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抗滑桩工程1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6.43 MB
- 文档页数:135
抗滑桩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XX地区,主要为治理一处滑坡病害。
滑坡前缘宽约100米,纵向长度100米,平均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原始地面标高290-320米。
滑坡终端为斜坡,坡度一般为5到15度,地势总体北低南高,后缘为陡坎边坡,边坡高度约5-20米,滑坡在平面上整体呈扇形。
本工程采用一排抗滑桩将滑坡体锁住,并设置反压回压的方式将滑坡体固定,同时使用排水系统将地表水全部引走,以达到治理边坡病害的目的。
二、施工准备1. 施工道路:为保证材料和设备能顺利运输到施工现场,需要修建施工便道至施工现场。
根据现场情况,尽量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确保施工道路的畅通。
2. 施工用水、电:协调相关部门,确保施工期间的水、电供应充足。
3. 施工临时设施:搭建施工工棚、办公室、宿舍等临时设施,满足施工人员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4. 施工材料:提前采购并堆放抗滑桩、钢筋、混凝土等主要施工材料,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5. 施工设备:配置足够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泵车、搅拌机等。
6. 施工人员:组织具备相关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方法1. 桩基施工:根据设计图纸,测定桩位,平整场地,修建截排水设施。
雨季施工孔口搭设雨棚。
2. 桩身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为减轻开挖时对孔壁的震动,以风镐开挖为主,局部可配合风枪。
石质较坚硬地段,采用风枪钻浅眼松动爆破。
开挖顺序为先开挖桩身下部,再逐步向上开挖。
3. 护壁施工:桩身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钢筋混凝土护壁施工,确保孔壁稳定。
护壁高度根据土质情况确定,一般为1米。
4. 钢筋笼制作: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钢筋笼。
钢筋笼主筋采用HRB400级钢筋,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
5. 混凝土浇筑:桩身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6. 桩顶连接:抗滑桩顶部设置连接梁,连接梁采用现浇混凝土,确保抗滑桩的整体稳定性。
抗滑桩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本次抗滑桩施工位于_____地段,旨在增强边坡的稳定性,防止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该抗滑桩工程规模较大,施工环境较为复杂,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明确抗滑桩的位置、尺寸、数量、桩间距等设计参数。
进行现场勘察,了解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情况。
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向施工人员详细讲解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
2、材料准备准备好钢筋、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设备准备配备钻孔机、搅拌机、起重机、电焊机等施工设备,并确保其性能良好,运转正常。
对施工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正常使用。
4、现场准备平整施工场地,修筑施工便道,确保施工车辆和设备的通行。
按照设计要求,测设抗滑桩的位置,并设置控制桩和水准点。
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防止积水影响施工。
三、施工工艺流程1、桩孔开挖采用人工挖孔或机械钻孔的方式进行桩孔开挖。
人工挖孔时,应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层进行,每层开挖深度不宜超过 10m;机械钻孔时,应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进参数和钻头。
在开挖过程中,要及时支护孔壁,防止坍塌。
支护方式可采用混凝土护壁、钢护壁等。
挖至设计深度后,应进行孔底清理,确保孔底平整、无杂物。
2、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
钢筋笼的主筋、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采用起重机将钢筋笼吊起,缓慢放入桩孔内,并确保其位置准确、垂直。
3、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前,应先检查钢筋笼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或现场搅拌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串筒或溜槽,防止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 30cm,振捣要密实,不得出现漏振、过振现象。
浇筑至桩顶时,应高出设计标高 50cm 左右,以保证桩顶混凝土的质量。
抗滑桩施工技术交底1. 前言抗滑桩一般指钢管桩抗滑桩,在工程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
抗滑桩施工是一个十分细致的工作,涉及到很多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在施工前需要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交底,使其明确施工计划和要点,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在本文档中,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抗滑桩施工技术及相关要点,以供施工人员参考。
2. 工具材料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以下工具材料:•钻孔机•弯管机•板材•钢管•砂土或碎石等填充物•电焊机•桩头连接件•桩侧连接件•金属切割工具3. 施工流程3.1 钢管制作首先是钢管制作环节。
需要将直径为300mm左右的钢管切断成适当的长度,并在管身上打上洞眼,方便后期加固。
在钢管末端需制作桩头和连接件。
3.2 钢管弯曲将制作好的钢管放置于弯管机中,按照施工设计中要求的弯曲角度加工。
同时需要注意保持管子的均匀和规范。
3.3 钻孔施工之后开始进行钻孔施工。
需要将制作好的钢管倒入预先开挖好的土坑中,并在地面固定住。
然后在钢管上打上三个对称的钻孔,孔口要与桩侧连接件配合。
不同钢管长度和直径的钻孔数量也有所区别,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3.4 倒填填充物在钻孔施工完成后,需要在钢管和土壤之间倒填砂土或碎石等填充物,以便固定钢管和增加地基承载力。
填充物的质量和填充高度需要严格控制,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3.5 焊接钢管钻孔施工和填充物加固结束后,需要进行钢管的电焊制作。
首先是接头预埋和桩头连接件预埋工作,然后进行接头焊接和桩头连接件制作。
需要注意保证焊接的强度和质量,并尽可能减少接头数量,以确保桩的整体牢固度。
3.6 完成施工各项工作完成后,需对施工工艺进行检查和验收。
包括钢管的直度、鼻子端的接头质量、接头的钻孔位置和相互间距等方面的检查。
验收合格后,可以进入下一步的抗滑桩施工和调试工作。
4. 安全注意事项在抗滑桩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钢管弯曲过程中,要保护好工人手部,避免受伤。
•钢管倒入土孔后,要注意防止钢管的滑动和倾倒。
抗滑桩工程技术交底抗滑桩工程技术交底抗滑桩是为了逆转期滑整个或局部降低。
(一般,抗滑桩多用于深基础及大型桥梁工程中)桩身埋入土层后,周围土壤的依靠力,会对桩发生水平荷载,进而引起滑移,钻孔灌注桩,连续壁桩,基桩等常常抗滑处理。
一、设计要求因地质环境的不同所设计的抗滑桩方案也不同,完整的桥梁施工和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到下列因素:1. 沉降2. 侧向滑移设计抗滑桩需要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在设计方案中加进人为因素的控制,以确保设计内外的平衡。
二、施工要求施工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复杂性和技术创新因素。
如下: 1. 确保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防止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
2. 最小化施工对当地环境、居民使用和交通的影响。
3. 最大限度地保护施工安全。
三、变形控制变形控制是抗滑桩的核心要素,需要通过基础工程实现对于桥梁变形的最佳控制。
实施方法为:1. 加强施工监控和检测。
2. 使用工程平衡技术以实现基础的变形控制。
3. 选用高质量及可实现技术的建筑材料。
四、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施工期间需要进行质量控制,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质量下降。
1. 施工预处理:包括了地质勘探以及相关的方案选择。
2. 桩身钻孔: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包括与周围土的摩擦力量等技术要素。
3. 加固桩身: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浇注技术保证充分固化。
五、桩身回注桩身回注是抗滑桩关键工艺中的一个部分,需要在施工过程结束后进行专业性检查并确保回注状态与相关标准一致。
总结抗滑桩是大型桥梁建设及深基础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实现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严格的设计和施工要求,以及强大的质量控制和变形控制,抗滑桩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抗滑桩目录1.工程概述 (1)1.1任务由来 (1)1.2滑坡体灾害总体情况 (1)1.3滑坡群治理工程等级 (1)2.地理位置及地质环境条件 (1)2.1地理位置与交通情况 (1)2.2气象水文 (1)2.3地形地貌 (2)2.4地层岩性 (2)2.5地质构造与地震 (3)2.6人类工程活动 (3)3.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4)3.1滑坡体基本特征 (4)3.2滑坡稳定性分析 (4)3.2.1变形破坏模式 (4)3.2.2计算工况 (4)3.2.3计算公式选取 (4)3.2.4计算参数选取 (4)3.3危岩稳定性评价 (8)4.危岩防治方案设计 (8)5.工程监测设计 (15)5.1监测工作任务和目的 (13)5.2监测设计方案的主要依据和原则 (15)5.3监测工作设计 (13)5.4监测工程量 (14)5.5运行监测年限及次数 (14)6.施工组织设计 (14)6.1施工条件 (14)6.2天然建筑材料 (14)6.3施工交通运输 (14)6.4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14)6.5施工管理与监理 (1)6.6注意事项及工程工期 (17)1.工程概述1.1 任务由来祝家河滑坡位于位于重庆市巫溪县花台乡川主移民新村一带,地处巫山县、巫溪县交界位置大宁河北岸,与巫山县隔河相望巫溪县在区域地质构造单元上属于杨子准地台,位于大巴山台缘坳陷之大巴山陷褶束,构造形迹复杂。
滑坡区位于芹菜坝向斜的北翼、朝阳—官阳背斜的南翼。
产状为15~20°∠7~15°。
1.2 危岩灾害总体情况祝家河滑坡地貌:⑴其前缘沿河岸地形较陡,有一高约为5.00~8.00m的陡坎,为滑坡剪出口,该处形成的滑坡土体较厚;⑵中前部地带地形较缓,一般自然坡度角约为5~15°,有农田,呈梯级分布;⑶后缘部分地形较陡,一般自然坡度角约为30~60°,崩塌形成的滑坡体较厚;⑷在滑坡体后缘的外侧,地形较陡,一般自然坡度角约为50~85°,部分地段基岩直接出露;⑸东侧边界外为一小山脊,山脊纵坡坡度角约为10~20°;山脊北东侧发育一条近南北向河沟,常年有水,在大宁河入口段,河沟明显向大宁河的下游弯曲。
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根据1、经同意的名山县城市道路建设项目(一期)皇茶大道(K0÷960-K1÷100)段滑坡处理设计图纸及文件材料。
2、国家、地方政府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检验标准、验收规范、技术规程及其他相关文件。
3、工地现场调查、采集所猎取的材料及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下的施工阅历。
4、我公司目前所拥有的人力、机械设备、资源状况、施工管理水公平。
二、编制准绳1、严厉恪守有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设计文件等。
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牢靠性与工程施工环境相结合的准绳。
3、对施工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紧密监控,动态把握,科学管理相结合的准绳。
三、编制范围本施工方案是针对名山县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皇茶大道(K0+960-K1÷100)段的滑坡处理而编制的,故仅适用于本段的滑坡管理工程。
四、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皇茶大道K0+960-K1÷100挖方路段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本段横穿一小山丘坡脚,地形坎坷较大,地面高程625~665米,土体掩盖层较薄,岩层与土层接触面倾角较大,地表水下渗至岩层层面,构成一脆弱带,受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在滑坡前缘开挖构成临空面,不利于坡体本身波动性,导致坡面岩层层面产生蠕动变形,地表构成多条裂痕,如不进行处治将构成牵引式滑坡。
本管理工程总体设计为:在路基左侧设置抗滑桩及挡土墙进行支挡,根据滑坡各剖面推力状况和滑面埋深状况,分段设置防护方式分别为:①K0+960-K0+998段在滑面以下按1:0.75放坡,在滑面处设置2.5米宽的平台,平台后设置抗滑挡墙,边坡接受M7.5浆砌人字形骨架防护。
②K0+998-K1+100段在碎落台左边缘设置抗滑桩,桩长11-16米不等,截面分为175*2.25米、15*2.0米两种方式,桩间设普通挡土墙,桩间距为6.0米(中心-中心)。
抗滑桩均为C25钢筋混凝±,挡土墙为C20卵石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