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速度和加速度
- 格式:pdf
- 大小:181.80 KB
- 文档页数:11
高一上物理公式
1.速度公式:v = Δs / Δt其中,v表示速度,Δs表示位移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
化量。
2.加速度公式:a = Δv / Δt其中,a表示加速度,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
的变化量。
3.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 = vt 其中,s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4.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 = v0t + (1/2)at^2 其中,s表示位移,v0表示初速
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5.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v0 + at 其中,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t表
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6.牛顿第二定律:F = ma 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7.重力势能公式:Ep = mgh 其中,Ep表示重力势能,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
度,h表示高度。
8.动能公式:Ek = (1/2)mv^2 其中,Ek表示动能,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
9.功的公式:W = Fs 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位移。
10.功率公式:P = W / t 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
11.机械能守恒定律:E = Ek + Ep 其中,E表示总机械能,Ek表示动能,Ep表示势能。
12.浮力公式:Fb = ρVg其中,Fb表示浮力,ρ表示液体密度,V表示物体浸入液体的
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这些是高一上物理课中常用的一些公式,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选择和计算。
高一物理速度公式:1.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该段时间的比值。
公式为V平=s/t。
这个公式表示物体在时间t 内,以平均速度V 行驶了路程s。
示例:一个物体在 5 秒内以每秒 2 米的速度行驶了10 米,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根据公式V平=s/t,我们可以计算出平均速度为 2 米/秒。
2. 中间时刻速度: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
公式为Vt/2=V平=(Vt+V o)/2。
这个公式表示,在时间t 的中点时刻,物体的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示例: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每秒 2 米的速度加速行驶了 5 秒,求中间时刻的速度。
根据公式Vt/2=(Vt+V o)/2,可计算出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1 米/秒。
3. 末速度:如果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的末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
公式为V=V0+at。
这个公式表示,在时间t 结束时,物体的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
示例: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每秒 2 米的速度加速行驶了 5 秒,求末速度。
根据公式V=V0+at,可计算出末速度为10 米/秒。
4. 位移: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的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再加上二分之一的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
公式为x=V0t+1/2at²。
这个公式表示,在时间t 内,物体的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再加上二分之一的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
示例: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每秒 2 米的速度加速行驶了 5 秒,求位移。
根据公式x=V0t+1/2at²,可计算出位移为25 米。
5. 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
公式为a=(Vt-V0)/t。
这个公式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等于末速度减去初速度再除以时间。
示例: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每秒 2 米的速度加速行驶了 5 秒,求加速度。
根据公式a=(Vt-V0)/t,可计算出加速度为 2 米/秒²。
高一物理加速度公式和速度,时间,位移的相关公式解析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性科学,也是一门极具普遍性的科学。
在高一物理中,学习者将要学习一系列有关物理学概念的知识,掌握加速度、速度、时间和位移的相关公式,并用相关的公式做简单的例题。
一、加速度公式
加速度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率,即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与下一时刻速度之比所取得的结果。
用表达式来表示,加速度可以写成:
加速度a=Δv/Δt
其中,Δv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与下一时刻的速度差,Δt表示这两时刻的时间差;我们可以用加速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二、时间、速度、位移之间的关系
物体的运动特征可以用时间、速度和位移表示,而这三者之间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具体来说,时间、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s=vt+at^2/2
v=v_0+at
有了这三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在某一特定时间t内的速度及位移。
三、例题
1.物体按匀加速直线运动,半个周期内它的平均速度是30m/s,则其加速度是多少?
2.物体以恒定速度50m/s行驶,若用时3s,则其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解:
1.据加速度的定义,得到加速度a=Δv/Δt,原来的半个周期内,物体的速度变化为30m/s,时间的变化为t,即加速度a=30m/s/t;
2.据位移表达式s=vt+at2/2,得到位移
s=50m/s*3s+0*(3s)2/2=150m;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了高一物理中有关加速度、速度、时间和位移的相关公式,并用两个例题做了详细解释。
只要熟悉这些公式,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发挥其作用,从而达到求解物体的运动规律的目的。
【典型例题】类型一、关于加速度概念的理解例1、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D.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即指物体增加的速度【答案】B【解析】A、根据公式vat∆=∆,v大,v∆不一定大,加速度a不一定大.故A错误;B、加速度是反应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B正确;C、根据公式vat∆=∆.v∆大,加速度a不一定大,还与时间有关.故C错误;D、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故D错误.【总结升华】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但是速度的大小并不会影响加速度的大小,反之,加速度的大小也不会决定速度的大小。
如速度为零并不代表速度不变化,所以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举一反三【变式1】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10秒钟,速度达到16m/s,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1.6m/s2【变式2】速度为15m/s的物体,经过20秒后停止运动。
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7.5m/s2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类型二、速度v、速度变化量△v、加速度a的比较例2、关于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增大B. 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C. 速度变化时,加速度可能不变D. 加速度变化时,速度可能不变【答案】C【解析】速度如果均匀增大,则加速度是个恒定值,不变。
所以A错,C对。
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不一定增大,如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当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反而减小的更快。
所以B错。
加速度表示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所以加速度如果变化,则速度一定变化。
所以D错。
【总结升华】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的联系。
即: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小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小,速度为零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举一反三【变式1】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初速度的大小为2m/s,末速度的大小为4m/s,则()A、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6m/sB、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4m/sC、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D、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答案】ACD【变式2】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答案】BD【变式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C.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答案】D类型三、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例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变化相同B、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C、相同时间内加速度变化相同D、相同路程内速度变化相同【答案】B【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选项C错误;由加速度的定义知v a t=,即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B正确;若相同时间内位移变化相同,则xt∆∆不变,即速度不变,这属于匀速直线运动,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D错误.【总结升华】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任意ls内()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ls的末速度大2m/s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的初速度大4m/s【答案】BD类型四、从v-t图象看加速度例4、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质点在0~t1内速度、加速度如何变化?t1~t2内质点的速度、加速度各是多少?【解析】速度的变化由图线可以直接看出,而加速度的变化需要看图线上各点的斜率如何变化.由图可知:在0~t1时间内质点的速度逐渐增大,且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倾斜程度逐渐减小,图象的斜率逐渐减小,即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在t1~t2时间内,质点的速度为v1,加速度为零.【总结升华】加速度只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反映速度的大小,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小,速度变化得慢;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变,即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对于非匀变速运动,加速度的变化可从图象的倾斜程度看,也可以从曲线如何弯曲看,曲线向下弯。
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人教新课标版一、学习目标: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区别a、△v和△v/△t2.掌握通过公式和v-t图像求加速度的方法二、重点、难点:重点:a、△v和△v/△t的异同,加速度的异同难点:通过v-t图像求加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三、考点分析:加速度是动力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其在高考中无处不在,常在运动,力和电场问题中出现。
对其准确地理解和应用非常重要。
内容和要求考点细目出题方式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区别a,△v 和△v/△t 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选择题△v:速度变化量——变化多少△v/△t:速度变化率——变化快慢掌握通过公式和v -t图像求加速度的方法加速度的定义选择题,计算题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加速度是图线的斜率。
图线越陡,加速度越大;图线为水平线,加速度为0。
汽车的加速性能是反映汽车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汽车的制动距离也是反映汽车性能的一项指标;研究速度变化的快慢是有意义的;需要引入一个物理量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v=x/t速度的改变表示速度的变化Δv=v2-v1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a=△v/△t定义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公式a=△v/△t单位m/s2矢量性方向与△v方向一样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加速度恒定速度图像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由倾斜直线的斜率可求加速度1.速度、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有何区别?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速度的变化率〕速度变化量—是用来表示物体速度变化了多少的物理量,它等于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差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不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加速度大说明物体速度变化得快,并不意味着物体运动得快;加速度小说明物体速度变化得慢,并不意味着物体运动得慢;加速度为零,说明物体速度无变化,但并不意味着物体的速度为零,如物体可能以很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但加速度却为零。
高一物理加速度三个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vt=vo+at2.加速度s=vot+at?/2=v平t= vt/2t3.有用推论vt?-vo?=2as4.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5.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6.中间边线速度vs/2=√[(vo?+vt?)/2]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断δs=at?{δs为已连续相连成正比时间(t)内加速度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小,加速度不一定小;(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有关内容:质点.加速度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行踪高度h=gt2/2(从vo边线向上排序)4.推论vt2=2gh备注: (1)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为零的坯快速直线运动,遵从坯变速箱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直角上甩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下降最小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是起至)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备注: (1)全过程处置:就是坯失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也已方向,加速度挑负值;(2)分段处置:向上为坯失速直线运动,向上为自由落体运动,具备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正常应力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恰好相反,fm为最小静摩擦力) 备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同意;(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其它有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力的合成与分解1.同一直线上力的制备同向:f=f1+f2,逆向:f=f1-f2 (f1>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备注: (1)力(矢量)的制备与水解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需用作图法解,此时必须挑选标度,严苛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制备,可以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则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辅导讲义加速度的方向同我们规定的正方向相同,也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分析方法二:△v 与a 同向,与v 0方向相同。
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3. 减速运动分析方法一:速度是矢量,我们规定汽车的初始方向为正方向,经过2s 后,那么△v=﹣3m/s,a=﹣1.5m/s.加速度为负值,说明加速度的方向同我们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也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分析方法二:△v 与a 同向,与v 0方向相反。
物体在做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结论:在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加速运动时,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相同,物体减速运动时,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课堂练习】一、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1、某次列车20:00准点从A站发车,至次日18:00到达B站,行程1150Km 。
该列车在A.B站间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 Km/h 。
2、物体先以11m/s 的速度行驶了10s,再以5m/s 的速度行驶了2s,那么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3、某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在前10s 中通过的路程是15m,在接下去的第二个10s 钟通过的路程是17m,那么,物体在第一个10s 钟内的平均速度为 ,在第二个10s 钟内的平均速度为 ,它在前20s 钟的平均速度为 。
4、某物体运动速度为4m/s,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哪个物体的平均速度( )A.飞机B.火车C.小汽车D.跑步的人5、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出沿同一公路驶往乙地,4h 后,两车同时开到相距100Km 的乙地,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v ∆ 0v t vv ∆5m/s 0v 2m/st v( )A.在这4h 中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B.在这100Km 路程上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C.前60Km 路程上两车平均速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D.在前2h 内两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6、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C.平均速度可以精确地反映物体在某一位置的快慢程度D.平均速度可以精确的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7、运动员百米赛跑时,起跑的速度为8m/s,中途的速度是9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0m/s,如果他的成绩是12.5s, 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9.67m/sB.12m/sC.8m/sD.9m/s8、用刻度尺和表可测出小车从斜面滚下的平均速度。
物理高一速度与加速度相关知识点
嘿,朋友!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高一物理里速度与加速度的那些事儿!你想啊,速度就好比跑步的快慢,比如说,一辆汽车在路上飞驰,每小时能跑 100 公里,这就是它的速度啦!
那加速度呢?它就像是给速度来个助力或者刹车呀!比如说,一辆车本来开得好好的,突然司机猛踩油门,车一下子往前冲得更快了,这时候就有了加速度。
就好像你在跑步,本来慢悠悠跑着,突然有人在后面推了你一把,让你加速跑起来,这“推一把”就是加速度呀!
速度可是个直观的家伙,就那么直直地摆在那儿,你能清楚地感觉到它是快还是慢。
但加速度就有点调皮啦,它能让速度发生变化!如果加速度和速度方向一样,那速度就会越来越快,你想想,是不是像坐火箭一样刺激!要是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呢,那速度就会变慢,甚至还可能反过来跑。
咱再来举个例子哈,比如你在玩滑板,你本来顺着坡往下滑挺快的,突然前面有个小坡让你减速了,这减速就是个负的加速度呀!哎呀,这不就很好理解了嘛!
速度和加速度可是物理世界里超级重要的两个小伙伴呀,搞懂了它们,你就像是掌握了打开物理大门的钥匙呀!它们能帮你解释好多生活中的现象呢,是不是很有意思?怎么样,有没有对它们更感兴趣了呢?。
高一物理必修1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要点导学]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即a =Δv/Δt=(v2-v1)/Δt。
加速度是矢量。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并不一定一样。
2.加速度与速度是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
所以,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速度大加速度也大、速度为0时加速度也为0〞等关系,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也没有必然一样的关系,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样;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3.还有一个量也要注意与速度和加速度加以区分,那就是“速度变化量〞Δv,Δv = v2 — v1。
Δv越大,加速度并不一定越大,还要看所用的时间的多少。
4.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加速度是图线的斜率。
速度图线越陡,加速度越大;速度图线为水平线,加速度为0。
[范例精析]例1试举出如下实例:〔1〕速度很大而加速度较小,甚至为0;〔2〕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3〕加速度为0而速度不为0;〔4〕速度为0而加速度不为0。
〔5〕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1〕高速飞行的飞机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不一定也很大,甚至可能为0〔当飞机高速匀速飞行时〕;〔2〕子弹在枪膛里刚被激发时,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3〕一切匀速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0而速度不为0;〔4〕刚启动时刻的汽车、火车,速度为0而加速度不为0,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在最高点时速度为0而加速度不为0。
〔5〕汽车刹车后停止运动前作减速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拓展:由例1可知,速度和加速度是完全不同的物理量。
大小不成比例,方向不一定一样。
例2.篮球以6m/s的速度竖直向下碰地面,然后以4m/s速度竖直向上反弹,碰地的时间为0.2秒。
〔1〕求篮球在这0.2秒内的速度变化Δv。
〔2〕有的同学这样计算球的加速度:a =(v2-v1)/ t=〔4-6〕/0.2m/s2=-10m/s2。
高一物理速度和加速度的教案(优秀5篇)高一物理必修一速度教案怎么设计篇一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本节课为实验课,目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测定物体牵引纸带的速度,并尝试用图象的方法来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根据瞬时速度是在无限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粗略表示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教材这样处理更进一步加深了上节课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概念的理解。
当然这种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的方法,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有它的准确性,这要在下一章中学习,在此可不必要向学生介绍这种结论性的知识,以免冲淡学习重点,加重学生负担。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学到科学实验中探究的方法,而不是注重探究的结果多么完美,所以千万不能让学生养成不尊重实验事实、拼凑实验结果的习惯。
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描点法作图象的思想方法,向学生讲清图象的横、纵坐标,描点法,图象的物理意义。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要补充一些更为典型的、学生非常熟悉的、不一定是物理方面的图象,要突出图象的直观性,使学生对图象的作用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为本节建立物理图象来分析、寻找物体运动的规律打下基础。
高一物理速度的教案有哪些篇二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1)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知道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3)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2、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1)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知道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3、理解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速度的定义是高中物理中一次向学生介绍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教材的讲述比较详细,通过两种通俗的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过渡到一个统一标准,自然地给出比值法定义速度。
高一物理速度和加速度试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答案】B【解析】平均速度是指一个过程中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A错误,B正确,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个过程中的速度,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个位置时或者某个时刻时的速度,所以CD错误。
思路分析:平均速度是指一个过程中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个过程中的速度,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个位置时或者某个时刻时的速度,试题点评:正确理解两个速度的含义是做好本题的关键2.短跑运动员在100 m比赛中,以8 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处的速度是9 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9 m/s B.10.2 m/s C.10 m/s D.9.1 m/s【答案】C【解析】运动员的全程位移为x=100m,全程所用时间为10s,所以根据公式,C正确,思路分析:根据公式可得试题点评:题中的数据比较多,找出所需要的数据是本题的关键3.由可知()A.a与Δv成正比B.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决定C.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D.Δv/Δt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答案】CD【解析】只是加速度的计算式,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a的方向取决于的方向,所以CD正确,思路分析: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a的方向取决于的方向,试题点评:对公式的理解是做好本题的关键4.如图是一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质点在0 ~2 s 内的加速度是,在2 ~ 3 s 内的加速度是,在4 ~ 5 s 内的加速度是。
【答案】1.5m/s2 0 -3m/s2【解析】根据公式可得质点在0 ~2 s 内的加速度为,在2 ~ 3 s 内物体匀速运动,所以加速度大小为零,在4 ~ 5 s 内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即做减速运动思路分析:根据公式分析试题点评:注意过程加速度的正负号5.(1)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0.2 s 时间速度由8 m/s增加到12 m/s ,则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2)一足球以8 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在0.2 s时间内将足球以12 m/s的速度反向踢出,足球在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