a 2,a 3上的截距a 1/h ,a 2/k ,a 3/i ,第四个指数表示该晶面的六重轴c 上的截距c/l.证明:i=-(h+k ) 并将下列用(hkl )表示的晶面改用(hkil )表示:(001)(133)(110)(323)(100)(010)(213)答:证明设晶面族(hkil )的晶面间距为d ,晶面法线方向的单位矢量为n °。
固体物理导论基泰尔
固体物理(基泰尔)导论是一门研究固体物质的基本性质和行为
的学科。
它涵盖了固体物质的结构、晶体学、物理性质以及与固体中
的电子和声子相关的现象。
该学科的目标是深入理解固体物理学的原则,并应用它们来解释和预测固体材料的行为。
固体物理导论基于基本定律和量子力学原理,探讨了原子和分子
如何在固体中组合成结晶结构,以及固体结构如何与其物理性质相互
关联。
在这门学科中,我们学习了晶体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点
阵结构、晶胞和布拉伐格点。
我们还研究了晶体中的缺陷和扩散问题,以及固体中的晶格振动和声子特性。
固体物理导论还包括对固体中的电子行为的研究。
我们研究了固
体中的能带结构、导电性和磁性等现象,并探讨了电子在固体中的输
运性质。
我们还研究了金属、绝缘体和半导体等不同类型的固体以及
它们的性质。
固体物理导论基泰尔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材料科学和工程。
通
过深入了解固体物理的原理,我们可以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性质的新
材料,并优化现有材料的性能。
例如,在电子器件和能源存储领域,
我们可以利用对固体中电子行为的理解来设计更高性能的材料。
总之,固体物理导论基泰尔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了固体物
质的基本性质和行为,并为我们理解和应用材料科学提供了基础。
通
过学习固体物理导论,我们能够探索和理解固体世界中的奇妙现象,
并为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做出贡献。
中科大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考研科目首先,数学是考研科目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门科目。
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数学被广泛应用于建立模型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数学科目中,主要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内容。
这些数学知识将为学生提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学习其他课程的重要工具。
其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在新能源领域,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模拟计算、数据处理和控制等方面。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目中,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及网络等内容。
这些课程将为学生提供掌握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对于在未来工作中的模拟计算、数据处理和系统控制等方面至关重要。
固体物理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一门重要的课程。
在固体物理科目中,主要包括晶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固体物理基础等内容。
这些课程将为学生提供对材料的理论基础,理解材料的物理性质和行为,从而为材料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支持。
能源化学作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核心学科,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生必修的一门科目。
在能源化学科目中,主要包括化学工程原理、能源化学基础等内容。
这些课程将为学生提供分析和解决能源化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能源化学领域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基础是整个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
在基础课程中,主要包括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热工基础、流体力学基础、热力学基础等内容。
这些课程将为学生提供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总之,中科大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考研科目包括了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固体物理、能源化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基础等。
这些科目的学习将为学生提供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所需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Polymer Physics1.软物质:处于理想液体和理想固体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带物质。
其间的弱连接性和密度低导致了它的“软”,并且外力作用主要不是能量效应而是熵的效应。
2.内聚能:1mol物质出去全部分子间作用力而使其内能增加的量。
3.内聚能密度:单位体积内某物质内聚能的大小,表征分子间作用力大小的物理量。
4.近程结构:是构成高聚物分子链最基本的结构,包括高聚合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单元的键接方式、结构单元的键接顺序、端基、支化与交联以及空间构型等。
5.远程结构:是指单个高分子链的大小和在空间存在的各种形状(形态、构象)例如:伸直链、无规线团、折叠链等,又称二级结构。
6.构型:由化学键所固定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几何排列,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须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7.等规度:是指高聚物中所含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在整个高聚物中所占的比例,也叫立构规整度。
8.全同指数:全同指数(IIP)是全同立构聚合物占聚合物总量的百分数。
9.自由内旋转:如果内旋转时完全不发生能量的变化,即分子中原子在空间中各种排布方式能量相同,这样的内旋转称之为自由内旋转。
10.受阻内旋转:实际的高分子链的内旋转不是自由的,因为C原子上所带的取代基在旋转过程中距离发生改变导致旋转时能量发生变化,内旋转受阻。
11.构象:是指分子中原子或是原子团由于单键内旋转而形成的在空间的排布称为构象,构象是不稳定的。
12.内旋转位垒:分子在内旋转时从最稳定的构象到最不稳定构象所需克服的能量。
13.内旋转异构体:对应位能曲线上不同深度位谷的相对稳定的构象即位能曲线上极小值点处的构象。
14.柔性:是指高分子链能够通过改变构象而无规卷曲的特性,柔性是长链高分子最主要的结构特征,是高聚物特有的结构层次。
15.刚性:与柔性相对的概念,之高分子链难以或不能改变其构象的性质。
16.持续长度:无限长的旋转链在第一个键方向上的投影平均值,是高分子链的刚性尺度。
中科大物理学考研科目
中科大物理学考研科目包括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原子物理与分子物理、固体物理与材料物理、高能物理、宇宙学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其中,经典力学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动力学和静力学等问题;电磁学主要研究电磁波、静电场和磁场等问题;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主要研究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过程以及统计力学等问题;量子力学主要研究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和应用等问题;原子物理与分子物理主要研究原子和分子的结构、性质和相互作用等问题;固体物理与材料物理主要研究固体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问题;高能物理主要研究宇宙射线、粒子物理和大型加速器等问题;宇宙学主要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等问题。
在考研中,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 1 -。
中科大、中科院试卷清单总汇许多试卷属中科院系统通用试卷,适用于中科院很多单位高等数学(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6——2007高等数学(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5(第1种),2005(第2种),2007高等数学(A)(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3——2008有答案)高等数学(B)(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3——2005(1993——2004有答案)高等数学(甲)(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1高等数学(丙)(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 高等数学(乙)(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2000——2002有答案)普通物理(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6——2007普通物理(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普通物理(A)(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3——2008有答案)普通物理(甲)(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7——1998,2000普通物理(B)(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4——2008有答案)普通物理(乙型)(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7——2002(1998,2000——2002有答案)量子力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6——2007量子力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3——2008有答案)量子力学(实验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0——1998(1997有答案)量子力学(实验型)(中国科学院命题试卷)1998——1999量子力学(实验型)(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有答案)量子力学(理论型)(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0——2002 固体物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固体物理(B)(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6——2007(2006——2007有答案)固体物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7——1999(1997有答案)固体物理(中国科学院命题试卷)1998,1999固体物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8(2000——2008答案)电动力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电动力学(中国科学院命题试卷)1998电动力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9电动力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2008有答案)电动力学(B)(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5分析化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分析化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7,1997答案,1998,1998答案,1999,1999答案,2000A卷(第1种),2000A卷(第1种)答案,2000A卷(第2种),2000B卷,2000B卷答案,2001B卷(第1种),2001B卷(第1种)答案,2001B卷(第2种),2001B卷(第2种)答案,2002A卷,2002A卷答案,2002B卷(第1种),2002B卷(第2种),2002B卷(第2种)答案,2003A卷,2003A卷答案,2003B卷,2004,2004答案,2005B卷,2005B 卷答案,2006,2006答案,2007,2007答案,2008,2008答案物理化学(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6——2008物理化学(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物理化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87,1995——2008(1995——2008有答案)物理化学(B)(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3——2008有答案)物理化学(C)(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4物理化学(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命题试卷)2001——2004有机化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6——2008有机化学(中国科学院命题试卷)1986——1990,1992——1998(1986,1988,1995——1998有答案)有机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3,1998(1998有答案)有机化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9——2008(1999——2004,2006——2008有答案)无机化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6——2007无机化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9——2008(2001,2003——2008有答案)高分子化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89,1991,1993——1998,2003——20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9——2002,2004(2001——2002有答案)高分子物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4高分子物理部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占总分值50%)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6——1997,2001——2002普通化学(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普通化学(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普通化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1,2004——2008(2004,2006——2008有答案)综合化学(中国科学院命题试卷)1996综合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9——2004有答案)基础化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8(2008有答案)化工原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5,2007化学工程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4(2004有答案)半导体物理(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半导体物理(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半导体物理(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7——2002,2004(1997——2002有答案)半导体物理(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命题试卷)2004半导体材料(半导体研究所命题试卷)1996,1998,2000——2001(1996,2000有答案)半导体材料物理(半导体研究所命题试卷)2002——2003半导体集成电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1——2002,2004(2002有答案)半导体模拟集成电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半导体研究所联合命题试卷)1995——1996,1998(1996,1998,1999有答案)模拟集成电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半导体研究所联合命题试卷)1997(1997有答案)材料力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2008材料力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1,2003——2008(2001,2003——2007有答案)材料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试卷)2004(2004有答案)大气科学导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5——2008(2005——2008有答案)地球化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地球化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2004——2005地球物理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第四纪地质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电磁场理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电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电子技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电子线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电子线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6——2008(1996——2001,2003——2008有答案)(注:2002年的试卷共12页,缺P2—P5)电子线路(电子所命题试卷)2002——2005(2002——2004有答案)电子线路(半导体研究所命题试卷)2002——2004信号与系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6——2007信号与系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0——1999(1996——1999有答案)(另:有《信号与系统》期末考试试题11份,每份3元。
应用物理学专业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广博的物理学基本知识、系统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掌握必要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英语,受到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
培养基础扎实、后劲足、适应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较强的高级人才。
毕业后适宜继续攻读物理学及相关的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也可到科研、高等学校、产业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和高新技术研发工作。
二、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基本要求学制: 四年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课程设置的分类及学分比例如下表:类 别 学 分 比 例(%)通 修 课 70 41.92-42.68学科群基础课 63-66 38.41-39.52专 业 课 ≥15 8.98-9.15任意选修课 8 4.79-4.88毕 业 论 文 8 4.79-4.88合 计 164-1671、通修课:(70学分)参照学校关于通修课的课程要求。
其中物理类理论课程以本专业要求为准,以下课程也作为本专业的通修要求:电子线路基础实验(1学分)、大学物理―现代技术实验(1.5学分)、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1.5学分);2、学科群基础课:(63-66学分)MA02*(数学类课程):(11学分)复变函数(A)(3学分)、数理方程(A)(3学分)、计算方法(B)(2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分);ES72*(电子类课程):(7学分)电子技术基础(1)(2学分)、电子技术基础(2)(2学分)、电子技术基础(3)(3学分);PH02*(物理类课程):(45-48学分)物理讲坛(2学分)、力学(甲型)(4学分)、热学(3学分)、电磁学(4学分)、理论力学(4学分)、光学(4学分)、原子物理(4学分)、电动力学(4学分)、量子力学A(6学分)和量子力学B(4学分)(二选一)、计算物理A(核科学类)(3学分)和计算物理B(非核科学类)(3学分)(二选一)、热力学与统计物理(4学分)、固体物理学A(4学分)和固体物理学B(3学分)(二选一)、物理学专业基础实验(2学分);3、专业课:(选≥15学分)凝聚态物理方向:(选≥15学分)PH03*(物理类课程):结构物性与固化(必)(4学分)、凝聚态物理实验(必)(2学分)、凝聚态物理实验方法(4学分)、低温物理导论(3学分)、固体光学与光谱学(3学分)、磁性物理(3学分)、发光学(3学分)、薄膜物理(3学分)、晶体学(3学分)、现代凝聚态理论(3学分)、纳米材料物理与化学(3学分)、固体表面分析原理(3学分)、信息功能材料(3学分);CH0*(化学类课程):普通化学实验(1学分);CS0*(计算机类课程):数据结构与数据库(3.5学分)、微机原理与接口(3.5学分);等离子体物理方向:(选≥15学分)PH03*(物理类课程):等离子体物理理论(必修)(4学分)、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必修)(2学分)、等离子体物理导论(2学分)、气体放电原理(3学分)、实验物理中的信号采集处理(4学分)、等离子体诊断导论(3学分)、等离子体实验装置概论(3学分)、等离子体应用(3学分);PI0*(机械类课程)机械制图(非机类)(3学分);CS0*(计算机类课程):数据结构与数据库(3.5学分)、微机原理与接口(3.5学分);物理电子学方向:(选≥15学分)PH03*(物理类课程):物理电子学信号采集处理实验(必修)(1.5学分)、粒子探测技术(4学分)、电子系统设计(3学分)、核电子学方法(4学分)、实验物理中的信号采集处理(4学分)、快电子学(3学分)、接口与总线(4学分)、核电子学实验(1.5学分)、计算机在核物理中的应用(3学分);CS0*(计算机类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必修)(3.5学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3.5学分);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方向:(选≥15学分)PH03*(物理类课程)半导体物理(必修)(3学分)、微电子系列实验(必修)(2学分)、半导体器件原理(3学分)、半导体模拟集成电路(4学分)、半导体数字集成电路(3学分)、集成电路CAD (3学分);CS0*(计算机类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3.5学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3.5学分);跨学科选修课程:暂不作硬性要求。
固体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物理固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和量子物理是物理学中三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固体物理研究的是固体材料的性质和行为,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是集体行为和宏观性质,而量子物理研究的是微观粒子的量子行为。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固体物理是研究固体材料的性质和行为的学科。
固体物理的研究对象包括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等各种固体材料。
固体物理研究的内容涵盖了固体的结构、热学性质、电学性质、磁学性质等方面。
例如,固体物理研究了晶体的结构,包括晶格常数、晶胞、晶面等;热学性质方面,固体物理研究了热容、热导率等;电学性质方面,固体物理研究了电导率、电阻率等;磁学性质方面,固体物理研究了磁化率、磁导率等。
固体物理的研究对于理解和应用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凝聚态物理是研究物质的集体行为和宏观性质的学科。
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对象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各种凝聚态物质。
凝聚态物理主要研究物质的相变、超导、超流、凝聚态物理学、低温物理学等方面。
例如,凝聚态物理研究了物质的相变现象,包括固液相变、液气相变等;超导现象是凝聚态物理的重要研究方向,研究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的性质和应用;凝聚态物理学研究物质的集体行为,例如凝聚态物质中的电子、光子等粒子的集体行为;低温物理学研究物质在低温下的性质和行为。
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对于理解和应用物质的宏观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量子物理是研究微观粒子的量子行为的学科。
量子物理的研究对象包括原子、分子、固体材料中的电子等微观粒子。
量子物理主要研究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量子统计等方面。
例如,量子物理研究了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即微观粒子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量子力学是量子物理的核心理论,研究微观粒子的波函数、量子态、测量等;量子统计研究微观粒子的统计行为,包括玻色子和费米子的统计行为。
量子物理的研究对于理解和应用微观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固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和量子物理是物理学中三个重要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