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与速度图像
- 格式:doc
- 大小:8.14 MB
- 文档页数:7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一、质点、参考系1.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1)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2)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3)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2.质点(1)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叫质点.(2)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这种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质量)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4)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的能被看作质点,有的却不能被看成质点.二、时间与时刻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2.时间: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三、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矢量.像位移、力、速度都是矢量.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叫做标量,像温度、质量、压强、电流都是标量注意:矢量和标量的本质区分不是看它们是否有方向,而是在于它们所遵循的运算法则不同,矢量遵循矢量运算法则(矢量运算是一种几何算法),标量遵循代数运算法则.四、路程和位移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3.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位移x路程s物理意义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决定因素由始、末位置决定由实际的运动路径决定大小关系x ≤s(1)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2)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五、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定义式:ts ∆∆=一v =s/t 平均速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注意说明:平均速度计算一般要用定义式,不能乱套其它公式2.瞬时速度:①定义: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此时刻(或此位置)的瞬时速度.②意义: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它能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③方向: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方向,轨迹是曲线,则为该点的切线方向.3.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1)平均速率:表示运动快慢,是标量,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2)瞬时速率:运动物体某时刻(或经过某位置)的速度大小,叫做此时刻(或此位置)的瞬时速率.(3)特别注意: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但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六、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包括大小和方向的变化)2.大小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tv v t v t 0-=∆∆(即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亦即速度的变化率)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单位:2//s m ssm =读作:米每二次方秒4.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即与△v 的方向相同)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可以用一个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绝对值表示其大小,正负号表示其方向,加速度为正表示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加速度为负表示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5.如何判断加速还是减速:(1)若加速度与初速度同方向,则物体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与初速度反方向,则物体做减速运动.(2)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加速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3)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加速度是“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4)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运动,速度增大;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仍然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作减速运动,速度减小;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仍然减小)(1)a 和v 同向(加速直线运动)不变,v 随时间均匀增大增大,v 增大得越来越快减小,v 增大得越来越慢(2)a 和v 反向(减速直线运动)不变,v 随时间均匀减小增大,v 减小得越来越快减小,v 减小得越来越慢6.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描述物体速度的变化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定义式v =Δx ΔtΔv =v -v 0a =Δv Δt =v -v 0Δt方向与位移Δx 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由v -v 0或a 的方向决定与Δv 的方向一致,由F 的方向决定,而与v 0、v 方向无关s-t图与v-t图一、直线运动的s-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3.两种特殊的x-t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4.s-t图像举例:s-t图象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②物体静止.③物体静止.④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移为s0.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⑥0~t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s1.5.常见场景二、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减速运动静止状态加速运动3.两种特殊的v -t 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4.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1)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2)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5.v-t图像举例:v-t 图象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②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物体静止.④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 0.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⑥t 1时刻物体速度为v 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 1时间内的位移).6.常见场景三、s-t 图象与v-t 图象的比较x -t 图象v -t 图象轴横轴为时间t ,纵轴为位移x 横轴为时间t ,纵轴为速度v 线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表示加速度面积无实际意义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纵截距表示初位置表示初速度交点交点表示相遇交点表示速度相等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加速度不断增加的加速运动。
精心整理高一秋季第二次课加速度、s-t图像和v-t图像1加速度: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2表达式:a=△v/△t=(vt -v)/t(vt表示末速度,v表示初速度)3单位:m/s2或m.s-24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相同5a=△v/△t所求的应是△t内的平均加速度,若△t很短,也可近似看成瞬时加速度1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这种运动叫做2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时:vt >v,a>0,加速度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vt <v,a<0,加速度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2)加速度不变,所以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一定相同△v=a△t(3)在这种运动中,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相等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有加速度,其速度一定变大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大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的方向()A.与初速度方向相同B.与末速度方向相同C.与运动方向相同D.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B.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慢D.甲、乙在不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等4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CD5.ABCD6)ABCD73m/s,经过1s后速度大小为4m/s,该质点的A.1m/s2B.3m/s2C.5m/s2D.7m/s28.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方向不变,大小逐渐减小到零,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最后达到最大,并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不断减小,最后达到最小,并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速度不断减小,又不断增大,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不断增大,又不断减小,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9.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2m/s2,它的意义是()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B.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C.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D.物体在任一秒的末速度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10.物体正在沿x轴做直线运动,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加速度沿+x方向逐渐增大,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B.加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C.加速度沿-x方向逐渐增大,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D.加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速度沿-x方向逐渐增大11.根据给出的速度、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B.v0<0,a>0,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C.v0>0,a<0,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D.v0>0,a=0,物体做匀速运动知识点二、图像一、s-t图像(t轴表示时间,s轴表示位移)1.斜率:表示速度;斜率越大,速度越大;1.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错误的是()A.甲起动的时间比乙早t1秒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S0米2.某质点沿东西方向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
1.5图像一、s-t图像:(涉及概念:时间与时刻、位置、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加速度、斜率)1、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各种情况下的运动情况:2、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3、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4、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5、甲、乙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B、3s末甲乙相遇;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0-3s内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多3m;5、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近;B、0-3s内甲、乙的位移相等;C、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取向右为正方向,4s末甲在乙的左边;6、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提前2s出发;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甲比乙物体的速度大;D、3s后乙还能追上甲;7、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 0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8、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C、乙一直在甲的前面;D、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E、3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10、一汽车先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了3s,位移为10m,然后停下休息了2s后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2s的位移为10m,然后立即返回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5s回到出发点,画出该汽车运动的x-t图象。
1.食物中属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是( )A.果胶B.木质素C.树胶D.甲壳素【正确答案】ABCD【中公解析】非水溶性纤维包括纤维素、木质素和一些半纤维素以及来自食物中的小麦糠、玉米糠、芹菜、果皮和根茎蔬菜。
2.下列针对社区高血压病人的一级预防措施,正确的是( )A.定期健康教育B.定期健康查体C.改善日常饮食D.进行体育锻炼【正确答案】ABCD3.刮痧疗法描述正确的是( )A.选定部位,从外向内、从上向下,朝一方向刮拭B.刮痧用具与刮痧部位成45°~90°C.刮痧后可根据痧斑或痧点判断病情D.刮痧后即可洗澡【正确答案】BC4.小儿肾炎性肾病表现为( )A.非选择性蛋白尿B.血清补体正常C.血压升高D.血沉正常【正确答案】AC5.家庭访视的原则是( )A.护理计划由社区护士制定B.确保访问家庭的秘密C.保持科学的态度D.按社区护理职责和要求【正确答案】ABCD6.该患者如需确诊,最有效的检查是( )A.B超检查B.胃镜检查C.X线钡餐检查D.螺旋CT检查【正确答案】B7.护士评估病人后做出护理诊断,提出的健康问题正确的是( )A.焦虑/恐惧B.营养失调C.体液不足D.潜在并发症【正确答案】AB8.患者确诊为“胃溃疡型中分化腺癌”,行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近期的并发症可能有( )。
A.十二指肠残端破裂B.胃肠吻合口破裂C.胃排空障碍D.反流性胃炎【正确答案】AB【中公解析】胃排空障碍、反流性胃炎为晚期并发症。
9.术后5日,患者于进食后20分钟出现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伴上腹不适等症状,该并发症是( )A.晚期倾倒综合征B.B.早期倾倒综合征C.营养性合并症D.输入襻梗阻【正确答案】B10.对该病人并发症后的饮食护理指导包括( )A.餐时限制饮水喝汤B.进餐后平卧10~20分钟C.少食多餐D.宜进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正确答案】ABC【中公解析】患者应避免进食过甜、过咸、过浓的流质饮食;应进食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
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图像专题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一、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X-t图象表示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即v=,如右图所示。
二、直线运动的v t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⑴匀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是与。
⑵从图象不仅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求出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是⑵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某一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
⑶可以根据图象求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⑷还可以根据图象求加速度,其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即a=,越大,加速度也越大,反之则越小三、区分X-t图象、v t图象⑴如右图为v t图象, A描述的是运动;B描述的是运动;C描述的是运动。
图中A、B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物体作运动;C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C作运动。
A 的加速度(“大于”、“等于”或“小于”)B的加速度。
图线与横轴t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
⑵如右图为X-t图象, A描述的是运动;B描述的是运动;C描述的是运动。
图中A、B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物体向运动;C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C向运动。
A的速度(“大于”、“等于”或“小于”)B的速度。
⑶如图所示,是A、B两运动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分析A图象与S轴交点表示:,A、B两图象与t轴交点表示:, A、B两图象交点P表示:,A、B两物体分别作什么运动。
o1tvt v/t s X/m1/v ms()/t s 00 1 2 3 4SSX/mtABC四、X-图象与图象的比较:X-图象图象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静止。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静止。
③表示物体静止。
速度与加快度图像练习1. 如图示,是甲、乙两质点的v— t 图象,由图可知()A.t=O 时辰,甲的速度大。
B.甲、乙两质点都做匀加快直线运动。
C.相等时间内乙的速度改变大。
D.在 5s 末从前甲质点速度大。
2.A 、B 两物体在同向来线上从某点开始计时的速度图像如图中的A、B所示,则由图可知,在0-t 2时间内 ( )A.A、B 运动一直同向, B 比 A 运动的快。
B.在 t 1时间 AB相距最远, B 开始反向。
C.A、B 的加快度一直同向, B 比 A 的加快度大。
D.在 t 2时辰, A、 B并未相遇,仅不过速度同样。
3、对于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B、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 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D、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4.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如下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作直线运动,乙作曲线运动B、t l时辰甲乙相遇C、t l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D、t l时辰甲的加快度大于乙的加快度5.如图示,是一质点从位移原点出发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1s 末质点走开原点最远B2S 末质点回到原点C.3s 末质点走开原点最远D.4s 末质点回到原点1.两个物体 a、b 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
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右图所示。
对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开始时 a 的速度较大,加快度较小x/mB.a 做匀减速运动, b 做匀加快运动bC.a、 b 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 3D.在 t=3s 时辰 a、 b 速度相等,恰巧相遇a32.况某同学从学校匀速向东去邮局,邮寄信后返回学校s-t 图像应是图应是(),在图中可以正确反应该同学运动情3.图为 P、Q 两物体沿同向来线作直线运动的s-t 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t1 前, P 在 Q 的前方B.0~ t1,Q 的行程比 P 的大C.0~ t1,P、 Q 的均匀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同样D.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Q 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4.物体 A 、 B 的 s-t 图像如下图,由右图可知()A. 从第 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同样,且B.两物体由同一地点开始运动,但物体vA>vBA比B迟3s 才开始运动C.在 5s 内物体的位移同样,5s 末 A 、 BD.5s 内 A 、 B 的加快度相等相遇5. A、B、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向来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下图,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SA .质点 A 的位移最大B.质点 C 的均匀速度最小AC.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D.三质点均匀速度不相等BCtt6.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下图,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第 1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速度与加速度图像练习
1.如图示,是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由图可知()
A.t=O时刻,甲的速度大。
B.甲、乙两质点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相等时间内乙的速度改变大。
D.在5s末以前甲质点速度大。
2.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从某点开始计时的速度图像如图中的A、B所示,
时间内( )
则由图可知,在0-t
2
A.A、B运动始终同向,B比A运动的快。
时间AB相距最远,B开始反向。
B.在t
1
C.A、B的加速度始终同向,B比A的加速度大。
时刻,A、B并未相遇,仅只是速度相同。
D.在t
2
3、关于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B、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D、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4.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
A、甲作直线运动,乙作曲线运动
B、t
时刻甲乙相遇
l
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C、t
l
时刻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D、t
l
5.如图示,是一质点从位移原点出发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
B 2S末质点回到原点
C.3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
D.4s末质点回到原点
1. 两个物体a 、b 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
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右图所示。
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开始时a 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
B.a 做匀减速运动,b 做匀加速运动
C.a 、b 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
D.在t=3s 时刻a 、b 速度相等,恰好相遇
2. 某同学从学校匀速向东去邮局,邮寄信后返回学校,在图中能够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情况s-t 图像应是图应是( )
3.图为P 、Q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s-t 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 t1前,P 在Q 的前面
B. 0~t1,Q 的路程比P 的大
C. 0~t1,P 、Q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 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4.物体A 、B 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右图可知 ( )
A.从第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
C.在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A 、B 相遇
D.5s 内A 、B 的加速度相等
5.
A 、
B 、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
B .质点
C 的平均速度最小 C .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
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不相等
x /m 3 b a S A B C 0t
6.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1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
C .第4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 .第3s 末和第5s 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7.某物体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 ( )
A .往复运动
B .匀变速直线运动
C .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
D .不能确定
8.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0-t 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1-t 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
B .在0-t 2时间内火箭上升,t 2-t 3时间内火箭下落
C .t 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 .t 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t/s V/ms -1 0
1
-1 1 2 3 4 5
t v v 0 t O v 9.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 ( )
A. 2s 末物体返回出发点
B. 4s 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C. 3s 末与5s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8s 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10. 一台先进的升降机被安装在某建筑工地上,升降机的运动情况由电脑控制,一次竖直向上运送重物时,电脑屏幕上显示出重物运动的v —t 图线如图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 )
A .重物先向上运动而后又向下运动
B .重物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 .重物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 .重物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
11.如图1所示为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
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下列关于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加
速度a 说法正确的是 ( )
A . ,a 随时间减小
B . ,a 随时间增大
C . ,a 随时间减小
D . ,a 随时间减小 12.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 -t 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2秒末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为6米
B .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C .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D .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t /s v /m/s 3
-3 2 3 甲
o 乙 1 t V O 20v v v +>20
v v v +>2
0v v v +<2
v v v +=
13.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开始运动的前8s 内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 ( )
A .该物体在这8s 内一直都做减速运动
B .该物体在4s 末回到出发点
C .该物体在4s 末的速度为零
D .该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保持不变
14. a 和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 和b 所示. 在t1时刻: ( )
A .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B. 它们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a 的速度比b 的速度大
D. b 的速度比a 的速度大
15.
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则 ( )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高度为3 m
C.两个过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都为10 m/s2
D.两个过程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1 v /m ·s -1
2
3
4
5
6
7
8 t/s 10
-10
1.如图示,是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由图可知()
A.t=O时刻,甲的速度大。
B.甲、乙两质点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相等时间内乙的速度改变大。
D.在5s末以前甲质点速度大。
2.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从某点开始计时的速度图像如图中的A、B所示,
时间内( )
则由图可知,在0-t
2
A.A、B运动始终同向,B比A运动的快。
B.在t
时间AB相距最远,B开始反向。
1
C.A、B的加速度始终同向,B比A的加速度大。
时刻,A、B并未相遇,仅只是速度相同。
D.在t
2
3、关于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B、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D、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4.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
A、甲作直线运动,乙作曲线运动
B、t
时刻甲乙相遇
l
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C、t
l
D、t
时刻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l
5.如图示,是一质点从位移原点出发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
B 2S末质点回到原点
C.3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
D.4s末质点回到原点
6.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
由图可知0~1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
方向是___________ ;在10s~40s内物体的加速度
大小是_______;在40s~6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___________,方向是_ ___________ 。
7.A、B、C、D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示,以向东为正方向,由图看出 ___物体在10s内是往返运动,且lOs末在出发点的东边;_________物体在10s末在出发点的西边;_________物体只向东运动,速度方向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