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分析样本
- 格式:doc
- 大小:969.00 KB
- 文档页数:29
绿色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项目正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
绿色建筑不仅仅是对环境友好,更在经济层面上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分析绿色建筑项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通常会采用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水资源的节约以及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些措施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项目的初始投资,但从长远来看,却能为项目带来诸多经济回报。
首先,能源效率的提升是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经济优势。
通过采用高效的隔热材料、智能的照明系统和节能的空调设备等,绿色建筑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
这意味着在建筑物的运营过程中,业主可以节省大量的电费和采暖费用。
以一座商业办公楼为例,如果采用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其每年的能源费用可能会比传统建筑降低 20%甚至更多。
长期积累下来,这将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节省。
其次,水资源的节约也能为绿色建筑带来经济收益。
雨水收集系统、高效的节水器具以及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减少建筑物对市政供水的需求。
不仅降低了水费支出,还减轻了城市供水系统的压力。
在一些水资源紧张的地区,这种节约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更为显著。
绿色建筑还能够提升建筑物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消费者对环保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他们更愿意购买或租赁绿色建筑中的房产。
研究表明,绿色认证的住宅和商业物业通常能够以更高的价格出售或出租。
例如,在同地段、同类型的房产中,拥有绿色认证的写字楼租金可能会比普通写字楼高出 10%左右。
这不仅为业主带来了更高的租金收入,也提高了物业的资产价值。
此外,绿色建筑还能够减少维护成本。
优质的建筑材料和精心的设计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和更换设备的频率。
同时,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也有助于减少员工的病假率,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间接为企业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
在政策方面,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鼓励绿色建筑发展的优惠政策。
Excha nge Platforml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分析——以深圳建科大楼为例□秦皇岛市墙改和建筑节能办公室杜少东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柳琴臧倩摘要绿色建筑项目的成本管理在每一阶段侧重点各异,这些侧重点联系在一起,就组成了项目的主要成本框架。
比较分析绿色建筑项目的成本与效益,计算增量成本的投资回收期与项目的生命周期的关系,有利于论证投资绿色 建筑项目的可行性。
按初始化建设增加和年度节约成本划分因为绿色建筑的建设投资在建设期内会增加,所以我们把增 加支出的公式表示成:C ; = C 1 — C 。
C'表示的是初始化建设阶段增加的成本 0表示的是绿色建筑实际的建设成本C 0表示的是传统建筑的建设成本则绿色建筑的建筑节能投资回收期公 式表示为:_ ICL * tC'表示的是初始化建设增加成本 A 表示的是年度节能收益值 r 表示的是折现率t 表示的 是投资回收期二、绿色建筑的效益分析1、 直接效益“直接效益”指的是绿色建筑可以为其投资主体赢得的经济 利益。
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 资源的有效使用使用可再生资源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的主要内容,比方说通过 使用风能、太阳能等等,能够减少耗电量;节水器具能减少水资 源的消耗;回收、利用中水、废水所减少的排污费与水费等等。
(2) 绿化的价值在这里指的主要是建筑物的绿化面积,主要有垂直绿化(山 墙、阳台等等)与水平绿化(屋顶)两种形式,通过绿化不仅能 降温、遮阳,而且还可以减少空调的耗电量。
(3) 回收的价值绿色建筑在寿命终止后进行回收的残值为回收价值,如建筑 拆除物的回收利用价值、报废设备的回收残渣以及循环利用废弃 物的价值等等。
2、 间接效益“间接效益”指的是由绿色建筑带来的不仅仅属于投资者的 效益,这些效益对人们的健康与环境都极为有利,由社会成员所 共享。
3、 计算方法V 114 China Acsciemic Jcurnal Electronic Publisiliii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rj ip :.neT关键词房地产;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我国2006年6月1日起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定 义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 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在如今这个时代,大家对于建筑的要求可不再仅仅是能遮风挡雨那么简单啦!绿色建筑设计正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新宠儿”,为啥呢?因为它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那可真是杠杠的!我先给您讲讲我前段时间的一次亲身经历。
那天我去参加一个新楼盘的开放活动,那楼盘主打绿色建筑理念。
一进去,就感觉跟以往去的那些普通楼盘大不一样。
小区里绿树成荫,每栋楼之间的间距设计得恰到好处,阳光能充分照进来。
最让我惊喜的是,他们有一套特别先进的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系统。
这雨水收集系统可太有意思了!下雨天,雨水顺着特殊的管道流进地下的蓄水池,经过处理后,就可以用来浇灌小区里的花草树木,甚至还能用来冲洗小区的道路。
这可大大节省了水资源,降低了小区的维护成本。
咱们先来说说绿色建筑设计带来的社会效益。
首先,绿色建筑能改善咱们的生活环境质量。
就像我刚提到的那个小区,大量的绿化能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释放氧气,让咱们呼吸的空气都变得清新起来。
而且,合理的采光和通风设计,能让室内的环境更加舒适,减少人们因为环境不佳而产生的各种健康问题。
想象一下,在一个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房间里生活,是不是心情都会好很多?其次,绿色建筑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
通过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节能门窗等,能让建筑物在夏天保持凉爽,冬天保持温暖,从而降低空调和暖气的使用频率。
这不仅能为咱们省电费,还能为国家的能源节约做出贡献呢!还有啊,绿色建筑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它鼓励使用环保材料和可再生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比如说,用回收的钢材和木材来建造房屋,既环保又能降低成本。
再来说说绿色建筑设计带来的经济效益。
对于开发商来说,虽然绿色建筑在初期的建设成本可能会高一些,但从长远来看,却能节省不少费用。
比如前面提到的节能设备和系统,能降低建筑物的运营成本,水电费啥的都能少交不少。
而且,绿色建筑越来越受欢迎,房子更好卖,价格也能卖得更高,利润也就上去了。
造价工程师的绿色建筑成本优化案例分析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无限的创新空间。
在绿色建筑项目中,造价工程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技术手段和经济分析,为项目提供成本优化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通过一则绿色建筑案例分析,介绍造价工程师如何在绿色建筑中进行成本优化。
案例背景某公共建筑项目拟建成全国首个绿色建筑示范项目,该建筑将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材料和资源回收利用等绿色技术,同时具备良好的室内环境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项目开发商期望在保证绿色建筑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成本优化措施1. 节能措施绿色建筑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是节能,因此在设计阶段造价工程师要重点关注建筑的节能措施。
在该案例中,造价工程师提出以下节能建议:(1) 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外立面,在保证建筑外观的同时,减少热量传递,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
(2) 选择高效节能的机电设备,如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和高效空调等,同时合理设计机电系统,减少线路损耗。
(3) 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减少机械通风设备的使用频率,提高自然通风效果。
2. 可再生能源利用在绿色建筑中,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该案例中,造价工程师提出以下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议:(1) 确定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位置和规模,通过太阳能发电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
(2) 利用地热能源,在建筑地下安装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稳定的温度为建筑供暖和制冷,降低运营成本。
(3) 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利用收集的雨水供应建筑的冲洗设备和绿化灌溉,降低自来水的使用。
3. 资源回收利用在绿色建筑中,资源回收利用是减少建筑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在该案例中,造价工程师提出以下资源回收利用建议:(1) 设计合理的建筑材料选择方案,优先选用可回收及可降解的材料,降低建筑废弃物的产生。
(2) 设计合理的建筑废弃物分类和处理系统,将可回收的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节能环保135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分析彭堂峰(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南昌 330001)中图分类号:S2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7)05-0135-01摘要: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总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资源的消耗也不断增多,由此造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加剧,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人们重视的程度了。
由此而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人们所重视。
“低碳”,“环保”,“节能”,“低排放”的观念深入人心。
其中建筑物的建设因其高污染和高消耗的特点,对城市的环境影响不可忽视,绿色建筑的理念便逐步在全世界普及开来,本文就结合绿色建筑的理念,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从“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室内、运营”等六个方面展开研究,对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增量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
为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命周期;增量成本;增量效益;分析一、引言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美国建筑师保罗率先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从此绿色建筑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能源,有效的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我国的绿色建筑则在本世纪开始了快速的发展。
在国家的推动下,我国的绿色建筑生命周期的研究迅速发展,取得了不凡的理论成果,同时,我国实际国情的影响和舆论的引导关注,使得绿色建筑发展氛围浓厚,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的发展认识不够,界定模糊,对绿色建筑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的研究严重不足。
全生命周期是指一个事物从它产生到消亡的全过程。
对于绿色建筑来说,从生命全周期的角度来看,初期的投入因为技术等因素,是比较大的,然而就长期的发展来看,绿色建筑会因为其低消耗,效率高而节省大量的成本,所以从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来考虑其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会使人们对绿色建筑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评估,从而提高绿色建筑在人们心中的价值和地位,促进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建筑项目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分析报告1. 引言绿色建筑是当前建筑行业的热门话题,其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人居舒适性方面带来了许多益处。
然而,一些人认为绿色建筑的成本过高,难以实施。
本报告旨在对建筑项目中采用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探讨绿色建筑的真正价值。
2. 成本方面的分析2.1 绿色建筑的初期投资绿色建筑的初期投资包括设计、材料选择、能源系统的集成等方面。
虽然这些成本略高于传统建筑,但该投资可从长远考虑带来可观的回报。
2.2 运营与维护成本绿色建筑采用节能措施,如高效隔热材料、节能灯具和智能控制系统等,可以显著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研究表明,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的运营成本可以节省15%至30%。
2.3 健康与舒适性带来的益处绿色建筑注重室内空气质量、自然采光和声环境等,可以提供更舒适、健康的办公和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提升人员满意度。
这些间接的经济效益也应纳入成本效益的考虑之中。
3. 效益方面的评估3.1 能源和资源节约效益绿色建筑采用节能措施和可再生材料,可显著减少能源的消耗和资源的浪费。
据数据显示,绿色建筑的能耗和用水量分别比传统建筑降低30%和40%。
3.2 增加资产价值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其具有更高的资产价值和市场需求。
投资者和租户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具备可持续发展特点的建筑项目,因此绿色建筑在市场中拥有更高的竞争力。
3.3 社会形象与品牌效应企业或项目选择绿色建筑,可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品牌形象。
对于需要长期与公众接触的企事业单位而言,如酒店和商业中心,采用绿色建筑将获得更多的社会声誉和公众认可。
4. 结论综上所述,绿色建筑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虽然在初期投资上具有一定的成本,但在长期运营和维护中将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无论是从能源和资源的节约效益,还是从增加资产价值和提升企业形象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商业建筑绿色节能改造的成本效益分析一、商业建筑绿色节能改造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绿色节能改造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商业建筑作为城市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其绿色节能改造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节能改造不仅能够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还能提升建筑的使用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1.1 绿色节能改造的定义与目标绿色节能改造指的是对现有商业建筑进行一系列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其目标包括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建筑舒适度、延长建筑使用寿命以及增强建筑的市场吸引力。
1.2 绿色节能改造的主要内容绿色节能改造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改造,如墙体、屋顶和窗户的保温材料升级。
- 建筑能源系统的升级,如高效节能的供暖、制冷和照明系统。
-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等。
- 建筑内部环境控制技术的改进,如智能控制系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 节水措施的实施,如雨水收集和利用、高效节水器具的安装。
二、商业建筑绿色节能改造的成本分析商业建筑绿色节能改造的成本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潜在的经济效益。
2.1 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包括改造工程的材料费、人工费、设备购置费等。
这些成本通常在项目初期进行预算和规划时进行详细计算。
直接成本的高低取决于改造的规模、技术难度以及材料和设备的选择。
2.2 间接成本间接成本包括因改造工程导致的临时停业损失、租金损失、客户流失等。
这些成本往往难以量化,但对商业建筑的运营影响较大。
在进行改造前,需要对这些潜在的间接成本进行评估和预测。
2.3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改造后能源消耗的降低、运营成本的减少以及建筑价值的提升。
通过节能改造,商业建筑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费用支出。
同时,绿色建筑的标签也能提升建筑的市场价值和吸引力,增加租金收入和客户流量。
第1篇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绿色建筑(以下简称“绿建”)项目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其经济效益、投资回报以及可持续发展潜力。
报告内容涵盖项目背景、投资分析、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和结论建议等五个部分。
二、项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建筑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使用效率的一种建筑模式。
三、投资分析1. 投资规模本项目总投资为XX亿元,其中建筑成本为XX亿元,设备成本为XX亿元,其他费用为XX亿元。
2. 资金来源本项目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补贴、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等。
3. 投资结构(1)建筑成本:主要包括土地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室内外装修工程费等。
(2)设备成本:主要包括暖通空调设备、照明设备、电梯设备、智能化设备等。
(3)其他费用:主要包括规划设计费、工程监理费、环境影响评价费、施工图审查费等。
四、成本效益分析1. 经济效益(1)节能量:本项目预计年节能量为XX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XX 吨。
(2)节水率:本项目预计年节水率为XX%,相当于节约用水XX万立方米。
(3)经济效益:本项目预计年经济效益为XX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效益为XX亿元,间接经济效益为XX亿元。
2. 社会效益(1)环保效益:本项目通过降低建筑能耗和排放,对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就业效益:本项目预计可提供XX个就业岗位,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3)健康效益:本项目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室内环境调控技术,有助于提高居民身心健康。
3. 环境效益(1)减少污染:本项目通过降低建筑能耗和排放,有助于减少空气、水体和土壤污染。
(2)保护生态:本项目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五、风险评估1. 政策风险(1)政策调整:政府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可能发生变化,影响项目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成本效益分析咱先来说说啥是绿色建筑哈。
简单讲,就是那种对环境友好,能节约资源,还住着舒服健康的房子。
比如说,它会用节能的材料和设备,像保温效果特好的墙体材料,能智能控制的照明系统啥的。
我有次去参观一个绿色建筑小区,那感觉可太不一样了。
一进小区,满眼的绿色植物,不是那种随便种的,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有层次感,还能随着季节变换展现不同的美景。
这绿化可不只是为了好看,它能调节小区的温度和湿度,夏天的时候明显比外面凉快不少。
走进一栋楼里,楼道里的灯光会根据人的走动自动亮起和熄灭,这可省了不少电。
而且房子的窗户用的是特殊的玻璃,既能保证采光好,又能隔热隔音。
那咱们就来好好分析分析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成本和效益。
先说成本这一块儿,绿色建筑在初期建设的时候,确实要多花些钱。
比如说那些节能的设备、环保的材料,价格可能比普通的要高。
像刚才说的那种智能照明系统,还有保温性能好的墙体材料,都不便宜。
但是呢,从长期来看,效益可就大了去了。
先说说节能这方面,电费、水费啥的都能省不少。
就拿那个智能照明系统来说,它能根据光线和人的活动自动调节亮度,不像普通的灯一直亮着,这一年下来能省好多电钱。
还有那些保温好的墙体,冬天取暖、夏天制冷都能少用不少能源,费用也就跟着降下来了。
再来说说健康和舒适方面带来的效益。
住在绿色建筑里,空气质量好,噪音小,人不容易生病。
就说我有个朋友,以前住在那种老旧小区,房子隔音差,周围环境也不好,经常睡不好觉,还老生病。
后来搬到了一个绿色建筑小区,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好多了,去医院的次数也少了,这省下来的医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呢。
而且绿色建筑的价值还会提升。
现在大家都越来越注重环保和健康,绿色建筑在房产市场上可受欢迎了。
同样的地段,绿色建筑的房子能卖更高的价格,或者租出去能收更高的租金。
比如说有个开发商,一开始建绿色建筑的时候觉得成本高,有点犹豫。
但后来房子建好一卖,价格比周边普通房子高了不少,还特别抢手,很快就卖光了。
建筑绿色施工技术及其成本效益分析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筑绿色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具有多种优点,如节能、环保、健康、舒适等。
本文将围绕建筑绿色施工技术及其成本效益展开阐述。
一、建筑绿色施工技术1.节能技术节能是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以下技术:(1)建筑外墙保温:采用适当的墙体保温材料,如岩棉、EPS保温板等,增加建筑物的隔热层,降低室内温度变化,达到节能的目的。
(2)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对建筑机电设备、装置等设备进行精准监测、调控和控制,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3)太阳能利用技术:采用太阳能光伏板,将阳光转换成电能,供应建筑物的电力需求,减轻能源压力。
2.环保技术建筑环保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技术:(1)绿色屋顶:采用草皮、花草、景观等,形成屋顶绿化,降低建筑物对水资源的侵占,保护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
(2)灰水处理技术:通过对洗浴、厨房、洗衣等用水进行处理,利用灰水资源,达到环保和节能的目的。
3.健康舒适技术建筑健康舒适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技术:(1)新风系统:采用新风系统进行室内通风,降低空气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水循环系统:采用循环水系统,回收废水,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建筑物的水利用效率。
以上建筑绿色施工技术的实施,不仅可保证建筑物的环保与健康,同时也可以在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建筑绿色施工成本效益建筑绿色施工不仅能够实现环保与健康,同时也具有明显的成本效益。
1.节能降耗传统建筑物中,能耗通常是建筑块状体内部与外部温度差异导致的热量的传递。
而绿色建筑通过采用保温材料、防风隔热设计等方法,降低了建筑物内部热量的散失,使得建筑物内部温度变化缓慢,降低了能耗成本。
例如,在南昌建筑绿色示范区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相对传统建筑,绿色建筑每平方米节约能耗费用约9元人民币。
2.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建筑所采用的环保技术,能够提高建筑物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
建筑物绿色建筑成本分析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受到了越来越多建筑业者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虽然绿色建筑在环保和资源节约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但其成本问题一直是建筑业者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建筑物绿色建筑的成本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经济效益。
1. 绿色建筑的成本组成绿色建筑的成本主要包括设计成本、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三个方面。
首先,设计成本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绿色建筑时,需要考虑到节能、环保等因素,因此设计师需要进行更加细致和复杂的规划和设计,这势必会增加设计成本。
其次,建设成本是指绿色建筑项目的实际施工成本。
相比传统建筑,绿色建筑在选材和工艺上有更高的要求,这往往会导致建设成本的增加。
例如,使用环保材料、搭建太阳能发电系统等都会带来额外的费用。
最后,运营成本反映了建筑物在使用阶段的能源消耗和维护费用。
虽然绿色建筑在节能和环保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运营成本的减少并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长期的投资和管理。
例如,绿色建筑的高效能源系统需要更高的维护费用,这将增加运营成本。
2. 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虽然绿色建筑的成本相对较高,但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效益。
首先,绿色建筑在节能方面表现出色。
通过使用节能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绿色建筑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从而节约能源费用。
一些研究表明,绿色建筑的能源消耗比传统建筑要低30%以上,节能效果显著。
其次,绿色建筑在环保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通过使用环保材料和采用循环利用的原则,绿色建筑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也逐渐成为人们选择的首选,从而为业主带来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此外,绿色建筑还有助于提升建筑物的价值和竞争力。
绿色建筑能够提供更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满足人们对于室内空气质量、采光等方面的需求,使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得到提升。
同时,对于商业地产和办公楼等商业用途的建筑来说,绿色认证也成为了吸引投资者和租户的重要因素。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效益分析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学生姓名:丁孜政指导教师:刘贵文教授学位类别:工程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二O一四年五月Analysis of Incremental Costs and Incremental benefits in Green Buildings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ByDing ZizhengSupervised by Prof. Liu GuiwenSpecialty: ME(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Field)Faculty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 of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May 20143中文摘要摘要在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当下,我们面临着资源枯竭、气候变暖、生态失衡等严重的挑战,改变现在固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是我们目前找到的最好办法。
绿色建筑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为应对环境问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长久以来我国都在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绿色建筑越来越深入人心,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人们发现建造绿色建筑需要增加投入,使建筑成本上升,这一点成了绿色建筑推广的最大阻碍。
但成本上升的同时却能获得更多的功能和效益。
于是需要讨论绿色建筑成本的增加,与其获得功能和效益的增加是否匹配。
当前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分析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构成,试图找出影响绿色建筑成本最大的环节;较少的研究关注绿色建筑的增量效益,试图全面和准确的辨析其功能和效益的增加;然而,对于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之间的影响关系,却少有关注。
节能低碳环境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摘要】绿色建筑是以节能低碳为理念,利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进行设计和建造的建筑。
本文从节能效益、环保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等方面对绿色建筑进行了深入分析。
研究表明,绿色建筑不仅可以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还能够为企业节省成本、提升员工舒适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有效引领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
未来,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设计和建造的主流趋势,带来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支持和投资,推动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效益,环保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可持续发展,政府支持,企业投资1. 引言1.1 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对环境影响,促进资源的节约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建筑。
绿色建筑通过采用节能、水效、材料资源利用率高、室内空气质量优良、环保建材等技术和理念,使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综合效益。
绿色建筑的关键特征包括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友好、舒适健康、社会和谐等方面。
绿色建筑的目的在于整合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通过提高建筑节能性能、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室内环境质量、降低运营成本等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近年来,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受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支持。
通过引入先进的节能技术、环保理念和创新的设计理念,绿色建筑已经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将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1.2 绿色建筑的重要性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传统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而绿色建筑则通过采用节能材料、能源高效设备、优化建筑设计等手段,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从而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绿色建筑还能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舒适度和健康指数。
绿色建筑设计的经济效益分析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建筑行业也不例外。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理念,不仅关注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深入探讨绿色建筑设计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首先,绿色建筑在建设初期可能会有较高的投入,但从长期来看,其在能源消耗方面的节省能够为业主带来可观的成本降低。
通过采用高效的隔热材料、智能的照明系统和节能的空调设备等,绿色建筑能够显著减少能源的使用量。
例如,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降低建筑物在冬季的取暖需求和夏季的制冷需求,从而减少对电力和燃气等能源的依赖。
据相关数据统计,绿色建筑的能源消耗相比传统建筑可降低20%至 50%。
这意味着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业主能够节省大量的能源费用。
其次,水资源的节约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安装节水器具、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回用设施等,绿色建筑能够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灌溉景观植物或冲洗厕所等非饮用用途。
中水回用则是将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例如用于景观灌溉和工业冷却等。
这些措施不仅能够降低水资源的成本,还能够减轻城市供水系统的压力,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环境意义。
再者,绿色建筑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也具有优势。
优先选择本地材料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和碳排放,同时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
使用可再生和可回收材料不仅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需求,还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成本。
例如,使用竹子作为建筑材料,不仅生长迅速可再生,而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美观性。
此外,采用模块化和预制化的建筑组件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进一步降低建筑的总成本。
除了直接的成本节约,绿色建筑还能够提升建筑物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和租户更倾向于选择绿色建筑。
研究表明,绿色建筑的租金和售价通常比传统建筑高出一定比例。
这是因为绿色建筑能够提供更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有利于提高居住者和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8.预计综合效益分析总计节约成本约379.55万元。
8.1采取的绿色施工技术措施预计获得的经济效益:8.1.1利用基坑开挖砂石料300m3节约成本:300m3×72元/m3=21600元8.1.2直螺纹套筒使用量75000个,节约焊材75000个×0.04kg/个=3000kg节约成本:3t×8000元/t=24000元。
8.1.3钢筋料头再利用68t节约成本:68t×6100元/t=414800元8.1.4清水砼121000m2节约粉刷成本:121000m2×11.5元/m2=1391500元8.1.5垫层、板面随打随抹光125000m2节约找平成本:125000m2×10.5元/m2=1312500元8.1.6外脚手架搭设25000m2节约二次搭设成本:25000 m2×17.5元/m2=437500元8预计综合效益分析总计节约成本约586.36万元。
8.1采取的绿色施工技术措施预计获得的良好经济效益:8.1.1利用基坑开挖砂石料300m3节约成本:300m3×72元/m3=21600元8.1.2直螺纹套筒使用量75159个,节约焊材75159个×0.04kg/个=3006.36kg节约成本:3t×8000元/t=24000元。
8.1.3钢筋料头再利用480t节约成本:480t×6100元/t=2928000元8.1.4清水砼墙体32094m2节约粉刷成本:121000m2×13.4元/m2=1621400元8.1.5垫层、板面随打随抹光50000m2节约找平成本:12600m2×12.5元/m2=157500元8.1.6外脚手架搭设25010m2节约二次搭设成本:25010m2×19.9元/m2=497699元。
2021全周期成本视角下绿色建筑成本与效益分析范文 21世纪以来,以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绿色建筑理念愈发深入人心。
关于绿色建筑的内涵,国内学者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生存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二是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生存空间的同时,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以上两种定义,无不以“建筑全寿命周期”为时间视角,因此,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也应该立足于建筑全寿命周期。
本文在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基础上,对绿色建筑的成本和效益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1绿色建筑与项目全周期成本理论 1.1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体现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绿色建筑应以建筑物的存在时间向前、向后延伸,涉及从建筑材料的开采、生产到建筑的报废、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等方面,贯穿于从项目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拆除处理、后续环境影响等全过程。
第二,在绿色建筑的建设与推广过程中,要兼顾经济效益与资源利用的有效统一。
绿色建筑不仅遵循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规律,也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第三,绿色建筑完全遵循环境的承受力规律。
在建筑物产生和报废的过程中,当以自然的再生能力和净化能力为前提。
即在成本、收益均衡的基础上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2建筑项目全周期成本建筑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是指在勘探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护、翻修和拆除等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建筑项目的全周期成本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从单纯的建设内容上分,建筑项目的全周期成本可以分为投资成本、效用成本、运行成本和其他相关成本;从时间上分为初始成本和未来成本;从成本类型上可划分为资金成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
因此,建筑项目的全周期成本具有多阶段性、多主体性和复杂性特征。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分析
组内成员: 葛云丽李轩潘敏慧胡珊林森
第一章绿色建筑的分析背景( 葛云丽)
1.1绿色建筑定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人类在对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同时, 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多的破坏, 这些破坏正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害。
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于是绿色建筑的理念逐渐形成。
绿色建筑的主要理念就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过程中, 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资源; 同时又要兼顾到对于环境将造成的影响。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 ) 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 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2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分析背景
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营使用过程中, 实施绿色建筑方案往往需要增加成本投入。
绿色建筑能否为市场所认可和接受, 关键在于其成本效益状况是否良好, 即绿色建筑所产生的额外效益能否大于所支付的额外成本。
作为绿色建筑的供求双方, 开发商需要判断为实施绿色建筑方案而多付的成本是否能够在售房过程中得以回收, 购房者也需要了解绿色建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所节省的运营成本是否大于购房时多支付的费用, 双方只有在成本效
益评价结果可行的前提下, 才会对绿色建筑产生开发和购买意愿。
由此可见, 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 成本效益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 在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 BREEAM、 LEED、CASBEE 等体系未涉及成本效益评价, GBTool 体系作为一个评价框架, 虽提出要进行成本效益评价, 但并未提出具体评价内容和方法。
在英国建筑研究中心开发的Envest 和美国商务部标准技术研究所开发的 BEES 等建筑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工具的最新版本中, 增加了建设、维护和更换成本的计算功能实施绿色建筑方案而产生的成本, 也未考虑绿色建筑在使用阶段产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因此,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成为当前绿色建筑评价研究中亟待加强的重要内容之一。
1.3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内容
绿色建筑是指在满足居住健康和舒适性要求的同时,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并减少对环境不良影响的建筑。
在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采取节能、节水等措施, 虽使设计和建设成本有所增加, 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持续产生资源节约效益而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 采取减少污染、生态保护与环境改进等措施, 虽然增加了一定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但减少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减轻了所在地市政公用设施( 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 的处理负荷, 并经过改进建筑物理环境以及周边生态环境, 使居住健康和舒适性要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因此, 可将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
指标分为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大类, 建立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图1) 。
图 1 中的各项成本效益评价指标具有不同的支付或受益主体, 包括开发商、购房者以及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政府, 而开发商最终将在售房过程中将自身所负担的成本转移给购房者。
各项成本效益评价指标的定量计算结果应符合以下关系:
CB=WTP+Cs-Cc ( 1)
WTP=WTPt+WTPi-Co ( 2)
式中: CB 为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计算结果 ( 正值表示效益大于成本, 负值表示效益小于成本) , Cs 为绿色建筑因政府采取经济激励措施而获得的税收优惠和补贴, Cc为绿色建筑的增量建设成本, WTP 为购房者对绿色建筑的支付意愿, WTPt为因存在资源节约效益预期而产生的购房者支付意愿, WTPi 为因存在居住健康和舒适性效益预期而产生的购房者支付意愿, Co 为绿色建筑的增量运营成本。
在上述各项中 , CB由开发商获得 ( 若为负值则变为由开发商支付) , Cs 由政府提供, Cc 由开发商在规划设计和
施工阶段支付, WTP 由购房者在购买过程中一次性支付, Co 由物业管理者在运营使用阶段向业主收取。
第二章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李轩)
2.1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理论
全寿命周期过程是指, 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产品寿命历程的所有环节, 将所有相关因素在产品设计阶段得以综合规划和优化的一种设计理论。
全寿命周期设计意味着, 不但要设计产品的功能和结构, 而且要设计产品的规划、设计、生产、经销、运行、使用、维修保养直到回收再利用的全寿命周期过程。
2.2 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指的是工程项当前期的决策、设计、投标、招标、施工、工程验收直到建筑的拆除阶段等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成本, 即建筑的研发费用、设备的安装费用、后期的运行维护费用以及拆除安置费用。
按照建筑阶段的费用, 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包括工程的决策设计成本、建筑成本、使用和维护成本以及回收和处理成本四大部分; 如果从社会学角度来看, 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包括企业的付出成本, 消费者的付出成本以及社会成本三个部分。
( 一) 绿色建筑的决策设计成本
绿色建筑的决策设计成本包括项目建议书的提出, 对项目建筑地点的选择、勘查和研究期间发生的费用。
绿色建筑决策设计
阶段的准备对建筑整体的影响非常大, 不但影响建筑的后续使用情况, 还影响绿色建筑在建设过程中的费用以及经济效益, 决策设计阶段准备完善, 就能够为整个项目节约资金。
虽然建筑的决策设计阶段所花费的成本在整个寿命周期中的成本比重不大, 可是决策设计阶段影响其它阶段的成本。
( 二) 绿色建筑的建筑成本
绿色建筑的建筑成本即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括物料的采购成本、建筑设备的采购成本、人工工资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其它成本。
施工过程是绿色建筑最为重要的阶段, 在本质上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 施工阶段所花费的成本也是最高的, 在建筑施工阶段, 会有物料的消耗、设备的消耗以及人工成本和税费的消耗。
在这个阶段, 国家政策、设备价格、物料的价格波动以及市场需求等都影响着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 三) 绿色建筑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绿色建筑的使用和维护成本即绿色建筑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 居民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包括建筑中的设备维护成本、能源消耗成本等多方面。
一般情况下, 绿色建筑的使用周期相对较长, 其使用和维护成本在整个全寿命周期成本中占比较大。
( 四) 绿色建筑的回收处理成本
当绿色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达到使用年限后, 就需要对其废弃的物料进行处理, 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就是绿色建筑的回收处理成本。
废弃物料处理手段不同, 对环境以及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同,
所产生的成本也不同。
2.3 分阶段进行成本控制
( 一) 决策阶段
1.项目的规模、资源和位置等情况
调查项目的社会需求状况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而确定项目的规模; 调查和分析相关的资源状况, 确定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项目的环境和能源状况
根据项目的特点, 确定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状况, 以及项目室内空气质量的目标值和项目的隔音隔热效果, 做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根据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目标的要求, 评估建设项目的能源消耗水平、可再生能源利用、材料与资源利用等。
3.根据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原则, 给出项目的备选方案
根据以上调查研究结果, 从技术、经济、社会、财务等各个方面综合论述项目的可行性, 根据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原则, 到全寿命周期成本数据库中查找类似工程, 根据类似工程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估价模型, 计算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推荐几个方案供建设单位选择。
然后咨询单位把决策方案提交给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根据相同功能下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原则。
特别重要的是, 在以上步骤中要寻求将绿色方法结合进来。
要适应自然条件, 保护自然环境, 充分利用建筑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 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 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减少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排放,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二) 设计阶段
1.充分做好可行性的研究工作
根据投资限额的底线, 要求各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尽量优化。
在确定投资决策后, 最大幅度地节约投资, 降低工程造价, 因此需要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
2.加强实际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
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选择, 不但从技术上, 更重要的是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背景下, 在满足工程结构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依据经济指标和综合效益选择设计方案, 使控制成本的创新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认同。
3.建立各种建筑类型的造价数据库
为了完善设计方案, 以达到从源头上控制成本, 设计单位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各种建筑类型的造价数据库, 包括收集外部资料和整理已有的资料, 不但方便设计人员查询、选择, 也能真正使节省成本工作落实到实处。
4.采用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 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 再按技术设计的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 在各专业保证达到使用功能, 业主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按分配的投资额进行设计, 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 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
( 三) 施工阶段。