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故居——古隆中
- 格式:pps
- 大小:6.51 MB
- 文档页数:5
襄樊市古隆中导游词范文(5篇)襄樊市古隆中导游词范文(精选5篇)襄樊市古隆中导游词范文篇1隆中位于襄阳城以西15公里处,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三国故事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脍炙人口的隆中对的出典就在这里。
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幼年失去了双亲,17岁随叔父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了一统天下的谋略,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现在的古隆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文物风景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景区内群山环抱、松柏参天,景色颇为优美。
有隆中山、乐山、大旗山、小旗山,主要景点诸葛亮故居、武侯祠、古柏亭、抱膝亭、躬耕田、小虹桥、六角井、观星台等。
襄樊市古隆中导游词范文篇2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17-27岁)隐居的地方。
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陇亩长达20__年之久。
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幼年失去了双亲,后随叔父至荆州,17岁叔父亡,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了一统天下的谋略,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现在的古隆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在鄂西北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与南漳、谷城交界处,总面积209平方公里。
古隆中形成文物风景旅游区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景区内群山环抱、松柏参天,景色颇为优美。
主要景点诸葛草庐、武侯祠、古柏亭、抱膝亭、躬耕田、小虹古桥、六角井、观星台等。
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襄樊市古隆中导游词范文篇3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历史文化名城襄樊。
襄樊是我们这次三国之旅的第二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古战场。
希望我的导游能进一步加深大家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也希望我的导游能使大家玩得高兴、玩得开心。
古隆中游记作文300字1请问大家知道诸葛亮的故居在哪里吗?对,就是在湖北省襄阳市。
也就是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楼的地方。
诸葛亮可是我最崇拜的偶像,回老家过年时,特地去参观了他的故居。
来到诸葛亮隐居住的深山——古隆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石门,石门的两边刻着杜甫的名句“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计老臣心。
”只听说杜甫的偶像是李白,原来他还是“诸葛铁粉”,真是一个“追星族”,有这么多偶像啊!不过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对三国时期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石门中间还刻了五个红色大字——三代下一人。
我不懂这一句的意思,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便跑去向导游哥哥请教。
“这里面的三代指的是周朝、秦朝、汉朝这三个朝代,下一人就是指第一人,整个句子的意思就是在这三个朝代中最聪明的`一个人。
”导游哥哥做了详细地解释。
从后人的赞叹中,我发现诸葛亮确实太聪明了,因为在这三个朝代,能人特别多,像姜子牙、霍去病、韩信、商鞅等等,诸葛亮居然位居第一,也就是比他们还厉害,我的天,他们可都是神一样的智者啊!怪不得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未来,后知后汉,既懂政治,又是军事奇才。
离石门不远,有一片不大的田,这可比我小姑家的菜园大多了,我走在田间的田埂上,眼前彷佛浮现出诸葛亮当年种植的画面,细细听着导游哥哥的讲解:“这片田就是当年诸葛亮让兄弟不要荒废的田,因为他想在助刘备成大业后,回来隐居时继续耕种。
可惜他星落五丈原,没能回来。
”听了这块田的来历,这块田变得神圣起来,当然,我也为它的主人感到惋惜。
穿过了诸葛亮当年耕种的田野,我的心情越来越激动,马上就可以见到传说中的茅庐了。
我一边爬山,一边想象诸葛茅庐的样子。
古隆中游记作文300字2古隆中是诸葛亮的故乡,是襄阳市最有名的旅游景点之一,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历史也很悠久,是许多人游玩的最佳地方。
古隆中里有一个老龙洞,传说有一条神龙看上了古隆中里的一个山洞,那里景色优美,食物丰盛就在里面住了下来。
古隆中景区景点介绍
古隆中景区,是一处以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隐居生活为主线,以诸葛亮生平事迹为背景,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古隆中景区总面积为28平方公里,由武侯祠、三顾堂、草庐、隆中书院、刘备托孤遗址等景点组成。
隆中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武侯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在古隆中景区,你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隐居生活以及他“三顾频烦天下计”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你可以瞻仰诸葛亮当年居住的草庐,欣赏它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你可以瞻仰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地,体会他“大丈夫相时而动”的人生哲学;你还可以观看到三国城的大型实景演出——《三顾堂》,感受历史
沧桑和三国故事。
古隆中景区,东与“三分天下”的赤壁相毗邻,南与“天下三分”的南天门相望,西与“三分归晋”的草庐相望,北与“鼎足江东”的会稽山相连接。
—— 1 —1 —。
研学之旅作文古隆中这次研学之旅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特别是来到古隆中,简直是个宝地!一到那儿,山清水秀,空气都透着一股古香古色的味道,真让人想深呼吸几口,吸收一下这儿的灵气。
古隆中是诸葛亮的故居,听说过无数次的蜀汉丞相,这儿就是他的发源地。
想象一下,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简直让人有点小激动呢!我们一进古隆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画中。
导游叔叔开始给我们讲解,那声音又幽默又风趣,让人忍不住想笑。
他说,诸葛亮可是个聪明绝顶的人,既有谋略又有情怀,常常三顾茅庐,恨不得把刘备的心都给拎出来。
听到这里,我心里就想,这诸葛亮真是个好学的模范啊,值得我们这些学生学习呢。
我们来到了诸葛亮的卧室。
哇,房间虽然不大,但布置得很有韵味,墙上挂着一些古代的字画,仿佛能听到当年的书声琅琅。
导游又开始调侃:“这可是诸葛亮的卧室,没准晚上他还会来做梦呢!”大家都哈哈大笑,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想象着诸葛亮在这里思考着如何平定天下,真是让人感到一阵神往。
然后我们去参观了他的书房,哎哟,真是个书香满溢的地方。
导游说,诸葛亮可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典范。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心里想着自己是不是该多读点书呢?我就忍不住调侃说:“那我得多读几本小说,才能有‘神’的水平!”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这样的气氛让我感觉研学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说到古隆中,当然不能不提那里的美景。
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山顶的风景特别迷人。
远处的青山层峦叠嶂,近处的小溪潺潺流淌,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听着流水声,心情特别舒畅,真想在这儿待上一整天。
还有那些古老的亭台楼阁,坐在上面喝茶聊天,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到了午餐时间,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当地的特色美食,聊得热火朝天。
导游又开始了他的段子:“诸葛亮打仗时可不怕吃亏,他的‘木牛流马’可真是个好东西,吃草的马都比不上的。
”我心想,听他讲这些历史故事,真是又涨知识又欢乐。
【游记】游美丽的古隆中小学生游记作文400字我们全家自驾游来到美丽的古隆中。
古隆中是诸葛亮的故居,也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所以我们都非常期待。
走进古隆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石牌坊,牌坊正中横幅上写着“古
隆中”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两边门柱正面上雕刻着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中间的字碑上雕刻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跨入刻有“古隆中”的牌坊,我仿佛走进了一千七百年前那兵荒马乱、战火横飞中的世外桃源,幽雅而宁静,古朴而凄凉。
过了牌坊,顺着风景如画的林边小路走了30分钟,我们就来到了三顾堂,一进栅栏门,院内停放着一辆古代马车,左边是一个古代打稻谷的机器。
三顾堂内陈放着古代的桌子,椅子,床和碗,据说是诸葛亮曾经用过的东西。
三顾堂里停放着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的雕像,诸葛亮手里拿着一幅地图,好像“诸葛亮”正在谈论着天下局势,而“刘备”在旁边会心地听着,“张飞“和“关羽”一身武将打扮在一旁保护他们。
出了三顾堂,我们来到诸葛亮的家——诸葛草庐,不知这草庐是怎么盖的,竟冬暖夏凉,我们坐在里面竟然不想走了。
古隆中共有十二景,诸葛草庐、武侯祠、古柏亭、抱膝亭、三顾堂。
各个景
点都很美,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喜欢就来看一看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古隆中襄樊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樊市襄阳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
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
行其上空空然有声。
”隆中因此而名之。
历史上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和兴汉蓝图“隆中对策”都发生在这里。
境内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襄樊学院。
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17-27岁)隐居的地方。
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陇亩长达10年之久。
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幼年失去了双亲,后随叔父至荆州,17岁叔父亡,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了一统天下的谋略,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现在的古隆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在鄂西北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市区和襄阳、南漳、谷城三县交界处,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包括古隆中、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等五大景区。
主景区古隆中位于襄阳城西十三公里处,自然景色优美,人文景观丰富。
古隆中形成文物风景旅游区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隆山耸翠,山亘绵,旗山旋峙。
明代已经形成了“隆中十景”:草庐亭、躬耕田、三顾堂、小虹桥、六角井、半月溪、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
1949年以后,又先后修建或新建了隆中书院、诸葛草庐、吟啸山庄、铜鼓台、长廊、观星台、棋盘石、琴台、孔雀寨、猴山等众多景点,近年又新建了“千古名相诸葛亮彩塑展”、上山滑道和山顶标志性建筑——腾龙阁,汉文化景区、龙泉居等既可赏景、又能旅居的旅游风景点,进一步完善了景区旅游服务功能,丰富了文化景观,扩大了景区容量。
古隆中形成了一个融观瞻、度假修养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景区内群山环抱、松柏参天,景色颇为优美。
有隆中山、乐山、大旗山、小旗山,主要景点诸葛草庐、武侯祠、古柏亭、抱膝亭、躬耕田、小虹古桥、六角井、观星台等。
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三年级作文古隆中推荐三年级作文古隆中推荐1假日里,爸爸妈妈带我去游玩了襄阳古隆中。
那里山清水秀,高大的山就像一堵堵墙,保护着这里的人们。
平静的湖水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远远望去,青山倒映在湖面,好似那“白银盘里一青螺”。
生长在湖边的杜鹃花,格外火红、娇艳。
我们来到诸葛亮的故居,那是一座古老的房子,屋顶上盖满漆黑的`瓦片,房子外面刷满洁白的油漆。
我走进去,看到里面有厨房、卧室、大厅等等。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里边还有一个“小学堂”。
“小学堂”’的墙上挂着一件蓑衣和一顶斗笠,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场景。
学堂里整齐地摆放着桌子、长板凳,最前面有一个矮矮的台阶,这应该就是诸葛先生讲课的讲台。
我饶有兴趣地坐在板凳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古时候的学生们正摇头晃脑背古诗的情景。
回来的路上,爸爸给我讲了《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才华横溢,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帮忙,诸葛亮见刘备诚心诚意,就答应与他共图大业。
我也被故事中刘备的诚意所打动。
通过这次的旅行,我既欣赏到了美景,又增长了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三年级作文古隆中推荐2诸葛亮出山的地方真是大!古隆中是诸葛亮出山的地方,也是一个景区。
进到景区,首先会出现几辆大巴,上了车,你会看见各种各样的花,它们围成圈,蹦跳着,朝大巴招手,有几簇淘气的花儿,混进小草里,偷偷的往前跑着,但马上被大巴反超,气的藏了起来。
到了车站就看到了诸葛亮的'雕塑,带着官帽,手拿羽扇,脸上露着笑容,慈和的看着游客,在往里走就到了石牌坊。
石牌坊上刻着古隆中,显出独特的气势。
走过石牌坊,就会看到一条清澈透底的小溪,小溪里游着小鱼,它们还跳舞呢!跃过小溪,一股清风吹来,让人神清气爽,眼前一花,隆中书院就出现了,里面讲了诸葛亮的生平和诸葛亮在出山前干过的事情。
离开隆中书院就来到了诸葛亮的草庐,没想到草庐就是块牌子。
原来,明朝一位王爷看草庐不顺眼就把草庐推了,没到两年身亡,后来还被别人盗墓了,我真的很无语!还有好多美景,真的是说不尽,希望你也来游赏。
介绍襄阳古隆中作文
我的家乡在襄阳,那里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其中,我最喜
欢的是诸葛亮的故居——古隆中。
古隆中位于湖北襄阳城西5公里处,是三国时著名政治家、
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求学、居住的地方。
这里风景优美,环境
幽静,古迹众多,素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称。
古隆中位于襄阳城西5公里处,因诸葛亮曾在这里躬耕隐居
而得名。
这里的建筑很有特色。
隆中主要景点有:三义堂、草庐、三顾堂、武侯祠、武侯墓、古柏亭、定军山等。
走近古隆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诸葛亮故居——草庐。
草庐
是诸葛亮读书的地方,它只有一间小屋那么大。
草庐里有一个小
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见诸葛亮坐在那儿读书。
草庐旁有一口井,井口有两米多高。
隆中的人都说这是诸葛亮“躬耕之地”。
我想,诸葛亮也许是在这里钓鱼吧!
诸葛亮的故居叫“三顾堂”,里面还有“三顾茅庐”的雕塑呢!这座雕塑长着一对大耳朵和一双大眼睛,站在那里好像在倾
听刘备的话呢!
—— 1 —1 —。
音乐:双凤朝阳
(手动翻页)
1/42
2/42
古襄阳城雄据汉水中游,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
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华夏第一城池”之称。
3/42
襄阳城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固若
金汤,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美称。
4/42襄阳城是座巍峨雄丽的古城,她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丰富的文物古迹,壮丽的山川河流而闻名遐迩。
5/42
古往今来不知有过多少骚人墨客在此留步,写下了
许多呤诵她的动人诗篇。
6/42
位于襄阳城西13公里处隆中山麓,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蜀汉丞相诸葛亮青年时躬耕读书之处。
古隆中诸葛亮故居坊
7/42
8/42
“古隆中”石牌坊建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
两边门柱上雕刻着杜甫的两句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9/42
“古隆中”石牌坊高约六米,长约十米,其建造材料为青石开榫组装而成,依外观形式为柱不出头有楼,四柱三牌楼式。
“古隆中”牌坊宽三间,中为中间,两旁为次间,四柱脚深埋土中,四周出土处铺地平石,牌坊两面对联和横额,均为陈维周所题,正中横额“古隆中”,两边分别为“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10/42柱前后及旁,以十个纹头砷石支撑。
牌坊定盘枋斗口架正昂板,两正昂间置花板,并雕流空花纹,以为装饰。
正昂上平铺脊筒檐板,其檐板叉出发戗,戗角作鸽尾形。
牌坊脊板两端并饰鱼龙吻,中央置火焰珠。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大字,摘自诸葛亮《诫子书》一文。
作者陈维周,清安襄郧荆兵备使者。
11/42
石牌坊背阴写着“三代下一人”,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
商、周以后的近千年来唯一的人物,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
景区的指路石。
12/42
转过石坊,就是诸葛亮曾“躬耕垄亩”逾十亩的躬耕田。
13/42
14/42武侯祠是隆中传统十景之一,为隆中的主要建筑,坐落在隆山的东山梁上,她是供奉诸葛亮的祠宇,整个建筑群雄伟壮观。
15/42
祠内有诸葛亮和夫人、刘备、关羽、张飞及蜀汉政权中功勋显赫的文武大臣的
塑像,栩栩如生,真可谓“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诗出自苏轼《隆中》。
16/42
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昵称阿楚,传说面
黑发黄,相貌丑陋,实际是一种自谦。
17/42
这里还竖有上镌国民党党徽的“铭德志功碑”。
碑文第一行为:“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蒋公介石重修隆中功德碑记”。
末行记时为“中华民国念二年”。
此碑能逃过文革大劫,留存至今,真是难得。
武侯祠内有郭沫若于1964年游此时为诸葛草庐纪碑。
18/42
19/42
草庐指示碑立于明嘉靖十九年。
碑身通高5米多,上有浮雕蟠龙碑帽,下有庞大昂首负重龟趺。
碑正面阴刻“草庐”,背阴刻“卧龙处”,单字高70厘米左右,为江汇所书,字迹圆润庄重,刚劲有力。
20/42草庐亭建于清康熙年间,傍依明襄简王墓。
此处本是草庐故址,明襄简王朱见淑仰慕隆中山水,于弘治二年(1489)毁草庐建陵墓。
清康熙五十九年(1794),郧襄观察使赵宏恩为了纪念诸葛亮于草庐故址修建了此亭。
草庐亭门两边的石柱上刻有“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
21/42
六角井,为诸葛亮青少年时期耕读隆中时草庐居宅院内的生活用井。
据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襄阳记记载,襄阳有孔明故宅有井,深五丈,广五尺。
六角井不仅成为古隆中传统的十大人文景观之一,而且亦为草庐故址所在的实物佐证。
22/42
抱膝亭位于隆中山畔一高阜之上,是三层六角亭,“高四丈有奇,周七丈余”。
它是湖北提督程文炳于光绪十四年(1888)所建。
建造此亭目的在于后人来游来歌时联想到诸葛亮在隆中抱膝长吟时的情景,从而“慨然思巾扇之度,虽在小隐,未尝须臾忘天下事焉”。
石柱上镌刻的对联为:“亭势凌云,抱膝迥留千古胜;台形丽日,观星总括万年奇”。
23/42在诸葛草庐故址,今草庐亭旁一个占地约100平方米,高约10米的土堆。
这就是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襄简王朱见淑为自己修造的陵墓。
陵墓上面及四周古墓参天,与隆中其它景点相望远近。
襄王陵为襄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隆中风景管理处立碑标记。
草庐遗址
24/42
小虹桥横跨诸葛庙前小溪中段,是诸葛亮寓居隆中时,出入必经之桥。
该桥小巧玲珑,如虹跨溪,初建时为拱形。
刘备冒大风雪第二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时,与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在此桥相遇。
当时黄承彦触景生情,雅兴勃发,正高吟:“骑驴过小桥,独吟梅花瘦”。
因在小虹桥处发生了这段趣事,小虹桥便一直作为隆中诸葛故迹的一个景点,为后人所珍视。
25/42
26/42
襄樊古隆中风景区--诸葛草庐,诸葛亮从17岁至27岁寓居隆中,草庐是诸葛亮日常会见宾朋的地方,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就发生在这里。
诸葛亮塑像
27/42
28/42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纪念堂。
其外泽清荷香,茂林修竹。
传说,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拴马的古柏至今耸立门前。
其内金匾银对,古碑林立,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和书法艺术研究价值。
山门额“三顾堂”,为襄樊市著名书法家张文伯生前撰
29/42
《隆中对》场景
30/42
隆中书院,1987年重建,原为武灵王学业堂。
楹联从诸葛亮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为安放诸葛铜鼓所建。
铜鼓台于1950
诸葛铜鼓是清同治初在广西出土,由广西藩司李承思捐送。
铜鼓高二尺许,阔一尺八寸左右,旁铸四蟾蜍,工艺精细,相传是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时用过的战鼓。
当年
老龙洞位于隆中山脚下,是一口历史悠久的泉水古洞,当年诸葛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云:“遥望卧龙冈,果然清景异常。
后
诗曰: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
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
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41/42
42/42HR 201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